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_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质量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质量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共10页。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江苏统考)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是崧泽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中有东、西两处墓葬群。东区都是些小墓,西区主要是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的大中型墓,大墓随葬品包括玉石饰件、石钺、凿、锛等。此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已出现( B )A.等级森严的丧葬礼制B.贫富分化的社会现象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D.早期奴隶制国家机器[解析] 材料“东区都是些小墓,西区主要是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的大中型墓”体现的是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当时社会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出现严格的丧葬礼制,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国家机器”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湖北荆州)考古研究显示,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铲、石刀、骨柄石刃刀、锄、镰等,这些生产工具一般通体磨光。同时,让工具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的钻孔技术也有广泛体现。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时期( B )A.具有鲜明的旧石器时代特征B.原始生产力得到一定提高C.封建小农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磨制石器开始应用于生产[解析] 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大量磨制石器的出土、钻孔技术的运用等是生产工具改进的体现,促进了原始生产力的提高,B项正确;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排除A项;封建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磨制石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不能体现磨制石器是从马家窑文化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河南三门峡)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都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材料所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是( C )A.多元一体 B.长期生长绵延不断C.兼容并蓄 D.始终处于世界核心[解析] 根据材料“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可知,中华文明广泛吸收外来文明,兼收并蓄,C项正确;多元一体是指国内多地各有特点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C项。4.(2023·甘肃庆阳)考古资料证实,二里头文化的一些象征性产品如牙璋、玉刀、绿松石、青铜牌饰、陶封口盉等,均对外有着广泛传播,且这些产品并非普通生活用器,而是礼仪制度用器。这反映了( C )A.区域文明走向汇聚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C.中原文明的影响力D.不同地区文化的起源相同[解析] 根据材料“二里头文化的一些象征性产品如牙璋、玉刀、绿松石、青铜牌饰、陶封口盉等,均对外有着广泛传播,且这些产品并非普通生活用器,而是礼仪制度用器”可知,经考古证实,二里头文化对外有着广泛传播,且传播的产品为礼仪制度用器,说明中原文明的对外传播及其影响力,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明的传播,而非汇聚,排除A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判定起源相同,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河北邯郸)夏朝官制简单而笼统,分为处理对外事务的军事体系和处理内部事务的宗教事务体系。商朝时期,军队明确编为左、中、右三师;商王之下设“尹”“百僚”“小臣”;宗教活动和生活记录呈现分离趋势。这一发展表明,商朝( D )A.王位世袭制确立B.宗教活动影响政治C.中央集权制形成D.国家机构更加完善[解析] 根据材料能够发现,和夏朝相比,商朝官制更加细化,分工更加明确,且内政管理与宗教事务逐渐分离,这些都体现了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D项正确;王位世袭制在夏朝时已经确立,排除A项;宗教活动影响政治是夏朝与商朝的共同特征,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期才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福建漳州)商周时期,掌握神权的卜、巫同时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他们可以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权位显赫。这表明商周时期( C )A.具有原始民主色彩B.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神权与政权相结合D.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解析] 根据材料“掌握神权的卜、巫同时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他们可以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权位显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神权与政权相结合,卜、巫掌握神权,可以参与到国家的决策管理中,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原始民主,排除A项;B项出现在秦朝,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江苏连云港)西汉学者刘向对某一时期的混乱局面作出如下概括:“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D )A.王国发动叛乱 B.诸侯扩张势力C.统一进程完成 D.政治秩序破坏[解析] 依据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并大兼小,暴师经岁”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周王室的权威扫地,原有的政治秩序被打破,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王国发动叛乱是在西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诸侯相互兼并造成社会政治秩序的混乱,诸侯扩张势力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此时尚未完成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福建期末)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各国视为“文明”象征的 乐舞与诗歌,都能一一点评。季札的到来,让原本视江南为“夷人”聚居之处的中原各国大开眼界。这说明( B )A.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B.华夏认同意识增强C.江南地区经济发达 D.宗法血缘观念瓦解[解析] 据题意可知,来自江南地区吴国的季札对中原各国的乐舞与诗歌都能一一点评,让中原各国大开眼界,说明吴国对于乐舞和诗歌理解深刻,这是对中原礼乐制度向往的表现,B项正确;仅根据季札的表现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是否形成和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排除A、C两项;“瓦解”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云南大理)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其目的是( D )A.稳定社会秩序 B.确立私有制度C.加强思想控制 D.增加赋税收入[解析] 根据材料“加倍征收户口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异子之科”的目的是增加秦国赋税收入,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增加收入,未涉及稳定社会秩序、确立私有制度以及加强思想控制,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0.(2023·陕西咸阳)先秦时期,孔子认为“宽则得众”,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思想家( D )A.认识到黎民百姓的重要性B.给予人民自由生存空间C.注重规范统治者的行为D.以民为重强调民生关怀[解析] 根据题意,孔子的“宽则得众”,即为孔子的“宽政”思想,体现出孔子以民为重的思想,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实际上主张统治者勿扰民过甚,要采取宽厚政策,D项正确;A项是材料表述的现象,排除;B项是老子思想的体现,排除;材料中孔子和老子的关注点在民众而非统治者,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3·天津北辰)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剥夺了嬴姓侧室的世袭特权;又因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设立据点的必要。故采取( D )A.宗法制 B.行省制度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解析] 根据材料“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和“剥夺了嬴姓侧室的世袭特权”“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设立据点的必要”可知,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3·辽宁期末)秦灭六国后,面临天下“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的情况,采取的措施是( B )A.颁行法律,整顿社会风俗B.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C.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D.郡县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解析] 根据材料“面临天下‘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的情况”可知,秦灭六国后在田亩计算、车轨、法律、穿着服饰、文字等方面各异。为了巩固统一,秦朝采取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的措施,B项正确;A项不是统一的措施,排除;材料未涉及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3·广东东莞)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B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解析] 根据材料“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及所学知识可得,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削弱了诸侯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匈奴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经济方面休养生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中后期以后,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14.(2023·福建期末)公元八年,王莽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严禁买卖;又参照孟子所说的“井田制”中一夫一妇授田百亩的原则,宣布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应当把余田分给九族邻里中无田和少田的人。这一改革措施 ( B )A.较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B.意在缓和汉末土地兼并矛盾C.得到地主官僚的普遍支持D.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解析] 根据材料“公元八年,王莽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严禁买卖;又参照孟子所说的‘井田制’中一夫一妇授田百亩的原则,宣布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应当把余田分给九族邻里中无田和少田的人”可知,王莽严禁土地买卖和规定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应当把余田分给九族邻里中无田和少田的人,意在缓和汉末以来土地兼并矛盾,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王莽的改革措施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最终失败,排除A项;王莽改革抑制土地兼并,损害了地主的利益,不会得到地主官僚的普遍支持,排除C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3·内蒙古鄂尔多斯)当涉及对“游侠”的评判时,《史记》认为其“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汉书》则认为其“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这种区别反映出( A )A.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化B.史料实证精神得到史家认可C.两汉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D.私家野史的可信度遭到质疑[解析] 《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时期,《汉书》是东汉的作品,从题干材料来看,司马迁对游侠精神有肯定,明显与统治阶级的思想相违背,而班固则不然,这反映出从西汉到东汉,统治者的官方意识形态强化,相比较而言,《汉书》更是一本“遵命史学”作品,A项正确;二者是对游侠的价值判断有区别,而不是事实判断,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C项;《史记》虽是私家作品,但不是野史,而属于正史,排除D项。故选A项。16.(2023·福建期末)据大致估算,两汉时期流入匈奴境内的汉人总数达十余万。而在当时的汉画像中,我们也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这些现象反映出( B )A.汉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民族交融在汉代已形成一定规模C.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D.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解析] 根据材料“两汉时期流入匈奴境内的汉人总数达十余万”和汉画像中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可知,两汉时期民族交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B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判断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排除C项;材料的侧重点是汉人塑造的少数民族某些独特的形象特征,而非艺术创作内容的丰富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轴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小墓”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摘编自郑云飞《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等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陆续发现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良渚文化大墓,琮、璧等玉礼器以及墓葬等级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达程度。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2015年确认水利系统,这些都将良渚文化推到了国家文明的高度,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为世界遗产。如果没有对良渚8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通过再现良渚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国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良渚文化的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80多年的良渚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历史意义。(6分)[答案] (1)特征: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影响范围广;以精美的玉、黑皮陶、磨制石器等为物化特征;手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以稻作生产为主要形态;社会成员存在等级差别;已具备文明社会特征。(答出3点即可)(2)意义: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社会状况以及国家文明等提供了重要史料;丰富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认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答出3点即可)[解析] (1)特征:根据“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可得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影响范围广;根据“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可得以精美的玉、黑皮陶、磨制石器等为物化特征;根据“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轴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可得手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根据“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可得以稻作生产为主要形态;根据“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小墓’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可得社会成员存在等级差别;根据“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可得已具备文明社会特征。(2)意义:根据“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可得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社会状况以及国家文明等提供了重要史料;根据“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可得,丰富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认知;根据“通过再现良渚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可得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18.(12分)(2023·甘肃高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朝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材料二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宗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的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并依据所学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6分)[答案] (1)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具有大小宗关系;与政治关系密切(政权族权结合,家国一体)。(任答3点即可)作用: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凝聚宗族,强化王权。(2)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建构: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周朝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可知,体系完备;根据材料“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可知,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根据材料“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可知,具有大小宗关系;根据材料“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可知,与政治关系密切(政权族权结合,家国一体)。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同时也起到凝聚宗族,强化王权作用。(2)趋势:根据材料“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可知,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制度重新建构:根据材料“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19.(14分)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也甚于无君。(慎子)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8分)(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6分)[答案] (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解析] (1)不同态度:据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可知,荀子认为使圣人尊贵的能统一天下,而使贤者尊贵的能称霸诸侯,故荀子主张敬“贤”、贵“贤”,则主尊下安; 据材料“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也甚于无君”可知,慎子认为确立君主而尊重贤人,会造成社会动乱,故慎子反对敬“贤”、贵“贤”。相同目的: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2)意义:据材料“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和材料“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可知,墨子和李悝都主张选贤任能,结合所学可知,二者都有力地打击了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强化了人才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20.(14分)(2023·湖南益阳)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材料二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三 武帝时,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分)(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4分)[答案] (1)创新之处: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首创:秦始皇。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3)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意义:汉武帝的措施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并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 (1)创新之处:根据“(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创新之处在于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根据“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可知,其创新目的在于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首创: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首创者是秦始皇。特点:根据材料“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可知,该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3)措施:根据材料三可知,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的措施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并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江苏统考)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是崧泽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中有东、西两处墓葬群。东区都是些小墓,西区主要是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的大中型墓,大墓随葬品包括玉石饰件、石钺、凿、锛等。此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已出现( B )A.等级森严的丧葬礼制B.贫富分化的社会现象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D.早期奴隶制国家机器[解析] 材料“东区都是些小墓,西区主要是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的大中型墓”体现的是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当时社会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出现严格的丧葬礼制,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国家机器”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湖北荆州)考古研究显示,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铲、石刀、骨柄石刃刀、锄、镰等,这些生产工具一般通体磨光。同时,让工具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的钻孔技术也有广泛体现。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时期( B )A.具有鲜明的旧石器时代特征B.原始生产力得到一定提高C.封建小农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磨制石器开始应用于生产[解析] 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大量磨制石器的出土、钻孔技术的运用等是生产工具改进的体现,促进了原始生产力的提高,B项正确;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排除A项;封建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磨制石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不能体现磨制石器是从马家窑文化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河南三门峡)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都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材料所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是( C )A.多元一体 B.长期生长绵延不断C.兼容并蓄 D.始终处于世界核心[解析] 根据材料“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可知,中华文明广泛吸收外来文明,兼收并蓄,C项正确;多元一体是指国内多地各有特点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C项。4.(2023·甘肃庆阳)考古资料证实,二里头文化的一些象征性产品如牙璋、玉刀、绿松石、青铜牌饰、陶封口盉等,均对外有着广泛传播,且这些产品并非普通生活用器,而是礼仪制度用器。这反映了( C )A.区域文明走向汇聚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C.中原文明的影响力D.不同地区文化的起源相同[解析] 根据材料“二里头文化的一些象征性产品如牙璋、玉刀、绿松石、青铜牌饰、陶封口盉等,均对外有着广泛传播,且这些产品并非普通生活用器,而是礼仪制度用器”可知,经考古证实,二里头文化对外有着广泛传播,且传播的产品为礼仪制度用器,说明中原文明的对外传播及其影响力,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明的传播,而非汇聚,排除A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判定起源相同,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河北邯郸)夏朝官制简单而笼统,分为处理对外事务的军事体系和处理内部事务的宗教事务体系。商朝时期,军队明确编为左、中、右三师;商王之下设“尹”“百僚”“小臣”;宗教活动和生活记录呈现分离趋势。这一发展表明,商朝( D )A.王位世袭制确立B.宗教活动影响政治C.中央集权制形成D.国家机构更加完善[解析] 根据材料能够发现,和夏朝相比,商朝官制更加细化,分工更加明确,且内政管理与宗教事务逐渐分离,这些都体现了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D项正确;王位世袭制在夏朝时已经确立,排除A项;宗教活动影响政治是夏朝与商朝的共同特征,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期才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福建漳州)商周时期,掌握神权的卜、巫同时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他们可以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权位显赫。这表明商周时期( C )A.具有原始民主色彩B.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神权与政权相结合D.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解析] 根据材料“掌握神权的卜、巫同时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他们可以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权位显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神权与政权相结合,卜、巫掌握神权,可以参与到国家的决策管理中,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原始民主,排除A项;B项出现在秦朝,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江苏连云港)西汉学者刘向对某一时期的混乱局面作出如下概括:“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D )A.王国发动叛乱 B.诸侯扩张势力C.统一进程完成 D.政治秩序破坏[解析] 依据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并大兼小,暴师经岁”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周王室的权威扫地,原有的政治秩序被打破,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王国发动叛乱是在西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诸侯相互兼并造成社会政治秩序的混乱,诸侯扩张势力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此时尚未完成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福建期末)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各国视为“文明”象征的 乐舞与诗歌,都能一一点评。季札的到来,让原本视江南为“夷人”聚居之处的中原各国大开眼界。这说明( B )A.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B.华夏认同意识增强C.江南地区经济发达 D.宗法血缘观念瓦解[解析] 据题意可知,来自江南地区吴国的季札对中原各国的乐舞与诗歌都能一一点评,让中原各国大开眼界,说明吴国对于乐舞和诗歌理解深刻,这是对中原礼乐制度向往的表现,B项正确;仅根据季札的表现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是否形成和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排除A、C两项;“瓦解”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云南大理)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其目的是( D )A.稳定社会秩序 B.确立私有制度C.加强思想控制 D.增加赋税收入[解析] 根据材料“加倍征收户口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异子之科”的目的是增加秦国赋税收入,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增加收入,未涉及稳定社会秩序、确立私有制度以及加强思想控制,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0.(2023·陕西咸阳)先秦时期,孔子认为“宽则得众”,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思想家( D )A.认识到黎民百姓的重要性B.给予人民自由生存空间C.注重规范统治者的行为D.以民为重强调民生关怀[解析] 根据题意,孔子的“宽则得众”,即为孔子的“宽政”思想,体现出孔子以民为重的思想,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实际上主张统治者勿扰民过甚,要采取宽厚政策,D项正确;A项是材料表述的现象,排除;B项是老子思想的体现,排除;材料中孔子和老子的关注点在民众而非统治者,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3·天津北辰)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剥夺了嬴姓侧室的世袭特权;又因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设立据点的必要。故采取( D )A.宗法制 B.行省制度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解析] 根据材料“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和“剥夺了嬴姓侧室的世袭特权”“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设立据点的必要”可知,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3·辽宁期末)秦灭六国后,面临天下“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的情况,采取的措施是( B )A.颁行法律,整顿社会风俗B.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C.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D.郡县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解析] 根据材料“面临天下‘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的情况”可知,秦灭六国后在田亩计算、车轨、法律、穿着服饰、文字等方面各异。为了巩固统一,秦朝采取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的措施,B项正确;A项不是统一的措施,排除;材料未涉及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3·广东东莞)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B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解析] 根据材料“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及所学知识可得,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削弱了诸侯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匈奴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经济方面休养生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中后期以后,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14.(2023·福建期末)公元八年,王莽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严禁买卖;又参照孟子所说的“井田制”中一夫一妇授田百亩的原则,宣布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应当把余田分给九族邻里中无田和少田的人。这一改革措施 ( B )A.较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B.意在缓和汉末土地兼并矛盾C.得到地主官僚的普遍支持D.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解析] 根据材料“公元八年,王莽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严禁买卖;又参照孟子所说的‘井田制’中一夫一妇授田百亩的原则,宣布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应当把余田分给九族邻里中无田和少田的人”可知,王莽严禁土地买卖和规定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应当把余田分给九族邻里中无田和少田的人,意在缓和汉末以来土地兼并矛盾,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王莽的改革措施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最终失败,排除A项;王莽改革抑制土地兼并,损害了地主的利益,不会得到地主官僚的普遍支持,排除C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3·内蒙古鄂尔多斯)当涉及对“游侠”的评判时,《史记》认为其“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汉书》则认为其“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这种区别反映出( A )A.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化B.史料实证精神得到史家认可C.两汉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D.私家野史的可信度遭到质疑[解析] 《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时期,《汉书》是东汉的作品,从题干材料来看,司马迁对游侠精神有肯定,明显与统治阶级的思想相违背,而班固则不然,这反映出从西汉到东汉,统治者的官方意识形态强化,相比较而言,《汉书》更是一本“遵命史学”作品,A项正确;二者是对游侠的价值判断有区别,而不是事实判断,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C项;《史记》虽是私家作品,但不是野史,而属于正史,排除D项。故选A项。16.(2023·福建期末)据大致估算,两汉时期流入匈奴境内的汉人总数达十余万。而在当时的汉画像中,我们也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这些现象反映出( B )A.汉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民族交融在汉代已形成一定规模C.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D.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解析] 根据材料“两汉时期流入匈奴境内的汉人总数达十余万”和汉画像中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可知,两汉时期民族交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B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判断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排除C项;材料的侧重点是汉人塑造的少数民族某些独特的形象特征,而非艺术创作内容的丰富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轴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小墓”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摘编自郑云飞《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等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陆续发现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良渚文化大墓,琮、璧等玉礼器以及墓葬等级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达程度。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2015年确认水利系统,这些都将良渚文化推到了国家文明的高度,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为世界遗产。如果没有对良渚8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通过再现良渚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国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良渚文化的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80多年的良渚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历史意义。(6分)[答案] (1)特征: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影响范围广;以精美的玉、黑皮陶、磨制石器等为物化特征;手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以稻作生产为主要形态;社会成员存在等级差别;已具备文明社会特征。(答出3点即可)(2)意义: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社会状况以及国家文明等提供了重要史料;丰富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认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答出3点即可)[解析] (1)特征:根据“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可得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影响范围广;根据“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可得以精美的玉、黑皮陶、磨制石器等为物化特征;根据“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轴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可得手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根据“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可得以稻作生产为主要形态;根据“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小墓’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可得社会成员存在等级差别;根据“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可得已具备文明社会特征。(2)意义:根据“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可得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社会状况以及国家文明等提供了重要史料;根据“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可得,丰富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认知;根据“通过再现良渚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可得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18.(12分)(2023·甘肃高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朝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材料二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宗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的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并依据所学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6分)[答案] (1)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具有大小宗关系;与政治关系密切(政权族权结合,家国一体)。(任答3点即可)作用: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凝聚宗族,强化王权。(2)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建构: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周朝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可知,体系完备;根据材料“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可知,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根据材料“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可知,具有大小宗关系;根据材料“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可知,与政治关系密切(政权族权结合,家国一体)。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同时也起到凝聚宗族,强化王权作用。(2)趋势:根据材料“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可知,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制度重新建构:根据材料“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19.(14分)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也甚于无君。(慎子)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8分)(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6分)[答案] (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解析] (1)不同态度:据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可知,荀子认为使圣人尊贵的能统一天下,而使贤者尊贵的能称霸诸侯,故荀子主张敬“贤”、贵“贤”,则主尊下安; 据材料“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也甚于无君”可知,慎子认为确立君主而尊重贤人,会造成社会动乱,故慎子反对敬“贤”、贵“贤”。相同目的: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2)意义:据材料“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和材料“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可知,墨子和李悝都主张选贤任能,结合所学可知,二者都有力地打击了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强化了人才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20.(14分)(2023·湖南益阳)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材料二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三 武帝时,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分)(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4分)[答案] (1)创新之处: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首创:秦始皇。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3)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意义:汉武帝的措施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并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 (1)创新之处:根据“(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创新之处在于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根据“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可知,其创新目的在于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首创: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首创者是秦始皇。特点:根据材料“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可知,该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3)措施:根据材料三可知,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的措施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并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