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知识点3 运动快慢的比较与速度的概念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知识点3 运动快慢的比较与速度的概念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共7页。
知识点3、运动快慢的比较与速度的概念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A.甲车在0.5h内行驶28km 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 C.丙车在10s内行驶0.3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20km/h的速度大于15m/s的速度4.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的定义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 C.由速度的公式v=可知: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D.速度的单位有km/h和m/s,且1m/s=3.6km/h5.在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时,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斜率(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是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图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的速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6.《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以下诗句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7.甲的运动速度是72km/h,乙的速度是15m/s,丙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800m,则( )A.甲运动得最快 B.乙运动得最快 C.丙运动得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一样快8.现在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其速度为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为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其速度为5km/min。如果可能让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冠军的是( )A.猎豹 B.旗鱼 C.褐海燕 D.三者速度一样9.如图所示,这是苏炳添比赛时的情景。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中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中用物体所用的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二.多选题(共1小题)(多选)10.把带有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滴墨水,其分布如图所示。设小车滴每两滴墨水时间间隔为1s,那么小车从图中第1滴墨水至第7滴墨水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B.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C.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车运动的时间是6s知识点3、运动快慢的比较与速度的概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分析】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解答】解:速度指单位时间走过的路程,速度大小与时间、路程无关,即女士没有理解速度的概念,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速度的概念,明确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它的大小与时间长短、路程多少无关。2.【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4个选项中的时间单位或路程单位统一,然后才能比较出速度的大小,也就是说,在相等的时间内比较路程,或者说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时间都可以解答此题。【解答】解:A.甲的速度为:sB.乙的速度为:C.丙的速度D.丁的速度综上所述,丙车的运动速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常见题目有关于速度大小的比较,求平均速度等,在解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分析实际问题。3.【分析】(1)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2)1m/s=3.6km/h。【解答】解:A、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就越小。但A中缺少相同时间这个条件,故A错误;B、在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但B中缺少相同路程这个条件,故B错误;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15m/s=54km/h,所以20km/h的速度小于15m/s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探究时需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4.【分析】(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3)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物体的速度,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没有关系,只与它们的比值有关;(4)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s,常用单位有km/h。【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BC、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物体的速度,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没有关系,只与它们的比值有关,故B正确、C错误;D、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s,常用单位有km/h,1m/s===km/h=3.6km/h,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速度概念、速度的物理量意义以及速度单位的认识与理解,是一道基础题。5.【分析】分析各图象,找出图象斜率与面积的表示的意义,然后逐一分析各选项,判断各选项说法的正误,作出选择。【解答】解:A、图a中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t,则图象的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速度,倾斜程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越大,故A正确;B、图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物体运动的速度v=,故B错误;C、图b是v﹣t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是vt,根据速度公式得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vt,所以,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象探究物理规律,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6.【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根据速度公式分析;(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4)物理学中的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判定轻舟的运动状态就看其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解答】解:A、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B、“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山”相对于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通过了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液化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以及声音的特性,难度不大。7.【分析】根据速度单位换算关系换统一速度单位,由速度公式求出速度,然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解答】解:甲的速度v甲=72km/h=72×m/s=20m/s,乙的速度v乙=15m/s,丙的速度v丙===30m/s,比较可知,丙运动得最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求出物体的速度、比较速度大小即可正确解题。8.【分析】通过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也可以比较运动的快慢,速度大的运动得快,速度小的运动得慢,此题还需要统一单位。【解答】解:猎豹的速度是40m/s,40m/s=40×3.6km/h=144km/h;旗鱼的速度是108km/h;褐海燕的速度5km/min=5×60km/h=300km/h;因此,速度最快的是褐海燕,最慢的是旗鱼;故选:C。【点评】利用速度的大小可以直接比较运动的快慢,但速度单位需要统一,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9.【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解答】解:A、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的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即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A正确;B、终点裁判是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即用时短),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所以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B正确;CD、在物理学中,一般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平均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会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是本题的解题关键。二.多选题(共1小题)10.【分析】(1)由图可知,小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短,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车的运动状态;(2)由图可知,小车从图中第1滴墨水至第7滴墨水运动过程中,有6个时间间隔,据此确定小车的运动时间。【解答】解:ABC、由图中纸带上“滴痕”的轨迹可以发现,在相等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越来越小,由v=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即小车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错误;D、由图可知,小车从图中第1滴墨水至第7滴墨水运动过程中,有6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1s,所以小车运动的时间为6s,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