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4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测试卷A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展开这是一份第4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测试卷A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共9页。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第4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单元测试卷A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菜农买菜时,不时地往青菜上洒水,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增加青菜重量 B.有利于水分散失 C.使青菜干净 D.青菜细胞吸水,使青菜新鲜 2、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和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 )A.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B.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3、小语取带叶的芹菜叶柄及去叶后的芹菜叶柄,分别插入装有等量水的两量筒中,装置如上图一所示,放在通风的暗室中一天后,其结果如图所示。则造成甲、乙量筒液面高度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芹菜行光合作用会消耗水分 B.芹菜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水分C.芹菜吸收的水分大多经由叶片的气孔散失 D.芹菜吸收的水分大多经由叶片的边缘散失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4、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B.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C.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D.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5、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下: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B.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C.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D.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6、如图所示,在进行“探究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时,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将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 B. 将实验装置置于通风的环境中C. 斜切植物茎 D. 增加红墨水浓度 (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下列正确的是( )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8、某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几项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B.合理密植 C.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D.适当增加光照时间9、小红养了一盆花,由于她每天给花浇水,致使花的根腐烂,植株死亡.其原因是( )A. 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吸收作用 B. 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C. 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 D. 根吸收的水分过多 10、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A. 氮肥 B . 磷肥 C. 钾肥 D. 氮肥和钾肥11、王大爷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12、移栽树木过程中,工人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见下图)来提高移栽成活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 B. 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至树皮中C. 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影响无机营养的吸收 D. 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13、以下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下列四个实验装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塑料袋上的水珠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B.图二实验装置图,可以探究水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C.图三中产生的气体不需要进一步验证就能确定是氧气D.图四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14、如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A.II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I是呼吸作用B.II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I是呼吸作用C.II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I是光合作用D.II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I是光合作用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15、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所有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汾。①⑤ B.②④ C.①③ D.③⑤16、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甲B. 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质C. 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D. 曲线乙中c→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17、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B. 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C. 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D. 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 (第17题图) (第18题图)1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注:氢氧化钠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剂),正确的组合是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③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中的(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某植物茎横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甲,其叶片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乙,整株植物体内物质运输方向的示意图如图丙。则下列有关水分运输的部位与箭头所示运输方向正确的是() A. 甲和丙,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B. 甲和丁,运输方向如戊所示C. 乙和丁,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D. 乙和丙,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20、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暗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B.(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C.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y-z)gD.假设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y-x)g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21、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名称是 。(2)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沿着茎向上运输到叶片,其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 作用。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22、无土栽培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栽培植物的一种农业新技术。如图甲所示,无土栽培甚至可以在自家阳台上进行种植,既满足了家庭蔬菜需求,也带来了种植乐趣。 (1)无土栽培法种植的蔬菜体内有机物的获得方式与一般栽培法是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当栽培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可以在营养液中适当增加 肥(选填“氮”或“磷”或“钾”)以促进生长和开花。 23、为了实现人类移居月球的梦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月宫一号”人工密闭舱生态系统。3位实验员在“月宫一号”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中,在植物舱中完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栽培筛选出的5种粮食作物、15种蔬菜作物和1种水果。在实验中,发现了空气中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以及人的呼吸作用的影响量化规律。图为“月宫一号”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原理图,请据图回答: (1)在密闭舱内能够生存,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氧气。(2)该生命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较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 。同时,月宫一号实验还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24、如图所示为树枝中的天牛幼虫,天牛是一种害虫,初龄幼虫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钻入树干内部,以木屑为食。(1)幼虫在树皮下取食时,破坏的是输导组织中的 。(2)图中树枝体内 的运输受到影响。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26题图)25、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来运输的,小晨同学设计了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实验现象。(1)实验中小晨为了让现象更加明显些,应将植株放在 环境下进行实验;(2)小晨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还需要再继续实验步骤三,请你帮她写出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 。26、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1)曲线ab段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 ℃左右;(3)当温度在35℃时,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 毫克; 27、图一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植物所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图二,是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一中过程[ ] 的效率。(2)图一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②主要是通过茎中的 运输的,大部分通过叶散发出去。(3)该植物体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一中的 (填代号)。 28、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 4 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 1 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 1 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 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叶在 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 _________毫克。 (2)若温度由 28℃改为 29℃,图乙中相应的 a 点在原位置_____________方。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29、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 (填“O2”或“CO2”)的速率。(2)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变化能转化为U形管右侧管内液面高度变化的原因是 。(3)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 实验,请简单设计该实验: 。 30、取4株大小相同、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装置的质量。图乙曲线表示实验结果:(1)曲线II代表 组装置的实验结果;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该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中 一面气孔数量多。(2)若将装置A放入①玻璃罩内;②暗室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 31、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外阳光下,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内。太阳光与照明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哪个更有利呢?小科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它必需的器材。【实验步骤】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每套装置如图所示,平均分成两组。③第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装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④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1)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2)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 。(3)如果实验中未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第31题图) (第32题图) (第33题图)四、解答题((第32题5分,第33题7分,第34题10分,共22分)3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全民抗击“莫兰蒂”台风,福建沿海受灾严重,灾后重建措施要求科学有序,例如大量断枝和落叶被运往岛外沤制绿肥料,园林工人将倒伏的树木扶正回植,修剪枝叶,在开裂处裹保湿绒布,还为一些树木“打吊针”输营养液(如图):(1)对回植的树木修剪枝叶、裹保湿绒布,主要目的是减少植物 ,防止水分散失。(2)沤制绿化肥料,就是将断枝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 。这样做的目的是 。(3)观察图,给树木“打吊针”,输营养液是通过植物 部的导管向上输导,其动力来源于植物的 。33、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结构。请回答:(1)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①代表的气体为 ;(2)[A]代表的的生理活动为 作用。该生理活动能 (填“合成”或“分解”)有机物; (填“贮存”或“释放”)能量;(3)白天,植物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即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 34、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B→F→G→ 。(2)在步骤B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3)在步骤C中,进行叶片的脱色处理,小烧杯内装的液体是 。(4)在步骤D中,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叶片 (选填“遮光”或“未遮光”)部分。(5)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 是绿叶制造淀粉的条件。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5101520253035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1554232252119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