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习题课件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习题课件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共15页。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填核心 主干落实1 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 _____年,______(即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 ______ 。2休养生息政策:(1)目的:__________ 和稳定社会局势。(2)措施。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______还乡务农。②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______。③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______,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3)作用:使汉初的______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202刘邦长安巩固政权士兵平民轻徭薄赋赋税经济3“文景之治”:(1)时期:________和汉景帝时期。(2)措施。①经济上:注重农业生产,提倡__________,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__________。②政治上:重视“__________ ”,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__________ ,反对奢侈浮华。(3)表现:______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______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______。【易错字】休养生息、奴婢、轻徭薄赋、奢侈浮华。汉文帝以农为本三十税一以德化民勤俭治国政治国力钱粮【建思维】练基础 向下扎根知识点一 西汉的建立1(2分)(2023•青岛期中)“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朝代的建立过程。这个朝代都城位于 ( )A.咸阳 B.洛阳 C.长安 D.阳城【解析】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描述了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立汉朝的史实。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C2(2分)“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针对这一现状,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C.“以德化民” D.提倡节俭【解析】阅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由于秦朝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成为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B知识点二 休养生息政策3(2分)(2022•贺州模拟)汉初统治者让士兵还乡务农,并释放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同时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等,这些措施说明汉初治国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儒法并用C.重用外戚 D.以德化民【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A4(2分)《史记》载:“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史料中的“皇帝”“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措施有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③轻徭薄赋④废除一些严刑苛法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信息,可判断该材料中“皇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主要有: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③轻徭薄赋。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是文景时期的措施,④不选。C知识点三 “文景之治”5(2分)(2023•南宁月考)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文帝 ( )A.加紧对农民控制 B.推行了轻徭薄赋C.实施了严刑苛法 D.主张“以德化民”【解析】依据题干“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可知汉文帝推行了轻徭薄赋。B6(2分)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材料主旨是 ( )A.轻徭薄赋 B.无为而治C.崇尚节俭 D.减轻刑罚【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可知,汉文帝不赞同耗费巨额的财物厚葬逝去的人,从而可以看出他崇尚节俭。C7(2分)“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以上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文景之治”的 ( )A.原因 B.表现 C.措施 D.意义【解析】材料“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皆属于“文景之治”这一盛世的表现。B练综合 向上攀登8(2分)翦伯赞认为:“文帝景帝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拓展。”翦伯赞意在表明 ( )A.政府收税重,地主财富增多B.文帝景帝的措施有弊端C.地主剥削轻,社会局势稳定D.休养生息政策效果显著【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翦伯赞认为文帝景帝的措施使地主获利最大,同时也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拓展。这表明文帝景帝的措施有弊端。B9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史论话秦亡]材料一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1)材料一中“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1分)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答:不是;秦亡的主要原因是实行暴政。[观点话治理]材料二 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有人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2)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1分)基于这种认识,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统治政策?(1分)答:“打天下”与“坐天下”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策兴汉室]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3)材料三、四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帝、景帝实践这一思想所采取的措施。(2分)这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什么局面?(1分)答:以农为本。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景之治”。[对比谈感悟](4)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悟与启示。(2分)答: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实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