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运用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用楷书抄写下面句子,注意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ㅤㅤ汉字的形体健美。比如一个“水”字,雨水或点点滴滴,或滂滂沱沱,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2.(10分)看拼音,写词语。
3.(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玲珑剔透(lóng) 隐瞒(mán) 执拗(niù) 拘束(shù)
B.有恃无恐(shì) 抖擞(sǒu) 依偎(wēi) 田埂(gěn)
C.万马齐喑(yīn) 挑剔(tī) 强迫(qiáng) 垂蔓(màn)
D.鳞爪飞扬(zhǎ) 灰烬(jìn) 树冠(guàn) 镜匣(xiá)
4.(2分)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璧辉煌 哀鸿遍野 富丽堂皇 不拘一格
B.一泄千里 安居乐业 诗情画意 流离失所
C.不动声色 姿态万千 优然自得 清澄明亮
D.人影绰绰 同心协力 无影无踪 亭台楼阁
5.(2分)下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完璧归赵(齐全) 难以置信(设立、装设) 怒气冲冲(生气的样子)
B.无穷无尽(完毕) 素之一忽(本来的) 相依为命(依靠)
C.理所当然(道理) 只字不提(提出) 多事之秋(秋天)
D.负荆请罪(背着) 不计其数(计算) 美中不足(足够、满足)
6.(2分)下列加点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繁荣昌盛,百姓才能丰衣足食。
B.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C.昔日的圣地,如今已是内忧外患,一片萧瑟了。
D.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7.(2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下面对这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部分跟“都浸在桂花香里”表达的意思一样。
B.朗读这句话时,“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都要加重语气,加快语速,让人感受到桂花香气的浓郁悠远,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C.“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说明“浸在桂花香里”的不仅仅是“我”家,还有周围的邻居们。
D.作者以“浸”写“香”,化无形为有形,把感受到的桂花香气描绘得生动传神。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和“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中两个“开辟”的意思是一样的。
B.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必须想办法理解意思,才可以继续往下读。
C.《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是为了与被毁灭后的圆明园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
D.《将相和》一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了渑池会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9.(14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师北定中原日, 。《示儿》
(2) ,西湖歌舞几时休?《题临安邸》
(3) ,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4)家家乞巧望秋月, 。《乞巧》
(5)天戴其苍, 。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 。美哉, , !壮哉, , !《少年中国说》
(6)莫等闲, , 。(岳飞)
(7) ,非是藉秋风。《蝉》
二、阅读理解(30分)
10.(11分)
ㅤㅤ①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时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耳边风呼呼地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叫妈妈。越飞越近,眼看就要赶上了,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了一条天河。天河很宽,牛郎飞不过去了。
ㅤㅤ②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不能住在一块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这篇课文属于 故事。
(3)从“只见梭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中,你体会到 ;“紧急事”指 。
(4)文中“老太婆”是称呼 ,此处这个词的感情色彩是 ,这样称呼是因为 。
11.(19分)
泥人张
ㅤㅤ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ㅤㅤ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ㅤㅤ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
ㅤㅤ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ㅤㅤ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吃菜,西瞧东看
ㅤㅤ⑥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ㅤㅤ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ㅤㅤ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
ㅤㅤ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ㅤㅤ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ㅤㅤ⑪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ㅤㅤ⑫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ㅤㅤ⑬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ㅤㅤ⑭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大名鼎鼎
找乐子
(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 描写,写出了 。
(3)第⑥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 描写,它的作用是 。
(4)第⑧自然段“伸手抠泥、 、 、‘叭’地一戳”具体描写了泥人张捏海张五的过程,这属于 描写。而对泥人张的 和眼睛所做事情的描写,更加表现了他的艺高胆大。
(5)第⑪自然段中“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一句在文中起着 的作用。
(6)泥人张是如何“回报”海张五的?
A.他用大泥团扔海张五。
B.他找来一些人,将海张五狠狠地揍了一顿。
C.泥人张捏了海张五,并且让人成批生产贱卖,灭了海张五的威风。
(7)读了文章后,你觉得泥人张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写一写。
三、运用表达(30分)
12.是谁,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是谁,给了你前行的信心?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又多少人曾给予你帮助,通过具体事例让别人了解他(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3分)用楷书抄写下面句子,注意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ㅤㅤ汉字的形体健美。比如一个“水”字,雨水或点点滴滴,或滂滂沱沱,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汉字的形体健美。比如一个“水”字,雨水或点点滴滴,或滂滂沱沱,或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解答】故答案为:
汉字的形体健美。比如一个“水”字,或滂滂沱沱,一切云情雨意。
2.(10分)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故答案为:
侵略 吩咐 糕饼 缠绕 懒惰
妨碍 汛期 胆怯 发誓 毁灭
3.(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玲珑剔透(lóng) 隐瞒(mán) 执拗(niù) 拘束(shù)
B.有恃无恐(shì) 抖擞(sǒu) 依偎(wēi) 田埂(gěn)
C.万马齐喑(yīn) 挑剔(tī) 强迫(qiáng) 垂蔓(màn)
D.鳞爪飞扬(zhǎ) 灰烬(jìn) 树冠(guàn) 镜匣(xiá)
【解答】A.正确。
B.有误。“田埂”的“埂”读作“gěng”。
C.有误。“强”为多音字,意为勉强,意为力量大(跟“弱”相对),意为 ;固执。
D.有误。“冠”为多音字,意为帽子。读“guàn”时。故“树冠”的“冠”读作“guān”。
故选:A。
4.(2分)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璧辉煌 哀鸿遍野 富丽堂皇 不拘一格
B.一泄千里 安居乐业 诗情画意 流离失所
C.不动声色 姿态万千 优然自得 清澄明亮
D.人影绰绰 同心协力 无影无踪 亭台楼阁
【解答】A.有误,金碧辉煌:形容建筑装饰华丽。故“金璧辉煌”的“璧”错误。
B.有误,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流畅。
C.有误,悠然自得:形容安闲舒适。故“优然自得”的“优”错误。
D.正确。
故选:D。
5.(2分)下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完璧归赵(齐全) 难以置信(设立、装设) 怒气冲冲(生气的样子)
B.无穷无尽(完毕) 素之一忽(本来的) 相依为命(依靠)
C.理所当然(道理) 只字不提(提出) 多事之秋(秋天)
D.负荆请罪(背着) 不计其数(计算) 美中不足(足够、满足)
【解答】A.有误。难以置信:不容易让人相信,让。
B.有误。无穷无尽:没有止境。尽:完了。“素之一忽”的“忽”的意思是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
C.有误。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
D.正确。
故选:D。
6.(2分)下列加点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繁荣昌盛,百姓才能丰衣足食。
B.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C.昔日的圣地,如今已是内忧外患,一片萧瑟了。
D.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解答】A.丰衣足食:穿的丰富,吃的充足。与语境相符。
B.苦不堪言: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C.内忧外患:国内不安定,并有外来侵略。与语境不相符。
D.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故选:C。
7.(2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下面对这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部分跟“都浸在桂花香里”表达的意思一样。
B.朗读这句话时,“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都要加重语气,加快语速,让人感受到桂花香气的浓郁悠远,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C.“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说明“浸在桂花香里”的不仅仅是“我”家,还有周围的邻居们。
D.作者以“浸”写“香”,化无形为有形,把感受到的桂花香气描绘得生动传神。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读这句话时、浸”要加重语气,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故选:B。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和“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中两个“开辟”的意思是一样的。
B.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必须想办法理解意思,才可以继续往下读。
C.《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是为了与被毁灭后的圆明园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
D.《将相和》一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了渑池会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解答】A.有误,第一个“开辟”指开垦;创立。
B.有误,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可以跳过去。
C.正确。
D.有误,《将相和》一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渑池会面。
故选:C。
9.(14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2)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题临安邸》
(3)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4)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5)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美哉, 我少年中国 , 与天不老 !壮哉, 我中国少年 , 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
(6)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岳飞)
(7)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蝉》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陆游的《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无忘告乃翁。
(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
(3)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万马齐喑究可哀,不拘一格降人材。
(4)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林杰的《乞巧》,牵牛织女渡河桥,穿尽红丝几万条。
(5)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地履其黄,横有八荒,来日方长,我少年中国!壮哉,与国无疆!
(6)考查名言警句。“莫等闲,空悲切”是岳飞的名句,花白了少年黑发。
(7)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虞世南《蝉》,流响出疏桐,非是藉秋风。
故答案为:
(1)家祭无忘告乃翁;
(2)山外青山楼外楼;
(3)九州生气恃风雷;
(4)穿尽红丝几万条;
(5)地履其黄 横有八荒 我少年中国 我中国少年 。
(6)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7)居高声自远。
10.(11分)阅读理解
ㅤㅤ①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时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耳边风呼呼地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叫妈妈。越飞越近,眼看就要赶上了,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了一条天河。天河很宽,牛郎飞不过去了。
ㅤㅤ②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不能住在一块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
语段讲述了织女被天宫召回后,牛郎挑上一双儿女,披上牛皮去追赶织女,在快要追上后,却被王母娘娘画的天河给隔开了,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后来牛郎和织女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牛郎织女 》,这篇课文属于 民间 故事。
(3)从“只见梭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中,你体会到 织女刚被抓走 ;“紧急事”指 织女被抓走了 。
(4)文中“老太婆”是称呼 王母娘娘 ,此处这个词的感情色彩是 贬义词 ,这样称呼是因为 对王母娘娘的愤恨 。
【解答】(1)考查概括语段内容。通读语段可知,牛郎挑上一双儿女,在快要追上后,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
(2)考查文学常识。通读课文原文,这段文字选自课文《牛郎织女》。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中;“紧急事”指织女被抓走了。
(4)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这句话中的“老太婆”是称呼王母娘娘,这样称呼是因为作者对王母娘娘的愤恨。
故答案为:
(1)语段讲述了织女被天兵天将抓回后,牛郎挑上一双儿女,在快要追上后,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
(2)牛郎织女 民间;
(3)织女刚被抓走 织女被抓走了;
(4)王母娘娘 贬义词 。
11.(19分)
泥人张
ㅤㅤ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ㅤㅤ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ㅤㅤ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
ㅤㅤ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ㅤㅤ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吃菜,西瞧东看
ㅤㅤ⑥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ㅤㅤ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ㅤㅤ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
ㅤㅤ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ㅤㅤ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ㅤㅤ⑪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ㅤㅤ⑫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ㅤㅤ⑬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ㅤㅤ⑭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大名鼎鼎 指张五爷名气很大。
找乐子 指找海张五故意拿“泥人张”解闷。
(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 外貌 描写,写出了 张五爷一脸狂气,长得丑、为人轻狂的特点 。
(3)第⑥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 语言 描写,它的作用是 侧面衬托“泥人张”手艺的高超 。
(4)第⑧自然段“伸手抠泥、 右手依然端杯饮酒 、 几个手指飞快捏弄 、‘叭’地一戳”具体描写了泥人张捏海张五的过程,这属于 动作 描写。而对泥人张的 手 和眼睛所做事情的描写,更加表现了他的艺高胆大。
(5)第⑪自然段中“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一句在文中起着 承上启下 的作用。
(6)泥人张是如何“回报”海张五的? C
A.他用大泥团扔海张五。
B.他找来一些人,将海张五狠狠地揍了一顿。
C.泥人张捏了海张五,并且让人成批生产贱卖,灭了海张五的威风。
(7)读了文章后,你觉得泥人张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写一写。
泥人张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手艺高超、出神入化。
【解答】(1)考查词语含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找乐子指海张五故意拿“泥人张”解闷。
(2)考查描写手法及作用。“中间一位穿得阔绰,中溜个子,架式挺牛,写出了张五爷一脸狂气、为人轻狂的特点。
(3)考查描写手法及作用。“有个细嗓门的说:‘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台上的嘛样。’”是语言描写。
(4)考查描写手法。第⑧自然段“伸手抠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这属于动作描写,更加表现了他的艺高胆大。
(5)考查句段作用。文中“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一句,“没有这样完的”引出下文“泥人张“回报”海张五之事”。
(6)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可知,然后捏成海张五的样子摆在桌上羞辱他,引得许多人前来围观。故选C。
(7)考查形象分析。阅读全文可知、外貌描写。如:第③自然段中的“随后手一停,起身去柜台结账”这句话中对泥人张的一个动作描写“戳”字、鄙夷不屑的心理,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小鼓眼,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可以看出“泥人张”捏的泥人惟妙惟肖。
故答案为:
(1)张五爷名气很大 海张五故意拿“泥人张”解闷;
(2)外貌 张五爷一脸狂气、为人轻狂的特点;
(3)语言 侧面衬托“泥人张”手艺的高超;
(4)右手依然端杯饮酒 几个手指飞快捏弄 手;
(5)承上启下;
(6)C;
(7)泥人张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出神入化。
12.(30分)习作小天地。
是谁,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是谁,给了你前行的信心?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又多少人曾给予你帮助,通过具体事例让别人了解他(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解答】一个难忘的人
在我的小学生涯里,有许许多多令我难忘的人,有的真诚帮助我,那事.
记得那是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经常忘带东西.一次.到上课的时候,急得我抓耳挠腮,我的同桌看见了,先用我的,我再画.”这下好了.
美术老师来了,她问:“有谁没水彩笔!”我慢腾腾地刚想站起来,拉拉我的衣角,低着头,“啊!这,既借我水彩.
老师已一步步朝我们走过来,严厉地批评她说:“我一直强调要带美术用具?你怎么没把自己忘家里呢,让她在座位上罚站.
我顿时蒙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可是,我最终没有说,沉思了一会儿,上色,画出了一幅“友谊之路”的画,一起去上学,她甜甜地笑了.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至今我还十分难忘,她的一言一行让我记忆犹新.帮助他人.qīn luè
fēn fù
gā bǐng
chán rà
lǎn duò
fáng ài
xùn qī
dǎn qiè
fā shì
huǐ miè
qīn luè 侵略
fēn fù 吩咐
gā bǐng 糕饼
chán rà 缠绕
lǎn duò 懒惰
fáng ài 妨碍
xùn qī 汛期
dǎn qiè 胆怯
fā shì 发誓
huǐ miè 毁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县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