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与知识回顾,小组讨论与评价,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里首先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优点,以便以后继续发扬。
一、创设情境与知识回顾
在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时,通过创设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情境,带动学生思考以前学过的能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与方法,不仅起到回顾原有知识的目的,还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将思考的责任落实到自身上来。
在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时,同样从温故知新入手,并且利用知识的对比与迁移,将之前学过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进行简单回顾,总结选择装置要考虑的因素,进而将知识进行迁移,对比二氧化碳的装置如何选择,再次做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二、小组讨论与评价
本节课利用两次小组讨论,第一次是讨论如何选择药品,第二次讨论装置的组装方法,这两处讨论的共同特点是答案不唯一,而小组讨论恰恰能使学生将不同的思路与观点进行分享交流,取长补短,有效拓宽思维方式,培养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利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如何合作,发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闪光点。
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对于回顾氧气发生装置的选择部分,采取学生代表上台讲解的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尖子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充分吸引台下学生的注意,一举两得。
最后的实验操作环节,依然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亲手操作不仅能够锻炼实验操作技能与讲解能力,其中设置的“找错”环节,还有利于激励台下学生关注每个细节,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也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仪器的组装环节,虽然没能进行实物的展示,但是恰当地利用了动画软件,将学生动手操作成为可能,并且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尝试欲望。
当然,本节课同样存在有待改善之处:
首先,教态方面
由于有些紧张的缘故,在语言表达时有些拘谨,不够自然流畅,课堂氛围也有些许受到影响。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落落大方,声音洪亮,有感染力,提升课堂魅力。
其次,小组评价方面
在小组讨论并发言后,虽然有小组间的评价环节,但是该部分略显不足,以后应注意适当将此部分的分量增加一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时间安排方面
本节课的节奏略显紧张,应适当放慢速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内化吸收。
此外,还应将课堂与生活进一步拉近,拓展家庭小实验,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代替实验仪器与药品进行实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练习设计,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