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3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3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共9页。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第3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浮力增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2、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 )A.大于0.9×103kg/m3 B.小于0.9×103kg/m3C.等于0.9×103kg/m3 D.无法判断3、小科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不锈钢碗用力向下按压,直到碗全部浸没并沉入盆底,在这个过程中碗受到的浮力为 F,则( ) A.F 一直增大 B.F 先增大后不变C.F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D.F 保持不变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4、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 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5、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6、“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底部密封的花盆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①、②、③,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不同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①偏干,②正常,③偏湿 B.①偏干,②偏湿,③正常C.①偏湿,②偏干,③正常 D.①偏湿,②正常,③偏干 (第6题图) (第7题图)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A、B、C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丙、乙、甲三个相同的装满水的烧杯中,三球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A>mB>mC B.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FA=FB<FCC.水对三个烧杯底部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8、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如下表达式:①ρ=EQ \F(m2-m,m1-m)ρ水、②ρ=EQ \F(m2-m,V1)、③ρ=EQ \F(m2-m3,V2),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水为已知)(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9、某同学在测盐水的密度时,先测了空烧杯的质量,然后装入一些盐水测出总质量,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然后计算量筒中盐水的密度,下列探究反思正确的是( )A.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不准确B.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不准确C.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大D.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小 10、一只水桶装满水,总重为60牛,其中空桶重20牛,用这个水桶从井里提水,当水桶尚未露出水面之前,人所用的拉力为( )A.40N B.小于20牛 C.0牛 D.等于20牛11、有一块冰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浓盐水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当冰块全部熔化后,盐水的密度和液面将( )A.密度变大,液面下降 B.密度不变,液面不变 C.密度变小,液面不变 D.密度变小,液面上升12、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漂浮,0.95×103kg/m3 B.悬浮,1.0×103kg/m3 C.下沉,1.2×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13、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上表面比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 B.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这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大 D.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a、b为制作容器时留下的一些凸起。向容器中注水,使a、b都在容器的水面以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受浮力,b不受浮力 B.a不受浮力,b受浮力 C.a、b都受浮力 D.a、b都不受浮力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倒置的饮料瓶中,然后向瓶内注入水将乒乓球浸没,如甲图所示,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后将饮料瓶瓶口盖住并拧紧,乒乓球迅速向上浮起,如图乙所示,则乒乓球( )A.乒乓球一直受到浮力作用 B.前者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C.前者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后者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同时也受水的压力16、体积为1dm3、重为6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要想把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需要在木块上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情况是( ) A.竖直向下,6N B.竖直向上,10N C.竖直向下,4N D.竖直向上,4N17、如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能正确表示在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是( )18、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19、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 ) A. 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B.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21cnjyC.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D.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4m320、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在t1至t2时间段内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D.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21、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那么这种液体密度为 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长方体物体的重力为10N,当该长方体一半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变为6N(如图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浮力为 N;若又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则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大小为 N。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23、如图所示,一段未点燃的圆柱形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中,缓慢地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则这段蜡烛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圆柱形蜡烛的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将重10N的长方体木块A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在木块上放另一物块B,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B的体积是木块的1/3,则物块B密度与木块A密度之比是________。2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4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则实心球是 球,密度为 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26、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盐水的密度为 kg/m3。 27、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收集有关数据并处理获得: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有意义的,在工件下底面到水面距离小于0.2m的过程中,需要用一个方向向上(相反)的力作用于工件上。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 。从图象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若油的密度为0.8g/cm3,则物体的密度是 g/cm3。 (第27题图) (第28题图)28、盘秤上放一只盛有足量水的大烧杯(水未加满),盘秤的示数为10牛顿,现将一个5牛顿的木块用细绳吊在弹簧秤下,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弹簧秤的示数是4牛时,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盘秤的示数是 N。当弹簧秤示数不再改变时(水不溢出),此盘秤的示数又为 N(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29、在实验室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1)小明同学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试验,依图中数据可知:液体密度为 kg/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3)小明又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测量了该液体的密度。他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测量该液体密度的过程如下:(ρ水已知)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1;③将水全部倒出,再慢慢地倒入该液体,直到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仍为m时停止添加;④用刻度尺测出液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2;⑤请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体= 。 30、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1)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 B. 转换法 C. 模型法 D. 等效替代法(2)小明还想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①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 能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B.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②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结果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31、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 。(2)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上表: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刻度线的 方。 (3)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测出食油与烧杯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部分食油倒入量筒中,如下图乙所示,测出剩余食油与烧杯的质量为41.0g,食油的密度是 kg/m3。 (4)接着小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的情形。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7分,第34题9分,共22分)32、小宇同学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 取出放好,如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ρ 水=1.0×103kg/m3)(1)求第 77 天鸡蛋受到重力的大小;(g 取 10 N/kg)(2)求第 1 天鸡蛋所受浮力及鸡蛋的体积。33、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 , 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绳子两端分别系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型容器的中心,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g取10N/kg)求:(1)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2)向容器内注入水(容器足够大)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34、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展评,作品可方便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长度为8cm,问:(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N?(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 实验次数12345液体密度ρ/(g/cm3)0.80.91.01.11.2浸入的深度h/(cm)6.35.65.04.54.2第 1 天第 33 天第 55 天第 66 天第 77 天质量 m/g66.165.761.860.958.8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第3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浮力增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2、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 )A.大于0.9×103kg/m3 B.小于0.9×103kg/m3C.等于0.9×103kg/m3 D.无法判断3、小科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不锈钢碗用力向下按压,直到碗全部浸没并沉入盆底,在这个过程中碗受到的浮力为 F,则( ) A.F 一直增大 B.F 先增大后不变C.F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D.F 保持不变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4、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 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5、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6、“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底部密封的花盆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①、②、③,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不同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①偏干,②正常,③偏湿 B.①偏干,②偏湿,③正常C.①偏湿,②偏干,③正常 D.①偏湿,②正常,③偏干 (第6题图) (第7题图)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A、B、C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丙、乙、甲三个相同的装满水的烧杯中,三球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A>mB>mC B.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FA=FB<FCC.水对三个烧杯底部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8、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如下表达式:①ρ=EQ \F(m2-m,m1-m)ρ水、②ρ=EQ \F(m2-m,V1)、③ρ=EQ \F(m2-m3,V2),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水为已知)(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9、某同学在测盐水的密度时,先测了空烧杯的质量,然后装入一些盐水测出总质量,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然后计算量筒中盐水的密度,下列探究反思正确的是( )A.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不准确B.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不准确C.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大D.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小 10、一只水桶装满水,总重为60牛,其中空桶重20牛,用这个水桶从井里提水,当水桶尚未露出水面之前,人所用的拉力为( )A.40N B.小于20牛 C.0牛 D.等于20牛11、有一块冰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浓盐水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当冰块全部熔化后,盐水的密度和液面将( )A.密度变大,液面下降 B.密度不变,液面不变 C.密度变小,液面不变 D.密度变小,液面上升12、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漂浮,0.95×103kg/m3 B.悬浮,1.0×103kg/m3 C.下沉,1.2×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13、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上表面比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 B.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这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大 D.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a、b为制作容器时留下的一些凸起。向容器中注水,使a、b都在容器的水面以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受浮力,b不受浮力 B.a不受浮力,b受浮力 C.a、b都受浮力 D.a、b都不受浮力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倒置的饮料瓶中,然后向瓶内注入水将乒乓球浸没,如甲图所示,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后将饮料瓶瓶口盖住并拧紧,乒乓球迅速向上浮起,如图乙所示,则乒乓球( )A.乒乓球一直受到浮力作用 B.前者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C.前者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后者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同时也受水的压力16、体积为1dm3、重为6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要想把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需要在木块上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情况是( ) A.竖直向下,6N B.竖直向上,10N C.竖直向下,4N D.竖直向上,4N17、如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能正确表示在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是( )18、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19、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 ) A. 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B.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21cnjyC.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D.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4m320、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在t1至t2时间段内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D.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21、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那么这种液体密度为 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长方体物体的重力为10N,当该长方体一半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变为6N(如图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浮力为 N;若又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则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大小为 N。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23、如图所示,一段未点燃的圆柱形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中,缓慢地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则这段蜡烛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圆柱形蜡烛的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将重10N的长方体木块A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在木块上放另一物块B,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B的体积是木块的1/3,则物块B密度与木块A密度之比是________。2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4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则实心球是 球,密度为 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26、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盐水的密度为 kg/m3。 27、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收集有关数据并处理获得: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有意义的,在工件下底面到水面距离小于0.2m的过程中,需要用一个方向向上(相反)的力作用于工件上。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 。从图象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若油的密度为0.8g/cm3,则物体的密度是 g/cm3。 (第27题图) (第28题图)28、盘秤上放一只盛有足量水的大烧杯(水未加满),盘秤的示数为10牛顿,现将一个5牛顿的木块用细绳吊在弹簧秤下,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弹簧秤的示数是4牛时,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盘秤的示数是 N。当弹簧秤示数不再改变时(水不溢出),此盘秤的示数又为 N(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29、在实验室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1)小明同学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试验,依图中数据可知:液体密度为 kg/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3)小明又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测量了该液体的密度。他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测量该液体密度的过程如下:(ρ水已知)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1;③将水全部倒出,再慢慢地倒入该液体,直到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仍为m时停止添加;④用刻度尺测出液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2;⑤请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体= 。 30、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1)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 B. 转换法 C. 模型法 D. 等效替代法(2)小明还想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①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 能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B.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②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结果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31、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 。(2)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上表: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刻度线的 方。 (3)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测出食油与烧杯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部分食油倒入量筒中,如下图乙所示,测出剩余食油与烧杯的质量为41.0g,食油的密度是 kg/m3。 (4)接着小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的情形。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7分,第34题9分,共22分)32、小宇同学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 取出放好,如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ρ 水=1.0×103kg/m3)(1)求第 77 天鸡蛋受到重力的大小;(g 取 10 N/kg)(2)求第 1 天鸡蛋所受浮力及鸡蛋的体积。33、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 , 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绳子两端分别系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型容器的中心,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g取10N/kg)求:(1)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2)向容器内注入水(容器足够大)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34、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展评,作品可方便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长度为8cm,问:(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N?(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 实验次数12345液体密度ρ/(g/cm3)0.80.91.01.11.2浸入的深度h/(cm)6.35.65.04.54.2第 1 天第 33 天第 55 天第 66 天第 77 天质量 m/g66.165.761.860.958.8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