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78051/1-16995058813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78051/1-16995058813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78051/1-16995058813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2026届高一地理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78051/0-16995058796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图表编制的根据是,15度,东经 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题(高2026届)
(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 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
2. 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4.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 上答题无效。
5. 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据“CCTV纪录微信公号”发布:2023年6月22日将上演“金火双星伴月”,8月13日将 出现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夜等美妙天文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材料中所述天文景象涉及的天体,属于行星的是( )
A. 火星、流星 B. 金星、月球 C. 月球、流星 D. 金星、火星
2. 若天气晴好,下列地点中,肉眼观察流星雨最佳的是( )
A. 成都市中心 B. 金沙江谷底 C. 峨眉山山顶 D. 青城山林间
图左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图右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2026届【地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3. 据图左推测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 )
A.6 年 B.11 年 C.15 年 D.17 年
4. 太阳黑子出现在( )
A.③ 层 B.② 层 C.① 层 D. 太阳内部
5. 太阳活动高峰年时,下列现象会发生( )
A.② 层的暗黑斑点增多 B.③ 层出现的耀斑强度变强
C. 全球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D.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读地质年代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图表编制的根据是( )
A. 地层、化石、沉积岩 B. 宙、代、纪
C. 地质年代 D. 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
繁盛的时期是( )
A. 古近纪、白垩纪 B. 白垩纪、三叠纪
C. 侏罗纪、白垩纪 D. 三叠纪、二叠纪
高2026届【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
速度(km/s)
8.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
A.
C.
B.
D.
生物在地球发展中产生,同时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9. 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为( )
A. 干燥、冷热多变 B. 寒冷、冰雪广布
C. 湿润、森林茂密 D. 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10. 地球生物的演化发展,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 ②出现海生藻类、海生无脊椎动物
③出现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 ④出现陆上孢子植物、鱼类、两栖动物时代
⑤出现鸟类、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③①④②⑤
据中国地震局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北纬37.15度,东经 36.9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深度(km)
11. 此次地震中( )
A. 甲波引起地面上下起伏 B. 乙波引起地面左右摇晃
C. 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 D. 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
高2026届【地理试题】 ·第3页(共8页)
12. 图中X 表示( )
①莫霍界面 ②古登堡界面 ③地壳与上地幔交界面 ④下地幔与地核交界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干洁空气中体积约占21%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14. 干洁空气中有极少的二氧化碳和臭氧,下列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
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③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近些年来,高纬地区易出现“臭氧空洞”现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 泉卫星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距离地球400多千米的预定轨道,发射
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温度/℃
高2026届【地理试题】 ·第4页(共8页)
15.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 纬度低,节省燃料 B. 地形隐蔽,安全性高
C. 地广人稀,大气透明度好 D. 海陆交通便利,便于火箭的运输
16. 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
A. 丙层电离层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B. 乙层大气上冷下热,适合航空飞行
C. 甲层空气对流旺盛,易成云致雨 D. 空间站所处臭氧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17. 神舟十四号飞船属于天体的阶段是( )
A. 进入轨道 B. 升空时 C. 发射前 D. 返回后
杜牧《山行》中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形象地描述了枫林景色。下图为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诗句中霜形成的夜晚( )
A.① 增强 B.② 减弱 C.③ 增强 D.④ 减弱
19. 下列关于⑤大气吸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B. 对流层中的水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C. 对流层中的尘埃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D. 平流层中的CO₂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空气迅速冷
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2026届【地理试题】 ·第5页(共8页)
20. 山谷风形成的原因是( )
A. 山坡与同高度山谷空气的温度差异 B. 山坡与山谷谷底空气的温度差异
C.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和氮气 D.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21. 图 中 ( )
A.① 为白天的山风 B.① 为夜晚的谷风
C.② 为夜晚的山风 D.② 为白天的谷风
22. 同一山谷地区,其他情况相同,则( )
A. 晴天谷风强于山风 B. 晴天山风强于谷风
C. 阴天谷风强于山风 D. 阴天山风强于谷风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读“某年11月
9日6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2026届【地理试题】 ·第6页(共8页)
23. 与甲地相比,乙地( )
A. 气压较低 B. 风力较小 C. 气温较低 D. 气流上升
24. 甲地此时的风向为( )
A. 偏北风 B. 偏南风 C. 偏东风 D. 偏西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25.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
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④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②曲线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按
公转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 、 、 的特征。(5分)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
的太阳活动是 ,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3分)
(3)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中华龙鸟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 有可能是 代,当时 植物大量繁盛,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 时期,
在该地质年代末期 (填动物)灭绝。 (4分)
(4)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曲线 3代表的是 界面,该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 (4分)
26. 某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实验开始前,学生观察到木盒中 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甲所示。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 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乙所示。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
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高2026届【地理试题】 ·第7页(共8页)
说明:
①木盒
②锡纸条1 ③锡纸条2 ④蜡烛
⑤纸杯
⑥透明水晶板
图甲
图乙
(1)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与乙一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出近地面气压的高低状况。 (4分)
压
蜡烛
压
冰块
(2)该实验结果说明 引起热力环流,其中首先出现气流的 (垂直或水平)
运动。 (2分)
(3)为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2分)
(4)原理迁移: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热力环流现象有 、 。 (2分)
(5)绘制近地面A—B处的等压面及上空C—D处的等压面。(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1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名校联盟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名校联盟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名校联盟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