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4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4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4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u64 Ti48 Ca40 S32 I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把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天工开物》记录了用天然气煮盐的过程:“西川有火井(天然气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B.甲烷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难溶于水
    C.甲烷完全燃烧反应为:
    D.用天然气煮盐,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
    A.的系统命名:3-甲基-2-丁醇
    B.的模型为
    C.分子中键的形成为
    D.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3.下列实验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刀切开金属钠,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很快变暗
    B.向含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颜色变浅
    C.露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钢铁制品,表面产生红色物质
    D.溶液和溶液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酸中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酯键连接
    B.无水乙醇和溶液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C.葡萄糖、蔗糖、纤维素都是糖类物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D.油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含有油酸甘油酯的植物油可使溴水褪色
    5.下列关于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比较和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6.《本草纲目》记载,穿心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穿心莲内酯是一种天然抗生素,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穿心莲内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B.能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和聚合反应
    C.该物质分别与足量的、反应,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1个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7.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A.装置①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极为铁棒
    C.装置①中盐桥内的移向溶液
    D.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溶液中的浓度保持不变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通入水中制氯水:
    B.用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
    C.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
    D.溶液与少量溶液混合:
    9.硒()在医药、催化、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新药,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关于硒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周期表中位于区
    B.乙烷硒啉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有、
    C.乙烷硒啉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D.键角大小:气态
    10.下列实验方案、现象、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11.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在电催化下产生合成气(和)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B.从a极区向b极区移动
    C.b极区中逐渐增大D.a极区中逐渐增大
    12.金属铬常用于提升特种合金的性能。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含有少量)为原料制备金属铬的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需持续吹入空气做氧化剂
    B.②中需加入过量稀硫酸
    C.③中浓硫酸的作用是提高促使元素转化为
    D.④中每生成,转移
    13.骨胶黏剂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某骨胶黏剂的制备原料为聚酯三元醇,其合成原理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体M1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B.改变M1在三种单体中的比例,可调控聚酯三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C.该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D.X、Y、Z中包含的结构片段可能有
    14.依地酸铁钠是一种强化补铁剂。某实验小组采用如下实验探究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已知:依地酸根是常见的配体,邻二氮菲可与形成橙红色配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现象②和③推测,依地酸铁钠中不含(II)
    B.依据现象②和⑤推测,依地酸铁钠中含(I)
    C.依据现象①、②和③推测,与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强于依地酸铁钠
    D.依据现象①、④和⑤推测,与依地酸根相比,邻二氮菲与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中相应的横线上。
    15.(11分)钛酸钙是最典型的钙钛矿型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
    (1)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氧原子核外电子有___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比较离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_
    (3)关于钛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钛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
    B.在钛的电子云图中,用小黑点表示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的电子
    C.钛原子中,电子从的状态跃迁到的状态时,将释放能量
    D.钛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B族
    (4)钛酸钙的阴、阳离子均可被半径相近的其它离子替代,从而衍生出多种钙钛矿型化合物。
    ①钛酸钙的晶胞如图所示,1个晶胞中含有的个数是____________
    1个周围等距且最近的有_________个。
    ②已知,钛酸钙晶体的晶胞形状为立方体,其棱长为,则钛酸钙晶体密度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5)通过离子替代可获得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有机钙钛矿型化合物。其中有机阳离子可由甲胺()制得。
    ①中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由甲胺形成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16.(10分)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在实验室中,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步骤i:__________________,步骤iii: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i中可使用,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时,可能无法获得,原因是会被继续氧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当使用做氧化剂时,的转化率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图1 图2
    ①图1中,时转化率几乎为0,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
    ②图2中,与物质的量之比从0.5:1提高至1:1时,的转化率明显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写出2条)。
    17.(12分)有机物A()可用于合成药物、塑料等物质。
    I.由A合成佐匹克隆(J)的路线如下。
    已知:i.ii.
    (1)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比为2:1:1。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中官能团的检验方法:向_______________(填试剂)中加入待测液,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3)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J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Ⅱ.以A为原料合成塑料的路线如下。
    (6)参照I中流程的信息分析,K、M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某粗铜精炼得到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等,从中提取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1)酸浸过程,通入稀硫酸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氯化”过程中发生如下转化:
    ①转化为,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转化为,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法测定溶液的浓度,其基本原理为:
    第一步:
    第二步:(无色)(无色)
    ①由此可知滴定所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溶液体积为,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溶液,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③若使用的溶液过量,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响”)
    19.(13分)某小组探究溶液、溶液与碱的反应,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将一定浓度溶液,饱和混合溶液加入适量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经检验,红褐色沉淀含。
    (1)分析产生的原因:氧化所致。验证:向溶液中滴入氨水,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①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红褐色沉淀:。电极反应式: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氧化所致。
    验证如下(溶液A:饱和溶液溶液;已排除空气的影响):
    I中可能产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结合实验,分析产生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滤出I中不溶物,用稀溶解,未检出。分析原因:
    i.I中未生成。
    ii.I中生成了。由于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因此未检出。
    (3)设计实验(Ⅲ)确认的作用(已排除空气的影响),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经检验,实验中产生了、。
    ②Ⅱ、Ⅲ中均含。Ⅲ中产生了,Ⅱ中未产生,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
    (4)分别与溶液、银氨溶液混合并加热,与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但与银氨溶液混合能产生银镜。结合半反应解释原因:_________。
    北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阶段测试
    高三化学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二、非选择题,共计58分。
    15.(11分)
    (1)(1分)(2)5(1分),大于(1分)
    (3)BD(2分)(4)①3(1分),6个(1分)②(2分)
    (5)①杂化(1分)
    ②中的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提供空轨道,通过配位键形成(1分)
    16.(10分)
    (1)过滤(1分),萃取分液(1分)
    (2)与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得电子能力,单质氧化性;(2分)
    (2分)
    (3)①,时氧化能力弱。(2分)
    ②(共2分,每个可能原因1分)
    原因1:体系中存在其它消耗的反应,导致与物质的量之比为0.5:1时,的量相对不足。随着浓度增加,与剩余反应,导致的转化率提高。
    原因2:该反应可能为可逆反应,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提高。
    17.(12分)(除了特殊标注,每个2分)
    (1)(2)新制(1分)
    (3)羧基(1分)(4)
    (5)取代反应
    (6)K: M:或
    18.(12分)
    (1)将转化为可溶性盐,实现与其他物质的分离(2分)
    (2)①(2分)
    ②,被氧化为,减小,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增大,使得与结合生成沉淀,进一步促进平衡正向移动,转化为。(2分)
    (3)①(2分)
    ②(1分)
    (4)①淀粉(1分) ②(1分) ③不影响(1分)
    19.(13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①

    (2)①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升价产物有,降价产物有是合理的。(1分)
    ②、
    (3)①
    ②Ⅱ中的还原性较弱,不能将还原为;Ⅲ中,产生氢氧化亚铁,,碱性增强及产生更小的使亚铁盐的还原性增强,能将还原为。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试卷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选项
    性质比较
    原因分析
    A
    热稳定性:
    键能:
    B
    电负性:
    原子半径:
    C
    酸性:
    非金属性:
    D
    熔点:
    摩尔质量: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
    A
    用毛皮摩擦过的带电橡胶棒靠近液流
    液流方向不改变
    中不含非极性键
    B
    将含有稀硫酸的蔗糖溶液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C
    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甲苯
    溶液褪色
    苯环对甲基有影响
    D
    向溶液里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
    先形成蓝色沉淀,后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沉淀溶解时主要反应:
    化学式
    (常温)
    序号
    实验
    试剂
    现象
    I
    氨水
    生成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和灰黑色固体物质


    溶液无明显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D
    D
    C
    D
    D
    C
    B
    D
    C
    C
    B
    C
    D

    相关试卷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4;13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4;13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共1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