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共24页。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个裹着蔚蓝色面纱的成员——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家族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对于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如它的形状,它的大小,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与方法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学习目标一、地球的形状 如果地球是圆的,地球另一边的人们不就掉下去了吗? 最初有人提出“地球”的说法时,曾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甚至是嘲讽。 如果这样一直向前走,会不会回到出发的地方? 如果地球是圆的,一直向前走,最终会回到出发的地方。新课学习历程一:天圆地方直觉—臆想天圆地方 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古人凭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影响——文化圆形方孔天坛 北京天坛的建筑格局就含有天圆地方的寓意。历程二:观察—猜想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浑天说历程二:观察—猜想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年)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月食太阳月球猜想—实证历程三: 轮船驶向岸边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轮船驶离岸边时,总是先消失船身,后消失桅杆。猜想—实证历程三: 麦哲伦 (公元1480—1521年) 麦哲伦坚信,从一个地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原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历程四:太空观测时代实证—科学确证第一次飞跃—球体科学探索的方法观察现象—提出假设—科学验证地球是个球体!实验1:将有小洞的纸片紧贴到地球仪表面,通过洞口观察表面形状。实验2:将有大洞的纸片紧贴到地球仪表面,通过洞口观察表面形状。尝试体验友情提示!洞口表示人类活动范围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的大小2000万人约30万个 尝试体会1.如果一个人展开双臂是2.0米,那么需要多少个人手拉手才能围绕赤道一周?2.微山县面积约为1737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多少个微山县?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第二次飞跃—椭球体 地球是个正球体吗?第三次飞跃—不规则球体科学手段—新认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飞跃历程球体第一次飞跃椭球体第二次飞跃第三次飞跃不规则球体 ······ ?1.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2.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项事实可以说明( )A.帆船运动速度快 B.海洋面积广大 C.地球是个球体 D.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DC尝试练习 3.人类历史上,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 ( )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人类制作出地球仪 D.“神舟七号”飞入太空4.某位同学对地球作了如下的描述:“地球是一个正圆球体,其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为8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请找一找他的说法中存在着几处错误 (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AC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填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2)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地球的形状。 (3)依据上图,提出两个与地球形状和大小有关的问题。谈谈你的收获!尝试展示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