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导学案
展开【预习导学】
1.资料分析
2.生态平衡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_______、各种生物的数量和____________总是维持在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原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____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地________某种动物,或者随意________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探究释疑】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有人认为老鼠对人类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毁坏粮食作物、传播疾病等,所以应该将老鼠赶尽杀绝。为了消灭老鼠,甚至使用毒鼠强等剧毒灭鼠药。
(1)请写出一条包含老鼠在内的食物链。
(2)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将老鼠赶尽杀绝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3)自然状态下,老鼠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增长?
(4)使用毒鼠强等剧毒灭鼠药的做法有何危害?
(5)为了有效控制老鼠的数量,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________。
A.人工灭杀
B.用毒药毒死
C.引入蛇、猫、猫头鹰等老鼠的天敌
【预习导学】
1.动物作为________,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________,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动物的____________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____________、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__________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探究释疑】
以草→野兔→狼这条食物链为例(图5-3-1),分析交流动物是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
图5-3-1
【预习导学】
1.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如图5-3-2所示)。
图5-3-2
2.危害
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核心知识·巧构建】
eq \a\vs4\al(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eq \b\lc\{(\a\vs4\al\c1(\a\vs4\al(维持生,态平衡)\b\lc\{(\a\vs4\al\c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生物的 、,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a\vs4\al(动物与植,物的关系)\b\lc\{(\a\vs4\al\c1(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当动物的数量 时,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分层演练·提素能】
【基础巩固练】
1.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2.(2015·湖南娄底)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A.能制造有机物 B.能帮助植物传粉
C.维持生态平衡 D.为人类提供食物
3.人类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4.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5.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 )
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B.动物能抑制植物(如草)的生长,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
D.动物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返回到无机环境中
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如果没有动物的参与,其结果是( )
A.不能进行物质循环 B.物质循环会加快
C.会受到一定影响 D.不会受到影响
7.(2015·湖南永州)蜜蜂常在果园中飞舞,对果树的“传宗接代”所起的作用是( )
A.传粉 B.受精
C.开花 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8.草丛中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其果实上具有带倒钩的刺毛。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会挂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和果实
C.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D.帮助鬼针草传粉
9.(2015·湖南益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B.蜜蜂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C.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松鼠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0.为了保护某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黑尾鹿,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5-3-3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5-3-3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
(2)大肆捕杀狼之前,黑尾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______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黑尾鹿的数量先是因为狼的数量的骤减而________,后因植被的________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人们应该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中有重要作用。
11.图5-3-4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5-3-4
(1)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
(2)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
(3)请写出此生态系统中两条最长的食物链。
第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人类大量捕杀臭鼬,昆虫就会因为失去天敌控制而泛滥起来,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能综合练】
1.有人从国外旅游回来,带回一些旅游地的特产水果。当他通过我国海关检查时,这些水果被海关扣留,被告知海关有关从境外携带水果的规定。根据有关生物学知识,分析这位旅游者带入境的水果被海关扣留的原因是( )
A.使我国的水果口味不纯
B.超过允许携带的重量
C.可能与我国水果杂交,使水果的品质退化
D.携带水果中有外来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给我国果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下面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只有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植物和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其他生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没有影响
3.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三项都是
4.根据法国养蜂业联合会的资料,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让法国每年约30万蜂群灭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些植物将不能充分传粉
B.生态系统短期内难以维持生态平衡
C.蜜蜂有外骨骼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D.蜜蜂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某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图5-3-5时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图5-3-5
①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②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草的数量短期内会减少 ③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是最多的 ④由于杠杆不平衡,所以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7.下列例子中,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B.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枸杞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种子随粪便排出而传播;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刺毛,可以黏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到别处。这些事实说明( )
图5-3-6
①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②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 ③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播种子 ④所有动物都能帮助植物传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图5-3-7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其中A~D 分别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⑤表示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5-3-7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图中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⑤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3)能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的生物是_______。能够使光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
10.(拓展探究)澳大利亚草原广阔,天然牧场资源十分丰富。1925年,澳大利亚从印度和马来西亚引进当地没有的牛、羊等家畜,开始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牧草大量枯死,同时苍蝇蔓延,牛粪成为澳大利亚牧区的一大公害。整个澳大利亚的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后来从亚洲引进蜣螂,它们把牛粪滚成团埋到地下,既清除了牛粪又肥沃了土壤,还控制了苍蝇,有效解决了生态危机问题,使澳大利亚草原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1)上述事实表明,在引进牛、羊之前,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________状态。
(2)人们引进牛、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引进牛、羊后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功能上看,蜣螂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_____
_______。
(5)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引进牛、羊后导致生态危机,这一事实给人们的启示是人们的生产活动要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自主探究·释疑难】
知识点一
[预习导学]
1.农业害虫 增多 野兔 草场 快 维持生态平衡
2.(1)种类 所占的比例 相对稳定状态 (2)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3)生态平衡 捕杀 引进
[探究释疑]
(1)提示:草→鼠→蛇→鹰。
(2)提示:不合理,因为老鼠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当老鼠被大量消灭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3)提示:不会。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增长。此外,因生存空间和食物有限,动物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
(4)提示:杀死老鼠的同时会杀死其他动物,会污染环境,并通过食物链毒害其他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5)C
知识点二
[预习导学]
1.消费者 植物 能量 二氧化碳、尿素
2.遗体或粪便 二氧化碳 生产者 物质循环
[探究释疑]
a.二氧化碳 b.呼吸 c.遗体 d.粪便 e.二氧化碳 f.无机盐
知识点三
[预习导学]
1.相互适应 相互依存 传粉 传播种子 繁殖后代 分布范围
2.蝗灾、蚜虫害
【核心知识·巧构建】
种类 数量 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 物质循环 传粉 过多
【分层演练·提素能】
[基础巩固练]
1.D 解析:在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把狼杀绝,鹿失去天敌的控制会数量猛增,一段时间后,又会因为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数量又会减少。
2.C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以说明动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3.D 解析:青蛙数量减少,害虫失去天敌后,数量增加,致使水稻减产。水稻→害虫→青蛙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这条食物链因青蛙被大量捕捉而被破坏,生态平衡失调。
4.D 解析:麻雀属于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
5.D
解析: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都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C 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没有动物的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7.A 解析:蜜蜂在采集花粉和花蜜时,身上沾满的花粉会掉落下来,在此过程中,蜜蜂不自觉地帮助植物传播了花粉。
8.B 解析:鬼针草的果实容易钩挂在小动物的皮毛或人的衣服上,随着动物或人传播。
9.C 解析:有些农作物害虫如蝗虫、蚜虫等,数量过多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
10.(1)草 黑尾鹿 草 狼 (2)比例 增多 减少 (3)自动调节 生态平衡
解析:根据题意,草是生产者,黑尾鹿和狼是消费者,它们可构成食物链:草―→黑尾鹿―→狼。一般情况下,在食物链中,生物的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若某种成分发生变化,将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所以人们要尊重生态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11.(1)狼 (2)绿色植物
(3)绿色植物→昆虫→臭鼬→红狐→狼
绿色植物→鼠→臭鼬→红狐→狼
(4)绿色植物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解析:题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在食物链最末端的狼;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两条最长的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昆虫→臭鼬→红狐→狼,绿色植物→鼠→臭鼬→红狐→狼。若人类大量捕杀臭鼬,昆虫就会因为失去天敌控制而泛滥起来,造成绿色植物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提能综合练]
1.D 解析:如果携带的水果中有外来生物,因没有天敌控制,会疯狂繁殖,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给我国果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为了安全,海关要严格把关,依法扣留从境外携带的水果。
2.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其他生物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动植物外,细菌和真菌等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
3.D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主要是分解者,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进行呼吸作用,此过程中也会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D项正确。
4.D 解析:蜜蜂作为消费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大量捕杀蛇,短期内鼠的数量会增加,大量的鼠以草为食,草的数量会减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一般是最多的。生态平衡不是指各种生物在数量上的相等,而是指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
6.A 解析: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但是这不属于动物促进物质循环。
7.A 解析:A项体现的是社会行为;B项体现了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C、D两项体现了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8.A 解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也并不是所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依靠动物传播。
9.(1)A D (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水和无机盐 (3)B、C A (4)A―→B―→C
解析: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A,由①②生理过程可知,A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放出二氧化碳,则A是生产者,②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A与B、B与C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所以B、C是消费者,它们构成了一条食物链:A―→B―→C;③代表动物的呼吸作用;D能够分解生物遗体和排出物等并放出二氧化碳,则D是分解者,⑤则代表D分解生物遗体和排出物等产生的水和无机盐。
10.(1)动态平衡
(2)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发展畜牧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平衡)
(4)分解者
(5)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生态危机
(6)针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避免自毁家园的厄运
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澳洲在引进牛、羊前,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动态平衡状态。(2)人们引进牛、羊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发展畜牧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3)引进牛、羊后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平衡)。(4)蜣螂能够把牛、羊的粪便滚成团埋到地下,是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5)题中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生态危机。(6)
引进牛、羊后导致生态危机,这一事实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要针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避免自毁家园的厄运。知识点一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背景材料
资 料 分 析
“剿灭麻
雀”运动
麻雀能吃掉大量的________,消灭麻雀会使农业害虫数量________,从而使农作物减产
呼伦贝尔
捕狼行动
由于狼的减少,________数量剧增,加速了________的退化
蚂蚁“侵食”
金合欢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无蚂蚁生活的金合欢生长________
资料启示
动物在______________中具有重要作用
【点拨】
(1)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2)生态系统能保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3)动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知识点二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点拨】
虽然植物被细菌、真菌分解后,分解产物也能回到环境中,但植物经过动物的取食,在动物体内分解得更快,分解产物回到环境中的速度也就更快,因而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三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点拨】
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任何生物的存在都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 病毒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 病毒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释疑难,预习导学,探究释疑,核心知识·巧构建,分层演练·提素能,基础巩固练,提能综合练,阅读驿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已知,引入新课,自主学习,边学边导,精讲点拨,精练提升,达标检测,当堂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