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PPT课件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80834/0-16995844234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空气》PPT课件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80834/0-16995844235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空气》PPT课件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80834/0-16995844235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空气》PPT课件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80834/0-169958442353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空气》PPT课件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80834/0-169958442354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空气》PPT课件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80834/0-16995844235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空气》PPT课件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80834/0-169958442357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空气》PPT课件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80834/0-169958442358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
想一想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塑料袋在空气中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 ———涨起来 6)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无空气
历史: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772年,一位叫卢瑟福的英国人发现空气中含有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既不能供动物呼吸也不支持燃烧,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氮气”。 1773年前后,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实验证明,空气还含有另外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够供动物呼吸而且支持燃烧,这就是“氧气”。 一直到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以其娴熟的实验技术、缜密的实验设计方案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3.点燃燃烧匙内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塞紧胶塞。
4.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弹簧夹。
2.在集气瓶内装有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然后再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红磷燃烧有黄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待装置冷却打开弹簧夹后,烧杯内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1/5。
水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原理)
过量的红磷燃烧时消耗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总体积减少,压强降低,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便进入到集气瓶中,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的体积是多少,进入瓶内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主要是氮气,参照P29讨论问题)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约占空气体积的4/5。
2.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从装置、药品用量、操作三个方面考虑)
(4)导管在实验前未装满水。
答: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多于1/5,点燃红磷后,将红磷伸入到集气瓶中的速度缓慢会导致一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使进水量增多。
在进行该实验时,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紧,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热胀冷缩)
3.在进行该实验时,如果深入燃着的红磷速度太慢,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热胀冷缩)
答:红磷燃烧时如果弹簧夹没有夹紧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导致进水量增多。
a.装置不能漏气,要密封。
e.要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c.红磷要足量(过量)。
d.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f.导管在实验前要装满水。
能否用铁代替红磷?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
木炭不能代替红磷。原因:木炭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为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基本不变。
铁不能代替红磷。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瓶内氧气的体积几乎不会变化。
①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在纯氧中发生) 固 气 固② 木炭 + 氧气 → 二氧化碳 固 气 气
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
通过自学请你对下列几种物质进行分类: 牛奶、糖水、氧气、海水、 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百事可乐
(牛奶、糖水、洁净的空气、海水、百事可乐)
1.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水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改进:
实验结束后活塞的位置大约在哪里?
2.想一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还有没有其他装置?
3.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 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 (2) 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 】
1.清澈的河水 2.王老吉凉茶 3.氮气 4.洁净的空气 5.液氧 6.“统一”鲜橙多 7.冰水混合物 8.雪碧 9.二氧化碳
4.判断下列物质那些是纯净物那些是混合物
混合物是: ;纯净物是: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评课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添加文本,拉瓦锡实验,空气组成,演示实验,物质分类,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比课本实验装置,课本实验装置,改进后,一百份体积的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示范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与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气发现史,空气组成的测定方法,实验步骤,表达式,原理解释,1装置不能漏气,3红磷应过量,减小误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小于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