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命题教案
展开1.命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重点)
2.了解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并会对命题举反例.(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难点:了解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并会对命题举反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判断句?
(1)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是)
(2)3+7<11.(是)
(3)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是)
(4)北京欢迎你!(不是)
(5)画一个角,它的大小是60度.(不是)
(6)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不是)
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定义这种判断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命题的定义与结构
【类型一】 命题的判断
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
D.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
解析:根据命题的定义,看其中哪些选项是判断句,其中只有D选项不是判断句.故选D.
方法总结: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必须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疑问句、感叹句、作图过程的叙述都不是命题;②命题常见的关键词有“是”“不是”“相等”“不相等”“如果……,那么……”.
【类型二】 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等角的余角相等.
解:(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个角是相等的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方法总结: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应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语句通顺.
【类型三】 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写出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结论.
解析:先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确定条件和结论.
解: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命题的条件是“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是“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方法总结:每一个命题都一定能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来叙述.在“如果”后面的部分是“条件”,在“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探究点二:真命题与假命题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
C.若a·b=0,则a=0且b=0 D.若a·b=0,则a=0或b=0
解析:选项A中,a·b>0可得a、b同号,可能同为正,也可能同为负,是假命题;选项B中,a·b<0可得a、b异号,所以错误,是假命题;选项C中,a·b=0可得a、b中必有一个字母的值为0,但不一定同时为零,是假命题;选项D中,若a·b=0,则a=0或b=0或二者同时为0,是真命题.故选D.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就是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即由条件能否得出结论.如果命题正确,就是真命题;如果命题不正确,就是假命题.
探究点三:举反例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进行说明..
(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2)若ab=0,则a+b=0.
解析: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所举的例子满足条件但不满足结论即可.
解:(1)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但是它们相等;
(2)当a=5,b=0时,ab=0,但a+b≠0.
方法总结:举反例时,所举的例子应当满足题目的条件,但不满足题目的结论.举反例时常见的几种错误:①所举例子满足题目的条件,也满足题目的结论;②所举例子不满足题目的条件,但满足题目的结论;③所举例子不满足题目的条件,也不满足题目的结论.
板书设计
命题
概念
结构
真、假命题
举反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命题及其证明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要说明一个定理成立,应当证明;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可以举反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初步养成学生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推理习惯,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命题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命题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探究新知,随堂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命题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命题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练 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