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行为(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行为(第二课时)教案第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行为(第二课时)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第三节 社会行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第三节 社会行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1.用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
    2.参考有关资料探究蜜蜂的通讯方式,把探究(或证实)的结果向全班交流。
    3.了解其他动物的通讯方式。
    4.利用动物的通讯方式,吸引益虫,消灭害虫,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
    1.动物随时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2.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
    3.培养学生完成“探究实验”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探究侦察蚁通过什么方式将信息告知其他工蚁。工蚁又是凭借什么找到食物的。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发式、实验法、探究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
    动物世界之“动物信息交流”光盘、VCD、面包、鱼缸、蚂蚁(一窝)、28张正方形白纸片、28片杨树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社会行为”的特征,请同学们讨论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以白蚁举例说明。
    分组讨论2分钟后,抽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参考答案:白蚁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及明显的分工,如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相当于公安、军事部门;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相当于建筑部门和食品部门;雄蚁、雌蚁负责繁殖后代,延续种族,四者既分工又合作,保证了蚁群的安全、生活及繁殖,对白蚁群的生存起了决定性作用。)
    (学生活动)
    采取激励和竞赛法。比哪一组回答的有序而完善。肯定学生的回答,培养学生的自信。
    (教师活动)
    上节课我已安排第一组利用课外时间完成39页探究实验,把研究蚂蚁通讯的方式的实验过程和结论现在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生活动)
    参照下列层序进行
    1.探究课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本小组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3.探究计划及行动:
    (1)用大些的鱼缸(透明、便于观察)饲养一整窝蚂蚁(在野外找)。
    (2)在距蚁穴稍远的地方放一些面包,看蚁群派出的侦察蚁如何侦察?(报告看到的现象的每一个细节)
    (3)侦察蚁返回去后,见到其他工蚁有何细微的行动?
    (4)在侦察蚁返巢的路上事先放好一张纸片,让它从上面爬过。待大批工蚁出洞时,取走或挪动纸片,观察蚂蚁的行动。
    (5)蚂蚁在纸上留下气味了吗?如何证明?
    (6)用多张小纸片事先铺满蚂蚁要走的路径。当蚁群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如排列成半圆形等。并将食物放在圆心处,蚂蚁的行动有无变化?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7)补充说明。你们用什么饲养蚂蚁?做实验用什么食物较好?把纸片换成杨树叶可否?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的假设?
    (教师活动)
    听了一组代表的汇报,请同学们讨论:蚂蚁的通讯方式是依靠气味吗?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2分钟后,各自发表见解,并讲出依据。
    (教师活动)
    许多种动物营群体生活,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就需要通讯。例如: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腺体分泌能吸引雄虫的物质——性外激素。性外激素是挥发性物质,并且有特殊的气味,雄虫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同种雌虫性外激素的气味后,就会飞过来同雌虫交配。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再看一下熊猫、长尾猴、蜜蜂各自的种群内又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
    教师播放录像一:一只发情的雌熊猫爬到树上发出一种声音,闻声两只雄熊猫跑过来为夺取交配权打斗起来,最后战败一方逃走,胜方与雌熊猫交配……
    录像二:一只黑长尾猴发现雄鹰在天空盘旋时,发出一种叫声,仍在大树外侧或站在草地上容易受到袭击的猴立即聚集到树林附近浓密的树枝间或窜入密密的灌木丛中。另一只长尾猴发现地面有一条蛇,发出第二种声音,其他猴子闻声后,腿直立并仔细审视地面……
    录像三:蜜蜂发现蜜源后,返回巢跳起舞蹈(8形舞、圆形舞、抬头、低头、摆尾,各有不同的含义,代表着不同的信息),其他工蜂得到信息到蜜源处采蜜……
    教师提问:课外第二小组到养蜂的农户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在请第二组代表发言,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注:第二组学生可以互相补充。
    同学们,动物之间能进行通讯,但每种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请同学们把你在报纸、杂志、电视、网上得到的有关知识告诉大家,共同分享,好吗?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使用它为人类造福,请同学们讨论:如何利用害虫的通讯方式消灭害虫?
    学生回答:①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②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联系,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教师活动)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小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堂小结:由学生完成。
    结束语: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蜜蜂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蜥蜴遇到敌害,断掉尾巴
    答案:D
    课后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分配 一课时,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