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页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展开

    这是一份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按地理方位填出三国的名称,官渡之战发生于,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历史局面?
    3.按地理方位填出三国的名称:
    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发展势力,他控制的天子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光武帝 D.汉献帝
    5.东汉末年,注意招贤纳士、推行屯田的军阀是( )
    A.袁绍 B.曹操 C.孙权D.刘备
    6.官渡之战发生于( )
    A.200年 B.202年 C.206年 D.208年
    7.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②招贤纳士③实行屯田④兵力强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乘北方曹操和袁绍混战之机, 占据了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活动在荆州一带的刘备得到了 的辅助,实力不断增强。
    9.“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跟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曹操 B.袁绍 C.刘备 D.孙权
    10.赤壁之战,孙权的大将 指挥军队用 (办法)大败曹军。
    11.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12.阅读下表:
    想一想,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惟一因素吗?为什么?
    13.将相关事项连接起来。
    曹丕 蜀 洛阳
    刘备 吴 成都
    孙权 魏 建业
    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
    一、单项选择题
    14.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鼎立时期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15.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曹操称王 B.曹丕称帝 C.刘备称帝 D.孙权称王
    1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同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二、填空题
    17.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分别是占据黄河以南地区的 和占据黄河以北的 。
    18.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生在 世纪初。
    19.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
    三、读表题
    20.识读三国实力比较表:
    请回答:
    (1)三国中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哪一国的实力最弱?
    (2)哪一个国家最先被灭亡?其次是哪一国?
    四、识图题
    21.看图回答:

    (1)图中三个国家及都城分别是:
    国家A B C
    都城D E F
    (2)分别标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地点:
    G H
    五、材料解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曹操当时的雄心大志是什么?
    (2)为实现这一雄心壮志,曹操发动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
    (3)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不同结局,你得到什么启示?
    (4)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
    六、讲成语故事
    23.收集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答案:
    第20课
    1.C 2.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3
    4.D 5.B 6.A 7.C 8.孙权 诸葛亮9.C l0.周瑜 火攻11.D l2.不是。官渡之战中,曹操虽然人数少,但他善于用人,采用谋士正确建议,结果以少胜多。但是,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兵力虽然比孙刘联军强大,但由于他骄傲轻敌,再加上他们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办法来对付他,结果曹操大败。从这两个战役曹操的不同结局可以看出,兵力多少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惟一因素。
    13.
    14.A l5.D l6.D l7.曹操 袁绍 l8.3 19.魏 蜀 吴 20.(1)魏国实力最强,因为魏国拥有的户数、人口、兵力最多。蜀国最弱,因为蜀国拥有的户数、人口、兵力最少。 (2)最先被灭亡的是蜀国,其次是吴国。因为三国中魏国(后来改为西晋)最强大,它要统一中国,必然要进攻最弱小的蜀国。 21.(1)国家:魏 蜀 吴; 洛阳 成都 建业 (2)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2.(1)曹操当时的雄心壮志是统一中国。 (2)赤壁之战,结果失败。 (3)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主要是因为他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在兵力上虽然处于绝对优势,但由于他骄傲轻敌,结果大败。这说明:骄兵必败。 (4)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成为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当时,战乱频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这既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又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他用人惟才,把汉献帝迎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发展日盛。200年,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之后,逐步统一黄河流域。208年,他率军南下,想统一中国,但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和刘备联军打败,从此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曹操还善写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了他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对当时军阀割据混战加以批判,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23.略

    战役名称
    时 间
    交战双方
    兵 力
    结 果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和袁绍
    三四万与十万
    曹操胜利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二十多万与五万
    曹操失败
    国 名
    户 数
    人 口
    兵 力

    103万
    443万
    60万

    28万
    94万
    10.2万

    52.3万
    230万
    23万

    相关试卷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5(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这是一份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5(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在赤壁之战中,结盟的双方是,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三国时期,夷洲指的是今天的,官渡之战中,交战双方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4(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这是一份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4(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在赤壁之战中,结盟的双方是,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三国时期,夷洲指的是今天的,官渡之战中,交战双方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这是一份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共4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