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分类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友情提示:本试卷分为I卷、II卷两部分,共19个小题,共10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I卷 选择题(共42分)
1.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饱和溶液制备胶体B. 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
C. 用金属化合物使烟花燃放时发出不同的颜色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若着火,可以用灭火器灭火
B. 取用时,剩余的不能再放回试剂瓶中
C. 若泄露,应向下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
D. 84消毒液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3. 下列物质分类中正确的是
A. 、、、纯碱均属于碱
B. 、、、均属于盐
C. 豆浆、溶液、雾、有色玻璃均属于胶体
D. 、、、均属于非电解质
4. 以下物质间的各步转化中,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C→CO→CO2→Na2CO3;
②Na→Na2O→Na2SO4→NaNO3;
③Cu→CuO→Cu(OH)2→CuCl2;
④CaO→CaCl2→CaCO3→Ca(OH)2。
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②④
5. 下列物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6. 水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水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 B. C. D.
7. 下列反应的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钠与溶液反应: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C. 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
D. 固体与浓盐酸混合:
8.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
C. 、、、D. 、、、
9. 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A. AB. BC. CD. D
10. 下列反应过程需要加入其他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1. 某温度下,将通入溶液中,反应得到、、,的混合液,经测定和的个数之比为1:2,则与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 11:3B. 21:5C. 3:1D. 4:l
12.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3. 小组探究和与碱的反应,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已知:pH越大,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是空白实验,排除因体积变化对II、III溶液pH的影响
B. II和I的pH曲线基本重合,说明与不反应,II中发生反应:
C. III比II的pH曲线降低,说明与反应,III中初期发生反应:
D. III中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
14. 探究与水的反应,实验如下(实验中加入的溶液均过量):
已知:i.、
ii.②中发生反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C. ②、⑤中与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
D. 通过③能比较酸性:
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15. 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大的作用。
I.
(1)加热条件下,Na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说明钠、煤油、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证实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3)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的试剂是为了除去中混有的,则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a.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5)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6)步聚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___________。
(8)若要证明和发生了反应,需要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___________(请补全实验方案)。
16. 某小组同学研究氯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Ⅰ.氯水具有多种性质,该小组同学用足量氯水分别与溶液,溶液和溶液反应完成下列问题:
已知:常温下发生反应:i.;ii.
(1)能证明氯水中含有盐酸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氯水与溶液反应能证明氯水具有氧化性。足量氯水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已知:i.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中显紫色
ii.氯气与碱反应时温度不同产物不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装置①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
(5)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装置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取出③中试管,经冷却结晶,过滤,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得到晶体。
(7)装置④中采用冰水浴冷却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取少量和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浴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振荡,静置后层显紫色。根据上述实验,以下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氧化性:B. 氧化性:
C 还原性:D. 还原性:
17.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已知:
(1)煅烧炉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沉淀池中有析出,因为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最小
B.滤液中主要含有、和
C.设计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工业可用纯碱代替烧碱生产某些化工产品,如用饱和纯碱溶液与反应可制得一种在生产生活中常用于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某纯碱样品中含杂质,取质量为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固体物质,则此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8. 含钛高炉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和金属Fe等,对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一种含钛高炉渣提钛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i.铁能被磁体吸引
ii.不溶于水、稀酸和碱溶液
iii.能与强酸、强碱反应,强碱溶液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iv.不溶水、稀酸溶液,能与溶液发生反应:
(1)钛高炉渣中的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2)“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磁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酸浸时加入过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5)溶液碱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由滤渣2制备金属钛的过程中,滤渣2发生了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还原”)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若将流程A部分与流程B部分互换顺序,最终得到的滤渣成分相同
b.若将流程A部分与流程B部分互换顺序,理论上氢氧化钠用量不变
19. 某学生对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i.漂粉精由和制取,主要成分有,
ii.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可被稀硝酸、氯气号氧化剂氧化
iii.、均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溶于硝酸
(1)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2)向水中持续通入,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硝酸酸化的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甲同学认为,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理由是与硝酸反应的产物和溶液反应也产生白色沉淀
A.补齐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4)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北京一零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
友情提示:本试卷分为I卷、II卷两部分,共19个小题,共10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I卷 选择题(共42分)
1.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饱和溶液制备胶体B. 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
C. 用金属化合物使烟花燃放时发出不同的颜色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饱和溶液制备胶体,反应方程式为,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加到水中后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能起到消毒作用;氯气和水发生了氧化还原,故B符合题意;
C.金属化合物使烟花燃放时发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为焰色反应,而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主要是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此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若着火,可以用灭火器灭火
B. 取用时,剩余的不能再放回试剂瓶中
C. 若泄露,应向下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
D. 84消毒液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等都反应生成氧气而加剧钠的燃烧,所以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A错误;
B.性质活泼,易燃烧,使用剩余的应放回试剂瓶中,故B错误;
C.氯气泄露时,应该向上风向地区转移,故C错误;
D.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易挥发,在强光下,次氯酸钠会分解,因此84消毒液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3. 下列物质分类中正确的是
A. 、、、纯碱均属于碱
B. 、、、均属于盐
C. 豆浆、溶液、雾、有色玻璃均属于胶体
D. 、、、均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属于有机物,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A错误;
B.、、、均属于盐,分类正确,故B正确;
C.当分散质的微粒大小在1-100 nm时,该分散系称为胶体;溶液不是胶体,故错误;
D.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4. 以下物质间的各步转化中,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C→CO→CO2→Na2CO3;
②Na→Na2O→Na2SO4→NaNO3;
③Cu→CuO→Cu(OH)2→CuCl2;
④CaO→CaCl2→CaCO3→Ca(OH)2。
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①CCOCO2Na2CO3;②NaNa2ONa2SO4NaNO3;③铜与氧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生成氢氧化铜;④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无法生成氢氧化钙,综上所述故选B。
5. 下列物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属于盐,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是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故B错误;
C.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C正确;
D.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6. 水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水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水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则水中H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水表现出氧化性,故A符合题意;
B.Cl2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价,水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所以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不符合题意;
C.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不符合题意;
D.Na2O和水方程式为Na2O+H2O=2NaOH,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7. 下列反应的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钠与溶液反应: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C. 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
D. 固体与浓盐酸混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虽然比铜的活泼性强,但钠与水的反应要比钠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更容易发生,所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后,首先发生的反应是与水的置换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与硫酸铜反应的是氢氧化钠,最终产物是氢氧化铜,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生成,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3+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制备氯气,双线桥表示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以和发生反应生成无法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和将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
C.、、、之间不相互反应,可以共存,故C符合题意;
D.酸性条件下,将氧化,无法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9. 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液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决定,依据试剂混合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离子浓度变化分析。
【详解】A.溶液中存在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灯泡发光,加入溶液发生反应+CuSO4=BaSO4↓+Cu(OH)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为0,灯泡变灭,继续加入CuSO4溶液,溶液中存在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灯泡变亮,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含有钾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与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降低,灯泡变暗,继续加入,离子浓度增加,泡变亮,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存在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灯泡发光,加入H2SO4溶液发生反应+H2SO4=BaSO4↓+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为0,灯泡变灭,继续加入H2SO4溶液,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灯泡变亮,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含有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加入,离子中溶液浓度一直降低,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0. 下列反应过程需要加入其他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Cl元素为+1,Cl2中为Cl元素为0价,需要使用还原剂,故A不符合题意;
B.中Na由最低价升高,需加氧化剂,故B符合题意;
C.可由分解得到,故C不符合题意;
D.可由溶于水得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1. 某温度下,将通入溶液中,反应得到、、,的混合液,经测定和的个数之比为1:2,则与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 11:3B. 21:5C. 3:1D. 4:l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成与是被氧化的过程,生成NaCl是被还原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根据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计算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进而可计算得到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则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生成与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设为1ml、为2ml,被氧化的Cl共为3ml,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ml×(1−0)+2ml×(5−0)=11m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Cl2生成NaCl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11ml,则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为11ml,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ml:3ml=11:3,故A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得失电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守恒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2.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盛有Cl2的烧瓶中滴入NaOH溶液,若二者发生反应,导致烧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气球内部与外界大气相同,空气会进入气球中,使气球鼓起胀大,选项A不正确;
B.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本身无漂白作用,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物质有漂白作用,选项B正确;
C.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氯化钠固体,选项C正确;
D.将收集满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试管中液面上升,证明可溶于水,选项D正确;
答案选。
13. 小组探究和与碱的反应,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已知:pH越大,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是空白实验,排除因体积变化对II、III溶液pH的影响
B. II和I的pH曲线基本重合,说明与不反应,II中发生反应:
C. III比II的pH曲线降低,说明与反应,III中初期发生反应:
D. III中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信息可知,Ⅰ是空白实验,Ⅱ和Ⅰ的pH曲线基本重合,说明加入的碳酸根只与石灰水中的钙离子反应,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Ⅲ比Ⅱ的pH曲线降低,说明反应开始时,少量的碳酸氢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氢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
【详解】A.由分析可知,Ⅰ是空白实验,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因体积变化对Ⅱ和Ⅲ溶液pH的影响,A正确;
B.由分析可知,Ⅱ和Ⅰ的pH曲线基本重合,说明加入的碳酸根只与石灰水中的钙离子反应,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由分析可知,Ⅲ比Ⅱ的pH曲线降低,说明反应开始时,少量的碳酸氢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氢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D错误;
故选:D。
14. 探究与水的反应,实验如下(实验中加入的溶液均过量):
已知:i.、
ii.②中发生反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C. ②、⑤中与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
D. 通过③能比较酸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 NaOH +O2↑,Na2O2+2H2O= H2O2+ 2NaOH;溶液两等分,其中一份与酸性发生反应;另一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O2沉淀,BaO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O2,O2和硫酸钡,上清液中含有H2O2,加入MnO2,生成O2;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据分析可知,①和⑤中反应生成气体均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正确;
B.反应①中发生2Na2O2+2H2O=4NaOH +O2↑,Na2O2+2H2O= H2O2+ 2NaOH;反应④为BaO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O2,O2和硫酸钡,生成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O2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②为,为催化剂和氧化剂,反应⑤为,为催化剂;经过反应④,反应⑤中H2O2的物质的量少于反应②中H2O2的物质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故C正确;
D.反应③为H2O2和BaCl2反应生成BaO2沉淀,该沉淀溶解度很小,难溶于HCl,不能比较酸性大小,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15. 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大的作用。
I.
(1)加热条件下,Na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说明钠、煤油、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证实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3)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的试剂是为了除去中混有的,则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a.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5)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6)步聚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___________。
(8)若要证明和发生了反应,需要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___________(请补全实验方案)。
【答案】15. ①. 火焰呈黄色,产生淡黄色固体 ②. 2Na+O2=Na2O2
16. ①. 煤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