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2024学年度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 - 副本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75367/0-16994329197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2024学年度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 - 副本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75367/0-16994329197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2024学年度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 - 副本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75367/0-16994329198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2024学年度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 - 副本
展开这是一份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2024学年度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 - 副本,共11页。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栀子( zhī)
B、唱和(hé ) 肥硕(shuò ) 鳊鱼(biān) 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
D、澹澹(dàn) 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黎明 焕然一新 呼朋引伴 B. 静谧 再接再励 不计其数
C. 莅临 无精打彩 迫不及待 D. 干躁 谈笑风声 任劳任怨
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A.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4.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 ,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6、填空。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客路青山外,______。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词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
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8、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
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讲东行】
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手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3)【偶像介绍】
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11、阅读语段,联系全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著名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背影》《雪朝》《欧游杂记》等。
B、作者围绕“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
C、第一语段是春风图,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
D、第二语段是春雨图,写出了春雨贵如油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
12、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拟人)
C、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排比、比喻)
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比喻)
13、如果将第1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14、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3分)
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
C.混 恼 笼 静默 D.混 恼 飘 静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第①句从人的嗅觉出发,写出了春风温柔温暖的特点。
B、第一段中的第③句从人的听觉出发,写出了春天里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
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依次写了春雨的亮、细、密的特点。
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青翠、浓绿的特点。“逼”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雨季心思
杨机臣
①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听说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的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声!
②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唯不缺雨。
③来到伏季便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里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啪啪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纸湿透了,水流进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④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反而睡得更香。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大觉的好时光。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准躺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冷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⑤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
⑥这些年雨水确实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睡觉也不安稳。突然一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当响了一晚上,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愣子洗澡忘关太阳能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⑦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心里便盼望着可又害怕那雨声。
16、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纳。
17、第①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8、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
19、同样的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阅读下面的句子,请分别说出省略号在句中所蕴含的意思。
①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
②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
③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20、将第③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两个语段中“雨”的特点。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2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
|
七岁时 |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
九岁时 |
|
十一岁时 |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
2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2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那个冬天,很冷……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2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 “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三、作文。
26、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大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答案
1、D 2. A 3.D
- 示例: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 你可以做坚强的绿地 解析:仿写要分析句子中变与不变的成分,不变的成分为“也许你无法拥有”“但是你可以做”,变的成分为“深邃的蓝天”“飘逸的白云”“浩瀚的大海”“清幽的小溪”,把变的成分置换即可。
- B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杨花落尽子规啼;行舟绿水前;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小桥流水人家
- B
8、(1)活动三: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①⑤
(3)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9.思乡
10.时序交替(或: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11、 D 12、D 13、B 14、C 15、D
16、①隔着窗棂看院子下雨的乐趣.②白天下雨时人们睡觉的惬意.③雨夜里人们睡得比平日更香.
17、①表达作者希望下雨但不要下太多的雨(或:希望风调雨顺)的愿望.②特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匀整对称;语言简洁形象.
18、因为缺雨干旱,危害极大,所以“盼望”着雨声;因为“二楞子忘关太阳能水箱”的滴水声,不是真正的雨声,所以又害怕那浪费水的“雨声”再次出现.
19、①写雨下得很大,表示声音的延续.
②写渐入梦乡后的沉寂(或省略号表示“我”一晚不醒,突出时间延续);
③写“滴水声”不断(或省略号表示“滴水声”时间之长久,或“我”对水白流一晚的痛惜).
20、《雨季心思》的雨,清爽畅快;《春》的雨,细密绵绵
21、五岁时——觉得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 九岁时——不许别人欺负奶奶,尊重,保护奶奶。.
22、D
23、①指冬天的寒冷;这里的冬天又指人生的冬天,写出“我”看见婆婆因为得了精神病所做的一些事情感到伤心和无奈,是心理上的寒冷。
②和奶奶一起钓蝴蝶,经过成长,懂得了关爱和理解奶奶,让奶奶体会到家人的温暖是最快乐的事情。自己也感受到付出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4、作为儿媳——1.心地善良,关爱关心婆婆,从“我”为了婆婆的事情教育女儿可以看出。2.理解,孝顺婆婆,宽容识大体,从理解婆婆做的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却依然关爱婆婆可以看出。
作为母亲——1.爱女儿,从心疼女儿的行为可以看出。2.教子有方,循循善诱,从教育女儿尊重婆婆可以看出。3.爱家庭,从缓和女儿和婆婆的关系中可以看出。
25、启示:第一,“女儿”小时候不能理解和尊重生病的老人,而是仅仅看到了虚荣的一面,经过妈妈的教育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尊重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像讨厌,到尊重,保护奶奶这样的成长过程。第二,我们都要珍惜像“母亲”这样一直宽容教导我们的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接收别人指出的不足,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第三,“女儿”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人总是不断长大,不断成熟,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天,我们应该尊重老人。第四,母亲爱的教育是我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财富。第五,有时候,爱和包容是成长最好的良药。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