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二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83413/0-16996236800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二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83413/0-16996236801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二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83413/0-16996236801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二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二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看拼音,写词语, 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照样子,写词语, 填一填,选一选, 按要求写句子, 阅读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1)我发现纸下有一。
(2)在梯旁趴着的那只小好像背受伤了。
(3)葡萄丰了,人们摘下葡萄,运到去。
(4)
【答案】(1)
(2)
(3)
(4)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读拼音写汉字。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书写时注意“报”“底”“圆”“笔”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楼”“狗”“部”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城”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胜”“迹”“金”“光”的正确写法。
2. 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dé děi)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 wèi)家。
(2)这里生产的葡萄干(gàn gān)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3)洪水淹没(mò méi)了庄稼,冲毁了房屋,大家成了没(mò méi)家可归的难民。
【答案】(1)děi wéi
(2)gān
(3)mò méi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能力。
结合语境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加练习。
得:读dé,1.得到;获得。2.收获。3.相合;适合。4.可以;能够。5.满意;满足。6.完成;做好。7.用于谈话时,表示无须再说。8.用于情况变坏时,表示只好如此。9.演算得到结果。读de,1.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可以。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3.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完成(多用于早期白话)。读děi,助动词。需要。
就得:读音jiù děi,指就是、但的意思。
为:读wéi,1.做;干。2.表示某些动作行为,代替某些动词。3.作为。4.当作;充当。5.变成;成为。6.表示判断。相当于“是”。7.介词。读wèi,1.介词。2.表示对象,相当于“对”“向”。3.表示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4.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
四海为家:读音sì hǎi wéi jiā,指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
干:读gàn,1.事物的主体或主要部分。2.干部。3.做;从事;担任。4.办事能力强。读gān,1.盾牌。2.触犯;冒犯。3.冲。4.扰乱。5.关联;涉及。6.求取(职位、俸禄、名誉等)。7.河岸;水边。8.天干。
葡萄干:读音pú tá gān,指任何一种晒干的或人工烘干的葡萄,含糖分高而与新鲜葡萄有不同的风味。
没:读méi,1.无;没有。对领有、具有的否定;。2.对存在的否定;。3.表示数量不足,相当于“不到”。4.用于比较,表示不及,相当于“不如”。5.副词。未;不曾。读mò,1.(人或物)沉没。2.漫过或高过(人或物)。3.隐没;隐藏。4.尽;终。5.没收。
淹没:读音yān mò,指漫过;盖过。
没家:读音méi jiā,指连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像个流浪汉一样。一无所有。
3. 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方)鱼塘 一( )翠竹 一( )墙 一( )秤
例:(明亮)的眼睛 ( )的眉毛 ( )的头发 ( )的牙齿
例:(灌溉)田地 ( )机器 ( )教室
【答案】 ①. 支
②. 面 ③. 杆
④. 浓密 ⑤. 乌黑 ⑥. 整齐 ⑦. 发动 ⑧. 打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量词和词语搭配。
例题填空填量词。
例:一片翠竹;一堵墙;一台秤。
例题填空填形容词。
例:弯弯的眉毛;柔顺的头发;洁白的牙齿。
例题填空填动词。
例:维修机器;装修教室。
4. 填一填,选一选。
①( )争艳 ②( )闻名 ③五( )( )色
④( )满园 ⑤一动( ) ⑥热( )客
(1)我知道上面的词语中______是描写春天的词语。(填序号)
(2)当你告诉别人黄山风景区非常有名时,你会选成语______。(填序号)
(3)如果你到葡萄沟去,______的老乡会请你吃甜甜的葡萄。(填序号)
【答案】 ① 群芳 ②. 中外##世界 ③. 光 ④. 十 ⑤. 春色 ⑥. 不动 ⑦. 情好 ⑧. ④
⑨. ② ⑩. 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填空和理解。
群芳争艳:各种美丽、芳香的花草在比美。
百花争艳:指各种花草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形容花的颜色、姿态很多。
世界闻名: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中外闻名:中国及外国都知道和听到,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春色满园: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动不动:形容毫不移动。
热情好客:非常热诚、大方地接待和款待客人或陌生人。
(1)描写春天的词语:春色满园。故选①。
(2)根据语境,当你告诉别人黄山风景区非常有名时,就是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中外都知道的。故选②。
(3)根据语境,如果你到葡萄沟去,非常热诚、大方地接待和款待客人或陌生人的老乡会请你吃甜甜的葡萄。故选“热情好客”。故选⑥。
开心句子林
5. 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______一边______,一边______。
(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六一文艺表演真精彩,有______、______、______,掌声不断,热闹极了。
(3)任选两个词语写写某个地方的景色。
风景 山清水秀 秀丽 名不虚传
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我 ②. 走路 ③. 看风景
(2) ①. 武术 ②. 朗诵 ③. 小品
(3)日月潭风景优美,真是名不虚传。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提示“谁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
例:妈妈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听歌。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为排比句,分别例举有什么内容。
例:六一文艺表演真精彩,有舞蹈、合唱、小提琴独奏,掌声不断,热闹极了。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例:我的家乡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每年都有很多外地人来游玩。
6. 阅读积累。
(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
(2)______紫______,遥看瀑布挂前川。
(3)姐姐考上了大学,爸爸鼓励她说:“欲穷千里目,______。”
(4)我国的大好河山辽阔而美丽,在学习中,我们看过安徽的______、台湾的______、新疆的______。(填序号)
①日月潭 ②黄山奇石 ③葡萄沟
(5)《歪脑袋木头桩》中小男孩说老木头桩子是一个雕像后,老木头桩子用( )来赞美自己。(填序号)
①一首歌 ②一首诗 ③一个故事
【答案】 ①. 不应人 ②. 日照香炉生 ③. 烟 ④. 更上一层楼 ⑤. ② ⑥. ① ⑦. ③ ⑧. ①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出自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意思是: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2)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思是: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日月潭:台湾中部高山湖泊。黄山奇石:是指安徽黄山上奇形怪状的石头。葡萄沟:是地方名,在新疆吐鲁番。
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序号②①③。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歪脑袋木头桩》原文提到“它开始自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雕像,编了一首不好听的歌来赞美自己”。
故填①。
温馨阅读屋。
云房子
①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
②一群小鸟飞过来,他们说:“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③小鸟们开心极了,他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
④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你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
⑤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
⑥没有了,没有了。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7. 如果不认识文中“幢”字,可以用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再查____画。
8. 小鸟造了哪几种云房子呢?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画上“ ”。
9. 在第二自然段中是对云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 )
A. 味道B. 颜色C. 形状
10. 如果让你来造云房子,你想造什么样的?发挥想象,把下面句子写完整。
我造的云房子,有的像______那样______,
有的像______那样______。
【答案】7 ①. 部首 ②. 巾 ③. 十二##12
8. 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9. C
10 ①. 苹果 ②. 圆圆地挂着 ③. 香蕉
④. 弯弯地躺着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部首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多用于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和释义时应用。“幢”是上下结构的字。“幢”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字的部首“巾”,再查十二(12)画。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
根据第②自然段“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可知,小鸟造的房子有“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第②自然段小鸟造房子,形状各异,有大冬瓜,花儿,大楼房,大礼堂,是对云朵形状的描写。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我造的云房子,有的像帆船那样稳稳地前行,有的像茄子那样长长地挂着。
写话快乐屋
11. 看图写话。
【答案】例文:
猴子、小熊和大象一起努力地救援小鸭子。猴子用长长的棍子伸到坑里,想让小鸭子抓住棍子,慢慢地把棍子往上拉。小熊用水桶装满水,让小鸭子浮上来。大象也用鼻子吸满水,帮助小鸭子浮出水面。最后,小鸭子成功地被救出来了。小鸭子感到非常感激,说:“谢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可能永远都出不来了。”猴子、小熊和大象一起回答:“不用谢!我们是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图写话能力。
写话之前,认真观察题上的图,想想图上画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然后说一说,再动笔写写,最后读读自己写的话,通顺合理即可。
观查图画的内容可知,图上画了几个动物在对掉到坑里的鸭子进行施救。其中猴子拿着一条长长的棍子,小熊抱来了好吃的,大象在用鼻子往坑里喷水。发挥想象最后小鸭子成功救上来了没有。它们会说些什么话。把这些内容连贯写出来。
例文:几个可爱的动物正在全力以赴地救助掉进坑里的小鸭子。猴子手拿长长的棍子,试图让小鸭子顺着棍子爬上来。小熊抱来了美味的食品,也许是想用食物引诱小鸭子。而大象则用它强壮的鼻子往坑里喷水,希望能帮助小鸭子游出来。此时此刻,动物们的心情是紧张而又期待的。他们全力以赴,希望能将小鸭子安全救出。猴子眼睛紧紧盯着坑口,小熊满怀期待地看着食物,大象则是全神贯注地喷水。最后,在动物们的共同努力下,小鸭子成功地被救上来了。猴子高兴地拍手,小熊兴奋地跳了起来,大象则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们都明白,他们完成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猴子说:“太好了,小鸭子得救了!我们真是太棒了!”小熊接着说:“是的,我们真是太聪明了!我们用爱心和智慧成功地救了小鸭子!”大象则感慨地说:“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克服的。”他们都为自己和彼此感到骄傲。他们知道,他们的行动不仅拯救了一个生命,也传递了友谊和爱心的力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四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荣怀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看拼音写词语, 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选字填空, 照样子,写字词, 选字词填空, 连一连, 练习查字典,完成表格, 梧桐树叶像手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