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1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例题引领+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1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例题引领+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B.硅是半导体材料,纯净的硅是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C.浓硫酸能干燥氯气,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氨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2、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
A.和B.和NaClC.Cu和AgD.SiC和MgO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氨水溶液:
B.盐酸溶液:
C.溶液:
D.溶液:
4、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电子式为的分子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C.比例模型为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D.核内质子数为117,核内中子数为174的核素可表示为:
5、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ml含有σ键数目为6
B.lml过氧化钠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2
C.1ml羟基()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
D.一定条件下,2ml和lml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为2
6、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验证对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B.图乙,用Cu和浓硝酸制取NO
C.图丙,除去气体中混有的HCl
D.图丁,比较Cl、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7、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
B.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C.由、、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一定是共价晶体
D.元素第一电离能
8、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1mlC(石墨)和1mlCO分别在足量中燃烧,全部转化为,前者放热多
C.C(石墨)
D.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9、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变为无色溶液
B.离子方程式为
C.与中的氮原子以π键结合
D.分子中∠HNH为109º28ˊ
10、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B.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C.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时增加空气的量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11、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选项中有关图像对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升温,含量降低
B.0~2s内,
C.:b点>a点,b点:
D.恒温,时再充入
12、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均增大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④与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则
D.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①>②>④>③
二、填空题
13、Ⅰ.氢气的生产、存储是氢能应用的核心。目前较成熟的生产、存储路线之一为:利用和在某催化剂存在下生产,与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储氢物质X。回答问题:
(1)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
(2)电子式_______。
(3)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的,除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____。
(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5)基态与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Ⅱ.立方氮化硼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如图所示),是超硬材料。
(6)晶胞中每个硼原子周围与其最近且等距离的硼原子有_______个。
(7)氮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
(8)已知氮化硼晶胞边长为,则氮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只列出计算式)。
14、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Y、Z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X、Z、W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和都能溶于水生成对应的酸
b.Q的含氧酸的酸性比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由溶液分别滴入、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可比较和Z金属性的强弱
(3)W与Q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和。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自来水厂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水中要求浓度在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的浓度,步骤如下:
操作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操作Ⅱ:再加入一定量的溶液。(已知:)
操作Ⅲ:然后再加硫酸调节水样至1~3。
操作时,不同环境中Q元素粒子种类及化合价如图所示: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5、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其中包含颗粒物(包括)、氮氧化物()、、等。
(1)已知:
则反应 _______。一定条件下,将与以体积比置于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和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的同时生成
(2)综合利用: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于固定容器中进行):。
①若起始投入,,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得知该反应的_______0,该反应的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_______℃、左右最为适宜。反应达平衡后,下列操作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混合物中物质的量分数增大的是_______。
a.升温
b.恒容条件下充入
c.加入合适的正催化剂
d.恒容条件下再充入,
e.压缩体积
f.移走一部分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下,将、和充入的密闭容器中,判断反应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③甲醇合成二甲基甲酰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_______0(填“>”、“O,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根据图示,,,则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图示,,
,根据反应可知都是放热反应,1ml和1mlCO分别在足量中燃烧,全部转化为,1ml放热多,故B正确;
C.根据B项分析,①,②,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故D正确;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后溶解形成铜氨溶液,为深蓝色溶液,故A错误;
B.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提供空轨道,中的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C错误;
D.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HNH为107º18ˊ,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加压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仍比原来的颜色深,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打开汽水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时增加空气的量,使平衡正移,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所以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
D.、HI三者的平衡,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则颜色加深,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含量增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0-2s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故,,故B错误;
C.温度高,化学反应速率快,b点温度高于a点,故:b点>a点;b点的的分数未达到平衡的分数,则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点:,故C正确;
D.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正反应速率瞬间加快,逆反应速率不变,然后平衡移动至建立新平衡,该效果与图示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醋酸、盐酸均呈酸性,醋酸钠呈碱性,两溶液加入醋酸钠后pH均增大,选项A正确;
B.③中醋酸浓度大于②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则,选项B正确;
C.盐酸为强酸,氨水为弱碱不能完全电离,则④和①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需要较多的盐酸,则,选项C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和醋酸电离,导致稀释后醋酸pH小于盐酸、氨水pH大于氢氧化钠,所以它们分别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①>②>④>③,选项D正确;
故选C。
13、答案:(1)第四周期第ⅠB族;
(2)
(3)水与甲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4) V形;杂化
(5)1:1
(6)12
(7)4
(8)
解析: (1)Cu的核电荷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ⅠB族;Zn是30号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Zn的电子排布式为,属于过渡元素,价电子包括3d、4s电子,即价电子排布式为,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ⅠB族;;
(2)是离子化合物,由镁离子与氢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3)含有氢键的物质可增大溶解性,水与甲醇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水与甲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答案为:水与甲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4)水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2,则为杂化,为V形分子,故答案为:V形;杂化;
(5)Cu的原子序数为29,核内29个质子,核外29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有1个未成对电子,是失去最外层4s上1个电子和3d上一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基态与Cu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
(6)晶胞中每个硼原子周围与其最近且等距离的硼原子有3×8÷2=12,故答案为:12;
(7)N原子与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4个B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氮原子的配位数为4,故答案为:4;
(8)晶胞中N原子数目为4,B原子数目为=8×+6×=4,晶胞质量,晶胞边长为,体积,则晶体密度,故答案为:。
14、答案:(1);C
(2)cd
(3)
(4) ;蓝色消失;
解析: (1)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离子虚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的离子半径;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所以,、、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为C元素;
故答案为:;C。
(2)a.和分别为:CO2和SiO2,其中SiO2不能溶于水生成对应的酸,故a错误;b.Q的含氧酸与X的含氧酸未明确最高价含氧酸,无法进行比较,故b错误;c.X的非金属性强于W,所以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故c正确;d.NaOH溶液分别滴入MgCl2、AlCl3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镁不溶解,而氢氧化铝溶解,证明氢氧化镁的碱性大于氢氧化铝,则Mg的金属性大于Al,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3)Si与Cl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lSi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则常温下为液态,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由图可知,此条件下粒子种类为,将加入的碘化钾氧化为,自身被还原成,离子方程式为:;加入一定量溶液,发生反应,使还原为,故蓝色会消失;由图示可知,pH至1~3时,将氧化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蓝色消失;。
15、答案:(1)-41.8;b
(2)< ;50 ;de; ;正向;<
解析:(1)①
②,根据盖斯定律有②×−①得,,
a.随反应的进行,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都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随反应进行,和NO都是生成物,所以体积比一直等于系数比,所以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每生成1ml的同时消耗1ml都表示逆反应速率,反应自始至终都按此比例进行,故d错误;
故答案为:-41.8;b;
(2)①图像分析可知压强一定,温度升高CO转化率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图像分析可知,温度在250℃一氧化碳转化率高,反应速率大;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混合物中物质的量分数增大,依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反应正向进行,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a.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逆向进行,故a错误;
b.恒容条件下充入,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故b错误;
c.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变,故c错误;
d.恒容条件下再充入1mlCO,2ml,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故d正确;
e.压缩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故e正确;
f.移走一部分平衡正向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f错误,
故de正确,
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天津静海区四校高二下学期5月份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天津市三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天津市静海区四校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缺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