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88544/0-16998331464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88544/0-16998331465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88544/0-16998331465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88544/0-169983314655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88544/0-16998331465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88544/0-169983314659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88544/0-169983314662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88544/0-16998331466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1节 铁的多样性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1节 铁的多样性图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学业基础,+2价,还原性,氧化性,+3价,③实验总结,3铁的物理性质,核心素养,状元随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业要求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亚铁盐、铁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典型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培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2.能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研讨、掌握Fe、FeO、Fe2O3、Fe(OH)2、Fe(OH)3的性质和典型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逐步提升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一、亚铁盐和铁盐1.亚铁盐和铁盐的组成
2.性质的预测与探究(1)预测。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角度①从________预测Fe2+和Fe3+的性质FeSO4和FeCl3都属于盐类,能和碱反应分别生成________及________。
②亚铁盐和铁盐性质的预测——化合价角度
(2)实验探究(以FeSO4、FeCl3为例)①知识支持:Fe3+和KSCN溶液反应,溶液________,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②可供选择的试剂:FeSO4溶液、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KI溶液、0.1 ml·L-1 KSCN(硫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NaOH溶液、铁粉、锌片、铜片。
[实验1] 探究亚铁盐的性质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Zn+Fe2+===Fe+Zn2+
Fe2++2OH-===Fe(OH)2↓
[实验2] 探究铁盐的性质
2Fe3++Fe===3Fe2+
Cu+2Fe3+===Cu2++2Fe2+
2Fe3++2I-===2Fe2++I2
Fe3++3OH-===Fe(OH)3↓
[即学即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Fe2+的价态为中间价态,要证明其有氧化性应加入还原剂,如铜 ( )(2)Fe3+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3)将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淡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 )(4)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示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Fe3+,一定无Fe2+( )(5)要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FeCl2杂质,可向溶液通入适量氯气 ( )
2.《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下列关于“绿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矾的主要成分为Fe2(SO4)3·7H2OB.绿矾的溶液中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C.“烧之则赤”时,绿矾被氧化D.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绿矾是否已经全部变质
3.证明某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B.只需滴加KSCN溶液C.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D.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褪色
解析:原溶液中含有Fe3+,滴加KSCN溶液后也显红色,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3+,A错误;只滴加KSCN溶液,根据溶液是否显红色,能检验出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无法检验Fe2+是否存在,B错误;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Fe3+,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正确;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褪色,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3+,D错误。
5.交流思考(1)实验室配制FeCl2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少量铁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通过实验证明铁锈中含有F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成Fe3+。加入的铁屑可将溶液中Fe3+转化成Fe2+,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加入过量铁粉后过滤,除去剩余的Fe和生成的铜,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铁锈,加入稀盐酸使其溶解,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铁锈中含有Fe3+。
(4)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能否说明溶液中含有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NaOH溶液能否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Fe3+或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若溶液中含有Fe3+而不含Fe2+,会发生相同的现象。
能。若溶液中含有Fe3+,滴加NaOH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若溶液中含有Fe2+,滴加NaOH溶液后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归纳总结(1)Fe3+的检验方法
(2)Fe2+的检验方法(3)同时含有Fe2+、Fe3+的检验方法
二、铁、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1.铁单质(1)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处于第________位,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2)铁元素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如陨铁。②化合态
(4)铁的化学性质①从铁单质类别的角度,铁具有金属的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Fe+2HCl===FeCl2+H2↑
Fe+CuSO4===FeSO4+Cu
Fe+2FeCl3===3FeCl2
②从铁单质化合价的角度,铁具有________。a.铁和冷水或热水________。b.铁和水蒸气的反应说明 ①湿棉花的作用是在受热时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②肥皂液在该实验中可以起到“收集”氢气的作用。
2.铁的氧化物(1)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①从物质类别的角度,铁的氧化物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________,写出下列氧化物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FeO:_____________________。b.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Fe3O4:Fe3O4+8H+===Fe2++2Fe3++4H2O。②从化合价的角度,铁的氧化物都具有________,其中FeO中Fe元素价态为+2价,化合价还可以升高,具有________。a.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被氧化生成_______,FeO在反应中表现________。b.铁的氧化物与铝粉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Fe2O3和A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放出______,常用于________、制备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等,Fe2O3在反应中表现_______。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3.铁的氢氧化物性质的比较
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
(8)铝粉和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反应本质是铝失电子置换出了铁,并放出大量的热( )(9)为防止Fe(OH)2被氧化,在制备时,常采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煮沸的NaOH溶液制备( )(10)为检验含Fe3+的溶液中含Fe2+,可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如生成的沉淀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则存在Fe2+( )(11)FeCl3、FeCl2和Fe(OH)3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1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O俗称铁红( )(13)Fe2O3不可与水反应得到Fe(OH)3,所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Fe(OH)3( )
2.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或目的均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2O3B.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的气体点燃时能发出尖锐的爆鸣声C.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常温下,生铁与H2O不反应,但在空气中的O2、CO2、H2O的共同作用下能发生反应
5.下列有关氢氧化亚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B.氢氧化亚铁为灰绿色沉淀C.可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D.实验中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应预先煮沸
解析: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故A项正确;氢氧化亚铁为白色沉淀,不是灰绿色,故B项错误;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要隔绝空气,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故C项正确;将氢氧化钠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可制取Fe(OH)2,氢氧化钠溶液预先煮沸可以将其中的空气排净,故D项正确。
一、Fe2+、Fe3+的性质与检验[例1] 现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利用此溶液进行下面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Fe3+的氧化性: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KI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Fe2+的还原性: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取FeCl3溶液: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该溶液中加入试剂________(填名称),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制取FeCl2溶液: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该溶液中加入试剂________(填名称),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Fe3++2I-===I2+2Fe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Fe2++Cl2===2Fe3++2Cl-
状元随笔 (1)酸性KMnO4溶液既能氧化Fe2+又能氧化Cl-,但是Fe2+的还原性强于Cl-,因此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只与Fe2+反应。(2)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可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使FeCl2转化为FeCl3。 (3)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可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使FeCl3转化为FeCl2。
[提升1] 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氰酸钾溶液后显红色B.先滴加硫氰酸钾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先加入铁粉,再滴加硫氰酸钾溶液不显红色D.只需要滴加硫氰酸钾溶液
解析:先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氰酸钾溶液后显红色,可能是原溶液中的Fe2+被氯水氧化为Fe3+或原溶液中本来就含有Fe3+,故A错误;先滴加硫氰酸钾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Fe2+被氯水氧化为Fe3+,Fe3+与SCN-反应使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故B正确;先加入铁粉,再滴加硫氰酸钾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可能含有Fe2+、Fe3+,故C错误;只滴加硫氰酸钾溶液,若溶液不变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Fe3+,但无法确定是否含有Fe2+,故D错误。
2.含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3.Fe2+、Fe3+的检验方法状元随笔 Fe2+的检验: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带有特征蓝色的沉淀,说明有Fe2+。
二、Fe(OH)2的制备[例2]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Ⅰ.方法一:用FeSO4溶液与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2。(1)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2)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胶头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
解析:(1)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除去蒸馏水中的O2。(2)因为Fe(OH)2在空气中易被O2氧化为Fe(OH)3,所以在制备Fe(OH)2时,若向FeSO4溶液中直接滴加NaOH溶液,会带入空气使制取的Fe(OH)2被氧化;若将盛有NaOH溶液的长胶头滴管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可以防止滴加NaOH溶液时带入空气,避免生成的Fe(OH)2接触O2。
Ⅱ.方法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不含O2的NaOH溶液、铁屑、稀H2SO4制备Fe(OH)2。(1)在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2)在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A和B中加入试剂,塞紧塞子,打开止水夹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含O2的NaOH溶液
检验试管B出口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关闭止水夹
两试管中充满H2,且外界空气不易进入,可防止Fe(OH)2被氧化
解析:制备Fe(OH)2时利用Fe与H2SO4反应产生的H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收集氢气验纯后,关闭止水夹,试管A中产生H2,压强增大,将A中溶液压入B中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2,Fe(OH)2沉淀在H2的氛围中不易被氧化,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提升2] 如图所示,此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并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 ml·L-1的硫酸溶液,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先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完毕,打开b处活塞,通入一部分空气,此时B瓶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各图示装置________(填序号)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Fe+2H+===Fe2++H2↑
关闭活塞a,使FeSO4溶液压入B中进行反应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在加药品时应先加固体,故A中应预先加入铁屑,铁屑与硫酸反应产生H2,产生的H2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关闭活塞a后,A中产生的H2将FeSO4溶液压入B中,在B中发生反应Fe2++2OH-===Fe(OH)2↓,Fe(OH)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若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尽装置中的O2或空气,并保证Fe(OH)2与O2或空气隔绝。
状元随笔 使Fe(OH)2能较长时间存在的关键在于反应物中基本不含氧气;反应体系能与空气隔离。
关键能力Fe(OH)2的制备1.制备原理用亚铁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Fe2++2OH-===Fe(OH)2↓。2.注意事项Fe(OH)2极易被空气氧化,制备前应尽可能地使所用溶液中不含氧气,制备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引入氧气或使生成Fe(OH)2的环境与空气隔绝。
3.操作要点(1)两种溶液均要现配现用,且所用蒸馏水应先煮沸,以排出溶解在水中的氧气。(2)利用油膜将水溶液与空气隔离开,或利用还原性气体将水溶液与空气隔开。(3)利用长胶头滴管将碱溶液直接送入盐溶液中(不是从容器口上方滴下)。
4.两种经典的制备装置(1)有机溶剂覆盖法: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液体如苯或煤油(不能用密度大于水的CCl4),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Fe(OH)2接触发生反应。
(2)还原性气体保护法:装置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先打开止水夹a,利用A中生成的H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一段时间后,夹住a,利用生成的H2将A中的亚铁盐溶液压入到B中与NaOH溶液反应。利用上述装置制备Fe(OH)2,可得到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的Fe(OH)2白色沉淀。
1.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实验。
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实验②③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中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2.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正确的是( )
解析:Fe2+具有还原性,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Fe2+被氯水氧化生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故A错误;Fe2+具有氧化性,Zn具有还原性,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锌片与Fe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和无色的Zn2+,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故B正确;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C错误;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前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反应后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铜溶液为淡蓝色,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为蓝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故D错误。
3.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某同学对未知物A盐的水溶液进行了鉴定,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现对A、B、C、D作出的如下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盐A一定是FeCl3B.白色沉淀B是AgClC.滤液C中一定含Fe3+D.无法确定A中是否含有Fe2+
解析:生成白色沉淀证明A中含Cl-,B为AgCl,A与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C,C遇KSCN生成D(红色溶液),则C中一定含Fe3+,A中也可能含Fe2+。因为A中加入了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相当于有硝酸存在,硝酸可以把Fe2+氧化成Fe3+。
5.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Mg2+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Mg2+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
解析: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一定不存在Fe3+,由于Mg(OH)2也是白色沉淀,因此无法确定是否存在Mg2+,所以D项正确。
6.如图所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因为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即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①②原理一样,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③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④中上面的苯阻止了空气进入。
7.某同学对铁的氧化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查阅资料后制成以下卡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O、Fe2O3和Fe3O4均为黑色固体B.反应②的温度比反应③的温度高C.FeO的稳定性强于Fe2O3D.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较复杂,其组成可表示为FeO·Fe2O3
解析:Fe2O3为红棕色固体,A项错误;根据信息可知Fe在500 ℃时与氧气反应生成Fe3O4,继续升高温度生成Fe2O3,而在1 400 ℃时Fe2O3转化为Fe3O4,则反应②的温度比反应③的温度低,B项错误;FeO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为Fe3O4,其稳定性弱于Fe2O3,C项错误;Fe3O4中Fe为+2价和+3价,化学式可写为FeO·Fe2O3,D项正确。
8.野外焊接铁轨常利用铝粉和氧化铁反应进行,该反应称为“铝热反应”。操作步骤为:①将铝粉和氧化铁充分混合;②撒上氯酸钾,插入镁条;③点燃镁条。现场与原理如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夯基提能·一遍过,+2价和+3价,Fe2+,Fe3+,四氧化三铁,提供水蒸气,收集氢气,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共8页。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