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黄河壶口附近河段岩性均一且坚硬,风化程度较轻。下图为夏—西周以来壶口瀑布位置移动速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壶口瀑布位置和落差的主要水蚀作用分别是( )
A. 下切侵蚀,溯源侵蚀B. 溯源侵蚀,侧向侵蚀
C. 溯源侵蚀,下切侵蚀D. 侧向侵蚀,下切侵蚀
2. 下列有关壶口瀑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置后退速度逐渐变快B. 水流对河底硬软岩层的差别侵蚀而成
C. 位置不断靠近黄河河口D. 黄河水量变小使得位置移动速度变慢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黄河壶口瀑布位置不断在发生移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逐渐向源头方向后退,使瀑布位置发生移动;瀑布所处地区一般落差大,水流急,下蚀作用强烈。综上所述,影响壶口瀑布位置和落差的主要水蚀作用分别是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壶口瀑布位置后退速度逐渐变慢,A错误;黄河壶口附近河段岩性均一且坚硬,B错误;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逐渐向源头方向后退,位置不断远离黄河河口,C错误;黄河水量减少使溯源侵蚀强度变小,进而导致河流位置移动速度变慢,D正确。故选D。
【点睛】河流的侵蚀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下蚀,溯源侵蚀和侧蚀。
某研学小组在南京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下图为该地区某地不同类型岩石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 本次野外地质考察用到的工具及其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质罗盘测量岩层倾角②地质锤识别矿物硬度
③放大镜观察矿物结构④雨衣防止岩石样品淋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4. 图中岩石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页岩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B. 泥岩形成早于石灰岩
C. 石灰岩硬度大,坚硬致密D. 石灰岩常见气孔构造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地质罗盘可以测量岩层的倾向及倾角,①正确。地质锤主要用来采集岩石样本,对硬度的判断不够精确,②错误。矿物结构细微,仅凭肉眼难以识别,放大镜可以用来鉴定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③正确。雨衣主要是为野外科考人员防雨准备的,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B。
【4题详解】
页岩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A正确。由图可知,泥岩位于石灰岩上方,形成晚于石灰岩,B错误。石灰岩是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岩石,硬度较低,C错误。常见气孔构造的是玄武岩,D错误,故选A。
【点睛】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通常有地质锤、指南针、十字镐、高度计、登山鞋、罗盘、放大镜、地质记录本、三角尺、测绳、笔记本电脑、手持卫星定位仪、野外数据采集器(系统)、数码相机、激光测距仪等。
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昆仑山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在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3亿~4亿年前,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最终形成和田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的称为籽料。下图示意和田玉籽料形成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5. 和田玉属于( )
A. 侵入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喷出岩
6. 将①和田玉山料、②白云岩、③和田玉籽料、④白云质大理岩、⑤和田玉石按形成时间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④⑤①③C. ②③④①⑤D. ①②④⑤③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3亿~4亿年前,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最终形成和田玉石”可知,和田玉石是白云质大理岩经过岩浆侵入后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为变质岩,C正确;岩浆侵入冷却凝结形成侵入岩;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距今十几亿年前的地质时期,白云岩广泛沉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为白云质大理岩;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石;经过内外力共同作用,使得山体中的玉石裸露在地表,形成和田玉山料;经过外力作用的不断打磨,玉石变得浑圆,在河床中形成河田玉籽料,故按形成时间进行排序为②④⑤①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7. 甲、乙、丙、丁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8. 乙处的风向是( )
A. 西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东北风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读图可知,图中四地甲处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A正确,排除BCD,故选A。
【8题详解】
首先在乙处作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据图中经纬线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自北向南;北半球近地面实际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基础上右偏转一个锐角,形成东北风,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预计于2023年11月返回。完成下面小题。
9. 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公转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0. 夏至日到返回日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约23°06′N)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 先变大后变小B. 先变小后变大C. 先不变后变大D. 先变大后不变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空间站绕地球在绕转,则地球与空间站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绕太阳旋转,这样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也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角速度大小变化,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地球绕日公转经过了远日点,远日点公转角速度较慢,所以在5月30日到7月初,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慢,7月初到11月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快。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10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直射点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广州塔(约23°06′N)之间,随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直到太阳直射广州塔,在此期间广州塔的太阳高度在变大,发射塔的太阳高度在变小,太阳高度的差值在变大。随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两地始终都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以北,则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变化始终一致,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一致,保持不变,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为两地纬度之差。故选D。
【点睛】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11. 在干旱或寒冷地区,坡度较平缓坡麓地带堆积岩屑形成倒石堆。下图示意某地倒石堆示意图,完成下题。
形成岩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积作用B. 物理风化C. 化学风化D. 生物风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干旱的地区,由于温度的变化,岩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岩石由于热胀冷缩,反复膨胀和收缩,使岩石崩解破碎形成岩屑;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也属于物理风化,反复的冻融也加速了岩石崩解破碎形成岩屑。综上所述,形成岩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物理风化,而与风积作用、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侧的甲地和西侧的乙地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2. 影响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成因是( )
①甲地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②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③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④乙地夏季受低压带影响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3. 甲地7月的降水年际变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不稳定B. 台风雨占比高C. 副高控制较强D. 梅雨年变率大
【答案】12. A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亚欧大陆东侧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 ,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①正确,③错误;乙地终年温和湿润,为亚欧大陆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②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为亚欧大陆东侧的温带季风气候,因夏季风不稳定,7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大,A正确;台风主要发生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副热带地区,该地位于温带,台风雨占比不高,B错误;7月副高一般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7月不受副高控制,C错误;梅雨发生在江淮地区,该地区没有梅雨,D错误。故选A。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
龙首山沟谷发育,北麓分布着由粗砂、砾石覆盖的戈壁。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龙首山北麓戈壁的成因是( )
①气候干燥,磨蚀作用强②风力侵蚀强,较细颗粒被吹走
③位于出山口,碎石堆积④风力搬运强,较粗颗粒被带来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5. 该区域盛行风向主要影响沙丘的( )
A. 面积B. 粒径C. 走向D. 移速
【答案】14. C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山北麓分布着由粗砂、砾石覆盖的戈壁,而据图可知该山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较强,将较细颗粒吹走,留下了重量较大的粗砂和砾石形成了戈壁,②正确;龙首山北麓为沙漠,海拔低于龙首山,北麓属于出山口位置,山体上被风化和外力侵蚀下来的碎石会在位于出山口的北麓并堆积,使其粗砂和砾石分布较多,③正确;磨蚀作用难以形成粗砂、砾石,①错误;风力搬运力量有限,一般不会将颗粒较大的粗砂和砾石搬运过来,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由于该区域盛行西北风,受到西北风风力作用的影响,砂粒会随着盛行风风向被搬运和移动,所以砂粒堆积形成的沙丘走向会沿着盛行风风向发展,其走向受盛行风影响大,C正确;盛行风虽然会对沙丘的面积、沙粒径以及移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些要素也与沙源的状况、地表起伏程度以及地表植被状况关系较为密切,所以盛行风不是影响沙丘面积、粒径和移速的最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风的搬运能力强,一般与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碎屑物的粒度大小成反比。由于风力的强弱、被搬运物质的大小和密度不同,风的搬运方式也不同,以悬移、跃移和蠕移三种方式进行。
16. 下图为某次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热带气旋遥感图像,完成下题。
图中水平气流在低空呈( )
A. 顺时针流入中心B. 顺时针流出中心
C. 逆时针流入中心D. 逆时针流出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南半球气旋,中心气压低,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合,由四周流入中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1中泰国部分地区的农民使用烧荒的方法将作物秸秆和杂草覆盖的土地清理成可耕种的土地。烧荒时机主要在旱季后期。下图2示意越南岘港降水统计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烧荒的时间主要集中于( )
A. 12-1月B. 3-4月C. 6-7月D. 9-10月
18. 岘港雨季主要受( )
A. 东南季风影响B. 西南季风影响C. 西北季风影响D. 东北季风影响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2可知,越南岘港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至次年1月,3-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烧荒时机主要在旱季后期,因此烧荒的时间主要集中于3-4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岘港位于中南半岛,受西南季风和东北交替控制,AC错误;岘港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面向海洋,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西南季风并不能给该地带来大量降水,B错误;东北季风从海洋方向吹来,挟带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因此岘港雨季主要受东北季风影响,D正确。故选D。
【点睛】中南半岛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
6月22日天气晴朗,温州市某学生于11时30分乘坐108路公交车从始发站出发。一路上,该生一直坐在靠下客门窗边的座位上,1小时后经过锦绣路。下图1示意该公交车行驶线路,下图2为该公交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生在经过下列四地时,会被太阳晒到而拉上遮阳帘的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20. 当司机迎着太阳经过锦绣路时,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
A. 1:1B. 2:1C. 1:5D. 5:3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12时,太阳位于温州市的正南方;11时30分,太阳位于东偏南方向,12时以后,太阳位于西偏南方向;读图可知,汽车从始发站出发,行进方向大致先是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百里东路后折向南;11时30分从始发站出发,向西北方向行进过程中,太阳位于东偏南方向,该生坐位靠北侧,故甲、乙、丙三地不会被太阳晒到;经过百里东路后折向南,此时路程过半,时间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经过了12时,太阳的位置变成西偏南,经过丁位置时,该生的坐位靠向西侧,可以被太阳晒到,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当司机迎着太阳经过锦绣路时,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12时30分,此时西四区为0时30分,从西四区往东到东十二区为今天,占16.5个时区,从西四区往西到西十二区为昨天,占7.5个时区,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2:1,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国际上规定:原则上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即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是一条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的分界线,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是从这条线开始,它表示旧的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该线两侧日期不同:该线以东日期要晚一天,该线以西的日期则早一天。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断层( )
A. 由河流侵蚀地表形成B. 西侧平坦,东侧陡峭
C. 上方未接受沉积D. 形成时间早于P2
22. 沿着断层线经常发育( )
①河流 ②泉 ③断块山 ④陡崖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21. D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该断层由地壳运动形成,A错误;西侧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地势较陡,B错误;断层上方有P2、T1、T2等地层,说明接受了沉积,C错误;断层位于P2下方,形成时间早于P2,D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沿着断层线经常发育河流、泉,①②正确;断块山是断层一侧上升岩块形成的,断块山的边缘易形成陡崖,③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层分界线是地层或岩体、矿体等不同地质体之间的界线,通常与地面的坡向相反。而等高线则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它与地层分界线并无直接关系。但在一些情况下,地层分界线可能会随着地形起伏而发生弯曲,此时它们可能会与等高线产生平行或重叠的关系。
23. 下图为北京时间9月25日17时的昼夜状况,阴影部分为夜晚,M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完成下题。
图中( )
A. M点的日出方位为正东B. M点此时正值极夜状况
C. QMP连线属地球大圆周D. MQ为晨线、MP为昏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京时间9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此图为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M点此时出现极昼现象,日出正南方向,AB错误;QMP连线为晨昏线,属地球大圆周,C正确;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顺时针自转,MQ处由昼入夜,为昏线,MP处由夜入昼,为晨线,D错误。故选C。
地面气温变化可表示锋面进退。下图表示1月10日至2月16日受昆明准静止锋推移影响的三个城市14时地面气温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4. 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按经度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③①②
25. 2月2日,②城市( )
A. 地处锋面前缘B. 出现逆温现象C. 仍受冷气团控制D. 气压和湿度骤降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昆明准静止锋偏东(东北)侧为为冷气团,偏西(西南)侧为为暖气团。冷气团若往暖气团方向移动会对所经地区带来降温天气,因此锋面移动过程中降温较早的城市位置更偏东。读图可知,③线条在1月10日就出现较大幅度降温,出现时间最早,应位于最东;①线条在2月9日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降温的时间最晚,位置最偏西;②线条最明显的一次降温出现在1月30日,因此位置居中。综上所述,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按经度排序正确的是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2月1日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随着锋面继续往西(西南)方向移动,2月2日,②城市锋面已经过境,没有位于锋面前缘,而是位于冷气团一侧,受冷气团控制,C正确,A错误;2月2日该城市气温略有回升,由于地面温度升高,锋面造成的逆温层逐渐消失,B错误;由于没有位于锋面前缘,气压和湿度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D错误。故选C。
【点睛】锋面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冷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发生很大变化,出现降温、刮风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区,积雪不断压实冻结转变成冰川冰。冰川冰沿斜坡流动便成为冰川。加拿大西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风光旖旎、水深狭长的峡湾地貌。
材料二 图1为加拿大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峡湾地貌形成的三个阶段。
(1)图示加拿大西部沿岸地区地处板块的______边界附近,陆地一侧形成的宏观地形是______,对此产生影响的内力作用是______。
(2)从产业发展角度例举峡湾对加拿大西部沿岸地区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3)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加拿大西部沿岸地区峡湾地貌的成因。
【答案】26. ①. ①消亡 ②. ②海岸山脉 ③. ③板块运动或地壳运动
27. ①发展海洋渔业;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海洋运输业
28.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②地处西风带,降水丰富或位于板块碰撞处附近,抬升形成高山;③冰川发育,冰川侵蚀形成槽谷。④地处沿海,海水淹没。
【解析】
【分析】本题以加拿大西部峡湾地貌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板块构造运动、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冰川地貌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图示加拿大西部沿岸地区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陆地一侧形成的宏观地形是海岸山脉,对此产生影响的内力作用是板块挤压运动(或地壳运动)。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加拿大西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风光旖旎、水深狭长的峡湾地貌”可知,风光旖旎的峡湾地貌,利于发展旅游业;水深狭长的峡湾地貌,可以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等。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加拿大西海岸位于50°N以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受板块运动作用,形成高大的海岸山脉;地处盛行西风带,西风在山地迎风坡带来充沛的降水;冰川地貌发育,受冰川侵蚀沿海地区形成槽谷;地处沿海,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槽谷,形成峡湾。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川藏铁路目前已经开通成都至雅安段和拉萨至林芝段。雅安至林芝段全长1018km,新建69座、全长841km的隧道。理塘至波密段最终选择经白玉、江达、昌都到八宿的线路而非直接选最短路线。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正在兴建的川藏铁路示意图。下表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隧道长度和海拔占比分布。
(1)与川西高原比,成都所在的四川盆地交通线路密度较______,形态一般呈______状。川藏铁路采用桥隧越岭有利于______线路坡度,大量桥隧工程的建设主要得益于______的进步。
(2)简述川藏铁路理塘至八宿选线的出发点。
(3)简析地形对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隧道特点的影响。
【答案】27. ①. ①大 ②. ②网 ③. ③降低 ④. ④科技
28. ①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②降低工程造价;③连接主要城镇,满足交通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9. ①整体海拔高;②山高谷深,起伏大;③山河相间,地形变化快。④高海拔隧道占比高;⑤隧道长度长,长长度隧道占比高;⑥全线隧道比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川藏铁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对交通线布局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与川西高原比,成都所在的四川盆地地势较平坦,交通线路密度较大,形态一般呈网状。川藏铁路地势起伏较大,采用桥隧越岭有利于降低线路坡度,大量桥隧工程的建设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川藏铁路理塘至八宿段地势起伏较大,山河相间分布,线路宜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沿等高线选线,以降低工程造价;连接白玉、江达、昌都等主要城镇,满足沿线居民交通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
【小问3详解】
读表可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地形整体海拔高,故高海拔隧道占比高;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使隧道长度长,20km~30km长度的隧道占比高;山河相间,地形类型变化快,全线隧道比高等。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冲积扇中下部是人工绿洲集中分布区域。
材料二 图1为塔里木盆地略图。图2为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某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1)图1区域降水特点是______,冬季气温特点是_______,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从大气环流看,该盆地北侧天山山脉的北坡,冬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源于______风从大西洋带来。
(2)图1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是______,从流水作用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过程_______。
(3)从颗粒大小角度说明冲积扇扇缘易溢出地下水的原因。
(4)说明促进人工绿洲面积扩大的人类活动。
【答案】(1) ①. 稀少 ②. 寒冷 ③.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 盛行西
(2) ①. 位于盆地边缘 ②. 上游流速快;流水侵蚀强,物质来源多;山麓地形变平坦,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
(3)扇顶砾石分布,颗粒较大;地表水易于下渗;地势高,地下水埋藏深;扇缘黏土粉砂分布,颗粒较小;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
(4)人口增长快;修筑灌溉水渠等水利工程,扩大农田面积;产业活动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积扩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塔里木盆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河流地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图1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为稀少;由于该地区纬度相对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温较低,气候寒冷;该盆地北侧的天山山脉的北坡,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冬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是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一般发育在河流的出山口处。河流的上游一般流速较快,侵蚀力较强,搬运的泥沙物质多;河流流淌至出山口后,由于海拔降低,地形变得平坦,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使得泥沙在山麓位置堆积。图1中部为盆地地形,南、北和西侧为山地,海拔较高,所以冲积扇多分布在盆地边缘与山地交界的位置。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顶部堆积物较多,而边缘堆积物相对较少,其地势具有顶部高,边缘低的特点;顶部靠近河流出山口处,颗粒较大的砾石由于重量大,先沉积下来,由于砾石的颗粒较大,缝隙大,地表水容易下渗;同时由于冲积扇顶部地势较高,所以地下水的埋藏深度较深;冲积扇边缘地区距离河流出山口相对较远,堆积物主要以黏土和粉砂颗粒为主,其颗粒较小,地势较低,其地下水的埋藏深度较浅,所以地下水容易在边缘处溢出。
【小问4详解】隧道长度
小于10km
10km至20km
20km至30km
大于30km
长度占比
13%
37%
25%
25%
隧道海拔
小于2000m
2000m至3000m
3000m至4000m
大于4000m
海拔占比
9%
16%
54%
21%
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docx、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答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 只需上交答题纸,和田玉属于,乙处的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答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图示地貌属于〔 〕, 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海蚀柱的形成顺序从先到后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