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74932/0-16994275627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74932/0-16994275627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74932/0-16994275628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5页。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1~2题。
1.“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A.邻国众多 B.疆域辽阔 C.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
2.“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图1
国家级海
洋牧场示
范区数量
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是我国最大“移动的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图1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5.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旅游 D.减少海洋污染
6.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B.②省区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C.③省区是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 D.④省区的简称是晋
图2
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图2为我国局部省区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某中学计划在校园内设立北回归线标志杆,该学校可能位于
A.闽 B.桂 C.琼 D.港
8.同学们手绘了我国地势沿北回归线剖面示意图,其中最接近实际的一幅是
A. B.
C. D.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一般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图3为“中国2002~2018年部分人口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图示数据反映出2002~2018年间,我国
A.0~14岁人口持续增长
B.15~64岁人口持续增长
C.人口抚养比持续增长
D.人口的总量持续增长
10.2010~2018年间,促使我国人口抚养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总人口数量的变化 B.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长
C.青少年人口数量的增长 D.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
11.结合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我国在人口发展规划中应
A.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增长 B.停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现状
图4 图5
我国国土辽阔,各区域地势、地形各有不同。图4为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图5为我国地势特征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是
A.山地比例最大,丘陵比例最小 B.第三级阶梯主要是平原和盆地
C.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大 D.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13.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发展不同的农业部门 ②有利于各地发展高速公路运输 ③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④有利于发展采矿业 ⑤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⑥河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⑦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农业生产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⑤⑦ D.①②⑤⑥⑦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精神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求真务实精神。图6为我国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据此完成14~15题。
图6
14.我国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是
A.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
B.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C.地处人口稀疏地区,劳动力不足
D.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15.西藏自治区最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离海远 B.纬度高
C.地势高 D.人口多
图7
图8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北京至杭州)、浙东运河,地跨8个省市,包含58处遗址点。图7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地形剖面图,图8为京杭运河流经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京杭运河
A.沟通了东西交通
B.联通了长江、珠江等水系
C.从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
D.沿途地形以平原为主
17.图中所示京杭运河沿线城市中
A.北方段比南方段航运能力强 B.北方比南方稠密
C.镇江紧临长江,水运发达 D.北方比南方的少
18.图9为我国部分河流简图,下列有关四条河流说法错误的是
A.河流甲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B.河流乙含沙量大
图9
C.河流丙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D.河流丁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
图10
图10为长江流域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长江
A.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黄海
B.流经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
C.流经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D.中、下游分界点是湖口
20.河段特征与诗句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比邻 B.②——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C.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图11
“渔光互补”是指将养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上面安装光伏组件,下面的水域里养殖水产品,形成“上发电下养鱼”的模式。光伏板可以起到给鱼塘遮阳,降低水温,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质等作用。图11为“我国某村的‘渔光互补’项目景观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采取“渔光互补”生产模式,可以
①提高渔业产量 ②减少太阳能的损耗
③减少环境污染 ④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关于“渔光互补”生产模式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B.土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水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生物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3.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南缺北丰 B.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节少,冬春季节多
C.水资源总量外流区少,内流区多 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图12为“中国陆地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图12
24.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是
A.台风、寒潮、洪涝、干旱 B.台风、寒潮、干旱、洪涝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寒潮、台风、干旱、洪涝
25.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A.吹来湿润的东南风 B.刮起强劲的西北风
C.准备开始农田播种 D.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3分)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了特别节目《边疆行》和《沿海行》。《边疆行》是从防城港出发行进到终点丹东,在中国内陆边境线上行程超过30000千米。《沿海行》从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终点防城港。《边疆行》和《沿海行》相呼应,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图13为《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路线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3 图14
(1)《中俄双子城》的拍摄地 与《神奇边城》的拍摄地 一线构成了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东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4分)
(2)《沿海行》的路线沿途气温逐渐 ,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3)关于《边疆行》摄制组沿途的所见所闻,叙述正确打“√”,错误打“×”。(4分)
①《边疆行》经过我国最东端的日出时间比最西端早4个小时,原因是跨纬度广。 ( )
②《边疆行》探访了众多民族,其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杂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
③摄制组途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地表的起伏变化。 ( )
④《最北之旅》一集探访了我国领土最北端的所在地漠河市。 ( )
(4)“湿透全身,幸福终生”,这是摄制组沿途所见傣族 节的最美好、最特别的祝福。图14为其传统民居,分析该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分)
27.(1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中,强调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图15为“黄河流域图”,图16为“黄河干流的病症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5 图16
(1)黄河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2分)
自然地理特征
水文特征
开发利用价值
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速 ①
年降水量
小于 ③
干流流经暖温带和中温带
流量 ④
⑤ 结冰期
丰富的 ② 资源
航运价值低
黄河流域
(2)河流水文特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并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图15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框图。(5分)
(3)“黄河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据图16,黄河各河段出现的不同“病症”,完成下列表格。(5分)
28.(14分)“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两条重要的商贸路线。某旅行社在暑假开展了重走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研学活动。图17为古代丝绸之路和南方茶马古道路线图,图18为甘肃省示意图,图19为茶马古道局部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9
图17
图18
(1)据图17、18可知,古代丝绸之路从 (省级行政区名称)的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进入甘、 (省级行政区简称),再向西联系中亚、西亚等地区。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是位于A (山脉)以北的一条狭长地带,联系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 三个地形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4分)
(2)据图18,分析甘肃省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2分)
(3)南方茶马古道途经川、藏等省区,途经B 山脉,该山脉呈 走向,山高谷深,易发生 等地质灾害(任答一点)。拉萨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中转站,该地居民主要为 族。(4分)
气温/℃
降水量/mm
400
300
200
100
0
30
20
10
0
-10
成都
1
4
7
10
月
气温/℃
降水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60
40
20
0
-20
-40
-60
1
4
7
10
月份
西安
(4)作为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起点,西安和成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4分)
29.(11分)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图20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图”,图21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2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20 图21 图22
图17
图17
图15
(1)利用图20及相关数据,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4分)
(2)C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据图分析该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原因。(3分)
(3)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草地,造成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2分)
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见图23),优等地为最好,低等地为最差。
(4)针对我国耕地现状,提出在耕地利用中需采取的措施。(2分)
图23
中等地
52.72%
低等地
17.79%
高等地
26.59%
优等地
2.9%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答案(2023.11)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1~5:BABDA; 6~10:CBADD; 11~15:CABBC; 16~20:DCDDC; 21~25:CADCB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3分)
(1)(共4分,每个1分) 黑河 腾冲 稠密(多) 稀疏(少)
(2)(共2分,每个1分) 升高 纬度因素
(3)(共4分,每个1分)①× ②× ③√ ④√
(4)(共3分)泼水(1分) 降水较多,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2分);全年高温,双层竹楼(木楼)便于通风散热(2分)(气候特征与民居特点一一对应得2分,否则不得分)
27.(12分)
(1)(共2分,每个1分)巴颜喀拉山 渤海
(2)(共5分,每个1分)①快 ②水能 ③800毫米(mm) ④较小 ⑤有
(3)(共5分,每个1分)①凌汛 ②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③地上河 ④华北平原 ⑤减慢
28.(14分)
(1)(共4分,每个1分)陕西省 新 祁连山 内蒙古高原
(2)(共2分,每个1分)从东南向西北减少(1分);海陆位置(1分)
(3)(共4分,每个1分)横断(1分); 南北(1分); 地震、滑坡、泥石流(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藏(1分)
(4)(共4分,每个1分)①高于0℃ ②降水(年降水量) ③温带季风气候 ④黄土高原
29.(11分)
(1)(共4分,每点2分)耕地占12.68%,耕地少(2分);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占15.72%,难以利用的土地多(2分)。(相关数据和特点一一对应得2分,否则不得分)
(2)(共3分,每点1分)林地 以山地为主(1分);降水较多(主要位于湿润区)(1分)
(3)(共2分,每个1分)退耕还草(1分);植树种草(1分);合理放牧(1分)等(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4)(共2分,每个1分)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护优质耕地(1分);提高耕地质量(1分)
黄河病症
对应的问题
成 因
解决措施
动脉阻塞
①
有结冰期;
河流流向: ②
人工破冰
脚肿
“ ③ ”
流经 ④ (地形区),地形平坦,
流速 ⑤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加固大堤,
疏浚河道
地理要素
成都
西安
1月气温
①
低于0℃
②
大于800mm
小于800mm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
地形区
四川盆地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