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教学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课件,共29页。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知识体系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走进桂林山水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喀斯特地貌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流动性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地貌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搬运作用源头宽浅河谷上游v峡谷曲流与牛轭湖冲积扇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认识土壤河流地貌土壤分层土壤组成流水作用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类活动考点链接考点一: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大,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主要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考点一:喀斯特地貌考点一: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类型及成因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形态和成因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读图“中国房山世界景观图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对点题组一:喀斯特地貌1.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 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 气候、植被 B. 植被、土壤C. 土壤、地形 D. 岩石、水文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解析: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的溶蚀作用而成,故D正确;与土壤、地形、植被等因素关系小,可排除ABC。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3-5题。对点题组一:喀斯特地貌3.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A. 西南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南方丘陵地区解析:第3题,从图中柱状统计图数据分析,我国石漠化面积较大的省主要是贵州、云南,所以严重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A项正确。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3-5题。对点题组一:喀斯特地貌4.图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其主要人为原因有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解析:第4题,因为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和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都是石漠化的自然原因;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和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是人为原因,故选C项正确。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3-5题。对点题组一:喀斯特地貌5.防治石漠化最关键的措施是( )A. 植树造林 B. 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C. 实施农业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 D.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解析:第5题,因为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其中最关键的措施是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保护其较浅薄土壤。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二:风蚀地貌风蚀作用风蚀,即风的侵蚀作用,指在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磨蚀并被带走的过程。干燥的土壤和地表上空相对稳定的风力是发生严重风蚀的主要条件。(1)风蚀强弱的影响因素:风速;地表土壤物理特性;地表覆盖及粗糙度状况。(2)风蚀作用的分布风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和遭受周期性干旱的湿润地区。(3)风蚀的危害①风蚀的直接后果是地表上的细粒物质减少,粗粒物质增加,同时伴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损失。②风蚀是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和表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对点题组二:风蚀地貌1. 该古迹已破损严重,面目全非,这主要是下列哪种作用的影响所致( )A. 流水侵蚀 B. 海浪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冰川侵蚀2. 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气候干燥 B. 地形平坦 C. 尼罗河流过 D. 植被较差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根据图示可知,该古迹是埃及金字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高温干旱,风力作用显著,因风力侵蚀作用,古迹被破坏。考点三:风积地貌风积地貌与风向的判定 (1)利用沙丘的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等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考点三:风积地貌(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在一次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左图所示。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骨)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某地物线状沙丘示意国。完成6-8题对点题组二:风积地貌6.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7.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8.抛物线状沙丘表面常有耐早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8.本题主要考查风力作用大小的判读。根据题意可知,植被覆盖度与外力作用密切相关。本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作用。风力侵蚀作用越大,植被越稀疏。从图示来看,沙丘向西开口,受西风影响,甲、丁位于迎风坡一侧,以侵蚀作用为主,翻过沙脊线后,在背风坡一侧沉积,乙、丙位于背风坡一侧,故以沉积作用为主,B、C错误。相对于甲处,丁处地势低,风力侵蚀作用小于甲处,且坡度较缓,故甲处植被覆盖度最低,A正确,D错误。故选A。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根据图示可知,该沙丘向东凸出,说明该地主导风是西风。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沙丘地貌图的判读。根据图示沙脊线所在位置可判断,甲、丁位于迎风坡一侧,应以侵蚀作用为主;乙、丙位于沙脊线的背风坡一侧,因此以沉积作用为主。1.河流侵蚀的类型考点四:河流地貌2.河谷的形成 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与河谷形态不同,如下图所示:考点四:河流地貌3.河流沉积地貌类型 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考点四:河流地貌考点四:河流地貌考点四:河流地貌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据此完成9-11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9.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 D.断裂下陷解析: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断裂下陷,D对。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沉积作用不是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A、B、C错。10.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A.地震频发,土桥中部易断裂 B.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C.雨季冲沟流水冲刷土桥顶部 D.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据此完成9-11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解析: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土层的直立性强。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B对。是流水侵蚀形成 ,地震不是主要因素,A错。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C错。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不是土桥的主要成因,D错。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据此完成9-11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11.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干燥,风化作用强烈 B.年均温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少C.降水稀少,水土流失很轻 D.泥沙沉积层厚,土桥规模较大用强烈解析: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使气候干燥,风化作用强烈,A正确。年均温高,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正确。降水量600多mm,降水稀少说法不对,且土层易被侵蚀,水土流失严重,C错误,符合题意。泥沙沉积层厚,土桥规模较大,D正确。故选C。读下图,回答12-14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12. 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侵蚀、搬运、堆积 B. 搬运、侵蚀、堆积C. 侵蚀、堆积、搬运 D. 堆积、搬运、侵蚀13. 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所在地区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 瀑布、河漫滩平原 B. 冲积扇、三角洲C. 三角洲、冲积平原 D. 河漫滩平原、冲积扇读下图,回答1-3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14. 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 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 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 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考点五: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考点五: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1)结合图一,简要说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重量。单位为千克/米2·年)的差异,并分别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2)图二中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图一分析热带雨林中的土壤比较贫瘠的原因。15.热带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一为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图二为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对点题组五: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答案 (1)差异: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较小。原因: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旺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低、降水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答案 (2)雨林储存的养分最多;枯枝落叶分解释放出的养分被地表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土壤因淋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供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和补充养分少。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知识体系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走进桂林山水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喀斯特地貌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流动性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地貌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搬运作用源头宽浅河谷上游v峡谷曲流与牛轭湖冲积扇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认识土壤河流地貌土壤分层土壤组成流水作用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类活动考点链接考点一: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大,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主要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考点一:喀斯特地貌考点一: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类型及成因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形态和成因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读图“中国房山世界景观图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对点题组一:喀斯特地貌1.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 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 气候、植被 B. 植被、土壤C. 土壤、地形 D. 岩石、水文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解析: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的溶蚀作用而成,故D正确;与土壤、地形、植被等因素关系小,可排除ABC。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3-5题。对点题组一:喀斯特地貌3.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A. 西南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南方丘陵地区解析:第3题,从图中柱状统计图数据分析,我国石漠化面积较大的省主要是贵州、云南,所以严重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A项正确。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3-5题。对点题组一:喀斯特地貌4.图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其主要人为原因有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解析:第4题,因为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和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都是石漠化的自然原因;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和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是人为原因,故选C项正确。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3-5题。对点题组一:喀斯特地貌5.防治石漠化最关键的措施是( )A. 植树造林 B. 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C. 实施农业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 D.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解析:第5题,因为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其中最关键的措施是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保护其较浅薄土壤。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二:风蚀地貌风蚀作用风蚀,即风的侵蚀作用,指在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磨蚀并被带走的过程。干燥的土壤和地表上空相对稳定的风力是发生严重风蚀的主要条件。(1)风蚀强弱的影响因素:风速;地表土壤物理特性;地表覆盖及粗糙度状况。(2)风蚀作用的分布风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和遭受周期性干旱的湿润地区。(3)风蚀的危害①风蚀的直接后果是地表上的细粒物质减少,粗粒物质增加,同时伴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损失。②风蚀是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和表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对点题组二:风蚀地貌1. 该古迹已破损严重,面目全非,这主要是下列哪种作用的影响所致( )A. 流水侵蚀 B. 海浪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冰川侵蚀2. 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气候干燥 B. 地形平坦 C. 尼罗河流过 D. 植被较差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根据图示可知,该古迹是埃及金字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高温干旱,风力作用显著,因风力侵蚀作用,古迹被破坏。考点三:风积地貌风积地貌与风向的判定 (1)利用沙丘的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等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考点三:风积地貌(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在一次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左图所示。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骨)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某地物线状沙丘示意国。完成6-8题对点题组二:风积地貌6.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7.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8.抛物线状沙丘表面常有耐早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8.本题主要考查风力作用大小的判读。根据题意可知,植被覆盖度与外力作用密切相关。本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作用。风力侵蚀作用越大,植被越稀疏。从图示来看,沙丘向西开口,受西风影响,甲、丁位于迎风坡一侧,以侵蚀作用为主,翻过沙脊线后,在背风坡一侧沉积,乙、丙位于背风坡一侧,故以沉积作用为主,B、C错误。相对于甲处,丁处地势低,风力侵蚀作用小于甲处,且坡度较缓,故甲处植被覆盖度最低,A正确,D错误。故选A。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根据图示可知,该沙丘向东凸出,说明该地主导风是西风。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沙丘地貌图的判读。根据图示沙脊线所在位置可判断,甲、丁位于迎风坡一侧,应以侵蚀作用为主;乙、丙位于沙脊线的背风坡一侧,因此以沉积作用为主。1.河流侵蚀的类型考点四:河流地貌2.河谷的形成 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与河谷形态不同,如下图所示:考点四:河流地貌3.河流沉积地貌类型 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考点四:河流地貌考点四:河流地貌考点四:河流地貌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据此完成9-11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9.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 D.断裂下陷解析: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断裂下陷,D对。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沉积作用不是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A、B、C错。10.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A.地震频发,土桥中部易断裂 B.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C.雨季冲沟流水冲刷土桥顶部 D.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据此完成9-11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解析: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土层的直立性强。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B对。是流水侵蚀形成 ,地震不是主要因素,A错。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C错。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不是土桥的主要成因,D错。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据此完成9-11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11.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干燥,风化作用强烈 B.年均温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少C.降水稀少,水土流失很轻 D.泥沙沉积层厚,土桥规模较大用强烈解析: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使气候干燥,风化作用强烈,A正确。年均温高,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正确。降水量600多mm,降水稀少说法不对,且土层易被侵蚀,水土流失严重,C错误,符合题意。泥沙沉积层厚,土桥规模较大,D正确。故选C。读下图,回答12-14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12. 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侵蚀、搬运、堆积 B. 搬运、侵蚀、堆积C. 侵蚀、堆积、搬运 D. 堆积、搬运、侵蚀13. 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所在地区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 瀑布、河漫滩平原 B. 冲积扇、三角洲C. 三角洲、冲积平原 D. 河漫滩平原、冲积扇读下图,回答1-3题。对点题组四:河流地貌14. 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 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 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 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考点五: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考点五: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1)结合图一,简要说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重量。单位为千克/米2·年)的差异,并分别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2)图二中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图一分析热带雨林中的土壤比较贫瘠的原因。15.热带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一为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图二为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对点题组五: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答案 (1)差异: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较小。原因: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旺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低、降水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答案 (2)雨林储存的养分最多;枯枝落叶分解释放出的养分被地表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土壤因淋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供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和补充养分少。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