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3 位似优秀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方案】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3位似
第2课时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3位似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图形的位似变化与对应点坐标变化的规律;
2. 通过坐标的变化表示图形关于原点的位似变换;
3. 体会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这四种图形变换的异同之处,培养数学思想的应用意识;
4. 通过“类比”的研究方法,对比其他变换来研究位似的坐标表示,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图形的位似变化与对应点坐标变化的规律;
难点:通过坐标的变化表示图形关于原点的位似变换.
三、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如图, △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 , 4), B(2, 2),
C(5, 2).
将△ABC 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得到△A1B1C1 ,写出A1、B1、C1三点的坐标;
写出△ABC 关于 x 轴对称的△A2B2C2 ,三个顶点A2、B2、C2的坐标;
(3)将△ABC 绕点 O 旋转180°得到△A3B3C3 ,写出A3、B3、 C3三点的坐标.
分析:这三种变换都是全等变换,图形的大小不会变化,所以,先作出点的对称点,再得到坐标即可.
解:(1)将△ABC 三个顶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
得到A1(-1,4)、B1(-1,2)、C1(2,2)
(2)作△ABC的 三个顶点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A2 (2,-4) 、 B2(2,-2) 、C2(5,-2) ;
(3)将△ABC 的三个顶点绕点 O 旋转180°后得到A3 (-2,-4) 、 B3 (-2,-2) 、C3 (-5,-2)
【教学建议】通过复习回顾点的对称问题,强化坐标变换表示图形变换的重要性,为新课内容做铺垫.
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回顾,为讲解新知做铺垫. 便于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环节二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问题:类比上面的三种全等变换,图形的位似变换也可以用坐标的变化来描述吗?
例如:(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 (6,3),B (6,0).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1 3,把线段 AB 缩小,观察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
分析:有两种结果,位似图形是分别位于第一象限、第三象限的线段
答案:如图,把 AB 缩小后 A,B 的对应点为 A′ (2,1),B' (2,0);A" (-2,-1),B" (-2,0).
规律:位似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等于 13或−13分别乘以A、B的横、纵坐标.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 (6,6),B (6,3).
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3,把线段 AB 缩小,观察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1)中的规律仍然成立吗?
答案:规律仍然成立
追问:如果相似比大于1,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
答案:仍然成立
(3)如图,△AO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4),O(0,0),C(5,0).以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将△AOC放大,观察对应顶点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解:一共有2个位似图形,对应的坐标是:
A'(8,8),O(0,0),C'(10,0);
A"(-8,-8),O(0,0),C"(-10,0).
小结: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比为k,那么,点(x,y)对应的位似图形上的点的坐标为(kx,ky)或(- kx, -ky).
(1)作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可以有两个.
(2)当位似图形在原点同侧时,对应顶点的横、纵坐标的比为 k;当位似图形在原点两侧时,对应顶点的横、纵坐标的比为-k
(3)当 k>1 时,图形扩大;当 0<k<1时,图形缩小.
【教学建议】通过画线段、三角形的位似图形,总结归纳出位似图形之间对应点的坐标关系.
小组交流合作,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经历探索位似图形的画法,得出对应点坐标的关系,使学生体会用坐标表示图形变换的重要性,学会知识的迁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4),B (-2,0),O (0,0). 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与
△ABO 的相似比为 3 : 2.
分析:画三角形关键是确定它各顶点的坐
标. 根据前面的结论可知,一共有2个位似图形.
点 A 的对应点 A'的坐标为:−2×32,4×32
即(-3,6),类似地,可以确定其他顶点的坐标.
解:根据前面的结论,共有2个位似图形.
利用位似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分别取点 A' (-3,6),
B':−2×32,0×32 =(-3,0),
O:0×32,0×32=(0,0).
顺次连接点A',B',O,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是:A" (3,-6), B" (3,0),O (0,0).
例2. △ABC 三个顶点 A (3,6),B (6,2),
C (2,1),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得到的位似图形
△A'B'C'三个顶点分别为 A' (1,2),B' (2,23),
C' (23,−13),则 △A'B'C'与 △ABC 的位似比是( 1:3 ) .
【教学建议】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思考并积极回答.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实数的认识与理解.
环节四
巩固新知
【巩固练习】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相似的两个五边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B. 两个大小不同的正三角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C. 两个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D.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位似图形
2. 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个图形的各点坐标做如下变化,其中属于位似变换的是( C )
A. 将各点的纵坐标乘以 2,横坐标不变
B. 将各点的横坐标除以 2,纵坐标不变
C. 将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 2
D. 将各点的纵坐标减去 2,横坐标加上 2
3. 如图,某学习小组在讨论 “变化的鱼”时,知道大鱼与小鱼是位似图形,则小鱼上的点 (a,b) 对应大鱼上的点 (-2a,-2b) .
4. △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A (2,-2),B (4,-5),C (5,-2),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放大为原来的 2 倍.
解:A' (4,-4),
B' (8,-10),
C' (10,-4);
A″ (-4,4),
B″ (-8,10),
C″ (-10,4).
【教学建议】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与指导,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自主完成练习.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
环节五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
环节六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教科书习题
课后完成练习.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公开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公开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案,情境引入,教学建议,合作探究,概念理解,作图探究,作图探究一,作图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7.3 位似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7.3 位似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