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3.2.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共24页。
3.2.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分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弱酸混合,pH可能为6B.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一定呈碱性C.pH加和为12的弱酸与强碱混合,若成中性,则v(酸)>v(碱)D.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强碱混合,若成中性,则两溶液体积比为100:12.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与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B.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C.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D.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2g金刚石中含有的碳碳键数目为B.溶液中的数目为0.5C.1LpH=2的溶液中数目为0.01D.与足量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到的数目为0.54.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室温时,醋酸溶液的pH约为3 醋酸恰好与10m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常温下,将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测得.A. B. C. D.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B.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4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D.共价化合物可能为强电解质,如H2SO4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 HF所含HF分子的数目为0.5NAB.常温下,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C.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生成NA个SO2分子D.1 mol -OH(羟基)所含电子数为10NA7.25℃时,0.01mol/L醋酸的pH大约是( )A.2 B.4 C.7 D.108.常温下,将的溶液与的稀硫酸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混合后溶液的,则稀硫酸的体积V为A. B.0.2 C. D.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标况下,将22.4LCl2通入水中,HClO、Cl-、ClO-的粒子数之和为2 NAB.足量铜与1L 18mol/L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SO2的分子总数为9 NAC.常温下,100g 46%的酒精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12 NAD.常温下,100 mL pH= 1的H2SO4 溶液中c(H+ )= 0.2mol·L-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pH>7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1.0×10-10 mol·L-1,则原溶液的PH=4C.100 ℃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D.一定温度下,p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二、填空题11.(1)25 ℃时,0.05 mol·L-1 H2SO4溶液的pH= ,0.01 mol·L-1 NaOH溶液的pH= 。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 mol·L-1,则此时溶液的c(OH-)是 mol·L-1,这种水显 (填“酸”“碱”或“中”)性,其理由是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0×10-6 mol·L-1,则c(OH-)= mol·L-1。 (3)25℃时,将25 mL 12 mol·L-1的盐酸与100 mL 2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再稀释至1 L,该溶液的pH是 ,其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是 。 (4)10mLpH=4的盐酸,稀释10倍到100mL时,pH= 。常温下,pH=5和pH=3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5)某温度(t℃)时,水的KW=10-13,则该温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5℃,理由是 ,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 ;若所得混合溶液pH=2,则a:b= 。12.25℃时,向20mL硫酸氢钠和盐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0.05 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的量和溶液的pH变化如图(忽略溶液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计算:(1)原混合液中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2)原混合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3)B点时溶液的pH 。13.常温下,将1mL pH均为11的氨水与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请在图中画出两溶液的pH随体积稀释倍数的变化曲线(加必要标注) 。14.(1)常温下,将1 mL pH=1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的溶液中pH= 。(2)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在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该温度 25℃。(3)常温下,pH=13的Ba(OH)2溶液aL与pH=3的H2SO4溶液bL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 若所得混合溶液pH=12,则a∶b= (4)在(2)所述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硫酸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 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 15.已知水在25 ℃和100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1)100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填“A”或“B”),理由是 。(2)25 ℃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3)100 ℃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 与强碱的pH 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原因是 。16.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③根据反应①与反应②可推导出、与之间的关系,则 (用、表示);(2)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0倍,pH较大的是 ;(3)将、的溶液升温至,其 ;(4)常温,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其电离度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1)HClO结构式是 ,HClO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但易分解,该分解方程式是: ;通常,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HClO的酸酐Cl2O(一种淡黄色气体)以更加稳定使用,该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物质,则该制备化学方程式为 。(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测定其pH值的方法是 (不需写具体步骤:为增强其消毒杀菌效果可向其溶液中加(通)入 (任写一种物质)(3)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等质量ClO2的杀菌能力是Cl2的 倍(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学生的操作是 (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其理由是 。(2)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19.(1)写出NH4HSO4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写出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一定量的稀H2SO4溶液与足量的Zn反应,为减缓产生的H2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A.加CH3COONa固体 B.加NH4Cl固体 C.加Ba(NO3)2溶液 D.加氨水 E.加Na2SO4溶液(3)25℃时,pH=2的NaHSO4溶液中,溶液的c(OH-)= mol/L。(4)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请用相应字母填)①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②若三者pH相同且体积相等,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③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④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与铁反应的速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5)25℃时,将体积Va、pH=a的某一元强碱与体积为Vb、pH=b的某二元强酸混合。①若所得溶液的pH=12,且a=13,b=2,则Va∶Vb= 。②为了更好的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的定义为AG=lg。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 ,若溶液呈中性,则AG= 。③若所得溶液的pH=7,且已知Va>Vb,b=0.5a,b值可否等于4 (填“可”或“否”)。判断正误20.如果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一定的酸碱性。(_______)21.任何水溶液中都有c(H+)和c(OH-)。(_______)22.c(H+)等于10-6 mol·L-1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_______)23.pH7。(_______)27.如果c(H+)/ c(OH-)的值越大,则酸性越强 。(_______)28.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酸性增强 。(_______)29.25 ℃时,0.01 mol·L-1的KOH溶液的pH=12。(_______)30.任何温度下,利用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均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_______)31.某溶液的c(H+)>10-7 mol·L-1,则该溶液呈酸性 。(_______)32.pH减小,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强。(_______)33.100 ℃时Kw=1.0 ×10-12 mol2·L-2,0.01 mol·L-1盐酸的pH=2,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0。(_______)34.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_______)35.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4 。(_______)36.用pH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7.45。(_______)37.1.0×10-3 mol·L-1盐酸的pH=3,1.0×10-8 mol·L-1盐酸的pH=8 。(_______)38.pH=a的醋酸溶液稀释一倍后,溶液的pH=b,则a>b。(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39.纳米铁粉可去除水中的。由于其活性较强,制备时常使其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膜。(1)纳米铁粉的制备。实验室以溶液(碱性)与溶液为原料制备纳米铁粉(装置如图),将A溶液加入到三颈瓶中,通过滴液漏斗缓慢加入B溶液,产生大量。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瓶分别放置0、2、4、6小时,待纳米铁粉表面产生不同厚度的氧化膜后,分别取出固体,洗涤、干燥,得4种纳米铁粉(以、表示)。滴液漏斗内的B溶液是 。中B为+3价,理论上每生成,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是 。 (2)研究放置时间对纳米铁粉性能的影响。实验一:室温下,取相同质量的4种纳米铁粉分别投入相同体积、含浓度相同的污水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去除率;实验二:取4份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分别置于三颈瓶中,再各加入相同质量的4种纳米铁粉,搅拌,相同时间后测量溶液中,结果如图所示。请对纳米铁粉制备时放置时间、使用时溶出的少量与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做出猜想: 。 (3)研究影响纳米铁粉溶出的因素。取一定量蒸馏水,用调节约为6。将其分为相同体积的两份并分别置于三颈瓶中,向其中一只通入;再各加入相同质量的纳米铁粉,搅拌,一段时间后测得未通的三颈瓶内溶液中大于通入的。①该条件下纳米铁粉溶出的原因是 。②实验时不将蒸馏水调节至较低,理由是 。(4)纳米铁粉去除主要是经过“吸附→反应→共沉淀”的过程。,纳米铁粉颗粒表面带正电荷; ,纳米铁粉颗粒表面不带电;,纳米铁粉颗粒表面带负电荷。在水溶液中主要存在微粒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百分数与的关系如图。以实验室制得的纳米铁粉去除的水样中的,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将一定量水样置于烧杯中, ,反应一段时间,测量溶液中,待小于,分离出固体。(还可使用的试剂:溶液,) 40.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毒性较强。(1)已知:T℃时,Ka(HNO2)=1×10-5。T℃时,0.1mol•L-1HNO2溶液的pH为 。(2)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略去夹持仪器)制备亚硝酸钠。 已知:2NO+Na2O2=2NaNO2;酸性条件下,NO和NO2均能与MnO反应生成NO和Mn2+。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F的作用分别是 、 。③若没有C、E可能产生的副产物是 。(3)为测定产品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4.00g制取的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表:、 ①滴定时应将KMnO4溶液加入 (填“a”或“b”)滴定管中。②第一次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填代号)。a.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d.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③该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41.查阅资料知:FeCl3是一种共价化合物,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1)实验室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 →B→ → →D(填标号)②试剂X是 (填名称)。③装置D的作用是 。④C处右侧选用较粗玻璃管的原因是 。(2)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制得。①NaClO3氧化酸性FeCl2制备FeCl3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为检验上述方法制备的FeCl3固体中是否含有FeCl2,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③若酸性FeCl2废液中,c(Fe2+)=2.0×10-1mol•L-1,c(Fe3+)=1.0×10-2mol•L-1,c(Cl-)=5.3×10-1mol•L-1,则该溶液的为 。(其他离子忽略不计)(3)实验室中还常用与FeCl3∙6H2O共热制备无水FeCl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滴定次数1234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20.9020.1220.0019.88参考答案:1.A【详解】A. 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弱酸,因为酸的pH都小于7,则二者的pH在5-7之间,混合后pH可能为6,故正确;B. 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弱碱,假设酸的pH为x,碱的pH为y,有x+y=12,则酸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x=10y-12 mol/L,碱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y-14,强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弱碱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但由于是弱碱不完全电离,所以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体积混合不能确定酸碱是否完全反应、是否有剩余,故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故错误;C. pH加和为12的弱酸与强碱混合,假设酸的pH为x,碱的pH为y,有x+y=12,则酸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x=10y-12 mol/L,碱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y-14,弱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强碱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弱酸不完全电离,若等体积混合,酸有剩余,显酸性,若成中性,则v(酸)c(OH-),溶液呈酸性,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3.C【详解】A.12g金刚石晶体中含有C,每个碳原子与气体4个碳形成了4个碳碳键,所以1个C形成的碳碳键数目为:0.5×4=2,1mol碳原子形成了2mol碳碳键,含有碳碳键的数目为2NA,A错误;B.的物质的量n=cV=,由于会发生水解反应,则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5,B错误;C.溶液中主要由醋酸电离产生,则1LpH=2的溶液中物质的量n=cV=,数目为0.01,C正确;D.CH4和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还生成、、等副产物,得到的数目小于0.5,D错误;故选:C。4.D【分析】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即要证明它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详解】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说明醋酸能电离出H+,但不能确定它是否为弱电解质; 室温时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即c(H+)=0.001mol/L。醋酸未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 ③按化学方程式,不论醋酸强或弱, 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都能恰好完全反应,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和离子电荷数有关。未知溶液浓度时比较导电性,不能比较电离程度大小。 若醋酸为强酸,因稀释过程中氢离子数目不变,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时pH应为4。现,则醋酸为弱酸。本题选D。5.D【详解】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故A错误;B.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故B错误;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易溶于水,醋酸的弱电解质,故D错误;D.共价化合物可能为强电解质,如H2SO4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选D。6.B【详解】A.标况下HF为液态,故11.2LHF的物质的量大于0.5mol,故A错误;B.常温下,1.0L pH=13的Ba(OH)2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1L该溶液中含有0.1mol氢氧根离子,含有的OH-数目为0.1NA,故B正确;C.常温下铁片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故C错误;D.1个-OH(羟基)含有9个电子,故1 mol -OH(羟基)所含电子数为9NA,故D错误;故选B。7.B【详解】0.01mol/L醋酸溶液呈酸性,pH小于7;若醋酸为强酸,0.01mol/L醋酸溶液中c(H+)=0.01mol/L,pH=-lg c(H+)=2;事实上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但选酸性,故c(H+)c(NaOH),等体积混合物,HA有剩余,使溶液显酸性。【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一定注意温度不同,溶液为中性的pH也不相同,25℃时溶液显中性,pH=7,100℃时,溶液显中性,pH=6。16.(1)(2)(3)2(4) 减小 不变【详解】(1)由盖斯定律可知,③=①+②,则K3=;(2)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在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的pH变化较大,故pH较大的是;(3)硫酸为强酸,在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故、的溶液升温至,pH不变,稀释后,pH=2;(4)醋酸是弱酸,加入冰醋酸后,醋酸浓度增大,会抑制醋酸的电离,其电离度会减小;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故Ka不变。17.(1) H-O-Cl 2HClO2HCl+O2↑ 2Cl2+HgO=HgCl2+Cl2O(2) 用pH计测定 CO2、CH3COOH等(3)2.6【详解】(1)HClO分子中O原子分别与H、Cl原子各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从而分子中各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其结构式是H-O-Cl。HClO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HCl、O2,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HClO2HCl+O2↑。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HClO的酸酐Cl2O(一种淡黄色气体)以更加稳定使用,该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物质即氯气,则还原产物为HgCl2、该制备化学方程式为2Cl2+HgO=HgCl2+Cl2O。(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能使用pH试纸测定其pH,测定其pH值的方法可以是用pH计测定。NaClO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产生HClO而表现氧化性,为增强其漂白性需向其中加入酸性比HClO的酸,可向溶液中通入CO2或加入CH3COOH等。(3)1 mol ClO2作氧化剂变为Cl-时得到5 mol电子;1 mol Cl2作氧化剂变为Cl-时得到2 mol电子,故等质量ClO2的杀菌能力是Cl2的。18.(1) 不正确的 该学生测得的pH是稀释后溶液的pH(2)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3) 盐酸 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溶液中[H+]较盐酸中的[H+]大,误差较小【解析】(1)用pH试纸测定的具体测定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题中pH试纸用水湿润,将使所得pH值出现误差;答案为不正确;该学生测得的pH值是稀释后的pH值。(2)食盐水溶液显中性,用水稀释后pH不变;酸性溶液稀释后,溶液酸性减弱,pH变大;碱性溶液稀释后,碱性变小,pH值将变小;所以测定的结果不一定有误差,若是中性溶液则不产生误差;答案为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3)用水润湿相当于稀释酸溶液,则所测的PH偏大,由于稀释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故醋酸的PH误差小,盐酸的PH误差大,所以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使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比盐酸小,误差小;答案为盐酸;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溶液中[H+]较盐酸中的[H+]大,误差较小。19. NH4HSO4=Na++H++ H2O+HCOH2CO3+OH- AE 1.0×10-12 c<a<b c>a=b a=c<b c<a<b 2∶9 -2pH+14 0 可【详解】(1)NH4HSO4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HSO4=Na++H++;NaHCO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HCO水解生成H2CO3和OH-,水解方程式为:H2O+ H2CO3+OH-;(2) A.加醋酸钠固体,生成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A项选;B.加NH4Cl固体,氯化铵水解呈酸性,生成氢气的总量增大,B项不选;C.加Ba(NO3)2溶液,氢离子总量不变,但生成的硝酸有强氧化性,和Zn反应生成NO,使H2的总量减小,C项不选;D.加氨水,消耗酸,生成氢气总量减小,D项不选;E.加Na2SO4溶液,氢离子总量不变,溶液总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E项选;答案选AE;(3)pH=2的NaHSO4溶液中,,25℃时,,;(4)①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a<b;②醋酸是弱酸,盐酸、硫酸是强酸,当三者pH相同且体积相等时,醋酸的浓度最大,中和NaOH的能力最强,盐酸、硫酸中H+数目相同,中和NaOH的能力相等,所以答案为c>a=b;③醋酸、盐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硫酸含有H+的量最多,中和NaOH的能力最强,醋酸、盐酸含H+的量相等,中和NaOH的能力相等,所以答案为:a=c<b;④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硫酸中H+含量最多,与铁反应的速率最快,醋酸是弱酸,与铁反应的速率最慢,所以答案为:c<a<b;(5)①pH=13的强碱溶液中,pH=2强酸溶液中,二者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混合溶液中,则有,所以Va∶Vb=2:9;②,25℃时,, ,所以;若溶液呈中性,pH=7,;③若b=4,强酸溶液中,b=0.5a,则a=8,强碱溶液中,所得溶液的pH=7,表明酸碱恰好完全中和,则有,,即,符合题意,所以b值可以等于4。20.正确 21.正确 22.错误 23.错误 24.正确 25.错误 26.错误 27.正确 28.错误 29.正确 30.正确 31.错误 32.错误 33.正确 34.错误 35.错误 36.正确 37.错误 38.错误【解析】20.如果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一定的酸碱性,c(H+)>c(OH-)时,溶液呈酸性,c(H+) c(OH-)时,溶液呈酸性,c(H+)10-7 mol·L-1,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如100℃时c(H+)=10-6 mol·L-1>10-7 mol·L-1,但溶液呈中性,错误。32.pH减小,溶液的酸性不一定增强,如纯水由25℃升高到100℃,pH由7变为6,但依然显中性,错误。33.100℃时Kw=1.0×10-12 mol2·L-2,0.01 mol·L-1盐酸的pH=-lg0.01=2,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lg=10,正确。34.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若溶液呈酸性,则酸性减弱,pH增大,若溶液呈中性,pH不变,若溶液呈碱性,碱性减弱,pH减小,错误。35.广范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用广范pH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为3.4,错误。36.pH计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用pH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7.45,正确。37.1.0×10-3 mol·L-1盐酸的pH=-lg(1.0×10-3)=3,1.0×10-8 mol·L-1盐酸显酸性,pH不一定为8,如25℃时接近7,但小于7,错误。38.醋酸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因此醋酸稀释一倍后酸性减弱,pH增大,若稀释后溶液的pH=b,则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