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三章密度的测量与实验专题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密度的测量与实验专题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共10页。
八年级第三章密度的测量与实验专题一、单选题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时,下列操作步骤不必要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矿石的质量是 27.4gB.矿石的体积是 40cm3C.矿石的密度是 2.7g/cm3 D.实验过程中石块打碎了,密度将会变小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杯子里溢出水最多的是( )(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C.放铝块的杯子 D.溢出的水一样多4.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现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已知ρ1>ρ2。现在,向两容器分别倒入这两种液体,且都倒满。倒入方法:取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倒入A;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倒入B;设此时A容器的总质量为mA,B容器的总质量为mB,则mA、mB的关系为( ) A.mA=mB B.mA>mBC.mA<mB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5.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采用方案 测出的密度值较准确;另一方案所测的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三、实验探究题6.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3)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为 g/cm3(保留1位小数),图乙中的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7.小星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1)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m= 。(2)小星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乙图放置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请你指出测量石块体积操作的一个错误之处: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V= ,石块密度为 。(设操作中的错误已改正)8.小明在郊游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准备在实验室测出该矿石的密度。由于石块体积较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进行了以下的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2)矿石无法放入量筒,小明想到了一个方法,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顺序进行了测量,可知矿石的体积是 cm3; (3)若此前用托盘天平测得矿石的质量为168g,则矿石的密度是 kg/m3; 9.小敏同学想测出一个塑料实心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敏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B.把适量水倒入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栓一个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D.剪断细线,让铁块单独静止于水中如图d 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示数为V3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_ kg/m3(2)本实验中步骤 是多余的。 (3)本实验中如果没有天平,但有弹簧测力计,请写出你的操作步骤 .四、解答题10.小柯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把塑料球和小铁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塑料球的质量为 。(2)小明用ρ= mV2−V1 计算塑料球的密度,其结果比真实值 。(3)若要用ρ= mV2−V1 准确测出塑料球的密度,可以改进实验步骤B,写出改进后的实验步骤B: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密度的测量过程分析判断。【解答】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时,实验过程如下: 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则液体的密度为:ρ=mV=m总−m剩V。故选A。2.【答案】C【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2)矿石的体积可通过量筒中两次的示数之差得出;(3)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得矿石的密度;(4)根据密度的特点判断。【解答】A.图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矿石的质量m=20g+5g+2g=27g,故A错误;B.矿石的体积V=40cm3-30cm3=10cm3,故B错误;C.矿石的密度ρ=mV=27g10cm3=2.7g/cm3,故C正确;D.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因此石块打碎后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3.【答案】C【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ρ=mV可得V=mρ,据此分析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知:ρ铜>ρ铁>ρ铝,铜块、铁块、铝块的质量相等,由V=mρ可知:V铝>V铁>V铜,所以杯子里溢出水最多的是放铝的杯子;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4.【答案】C【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ρ=mV分析即可。【解答】A容器中倒入等质量的两种液体,混合液的密度ρA=mAV=mAmA2ρ1+mA2ρ2=2ρ1ρ2ρ1+ρ2;B容器中倒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混合液的密度ρB=mBV=ρ1×v2+ρ2×v2v=12(ρ1+ρ2);ρA−ρB=4ρ1ρ2−(ρ1+ρ2)22(ρ1+ρ2)=−(ρ1−ρ2)22(ρ1+ρ2)<0,所以ρA<ρB;,因为两容器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mA
八年级第三章密度的测量与实验专题一、单选题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时,下列操作步骤不必要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矿石的质量是 27.4gB.矿石的体积是 40cm3C.矿石的密度是 2.7g/cm3 D.实验过程中石块打碎了,密度将会变小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杯子里溢出水最多的是( )(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C.放铝块的杯子 D.溢出的水一样多4.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现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已知ρ1>ρ2。现在,向两容器分别倒入这两种液体,且都倒满。倒入方法:取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倒入A;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倒入B;设此时A容器的总质量为mA,B容器的总质量为mB,则mA、mB的关系为( ) A.mA=mB B.mA>mBC.mA<mB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5.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采用方案 测出的密度值较准确;另一方案所测的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三、实验探究题6.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3)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为 g/cm3(保留1位小数),图乙中的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7.小星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1)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m= 。(2)小星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乙图放置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请你指出测量石块体积操作的一个错误之处: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V= ,石块密度为 。(设操作中的错误已改正)8.小明在郊游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准备在实验室测出该矿石的密度。由于石块体积较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进行了以下的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2)矿石无法放入量筒,小明想到了一个方法,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顺序进行了测量,可知矿石的体积是 cm3; (3)若此前用托盘天平测得矿石的质量为168g,则矿石的密度是 kg/m3; 9.小敏同学想测出一个塑料实心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敏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B.把适量水倒入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栓一个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D.剪断细线,让铁块单独静止于水中如图d 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示数为V3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_ kg/m3(2)本实验中步骤 是多余的。 (3)本实验中如果没有天平,但有弹簧测力计,请写出你的操作步骤 .四、解答题10.小柯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把塑料球和小铁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塑料球的质量为 。(2)小明用ρ= mV2−V1 计算塑料球的密度,其结果比真实值 。(3)若要用ρ= mV2−V1 准确测出塑料球的密度,可以改进实验步骤B,写出改进后的实验步骤B: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密度的测量过程分析判断。【解答】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时,实验过程如下: 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则液体的密度为:ρ=mV=m总−m剩V。故选A。2.【答案】C【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2)矿石的体积可通过量筒中两次的示数之差得出;(3)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得矿石的密度;(4)根据密度的特点判断。【解答】A.图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矿石的质量m=20g+5g+2g=27g,故A错误;B.矿石的体积V=40cm3-30cm3=10cm3,故B错误;C.矿石的密度ρ=mV=27g10cm3=2.7g/cm3,故C正确;D.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因此石块打碎后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3.【答案】C【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ρ=mV可得V=mρ,据此分析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知:ρ铜>ρ铁>ρ铝,铜块、铁块、铝块的质量相等,由V=mρ可知:V铝>V铁>V铜,所以杯子里溢出水最多的是放铝的杯子;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4.【答案】C【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ρ=mV分析即可。【解答】A容器中倒入等质量的两种液体,混合液的密度ρA=mAV=mAmA2ρ1+mA2ρ2=2ρ1ρ2ρ1+ρ2;B容器中倒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混合液的密度ρB=mBV=ρ1×v2+ρ2×v2v=12(ρ1+ρ2);ρA−ρB=4ρ1ρ2−(ρ1+ρ2)22(ρ1+ρ2)=−(ρ1−ρ2)22(ρ1+ρ2)<0,所以ρA<ρB;,因为两容器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mA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