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乐园,填空题,选择题,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计算乐园。
1. 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9.3+12.74= 10-2.68+3.7= ※11.08-2.6=
【答案】22.04;11.02;8.48
【解析】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减法可以利用“被减数=减数+差”进行验算。
【详解】9.3+12.74=22.04; 10-2.68+3.7=11.02; ※11.08-2.6=8.48
; ; 验算:
2. 能简算的要简算。
23×98 235×201-235 13.8-1.37+6.2-2.63
25×44 3.75-2.5+5.25 25×32×125
【答案】2254;47000;16;
1100;6.5;100000
【解析】
【分析】根据积不变的性质,把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98分解为100-2,再用分配律计算即可;
逆用乘法分配律,再计算即可;
应用交换律和减法性质,再计算即可;
根据积不变的性质,把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44分解为40+4,再用分配律计算即可;
应用交换律再计算即可;
根据积不变的性质,把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32分解为4×8,再用结合律计算即可
【详解】23×98
=23×(100-2)
=23×100-23×2
=2300-46
=2254
235×201-235
=235×(201-1)
=235×200
=47000
13.8-1.37+6.2-2.63
=(13.8+6.2)-(1.37+2.63)
=20-4
=16
25×44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3.75-2.5+5.25
=3.75+5.25-2.5
=9-2.5
=6.5
25×32×125
=25×4×8×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二、填空题。
3. 哈密瓜重a千克,西瓜比这个哈密瓜的3倍轻0.3千克。
(1)西瓜重( )千克。
(2)当a=2时,西瓜重( )千克。
【答案】3. 3a-0.3
4. 5.7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3×哈密瓜的重量-0.3=西瓜的重量,所以西瓜的重量表示为:3a-0.3,当a=2时,代入算式计算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
西瓜重(3a-0.3)千克。
【小问2详解】
3×2-0.3
=6-03
=5.7(千克)
当a=2时,西瓜重5.7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明确数量关系,准确计算即可。
4. 括号里填上“>”“<”或“=”。
5.40( )54 560千米( )568米 6平方米( )590平方分米
0.485( )0.845 0.5吨( )50千克 35×11( )35×10+35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分析】小数直接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整数部分大的则数大,反之则小,整数相同,比较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向右逐位比较即可;根据1千米=1000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吨=1000千克,由高向低换算乘进率,单位换算为统一名数,再比较大小即可;算式比较大小,计算出算式结果再比较即可。
【详解】5.40<54;
560千米=560000米,560千米>568米;
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6平方米>590平方分米;
0.485<0.845;
0.5吨=500千克,0.5吨>50千克;
35×10+35=35×(10+1)=35×11,35×11=35×10+3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和整数的比较大小、算式的比较大小以及单位换算的应用。
5. 3.9吨=( )千克 5千米70米=( )千米=( )米
8.2米=( )米( )分米 28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答案】 ①. 3900 ②. 5.07 ③. 5070 ④. 8 ⑤. 2 ⑥. 2.8
【解析】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米=10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由高向低换算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即可解答。
【详解】3.9×1000=3900,3.9吨=3900千克;
70÷1000=0.07,70米=0.07千米,5千米70米=5.07千米,
5×1000=5000,5千米=5000米,5千米70米=5070米,
5千米70米=5.07千米=5070米;
0.2×10=2,0.2米=2分米,8.2米=8米2分米;
280÷100=2.8,280平方厘米=2.8平方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关键是由高向低换算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6. 把13.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缩小到它的是( )。
【答案】 ①. 1360 ②. 0.0136
【解析】
【分析】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也就是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把13.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1360,缩小到它的是0.0136。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 把509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是( )万。
【答案】 ①. 50.96 ②. 51.0
【解析】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我们看的是百分位,把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详解】509600=50.96万
50.96万≈51.0万
把509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50.96)万,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是(51.0)万。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改写和求小数的近似数,需要注意的是精确到哪一位则哪一位上的0不能省略。
8. 0.56加上( )个0.01是0.8;( )个0.01减去0.34是0.5。
【答案】 ①. 24 ②. 84
【解析】
【分析】0.8-0.56=0.24,则0.56加上0.24是0.8。0.24里面有24个0.01,则0.56加上24个0.01是0.8。0.34+0.5=0.84,则0.84减去0.34是0.5。0.84里面有84个0.01,则84个0.01减去0.34是0.5。
【详解】0.8-0.56=0.24,则0.56加上24个0.01是0.8;
0.34+0.5=0.84,则84个0.01减去0.34是0.5。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法的灵活运用。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9. 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数最小是_____,最大是_____。
【答案】4.95;5.04
【解析】
【分析】(1)要想最小就是百分位上的数要进位,进位的数有5、6、7、8、9,最小的是5,十分位上进位后得到0,说明原来是10-1=9,9加上进的一,再进位得到个位的5,说明个位原来是5-1=4,据此写出;
(2)要想最大,百分位上的数字要舍去,舍去的数字有1、2、、3、4,其中最大的是4,即百分位上是4,个位、十分位上的数字不变,据此写出。
【详解】(1)4.95≈5.0;
(2)5.04≈5.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最大时百分位要舍去,最小时百分位要进位。
10. 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一根小棒长7分米,第二根小棒长3分米,第三根小棒最长可以是( )分米,最短可以是( )分米。(小棒的长度取整分米数)
【答案】 ①. 9 ②. 5
【解析】
【分析】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此题依此计算并填空即可。
【详解】7分米+3分米=10分米
7分米-3分米=4分米
4分米<第三根小棒的长度<10分米
4+1=5(分米)
10-1=9(分米)
因此第三根小棒最长是9分米,最短是5分米。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我们佩戴的红领巾,按角分类属于( )三角形,按边分类属于( )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20°,它的顶角是( )。
【答案】 ①. 钝角 ②. 等腰 ③. 140°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结合实际可知:我们戴的红领巾是一个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并且两个底角相等,它既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又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所以它的另一个底角也是2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2个20°,即可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详解】一条红领巾有3个角,其中有一个钝角,有两个锐角。又因为红领巾有两条边相等。
所以红领巾的形状,按角分类属于钝角三角形,按边分类属于等腰三角形。
因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20°,则另一个底角也是20°。
所以顶角是:180°-20°×2
=180°-40°
=14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形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知识的掌握情况。
12. 两根木条分别长14厘米和7厘米,再用一根( )厘米的木条,就可以钉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答案】14
【解析】
【分析】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当两条相等的边是14厘米,另外一个边是7厘米时,7+14>14,能组成三角形。
(2)当两条相等的边是7厘米,另外一个边是14厘米时,7+7=14,不能组成三角形。
两根木条分别长14厘米和7厘米,再用一根(14)厘米的木条,就可以钉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3. 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是20.6,这个数原来是( )。
【答案】2.06
【解析】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20.6除以1000再乘100即可算出原来的数是几。
【详解】20.6÷1000×100
=0.0206×100
=2.06
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是20.6,这个数原来是(2.06)。
【点睛】熟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14. 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 )个面。
【答案】3
【解析】
【分析】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看到面的个数是不同的,从一个面看,只能看到一个面,从一条棱看,只能看到两个面,从一个项点看,只能看到三个面。
【详解】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3个面。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观察一个几何体,通常从正面、下面和左面观察。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 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如果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 )键清除当前的错误。
A. ONB. OFFC. ACD. =
【答案】C
【解析】
【分析】计算器上ON是开机键,OFF是关机键,AC是清除键,=是等号键,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如果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AC键清除当前的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计算器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一个小数的十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5,其它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小数是( )。
A. 50.5B. 50.005C. 5.05D. 50.05
【答案】A
【解析】
【分析】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第四位是万分位……。
【详解】一个小数的十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5,其它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小数是50.5。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写法,熟记小数的数位顺序是解题关键。
17. 在5.6的末尾添上一个“0”后,它的计数单位是( )。
A. 十分之一B. 百分位C. 百分之一D. 千分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后,它的计数单位就缩小为原来的。
【详解】在5.6的末尾添上一个“0”后,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性质。关键是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
18. 下面的立体图形中,从前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分析】A.从前面看有2层,下边1层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左1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有2层,下边1层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左1个小正方形;
B.从前面看有2层,下边1层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左1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有2层,下边1层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右1个小正方形;
C.从前面看有2层,下边1层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右1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有2层,下边1层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左1个小正方形;
【详解】A.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
B.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
C.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
从前面、左面看到图形完全相同的是。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确定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19. 把下面各数中的“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A. 0.830B. 8.03C. 80.30D. 8.30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A.0.830是小数,但此小数中的“0”没有在小数的末尾;
B.8.03是小数,但此小数中的“0”没有在小数的末尾;
C.80.30是小数,但此小数中的“0”没有在小数的末尾;
D.8.30是小数,且此小数中的“0”在小数的末尾,即8.30=8.3。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下面小数与1最接近的是( )。
A. 0.999B. 1.01C. 1.009D. 0.99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1与各选项中数的差,哪个差最小就是最接近的。
【详解】A.1-0.999=0.001;
B.1.01-1=0.01;
C.1.009-1=0.009;
D.1-0.99=0.01;
0.001<0.009<0.01最小,与1最接近的是0.999。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减法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21. 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说明第三个角的度数占整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一半,也就是90°,据此判断即可。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说明第三个角的度数占整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一半,也就是90°,在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90度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掌握以及对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的掌握。
22. 某商店出售下列四种形状的地砖: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若只选购其中一种地砖进行密铺,可供选择的地砖共有( )种。
A. 4B. 3C. 2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选购一种进行密铺,意思就是选购一种地砖铺下去的时候,这些地砖可以合缝,也就是说当图形的几个角拼在一起组成360度时就能够进行密铺,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相等,且都为60°,由于60°×6=360°,故六个这样的正三角形地砖可以进行密铺;
(2)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有很多,但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当拼接点处几个角的和为360度时可以密铺,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所以平行四边形也可以进行密铺;
(3)梯形的形状也有很多,但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当拼接点处几个角的和为360度时可以密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接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所以梯形也可以进行密铺;
(4)正五边形的五个角度数都相等,且每个角度数为108°,由于108°无法整除360°,所以不能进行密铺;
(5)正六边形的六个角度数都相等,且每个角度数为120°,由于120°×3=360°,故三个这样的地砖可以进行密铺。
综上有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理解与掌握。
23. 按图中所示方法把三角形中的一个 45°的内角剪去,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 )。
A. 360°B. 180°C. 135°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把三角形的45°的内角剪掉,剩余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利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做题即可。
【详解】把三角形中的一个45°的内角剪去,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360°。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关键是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做题。
四、动手操作。
24. (1)画一画:以下面左边竖线为三角形的底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底边上的高。
(2)变一变:把下面右边的图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画等腰三角形;再从底边对应的顶点引一条垂直于底边的线为垂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由两组平行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即可画出平行四边形。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垂线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画法。
25. 在图中找到0.18、0.25、0.42、0.375的位置,并照样子标注出来。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和0.2之间、0.2和0.3之间、0.3和0.4之间、0.4和0.5之间都是有10个单位长度,则每个单位长度表示0.01。据此在数轴上标出各数。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判断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五、解决问题。
26. 实验小学新买来一批篮球和足球,其中买篮球60个,共用a元;买足球b个,每个80元。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买这批篮球和足球共用了多少元。
(2)若a=4200,b=25,买这批篮球和足球共用了多少元?
【答案】(1)(a+80b)元
(2)6200元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买足球b个,每个80元,那么买足球共用(80×b)元,买篮球和足球共用了多少元,列式为:(a+80×b)元。
(2)若a=4200,b=25,代入a+80×b即可求出买这批篮球和足球共用了多少元,据此解答。
【详解】(1)a+80×b=(a+80b)元
答:买这批篮球和足球共用了(a+80b)元。
(2)若a=4200,b=25;
a+80×b
=4200+80×25
=4200+2000
=6200(元)
答:买这批篮球和足球共用了62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掌握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27.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千米。一辆公共汽车每天往返9个来回,共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990千米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每天往返9个来回就是走18次,用次数乘路程,即可解答。
【详解】55×9×2
=495×2
=990(千米)
答:共行驶99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法的计算和应用,关键是找到数量关系。
28. 汽车行驶1000千米耗油98升,行驶100千米耗油多少升?
【答案】9.8升
【解析】
【分析】汽车行驶1000千米耗油98升,用汽车的耗油量除以行驶的路程,可以算出汽车行驶1千米平均耗油(98÷1000)升,汽车行驶1千米的耗油量乘行驶的路程,即可算出行驶100千米耗油(98÷1000×100)升。
【详解】98÷1000×100
=0.098×100
=9.8(升)
答:行驶100千米耗油9.8升。
【点睛】一个数乘10、100、1000……,只需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2位、3位……;一个数除以10、100、1000……,只需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2位、3位……。
29. 王老师买奖品,每本2元的本子买了28本,每支8元的钢笔买了20支,她带了200元,够吗?
【答案】不够
【解析】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每本本子的价钱乘买的本数,可以算出买本子需要(2×28)元;每支钢笔的价钱乘买的支数,可以算出买钢笔需要(8×20)元,王老师买奖品一共需要(2×28+8×20)元,再与200元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2×28+8×20
=56+160
=216(元)
216>200
答:她带了200元不够。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明确总价、单价、数量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30. 某市地铁一期工程分高架线和地下线两部分,总长13.8千米,其中高架线大约长6.5千米,地下线的长度比高架线长多少千米?
【答案】0.8千米
【解析】
【分析】地铁总长度减去高架线长度,可以算出地下线的长度是(13.8-6.5)千米,地下线的长度减去高架线的长度,即可算出地下线的长度比高架线长多少千米。
【详解】13.8-6.5=7.3(千米)
7.3-6.5=0.8(千米)
答:地下线的长度比高架线长0.8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小数减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小数减法计算是解题关键。
31. 工厂买来一堆煤,用去了20.6吨,用去的比剩下的多2.6吨,这堆煤原来有多少吨?
【答案】38.6吨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去的比剩下的多2.6吨,用用去的吨数减去比剩下多的吨数就是剩下的吨数,用去的加上剩下的就是原来的吨数。
【详解】剩下的煤:
20.6-2.6=18(吨)
这堆煤原来一共有:
20.6+18=38.6(吨)
答:这堆煤原来有38.6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明确数量关系准确计算即可。
附加题。
32. 一筐苹果连筐共重46.6千克,卖出一半后连筐共重25.2千克,这筐苹果重( )千克,筐重( )千克。
【答案】 ①. 42.8 ②. 3.8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卖出一半苹果的质量(46.6-25.2)千克,那么苹果的总质量:[(46.6-25.2)×2]千克,再用苹果连筐共重46.6千克减去苹果的总质量为筐的质量。
【详解】(46.6-25.2)×2
=21.4×2
=42.8(千克)
46.6-42.8=3.8(千克)
这筐苹果重42.8千克,筐重3.8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熟练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
33. 明明在计算时,把6×(□+3)错看成6×□+3,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答案】15
【解析】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率的计算方法,6×(□+3)=6×□+6×3,而看错算式后错看成6×□+3,与正确的算式相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6×(□+3)=6×□+6×3;
6×□+6×3-(6×□+3)
=6×□+6×3-6×□-3
=6×□-6×□+6×3-3
=(6-1)×3
=5×3
=15
明明在计算时,把6×(□+3)错看成6×□+3,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1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4. 在A×7=B÷7(A、B均不为0)中,A( )B。(填“>”、“<”或“=”)
【答案】<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A×7=B÷7(A、B均不为0),我们可以利用赋值法,假设A×7=B÷7=7,然后分别求出A和B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设:A×7=B÷7=7
A×7=7
A=1
B÷7=7
B=49
1<49,即A<B。
所以在A×7=B÷7(A、B均不为0)中,A<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假设出等式的值,然后再利用乘除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下册3月月考考试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我会选,我会计算,实际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3月月考阶段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3月月考阶段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3月月考阶段测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龙口市龙矿学校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选择,计算,看图按要求做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