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4页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5页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6页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7页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评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学习目标,创设情境,一种或多种物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分散,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溶液粒子通过滤纸,胶体粒子通过滤纸,溶液中含Cl-,溶液中不含淀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从微观尺度认识分散系的分类,能通过简单的实验设计,比较分散系粒子直径大小;2.通过对Fe(OH)3胶体性质的讨论,能从微观尺度和宏观性质相结合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1.阳光照进树林,为什么会有一条光亮的通路?2.向豆浆里加入石膏,就变成了豆腐,是什么原因呢?3.为什么在长江的入海口会形成沙洲?4.铁盐为什么能净水?
    任务一:认识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与组成(1)概念:把 以粒子形式分散在 中所得到的混合物体系。(2)组成:分散系中 成粒子的物质叫做称作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记:分散系都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阅读交流】阅读教材p8,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思考】指出表格中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阅读交流】阅读教材p8,交流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及其依据。
    分散系按照 分类。
    记:1nm=10-9m =10-7cm
    【总结】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记)。
    【实验设计】比较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大小。说出你的实验方案。[提供:滤纸(孔径30微米)、半透膜(孔径0-100nm )]【实验操作】
    上层由浑浊有固体,下层滤纸无固体颗粒
    总结:分散质粒子直径:浊液粒子>胶体粒子和溶液粒子。
    悬浊液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半透膜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半透膜中再加入淀粉胶体溶液
    扎好半透膜中悬挂于蒸馏水中
    【实验设计】比较NaCl溶液、 淀粉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了解、选用)
    取溶液半透膜外(左)、半透膜内(右)
    变浑浊(左)未变蓝(右)
    总结:胶体粒子不可以通过半透膜,溶液粒子可以通过半透膜。 粒子直径大小:浊液> 胶体> 溶液。
    【评价训练】1.判断正误 (1)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 ) (2)“冰水混合物”是--种分散系( ) (3)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 (4)分散系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 ) (5)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 (6)直径为1~100 nm的粒子称为胶体( )
    2.溶液、胶体和独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任务二:认识胶体的分类及氢氧化铁的制备
    【阅读交流】阅读教材p8,胶体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归纳总结】2.常见的胶体(补充):教材p8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血液、稀牛奶、稀豆浆、果冻、米粥汤、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淀粉溶液。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教材p9【思考交流】找出实验1-1中关于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操作,指出操作要点;【实验制备】将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入5~6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勾下来)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教材p9【书写表达】 尝试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的注意事项
    (1)要选用蒸馏水、饱和氯化铁溶液,不能用碱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制备; (2)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不能长时间加热。
    任务三:探究胶体的性质
    【活动1】胶体的性质1——介稳性(了解)
    【实验观察】对三种分散系:Fe(OH)3胶体、CuSO4溶液和泥水外观进行比较。
    胶体的微观分析——介稳性分析
    【观察思考】观察图片,从微观粒子角度,你能解读到哪些信息?【交流研讨】尝试从胶体粒子带电情况,解释、推测胶体的稳定性?
    一个Fe(OH)3胶粒包含多个Fe(OH)3分子构成的。
    Fe(OH)3胶粒表面带正电荷。
    记:胶体粒子带电,同一胶体粒子带相同电荷,彼此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沉降。
    整个胶体溶液电中性,不带电。
    【活动2】胶体的性质2——丁达尔效应(重点)
    【实验探究】把盛有溶液和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光通过不同分散系微观情况
    记:区分胶体与溶液的物理方法,但不是本质区别。
    【概念学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溶液,能形成光亮的通路。【阅读了解】教材p10丁达尔效应
    微粒大小,影响物质性质
    【活动3】胶体的性质3——聚沉(稳定性的破坏)
    【交流研讨】从胶体的介稳性尝试解释配制Fe(OH)3胶体时,不能过度加热、搅拌和使用自来水的原因?
    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热、搅拌;2.加入足量溶于水,产生阴阳离子的化合物——电解质,破坏稳定性;3.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4.久置
    【交流研讨】你能解释以下现象了吗?a.长江三角洲的形成b.加卤水(含MgCl2等)点豆腐c.钢笔换不同牌子墨水容易堵
    一个Fe(OH)3胶粒包含多个Fe(OH)3分子构成的,因而粒子表面积较大。
    【活动4】胶体的性质4——吸附作用(净水)
    【思考交流】从微观角度尝试解释说明铁盐的净水原理:
    胶体粒子表面积较大,具有物理吸附作用。
    【辨析思考】在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分散系为悬浊液。分析两溶液混合生成悬浊液而不是生成胶体的原因。
    OH-浓度大,生成的Fe(OH)3多,聚集成大颗粒而沉降,形成沉淀,属于悬浊液。
    根据实验目的,控制实验条件
    【迁移应用】AlCl3 具有与FeCl3 类似的性质,写出AlCl3常温下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1】 (2022 ●重庆八中高一期末)“纳米碳酸钙“是一种微粒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特殊材料,将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形成分散系,其具有的性质是( )A.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不能透过滤纸C.不能与盐酸反应 D.一定是浊液

    相关课件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要求,分散系,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说课课件ppt,共1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