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4.2身体的运动(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4.2身体的运动(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1页
    4.2身体的运动(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2页
    4.2身体的运动(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2.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2.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学本教学导学单
    课题
    4.2身体的运动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2.体育运动对促进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的变化。
    2.能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人体有相似的运动结构,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知道身体的运动是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2.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教学难点:
    学生能清楚地记录和描述身体在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矿泉水瓶,硬卡纸、橡皮筋、胶带、铆钉、剪刀、笔等。
    教师准备:关于人体骨、关节和肌肉的相关资料,与人体运动结构相似的物体图片。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2课。身体的运动机能状况是检验身体健康与否的最外显的指标之一。与所有生物体一样,人体的身体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生长发育和生存的需要。如果说第一课是从整体视角审视评估学生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那么本节课则站在人体系统、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节课在引领学生悉心体验移动哑铃过程中上肢各部分的变化,认识骨、关节和肌肉,构建骨、关节、肌肉协同配合完成运动的肢体运动模型,进而了解保护运动器官的重要性,以及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的方法与策略。
    作为五年级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虽已能感受到骨骼和关节的作用,但是肌肉的作用以及身体各部分是如何协调配合的,还需通过一系列体验、模拟活动来发现,并感受到人体的精密、和谐之美。
    一、聚焦(教学导入)
    1.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否灵活运动,是一个人健康与否最为外显的标志之一。那么,灵活的身体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我们站起来做一做曲臂和伸臂运动来感受一下。
    教师提问:活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我们来摸一摸这些部位,摸到了什么?板书:(骨头、肌肉、关节)
    教师引导:自由做一些别的运动,看看你还摸到了哪些骨头、关节和肌肉,用手指出它们的位置。
    2.我们需要怎么保护它们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呢?
    引导学生说出一些健康保护意识。
    保护就是避免伤害,平时运动、锻炼时,要注意对骨骼、肌肉和关节的保护。要促进它们的生长,除了营养要跟上,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学生初步认识了骨头、关节、肌肉,并知道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二、探索(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探究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举矿泉水瓶的动作的。
    主问题1:探究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举矿泉水瓶的动作的?
    过渡:骨、关节、肌肉组成了运动系统,并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各种动作。你举过哑铃吗?你知道举哑铃过程中上肢是怎样运动的吗?我们把哑铃换成矿泉水瓶,来感受一下。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
    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左手按住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骨、关节和肌肉变化。独自感受一下,为互学准备。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①比较一下,举起和放下哑铃时,手臂不同部位有什么变化?
    ②学生描述在举哑铃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2.汇总意见。并整理存在的问题
    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声音响亮,语言表达流畅,汇报骨、关节和肌肉的变化。
    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感知活动,激发学生去探究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为学生下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作铺垫。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原来是我们上臂中的肌肉收缩带动了骨运动,从而将负重的前臂抬起。通过举、放矿泉水瓶活动,我们知道人体各种活动都是由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地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制作运动模型。
    主问题2: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做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将我们的想法展示出来。
    过渡:刚刚我们进行了丰富的体验活动,那么在举哑铃的过程中,我们上臂内部的骨、关节、肌肉到底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呢?请将你的猜测画下来。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学生尝试独立绘制内部结构图。(用简单的点、线画就可以)
    教师介绍制作过程:
    (1)将其中一张卡纸对折,作为手臂前臂。
    (2)另一张卡纸对折后剪开,将其中一张的一端剪圆,另一张剪成手掌模样。
    (3)将手掌与前臂用胶带粘牢,再将两根一样长的橡皮筋用铆钉分别固定在手臂模型的两个硬卡纸上。
    (4)慢慢拉动其中一根橡皮筋,就可以看到手臂模型弯曲了。
    温馨提示:
    (1)手臂模型的尺寸比例必须把握好。
    (2)使用剪刀、铆钉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组长指导成员自选材料进行制作,1号与2号操作,3号观察,4号负责记录。
    2.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思考哪一部分分别相当于骨、关节、肌肉。进一步理解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完成肢体动作的。
    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根据自己小组制作的模型讲解。
    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体验与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制作上肢运动模型,进一步理解肢体完成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内化知识。。
    主问题2预设答案
    橡皮筋的拉动,带动了整个手臂的运动,也就是肌肉可以带动骨头运动。
    注意:在操作做好的模型活动时,指导学生观察木棒上下运动过程中橡皮筋的变化,进一步理解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完成肢体动作的。
    (小木棒模拟骨;橡皮筋模拟肌肉;工字钉或透明胶用于固定“肌肉”和“木棒”,使“肌肉”附着在“骨”上。塑料弯管相当于关节。)
    学生展示模型及其运动过程,并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模拟什么部位,该部位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三、研讨(教学总结)
    1.教师出示人体上臂模型,并展示抬起运动。提问:在这个运动过程中,骨、关节和肌肉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骨支持人体的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肌肉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动力;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使其可以做屈伸和旋转等不同动作。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肢体动作。)
    2.谈话:看来骨、关节和肌肉非常重要,那么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教师准备相关视频,适当补充,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时期运动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为了促进骨骼、肌肉的健康发育,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正确的坐、立、行等姿态,全面均衡地摄取营养等认识。)
    四、拓展
    1.谈话: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比如我们教室门上面的合页。
    2.请同学上来操作一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与我们人体运动的相似之处?(预测:合页模仿的是人体的关节。)
    3.出示塔吊运作视频,提问:塔吊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4.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课后练习:
    1.在上肢做屈臂运动时,肌肉的变化规律是( )。
    A.内侧的肌肉收缩,外侧的肌肉舒张
    B.内侧的肌肉舒张,外侧的肌肉收缩
    C.内外侧都舒张
    D.内外侧都收缩
    2.在自制运动模型中,可以用( )模拟关节。
    A.小木棒 B.橡皮筋
    C.塑料弯管 D.气球皮
    3.塔吊中的起重臂,与我们身体中的( )作用相似。
    A.肌肉 B.关节
    C.骨骼 D.神经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4.2身体的运动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2.知道体育运动对促进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3.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4.能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
    课前准备:
    为学生准备:矿泉水瓶,硬卡纸、橡皮筋、胶带、铆钉、剪刀、笔等。
    教师准备:关于人体骨、关节和肌肉的相关资料,与人体运动结构相似的物体图片。
    学习内容:
    一、探究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举矿泉水瓶的动作的?
    1.比较一下,举起和放下哑铃时,手臂不同部位有什么变化?
    2.描述在举哑铃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二、制作运功模型
    1.请认真观察并思考,模型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
    2.推测它们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学习收获:

    相关教案

    科学五年级上册2.身体的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2.身体的运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2.身体的运动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2.身体的运动精品教案,共4页。

    小学教科版 (2017)2.身体的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2.身体的运动教案,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