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后提升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后提升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后提升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良渚古城遗址”及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遗址证明当时已有私有制的产生,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遗址,②③④符合良渚古城遗址的特点,D项正确;良渚古城遗址不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①错误,排除A、B、C三项。
    2.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朝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审美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陆王心学的传播,故A项错误;昆曲并没有吸取京剧的元素,而京剧是在吸取昆曲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社会等级观念并没有弱化,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昆曲在明清时期是被官方推崇的“雅乐”,在上层社会广为流传,说明其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审美,故D项正确。
    3.为了确保世界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确立的作为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是( )
    A.独特性和完整性 B.真实性和特殊性
    C.真实性和完整性 D.突出性和完整性
    答案:C
    解析:为了确保世界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把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故C项正确。
    4.洛阳龙门石窟和南京明孝陵申遗之前清理拆除当代所铺设的水泥路面、架在空中的电线、电缆、新建的宾馆、饭店等建筑物。这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 )
    A.完整性 B.真实性
    C.独特性 D.排他性
    答案:B
    解析:真实性,即保持该项遗产形成时和此后所形成的特征,不要附加当代人添设的东西。故选B项。
    5.右图是中国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世界遗产之一,它反映出( )
    A.中国政府为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B.中国是和谐社会
    C.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
    D.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必然破坏环境
    答案:C
    解析:都江堰的修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故选C项。
    6.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应属于(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D.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B
    解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根据该公约,可知自然遗产是指保存上、观赏上、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景观和生物栖息地等。故选B项。
    7.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绝对的原汁原味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朝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
    A.不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
    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
    8.古代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
    答案:C
    解析:哈德良长城、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安东尼长城均属于古代罗马帝国的边界,体现了古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故C项正确。
    9.1403—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
    B.赞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
    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403—1404年”“佛罗伦萨……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及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突出人文主义特征,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而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
    ——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重心的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文化遗产具有怎样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2)根据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概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参考答案:(1)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
    (2)意义: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