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评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饮酒》陶渊明,雁门太守行,第二课时,《渔家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反复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重点)3.品析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难点)
《饮酒》
陶渊明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1.《桃花源记》 (散文)
2.《归园田居》 (田园诗)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青壮年时做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势,弃官归田。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东晋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久之,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1.“心远”指的是什么?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远离官场的争权夺利和俗世。
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尔:这样。 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前四句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这句是妙手偶得之笔,是不经意之间道出的“绝妙好辞”。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返璞归真”。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1.“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
人的自然本性。人应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人生的真谛。
2.《饮酒》(其五)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3.品味“见”与“望”字哪个更贴切?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的随意自然,体现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而“看”“望”是有意而为之,与恬淡闲适的心境不符。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春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作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1.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
2.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
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
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
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诗人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诗句对仗工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写出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写出家书的珍贵。这两句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名句。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搔”字鲜明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时的动作形态,是一处细节描写,它传达出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理状况。“不胜簪”更表明国家的不安定给诗人带来难以排遣的愁苦。
试概述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情感。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17岁。
首联:写景又叙事,写敌我两军的态势。 前句用象征手法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情景,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颔联:叙事写景,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满”,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点明交战时间之长。特别有表现力的是“凝”字。诗人告诉我们,血流遍野,染红了泥土,从早到晚,鲜红的血慢慢凝固,凝成了紫色。这个“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颈联:叙事写景。偷袭敌人。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二字含义极为含蓄丰富。战斗从早到晚那样惨烈,可并没有因黑夜到来而停止。 “半卷”,为的是隐蔽突袭,攻其不备,这也体现了我军的智慧。“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引用典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永别勇士荆轲的场景历历如在目前,催人泪下。“声不起”三字,表面上写天气极寒,以至于鼓皮僵硬失去弹性;诗人更是巧妙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战场的壮烈,以至于鼓声呜咽,泣不成声。这样理解更能表现我军将士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撼人心魄。
尾联:抒情明旨。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主旨句)”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君”,不能一概解释成皇帝或朝廷,准确地来说应当是国家。对于李贺来说,“君”或许是“昏君”。李贺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被拒之于仕途之外,而置个人私怨于不顾,仍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难能可贵。
这首诗描绘将士们在边防要塞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颂扬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杜 牧(803—852) 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年曾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之为“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本诗选自《樊川诗集》。杜牧作品《过华清宫》《山行》《秋夕》《泊秦淮》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
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愤懑)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想感情?
李清照 (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她是一位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著《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渔家傲》大约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世界。
渔 家 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谩:徒,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吹取:吹得。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讲解:词的一开头便写梦中所见景象。这里,“星河”,即银河。这是写天上的云彩,可谓千姿万态。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它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样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讲解:作者在梦中穿过云海、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用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殿来到人间,经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这大概是她经历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潜意识促成的吧。她不仅回到了“帝所”,还听到天帝对她讲话,关心她想要回到那里去。经受了人间的冷漠之后,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多少心愿,终于得到了诉说的机会。于是自然引出下阕。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讲解:上句是说作者回告天帝:我所走的路很漫长,天色却已黄昏,前程遥远,难以到达。一个“嗟”字,生动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下句是说我学习作诗,空自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这一句有怨嗟,有感慨。现实如此,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讲解:看,大风刮起来了,那搏击长空的大鹏正乘着风振翅高飞。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远走高飞。她大声疾呼: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 “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为神仙所居。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但仙山毕竟是不存在的,她只能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暂时的安慰。
这首词,思路开阔,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李清照本为婉约派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词,除了乱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面对现实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敢想敢说;同时,她遍览群书,记性特强,不常见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她的形象思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来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5* 周亚夫军细柳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25周亚夫细柳营第1课时pptx、25周亚夫细柳营第2课时pptx、25教材习题课件pptx、25周亚夫军细柳朗读mp3、细柳营f4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学指导,检查点拨字音,检查点拨划分节奏,连词表目的来,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检查点拨疏通文意,这里指刀出鞘,把弓拉满,先行引导的人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5周亚夫军细柳ppt、25周亚夫军细柳DOCX、音频周亚夫军细柳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