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第1页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第2页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第3页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第4页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第5页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第6页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第7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版本对比总结,统编版子目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列举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及意义3.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新课标相对于旧课标,侧重从单元大概念构建历史脉络,强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理解面对内忧外患,近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所作努力及局限。
    高中课标(2023)版
    高中课标(2017版,2020修订)
    1.各版本教科书异同比较分析2单元地位分析3.统编版子目分析
    各版本教科书异同比较分析
    人民版教科书则主要囊括国门洞开、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两大部分。主要所用的史料有:1841年英国军军侵入占领我国香港岛、日本军人在旅顺发起的大屠杀暴行、八国联军对翰林院的藏书室洗劫一空的行迹、19世纪末诸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示意图。补充史实有:“三国干涉还辽”。
    整体而言,不同版本教科书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叙述上,不论是表述脉络还是表述角度都有所不同。而统编本教材较之其他版本上,不仅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以及外交政策上更加详细,对其背景与影响也更为详尽。因此,在利用统编版教科书进行教学设计之时,不仅需要对其他版本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参考借鉴其相关资料与角度,同时也要注重统编教科书的主要脉络。
    两次鸦片战争的单元地位分析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与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共同构成了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本单元主要涉及的史实有:两次战争的简要过程、林则徐等人向外寻索的路径与主张、太平天国运动相关史实、洋务运动的发起与主张、侵略者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人民抗争运动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整个第五单元主要以围绕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所遭受的侵略与各阶层相应的采取的措施为主线,细致的刻画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所历经的现状与变化和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所作的斗争。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隶属于本单元的第一课,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具有承接与转折作用。其不仅承接着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为明清时期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做了延续,也为后两课中中国人民所受侵略加深与各阶层不同应对表现做出了铺垫。
    第一个子目为——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总共两个自然段,正文共计295字。第一自然段主要从以英、美、法等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角度讲述了其在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所带来的变化。第二自然段则主要描述了同时期下清政府维持着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现状。两段文字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国清朝与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的不同,显示出极强的对比与转折性。而这种参差与落差,也在暗示着下一子目中战争的爆发。第二个子目为——两次鸦片战争。总共5个自然段,正文共计874字。第一自然段主要承接第一子目,讲述了在19世纪中期世界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大环境下,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第二自然段则是对部分战争经过进行了勾勒,详细的讲述了战争后签订相应条约的双抽影响。第三、四自然段则是对战后风波不平,战争销烟又起的原因讲解,及对此次战败的条约内容史实进行了相关梳理。第三个子目为——开眼看世界。总共5个自然段,共计219字。此部分则主要聚焦于历史人物身上,主对战败之后,以林、魏二人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应对国家劫难所作出的努力与探索,也对其在探索道路上的主要著作及其相关观点进行了简短介绍。
    就统编版相应教学内容而言,此版此课较之以往既对史实事件本身更为关注与更为细腻。但同时,正是这种细腻又使得知识点的骤增。既包含当时世界形势,又囊括当时中国现状。既需要讲解到战争过程,又需要突出条约的重要性。既需要讲透其消极影响,又需要点出其积极作用。如此庞大的知识点体系,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材、课程标准、学生进行摸底,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
    纵观全书,该子目是唯一一个与课标题完全相同的一个子目,在本科中处于较高地位,且本课绝大多数重点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都集中在该子目。本子目着重讲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从起因到爆发再到战争结束,清晰明了的囊括了整个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通过本子目学习,让学生比较中英两国的差异,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教学主要对象是由初中学段刚升入高一的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学生对历史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的兴趣,且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理论,学生已经临近成年,其思维发展逐步由以来具体事物像抽象理论发展,可以多维度多层次甚至是通过假设、倒推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抽象的理解、归纳,对问题的认知与解决能力呈现出成熟趋势。在已有认知水平经验上,学生在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二课中对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进行了学习,对鸦片战争发生经过、虎门销烟过程以及英国抢掠战争、相关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亚罗号事件、马神浦事件以及火烧圆明园和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等有关知识。但其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了解事件经过及相应条约,而对于两次鸦片战争背后的本质原因及相关经济、外交体制的原因看法并不深入,其学科核心素养仍需要进行深入的培养,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从中加以引导,通过分析探究提升学生素养。
    辩证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地主阶级开明人士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培养学生关于国运,勇于奉献的精神
    深度辨析两次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多元影响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长时段中西对比,结束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重点: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2.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难点:鸦片战争性质及不平等条约部分概念
    教法①创设情景②阶梯设问③追问引导学法:①对比思考法②史料研读法③任务驱动法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4页。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评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英方代表璞鼎查,感谢观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说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业质量水平划分,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学习目标,教学主题,教学过程·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