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75664/0-16994457602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75664/0-16994457602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75664/0-16994457603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71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
A.煤油B.水C.乙醇D.氯气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焰火中紫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C.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D.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3.《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关于区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文中区别的方法是利用了下列中的( )
A.焰色反应 B.萃取
C.丁达尔效应 D.蒸馏
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的是( )
A.Na和H2O B.Na2O2和H2O
C.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 D.Ca(OH)2溶液和NaCl溶液
5.自来水厂常用氯气对生活用水进行杀菌消毒。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这样的自来水冒充纯净水(离子的浓度非常低)出售,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下列化学试剂中,可以用于鉴别这种自来水和纯净水的是 ( )
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6.金属钾或钾离子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现的颜色是( )
A.红色B.黄色C.紫色D.蓝色
7.为了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氮、氯、溴、硫等元素,应将有机物样品与下列哪种金属混合熔融后,再无机定性分析( )
A.FeB.SiC.CuD.Na
8.下列关于碳酸氢钠(NaHCO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溶于水B.受热易分解
C.受热不分解D.能与盐酸反应
9.下列溶液中通入大量的CO2气体一定会产生浑浊现象的是( )
①氯化钙溶液 ②澄清的石灰水 ③碳酸钠溶液
④偏铝酸钠溶液 ⑤硅酸钠溶液 ⑥次氯酸钙溶液.
A.①②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④⑤D.③④⑤
1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CO3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Na熔点低,可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
C.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Na2O2能与水、CO2反应放出O2,可用作供氧剂
12.钠加热后能在空气中着火燃烧的现象是( )
A.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Na2O
B.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C.紫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D.红色火焰,生成黄色固体Na2O
13.某纯碱中仅含少量的NaCl杂质,化学兴趣小组取ag该纯碱(固体)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得bg固体,该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B.
C.D.
14.某种混合气体可能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经过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气体剩余。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HCl和CO
C.一定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
15.下列物质在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
A.过氧化钠B.氧化钠C.碳酸钠D.氢氧化钠
16.在研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熔点低B.密度小
C.硬度小D.化学性质活泼
二、综合题
17.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常见的制备方法有路布兰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其中路布兰制碱法的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①反应Ⅰ、Ⅱ、Ⅲ均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②反应Ⅰ、Ⅲ为复分解反应。
(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反应Ⅰ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
(2)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
(3)索尔维制碱法原理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至饱和,再通入CO2有NaHCO3固体析出;第二步将NaHCO3固体分解制纯碱。
已知:在101kPa时,NH3、CO2的溶解度(气体的压力为101kPa时溶解在1体积水中并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数)如表。部分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温度高于60℃时NaHCO3开始分解。
①索尔维制碱法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流程中先“氨化”再“碳酸化”的原因是 。
③“碳酸化”过程中,促进NaHCO3析出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④所得NH4Cl副产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NH4Cl样品:将NH4Cl样品溶解于水, ,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实验中必须用到的试剂:盐酸)。
18.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1)NaOH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实验室配制0.5 ml/L的氢氧化钠溶液500 mL,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除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 。
②实验中需用托盘天平(带砝码)称量NaOH固体 g。
(2)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Na2O2作为供氧剂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
(3)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生成Na2CO3。某过氧化钠样品已经部分变质,请你设计实验,限用一种溶液和水,证明过氧化钠已经变质: (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
(4)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
①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 NaNO2+4HI=2NO↑+I2+2NaI+2H2O
上述反应中,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NO气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l,参加反应的HI的物质的量是 ml。
②实验室要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
A. HI溶液
B. NaOH溶液
C.酸化KI溶液和淀粉溶液
D. Ba(NO3)2溶液
19.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A→C(离子方程式) ,
B→D(化学方程式) 。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画出 O2﹣结构示意图: ,某种核素质量数 37,中子数 20,其原子符号:
(2)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液态HCl;③乙醇(C2H5OH);④熔融的KNO3;⑤BaSO4固体;
⑥液氨;⑦冰醋酸;⑧石墨.
其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3)氰(CN)2 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如 Cl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试写出(CN)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反应,若把一小块钠投入 CuSO4 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试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如图所示中,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的火焰均呈黄色。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 ,B ,D 。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钠不与煤油反应,常用煤油来保存金属钠,故A符合题意;
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B不符合题意;
C.钠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点燃条件下,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能和氧化性物质、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机物等物质反应。
2.【答案】D
【解析】【解答】A.HB铅笔芯的成分为石墨和黏土,A不符合题意;
B.焰色试验中,钠的焰色为黄色,焰火中紫色来源于钾盐灼烧,B不符合题意;
C.漂白粉与盐酸混合时,若盐酸过量,则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有毒气体氯气,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受热后体积发生膨胀,使食品变得膨松,所以可做食品膨松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B.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次氯酸跟和氯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3.【答案】A
【解析】【解答】由“强烧之,紫青烟起”可知,发生的是金属的焰色反应,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焰色反应的相关知识。 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4.【答案】D
【解析】【解答】A、Na和H2O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故A不选;
B、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氧气,故B不选;
C、石灰水和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故C不选;
D、石灰水和NaCl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选;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根据两物质之间的反应产物进行判断即可。
5.【答案】D
【解析】【解答】自来水中含有Cl-,而纯净水中不含有Cl-,故可用AgNO3溶液鉴别自来水和纯净水,加入AgNO3溶液后,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则为自来水,若无明显现象,则为纯净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Cl-的检验分析,检验Cl-用AgNO3溶液。
6.【答案】C
【解析】【解答】做金属钾或钾离子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可看到紫色,因为蓝色钴玻璃可滤去黄光排除钠元素的干扰,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焰色反应主要现象:钾离子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可看到紫色;钠的颜色反应为黄色,利用蓝色钴玻璃排除干扰解答;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确定是否含有N、Cl、Br、S等元素,采用钠融法:将有机样品与金属钠混合熔融,氮、氯、溴、硫等元素分别以氮化钠、氯化钠、溴化钠、硫化钠等的形式存在,再用无机定性分析法测定,故选:D.
【分析】根据N、Cl、Br、S等元素与金属钠混合熔融,分别以氮化钠、氯化钠、溴化钠、硫化钠等的形式存在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碳酸氢钠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受热易分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C;
【分析】根据碳酸氢钠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受热易分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氯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错误,②大量的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没有沉淀生成,故错误;③大量的CO2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NaHCO3,由沉淀生成,但碳酸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所以无沉淀生成,故错误;④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过量的二氧化碳可与NaAlO2溶液反应NaAlO2+CO2+2H2O=NaHCO3+Al(OH)3↓,最终会出现氢氧化铝沉淀,故正确;⑤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会生成硅酸沉淀,故正确;⑥向Ca(ClO)2溶液通入过量CO2会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钙,没有沉淀,故错误;
故选C.
【分析】先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根据生成物的溶解性进行判断,难溶性的物质会产生沉淀,白色沉淀有:硅酸、碳酸氢钠晶体、难溶的碳酸盐等,以此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答】A、逸出气体含有水蒸气,不能测定;
B、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可以测定;
C、最后得到的是碳酸钠,可以测定;
D、最后得到的是碳酸钡,可以测定;
故答案为:A。
【分析】B.分别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为:x和y,结合混合物质量以及生成氯化钠质量列方程计算即可。
C.利用差量法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
D.利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产生沉淀质量进行计算即可。
11.【答案】D
【解析】【解答】A.碳酸钠溶液,虽然可以中和胃酸,但碱性较强,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A不符合题意;
B.Na可以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是因为Na的强还原性,与其低熔点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用作膨松剂,与其能与碱反应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Na2O2能与水、CO2反应放出O2,所以常用作供氧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考查,注意分析性质与用途的对应性。
12.【答案】B
【解析】【解答】钠在空气中着火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Na2O2,则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叫做过氧化钠。
13.【答案】A
【解析】【解答】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
,该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利用差量法计算。
14.【答案】C
【解析】【解答】通过足量的NaHCO3和灼热的CuO中,可能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CuO+COCu+CO2,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都没有变化,故原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Cl或CO;
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则可能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故剩余的气体可能为O2,同时可能还存在N2;
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则O2被完全反应,此时还剩余的气体为N2;
综合以上分析,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N2,可能含有HCl、或CO,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混合气体发生的反应分析气体成分
1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Na2O2可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钠,故A不选;
B.Na2O可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钠,故B不选;
C.碳酸钠性质稳定,与空气中主要成分不发生反应,可稳定存在,故C选;
D.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表面形成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能稳定存在,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化合物在自然界能稳定存在,说明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都不反应,可稳定存在于空气中,以此解答.
1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能使钠融化,说明钠的熔点较低,故A错误;
B.钠与水反应时,能够浮在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故B错误;
C.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浮在水面、熔成小球、迅速游动、最后消失.这些实验现象均与钠的硬度无关.能说明钠的硬度小的是那可以用小刀切割,故C正确;
D.钠与水在常温下就剧烈反应放出氢气,说明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化学性质活泼,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可以推知,实验现象与钠的熔点低、密度小、金属活动性强等有关,与钠的硬度无关.
17.【答案】(1)有HCl气体生成
(2)4C+Na2SO4Na2S+4CO↑
(3)NaCl +CO2+NH3+H2O=NaHCO3↓+NH4Cl;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先氨化可使溶液显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量;低温蒸发溶剂;不断搅拌下加入盐酸,再蒸发浓缩、降温(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解答】NaCl和浓硫酸反应生成Na2SO4和HCl气体,Na2SO4被C还原为Na2S,Na2S和CaCO3反应生成CaS和Na2CO3。
(1)NaCl和浓硫酸反应生成Na2SO4和HCl气体,NaCl和浓硫酸能够发生的原因是有HCl气体生成;
(2)反应Ⅱ是Na2SO4和C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a2S和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Na2SO4Na2S+4CO↑;
(3)①索尔维制碱法中第一步反应是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 +CO2+NH3+H2O=NaHCO3↓+NH4Cl;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先氨化可使溶液显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量,所以流程中先“氨化”再“碳酸化”;
③温度高于60℃时NaHCO3开始分解,“碳酸化”过程中,低温蒸发溶剂,促进NaHCO3析出;
④提纯NH4Cl样品:将NH4Cl样品溶解于水,不断搅拌下加入盐酸,再蒸发浓缩、降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分析】(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2)碳和硫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一氧化碳;
(3) ① 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氨气、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② 氨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溶解度比氨气小,通过吸收氨气形成氨水后,可以使二氧化碳更容易被吸收;
③ 低温蒸发可以减少碳酸氢钠的损耗并且析出晶体;
④ 加盐酸的目的是使碳酸氢钠转化为氯化钠。
18.【答案】(1)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10.0
(2)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 O2↑
(3)取少量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O2已经变质
(4)0.1;0.2;AC
【解析】【解答】(1)①实验室配制0.5 ml/L的氢氧化钠溶液500 mL,需要选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药匙、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②依据m=CVM,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0.5ml·L-1×0.5L×40g·ml-1=10.0g;(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3)证明过氧化钠已经变质,检验产生的CO32-:取少量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O2已经变质。(4)①2 NaNO2+4HI=2NO↑+I2+2NaI+2H2O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lNO,转移2ml电子,参加反应的HI的物质的量4ml,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NO气体,即0.1ml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l,参加反应的HI的物质的量是0.2ml。②A、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和碘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O2-+2I-+4H+=2NO↑+I2+2H2O,溶液呈黄色,故A正确;
B、NaNO2和NaCl与NaOH溶液均无明显现象,故B错误;
C、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和碘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O2-+2I-+4H+=2NO↑+I2+2H2O,碘遇淀粉变蓝色,氯离子和碘离子不反应,所以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KI淀粉试液来区别,故C正确;
D、NaNO2和NaCl与NaOH溶液均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正确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
19.【答案】(1)Na;Na2O2;NaOH
(2)2Na+2H2O = 2Na++2OH-+H2↑;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解答】A为常见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含有Na元素,即A为Na,Na与O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B,B为Na2O2,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C 为NaOH,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即D为Na2CO3,则E为NaHCO3;(1)根据上述分析,A为Na,B为Na2O2,C为NaOH;(2)A→C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B→D发生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分析】A为常见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含有Na元素,即A为Na,Na与O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B,B为Na2O2,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C 为NaOH,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即D为Na2CO3,则E为NaHCO3;
20.【答案】(1);1737Cl
(2)④
(3)(CN)2+H2O=HCN+HCNO
(4)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解析】【解答】(1)O2﹣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O2﹣结构示意图是 ;质量数 37,中子数 20,质子数是17,所以是氯元素,其原子符号是 ;
(2)①NaCl溶液能导电,但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① 错误;②液态HCl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故② 错误;③乙醇(C2H5OH)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故③ 错误;④熔融的KNO3是电解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④ 正确;⑤BaSO4固体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⑤错误;⑥液氨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故⑥ 错误;⑦冰醋酸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⑦错误;⑧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⑧错误;选④。
(3)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次氯酸,(CN)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N)2+H2O=HCN+HCNO;
(4)把一小块钠投入 CuSO4 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分析】(4)中金属钠太活泼,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后与盐反应。
21.【答案】(1)Na;Na2O2;Na2CO3
(2)①②③④
(3)OH-+CO2 HCO3-;2NaHCO3 Na2CO3+CO2↑+H2O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无机推断,这些物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Na元素,A为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则A为Na,反应①为2Na+O2 Na2O2,即B为Na2O2,反应②发生2Na+2H2O=2NaOH+H2↑,即C为NaOH,反应③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④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即D为Na2CO3,反应⑤是NaOH与过量CO2反应,即反应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即E为2NaHCO3 Na2CO3+CO2↑+H2O,(1)根据上述分析,A为Na,B为Na2O2,D为Na2CO3;(2)上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④;(3)反应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CO2=HCO3-,反应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分析】
推断题解题最重要的1、寻找题眼(突破口):根据题目条件可直接判断某物质或某反应
2、依据元素守恒原则,可通过反应物(或生成物)所含元素推测生成物可能含有的元素(或反应物),再根据常见反应或某些特殊条件(如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推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本题最明显的突破口是焰色是黄色,说明是金属钠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则单质A为金属钠,钠和氧气燃烧生成过氧化钠B,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C及氢气;过氧化钠B与二氧化碳生成D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B与水生成C氢氧化钠和氧气;C氢氧化钠和过量二氧化碳转化成E碳酸氢钠;E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D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
再根据具体问题解题即可(注意审题:如离子方程式不是化学方程式)温度/℃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NH3
CO2
0
1130
1.713
10
870
1.194
20
680
0.878
30
530
0.665
40
400
0.530
50
290
0.436
60
200
0.35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当堂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钠及其化合物 课后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检测,6g Na2O2和5,72L的气体,8g的沉淀,5ml·L-1,1 ml,水的质量为100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