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框图推断习题课》教学设计5-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框图推断习题课》教学设计5-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共6页。
框图推断习题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复习物质的颜色、主要成分、特征、用途;掌握以物质的这些突出特点为题眼进行推断。2. 过程与方法:对中考常见推断题进行总结,得出记忆规律。通过常见题型的训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知识对比、迁移、练习引导学生形成分类对比、归纳总结的思维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物质常见特征性质的掌握。难点:性质引导推断的学科思维的形成。三、教具:多媒体,PPT,投影仪。四、学情分析: 学生刚对课本主要知识学习完成,尚不能灵活应用,且知识系统尚未构筑成功,知识体系比较零散。因此,需要教师对某些重点内容进行总结知道,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捋顺知识,总结归纳,构建知识体系的习惯。五、教学过程:1. 教学引入: (2016.河北31题)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可用在铅酸蓄电池中、G是最清洁燃料、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为2)E的一种用途是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 理论分析通过已掌握的知识信息,对照题目给定信息,逐步推断物质种类、反应类型,进一步书写反应方程式。这就要求学生对于物质突出特征熟练掌握并且能够应用自如。引导学生对于初中阶段所遇的所有物质特征进行总结。3. 理论总结之一:以物质的特征为题眼 (1)常见溶液的颜色和物质的气味A含Cu2+的溶液 B含Fe2+的溶液
C 含Fe3+的溶液 D KMnO4的溶液
溶液的气味 ①有刺激性气味:浓盐酸、氨水 ②有特殊气味:酒精、醋酸固体物质的气味——有氨味:NH4HCO3 常见气体 ①无色无味:O2、N2、H2、CO、CO2、CH4 ②有刺激性气味:SO2、NH3、HCl (2)常见固体物质的颜色颜色常见物质白色P2O5、MgO、KClO、无水CuSO4、NaCl、Na2CO3、NaHCO3银白色Mg、Fe、Zn、Ag、Al黑色Fe3O4、CuO、MnO2、C粉、Fe粉红色Cu(也说紫红色)、赤铁矿、铁锈(Fe2O3)黄色S暗紫色高锰酸钾蓝色CuSO4.5H2O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氯化银、硫酸钡4.例题讲解(2016.保定竞秀区模拟)A-G表示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G是蓝色沉淀,C为黑色固体,且D与C的物质种类相同。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2)物质D的用途3)化学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其中G是蓝色沉淀,那么G是氢氧化铜;C为黑色固体,那么C是氧化铜;2) 氧化铜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D与C的物质种类相同,都是氧化物,因此D是水,水可以做溶剂;3) A是碱B是酸,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4) 反应③可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5. 理论总结之二:以物质的特征反应为题眼(1) 以反应条件为题眼反应条件典型反应通电水通电分解高温C或CO高温还原Fe2O3、CuO催化剂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2) 以反应现象为题眼气体:物质反应现象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固体:物质反应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固体铵盐与碱研磨有氨气产生6.例题讲解(2016.包头)固体M(由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组成)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有色溶液甲,进行图中实验。(X、乙、丙均为无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推断:
1)沉淀C的化学式为2)X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4)固体M最多由几种物质组成解析:X、乙、丙均为无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C和硝酸钾,所以C是氯化银,丙中含有氯化钾;溶液乙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B和氯化钾,所以B是硫酸钡,乙中含有硫酸钾、氯化钾;甲和X会生成红褐色沉淀A和乙,所以A是氢氧化铁沉淀,X是氢氧化钾,所以甲中至少含有氯化铁、硫酸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1)沉淀C的化学式为AgCl; 2)X溶液中的溶质是KOH; 3)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Cl-、SO42- 4)固体M最多含有氯化铁、硫酸铁、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硝酸6种六、课后作业1.学习总结常见物质的俗称以及常见物质的用途;2.分析近些年的高考框图推断真题。七、课后反思 学生课上接受情况不错,但是主动总结情况不理想。总是停留在被动学习层面,未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关于知识框架的构建,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了知识总结、构建体系的思维习惯。日后,对这一习惯加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