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选出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根据提示,补写诗句,选出对这两首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请给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上拼音。
戛 ______然而止
驰骋 ______
yíng ______ 绕
jiān ______ 默
(2) 选出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______
A.叹为观止
B.人情世故
C.风餐露宿
D.震耳欲聋
(3) 根据《一滴水经过丽江》,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上文形成排比。
2.选出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叙述方法往往自由活泼。修改:“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 歌星、影星多是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学业。修改:将“他们”换成“我们”。
C. 今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异常天气。比如:英国在持续遭受严寒的灾难。修改:将“灾难”改为“侵袭”。
D. 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修改: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
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桃花源记》是他的作品。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C. 《北冥有鱼》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D. 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石壕吏》《卖炭翁》都是他的作品。
4.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父母双亡,靠自己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为生,在那儿受尽凌辱,他憎恨那里的店老板,憎恨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B.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留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C. 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D. 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母亲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5.松柏,历经风雪洗礼更显坚劲;蒲公英,借助风力把希望播撒在远方;二月兰,能在春寒中绽放美丽……请你用一种植物来比喻保尔•柯察金,并结合原著内容,说说这样比喻的理由。
6.根据提示,补写诗句。
(1) 归类梳理,积累名句。
(2) 思辨探究,运用名句。
⑦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史诗”,主要体现在他大量的现实主义诗篇中,有关“安史之乱”这一背景的诗作更是真实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 ______ , ______ ”也同样交代出“安史之乱”这一背景。
⑧中国古代很多诗歌在描写美的环境之外还渗透出禅理。比如诗句“ ______ , ______ ”,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又表达了人生哲理。(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句子作答)
7.选出对这两首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甲】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蝶恋花
柳永①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②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③凭阑④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⑤还无味。衣带渐宽⑥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①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②望极:极目远望。③会:理解。④阑:同“栏”。⑤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⑥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A. 《关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和优雅的品格。
B. 《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增强了节奏感。
C. 《蝶恋花》上阕词人登楼极目天涯,“春愁”油然而生;下阕点明“春愁”无外乎“相思”二字。
D. 《蝶恋花》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8.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①,摧挠之则衰痿②。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③,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④也。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有删减)
【注释】①条达:枝条繁茂。②衰痿:枯萎。③发越:发育。④微意:深意。
(1) 解释加点的字。
①不知其旨也 ______
②然后能自反也 ______
(2) 选出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______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4) 选出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 ______
A.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B.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C.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D.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5) 【甲】【乙】文都运用了哪种手法?阐释了什么道理?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9.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一张忘取的汇款单
①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 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柜台上……
②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繁琐地一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特别幸福。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仪式。
③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去。一路上,总会有人问,干什么去啊? 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④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这不是我们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
⑤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 500块钱重要多了。”那一次,我没有拒绝。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与情人节和圣诞节一样,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依照女孩子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日快乐。
⑥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托着腮,凝神听了一会儿,突然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款单留下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⑦多年后的一个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
(1)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 概括写出选文第④段加点的“这”指代什么?
(3) 概括选文第⑤~⑦段的主要情节。
(4)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5) 选文标题的作用有哪些?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材料一】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 53%,质量为地球的14%。我们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第一颗行星就是火星,含铁的氧化物覆盖了它大部分的固体表面,使它发出了引人注目的火红色。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它有大气,只是十分稀薄,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即使全部化为水,覆盖在火星表面上,也只有0.01毫米深,火星上的“极冠”,冬天会增大,夏天会缩小,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地球两极的大量冰块。
【材料二】
茫茫星空,哪里可以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呢?人类瞄准了地球的老邻居——火星。因为它不光距离地球近,关键是和地球长得太像了,它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四季分明。它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为 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这些听起来真是太靠谱了。但是,只有这些就够了吗?经过探测器发现,事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其实,火星是一个荒凉恶劣的不毛之地,各种自然条件很难适合人类生存。从它的运行轨道来看,有一点是很确定的,火星很干燥,尽管火星上也有水、冰,甚至流动的水,但与地球相比,火星筒直就是一片荒漠。它不但干燥而且异常寒冷,在火星上最热的地方最热的时候温度只有 21℃。这还不算糟,火星上的平均气温可是-47℃。冬天火星两极的温度更是低到-143℃,所以火星大部分地区都是四季严寒的状态。不过,人类是可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存的,尽管人类要在火星上保暖不容易。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也并非不能实现。
还有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火星的大气层极薄。这就意味着航天器在火星表面下降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在减速上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也意味着火星上缺乏供人类呼吸的氧气。 事实上,火星大气中只包含0.14%的氧气,而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高达21%。不过经研究发现,火星表面上大量聚集着一种名叫高氯酸盐的化学物质,这种分子包含着一个氯原子和四个氧原子,一些氧原子可以分离出来并聚集在一起,形成可呼吸的空气。但是这种分子对人体是有剧毒的,它被人体吸收后会扰乱人的代谢功能,从而影响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造成睡眠紊乱,并引发一些血液疾病。目前,人类对这种分子还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材料三】
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 5600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公里。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上的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大约300公里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1) 从以上材料看,选出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______
A.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它的表面看起来是火红色的。
B.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
C.火星上一点水也没有。
D.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往返地球和火星也要两年。
(2) 【材料二】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材料三】中加点词语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尤其是在刮起时速大约300公里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4) 你觉得人类未来有可能移民火星吗?请说明理由。(不少于两点)
(5) 面对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至少写出三点)
11.按要求作文。
题目:《万般滋味,都是 》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jiá,chěnɡ,萦
【小题2】缄
【小题3】略
【解析】答案:
(1)jiá chěnɡ 萦 缄
(2)C
(3)示例:在丽江,感受一滴水的千折百回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戛”读作“jiá”;“骋”读作“chěnɡ”;“yíng”写作“萦”;“jiān”写作“缄”。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风餐露宿: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该成语不合语境,可以使用“风雪载途”。
故选:C。
(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根据《一滴水经过丽江》,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上文形成排比。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句中的“他们”产生歧义,可将“他们”改为“这些中学生”。
故选: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卖炭翁》是白居易的作品。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4.【答案】B
【解析】A.有误,保尔是早年丧父,母亲并没有死,他家庭贫困,是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来维持生计。
B.正确;
C.有误,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达雅并没有陪同;
D.有误,保尔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故选:B。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与人物的识记。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作答。
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5.【答案】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名著人物的经历及性格特征,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与人物最相似的植物,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凸显所写人物的精神特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本题可从坚强、有毅力、坚贞不屈、目标明确等方向思考。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用梅花比喻保尔。保尔一路成长,历经无数磨难,始终不放弃,愈发坚定自己的信念,愈发坚强勇敢。保尔就如同梅花一样,凌雪开放,愈是严寒愈是娇艳美丽。
答案:
示例:我用松柏比喻保尔。他修建铁路,患上肺炎仍忘我工作。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在病榻上完成了小说。他顽强的意志在这些磨砺中更加凸显,这和松柏历经风雪洗礼更显坚劲是一致的。
【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6.【答案】【小题1】老翁逾墙走,晓驾炭车辗冰辙,天涯若比邻,浮云游子意,而伯乐不常有,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题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解析】答案:
①老翁逾墙走(注意“逾”的书写)
②晓驾炭车辗冰辙(注意“辙”的书写)
③天涯若比邻
④浮云游子意
⑤而伯乐不常有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注意“碾”的书写)
⑦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⑧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答案】A
【解析】A.有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意思是“奏起琴瑟来亲近她”“敲起钟鼓来取悦她”,是该男子取悦心仪女子的方式,表现的是男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不是“窈窕淑女”。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古诗词理解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8.【答案】【小题1】味道美。
【小题2】反省。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句意: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道美。
②句意: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反,反省。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
B.提高,促进。
C.知道。
D.未成年的男子/把……当作孩子。
故选:D。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困,困惑;强,勉励。句意: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②重点词:是,这;盖,大概是。句意:这才是先王立教的深意。
(4)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如果遇到冰霜的侵袭,那么它们就会萧条破败,一天天地枯萎。故可断为: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故选:B。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甲文结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句可知,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乙文结合“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句可知,把“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和“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进行类比,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进行类比,说明了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顺着自己的兴趣,多加鼓励,使他们内心喜悦,那么他们自然就能不断进步。
答案:
(1)①味道美。
②反省。
(2)D
(3)①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②这才是先王立教的深意。
(4)B
(5)类比的方法,甲文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乙文说明了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顺着自己的兴趣,多加鼓励,使他们内心喜悦,那么他们自然就能不断进步。
译文:
甲: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
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是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约束,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时,如果让它舒展畅快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繁茂,如果摧残它就会很快枯萎。现在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顺着自己的兴趣,多加鼓励,使他们内心喜悦,那么他们自然就能不断进步。有如春天的和风细雨,滋润了花草树木,花木没有不萌芽发育的,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壮生长。如果遇到冰霜的侵袭,那么它们就会萧条破败,一天天地枯萎。这才是先王立教的深意。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9.【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运用动作描写,“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接到“我”的汇款单时的得意和自豪之情。
(2)本题考查指示代词分析。结合“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分析,“这”指用语言或文字直接表达对彼此的关爱。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那一次,我没有拒绝”,概括为:“我”在邮局女孩的提醒下,在汇款单上写下了父亲节祝福;结合“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概括为:两个月后钱退回来,父亲说他忘了去取钱;结合“多年后的一个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概括为:多年后,“我”才发现父亲珍视这张汇款单,将它珍藏了起来。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柜台上……”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疼爱孩子;“多年后的一个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表现了父亲细心(情感细腻);“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表现了父亲木讷,不善于表达情感。
(5)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文章以“汇款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邮局女孩的提醒下,在汇款单上写下了父亲节祝福;两个月后钱退回来,父亲说他忘了去取钱;多年后,“我”才发现父亲珍视这张汇款单,将它珍藏了起来,表现了“我”对父亲孝顺关爱,体现了父亲的博大、无言的爱。揭示了文章中心;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接到“我”的汇款单时的得意(自豪)之情。
(2)用语言或文字直接表达对彼此的关爱。
(3)“我”在邮局女孩的提醒下,在汇款单上写下了父亲节祝福;两个月后钱退回来,父亲说他忘了去取钱;多年后,“我”才发现父亲珍视这张汇款单,将它珍藏了起来。
(4)吃苦耐劳,疼爱孩子:他收废品赚钱供“我”读大学;父亲细心(情感细腻):他收藏“我”那张写有祝福的汇款单;父亲木讷,不善于表达情感:“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等处。
(5)“汇款单”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含蓄地表达了文章中心:既体现了“我”对父亲的孝顺关爱,更体现了父亲那种博大、无言的爱;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文章以“汇款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邮局女孩的提醒下,在汇款单上写下了父亲节祝福;两个月后钱退回来,父亲说他忘了去取钱;多年后,“我”才发现父亲珍视这张汇款单,将它珍藏了起来。文章表现了“我”对父亲孝顺关爱,体现了父亲的博大、无言的爱。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10.【答案】【小题1】C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从材料一“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即使全部化为水,覆盖在火星表面上”中我们可以确定“火星上是有少量水的”。
故选:C。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认真阅读材料二中划线句子,列举了数字0.14%和21%,同时把“火星中的大气的氧气”和“地球中大气的氧气”作比较。其作用往往是说明该段中心句,即“火星的大气层极薄”,表明火星不适合人类居住。
(3)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大约”是“大概”意思,表估计、推测。不是确定的,所以应该用表示推测的词语。
(4)本题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
一种是可能移民,因为火星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还有就是随着科技的发达,改造火星也是有可能的。另一种不可能,因为火星的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本题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5)本题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本题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种树,退耕还林;减少尾气排放;控制向江河排污。
答案:
(1)C
(2)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火星大气中含氧气的百分比及地球大气中含氧气的百分比,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火星上缺乏供人类呼吸的氧气,不适合人类居住。
(3)“大约”指大概,表示估计、推测。这里指火星上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是人类估计的结果,实际如何并不确定,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一:不可能移民火星。①火星的环境和条件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②由于许多现实原因,人类没法飞往火星。示例二:可能移民火星。①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②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飞往火星、改造火星的环境有可能成为现实。
(5)控制沿海过度捕捞,加大环保监控力度;减少开车出门,低碳生活;种树,退耕还林。
本题是关于“火星相关内容”的主题阅读,分别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材料发表观点的能力。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11.【答案】
万般滋味,都是乡愁
岁月如歌,弹奏着一阙又一阙的乐章,或清越或激扬;人生如戏,演着一个又一个片段或平淡或激昂,曲终人散、繁花落尽、蓦然回首,几多回味,几多感触……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故乡在那不起眼的山脚下,洋溢着古朴、宁静的味道。春天,我同伙伴仰面躺在草地上,风吹过来夹杂着虫子的嘶鸣,牛的长调还有那青草的香;夏天,我们总赤脚在河里捉小鱼,鲜美的味道让人无法忘怀;秋天,我们满山遍野地采果子,真甜!冬天,在屋子里阖目听降雪,空气中总弥漫着木柴的香。
故乡那骨子里特有的宁静与安详的味道始终感染着我,可分别还是来临了。
故乡的面貌是那模糊的怅惘,像那雾里的挥手离别,离别后,故乡的味道总魂牵梦绕着我。大都市的繁华与那浓重的工业气息让我愈发想念故乡那清澈的味道。忆昔,乡邻间总是那么亲密友好,谁家做了饺子,那村子里便无处不洋溢着饺子的香。每当我玩累了,随意走进一户人家总能喝到一杯水再拿到几颗糖……是啊,故乡的味道总是那么的热情。如今的我们,被高楼与高楼间隔,甚至于连邻居的姓名都未曾知晓。都市的冷漠让我不由地发抖。
分别后,乡愁像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可我的故乡却在那场“现代化”手术中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山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可我终究还是得到慰藉,故乡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空间与地址,更是它那安详宁静的味道。
沧海桑田也许也不过如此,终究是有迹可寻的,就像故乡的味道刻在了我的脑海,任谁也无法抹去。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万般滋味,都是 ”为题目,关键词“滋味”并不单纯指舌尖体验到的酸甜苦辣,用心感受到的滋味才更耐人寻味。“滋味”有实际意义和抽象意义两种。“滋味”范围较广,应加修饰语或者支配对象,缩小外延,扩大内涵,例如:微笑的滋味,文字的滋味,天空的滋味,眼泪的滋味等。补题的内容,应是某种感受或是滋味的所属,如“幸福”“温暖”“关爱”“成长”“青春”等等。其次,明确是什么滋味,为什么要写这个或这些滋味,这个或这些滋味有什么特殊之处。第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在开篇或结尾把这种味道的内容写具体,写明确,不能含糊其辞,否则主题不清。而第二、第三个问题则要在记叙、描写过程中含蓄表达,用具体的事件或者生动细腻的细节来展现,并且“味道”的特殊之处一定要展现的比较深刻,不能浮于表面,例如写妈妈做饭,饭里面有爱的味道,这样的表达过于陈旧、过于浅显,而是应该更具体写出饭菜的具体味道,通过实在的味道,感知到饭菜背后一颗永远不会疲倦的爱子的甜味,因为爱,所以不会累、不会退,永远体会着一种爱的甜蜜。越是具体,越是深刻。本文可以写记叙文、散文。在选材时既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选取对自己来说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来写,并且选材时一定要把握住“味道”的抽象含义,更多的要展现生活的味道、文字的味道。味道不仅可以从酸甜苦辣咸等味觉出发,而且也可以从颜色角度出发,写出味道的颜色等。选材也可以从他人角度出发,可以从自然、历史、文学史等角度出发,选取典型的名人事例,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和表述,挖掘素材背后的新意。例如可以通过司马迁宫刑之后写《史记》来表现历史的苦味,通过写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维护和平来表现历史的酸味,通过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来表现历史的甜味等等。本文可以是一线串珠,写一件事展现味道。也可以是片段组合,写一个人的几个片段,或者几个人的几个片段,或者几个现象的片段等,但是主题要统一。通过具体的事件或者细节,展现味道,展现对生活、对周围人、对自己、对历史、对自然等的认识、思考。
小作者用深沉的笔墨回忆了离别后故乡的味道:安详、宁静、热情。比喻修辞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生动、富有诗意;运用排比句概括了故乡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对比手法的运用写出了故乡和城市的差别,更让“我”怀念故乡的味道;诗句的引用、化用是本文一大特色,由此可见小作者文笔功底的深厚。类别
诗句
出处
叙事诗篇
① ______ ,老妇出门看。
《石壕吏》
②夜来城外一尺雪, ______ 。
《卖炭翁》
朋友真情
③海内存知己, ______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 ______ ,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托物寓意
⑤千里马常有, ______ 。
《马说》
⑥ ______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A.不知其善也
必使其趋向鼓舞
B.教学相长也
自然日长月化
C.知不足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D.大抵童子之情
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名著阅读, 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名著阅读,语言表达,句子默写,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填空题,句子默写,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