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质量调研卷(单元测试)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质量调研卷(单元测试)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共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调研卷一、选择题(20分)1.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B.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C.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2.地壳是地球的固体外壳,由一层层岩石构成。地壳越到深处( )。A.压力越大,温度越低 B.压力越小,温度越低 C.压力越大,温度越高3.玄武岩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4.在地震来临时,身处高楼的人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A.乘坐电梯快速逃离高楼 B.利用绳索从窗外滑下去 C.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5.下列不属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A.海浪侵蚀 B.火山喷发 C.地震6.下列不属于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的是( )。A.形成地热资源 B.形成珍贵矿石 C.岩浆摧毁家园7.在做实验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实验前每个人戴好护目镜。B.使用酒精灯后,要用灯帽来盖灭C.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8.下列活动与风的作用无关的是( )。A. B. C.9.如果森林被砍伐了,关于暴雨对土壤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影响 B.会使土壤变干净 C.会把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10.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要检查有植物覆盖和无植物覆盖两边的地形是否一样B.“降雨”的量不同C.要从相同高度“降雨”二、填空题(18分)11.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圈层。12.科学家主要依靠__________来研究古生物。他们曾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那里曾经是__________。13.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我们应该使用________保护我们的眼睛。14.岩层相互挤压,这里可能会发生________(填“弯曲”或“断裂”),岩层被拉张,如果继续拉张,这里可能会发生________(填“弯曲”或“断裂”)。15.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三、判断题(20分)16.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7.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18.浮石表面有很多小孔,所以它是一种变质岩。( )19.平原的特点是周围较高、中间低平。( )20.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风的作用形成的。( )21.地球的内部结构像个煮熟的鸡蛋,地幔相当于鸡蛋的蛋黄。( )22.地震离我们很遥远,没必要进行正确的避震演习。( )23.在丘陵上开垦梯田,不仅可以增加粮食收入还可以预防水土流失。( )24.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 )25.我们用橡皮泥做地球结构模型时应该将“地壳”捏得厚一些。( )四、连线题(10分)26.“降雨对土地的侵蚀”模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分别代表了什么?请连一连。斜坡形的土堆 水流有颜色的沙子 山坡土堆上的细纹 土壤土堆上方喷水 沟壑雨水流向盆中 下雨五、简答题(12分)27.我们用哪些办法来减少雨水和水流对土地的侵蚀?28.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有所了解,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的总结在下面空白处。六、实验题(10分)小科想研究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一些准备。他将矿泉水瓶盖打了几个小洞,灌了200毫升的水;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做成4种土壤样本,如图所示。29.要研究“有无植被”是否影响侵蚀,小科可以选择( )做对比实验:要想研究“有无坡度”是否影响侵蚀,他需要选择(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30.在这个实验中,矿泉水瓶喷水是模拟__________。31.(多选)在“有无植被对侵蚀影响”的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A.土地坡度 B.“降雨”量 C.“降雨”高度32.实验过程中,分别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本的下面接雨水。小科可以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盖的样本下流出来的水很__________(均填“混浊”或“清澈”)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3.下列做法中,可以减缓土地被雨水侵蚀的是( )。A.砍伐森林 B.植树造林 C.开荒毁绿 D.开山挖矿34.如果选择模型甲和模型乙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A.土地侵蚀程度与降水量没有关系B.植被越丰富,士地侵蚀程度越轻C.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程度越轻D.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七、综合题(10分)地球表面的变化2021年6月23日,我国研制成功的首个地球系统模拟装置,又称地球模拟实验室,在北京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科学家们由此得以重现地球的过去、模拟地球的现在、预测地球的未来。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究竟在发生什么变化呢?35.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我们发现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36.小科梳理了影响地形变化的诸多因素,请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7.在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中,盒内的土豆泥模拟_______,在土豆泥中注入番茄酱模拟_______,用酒精灯加热土豆泥后,我们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形成的。38.在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关于“降雨”条件的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喷水器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 B.喷水器的“降雨”量要保持相同C.喷水器的“降雨”时间要相同 D.有植被的土地要降更多的“雨”39.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属于______。A.重复测试 B.模拟实验 C.实地调查 D.跟踪观察参考答案1.B2.C3.A4.C5.A6.C7.C8.C9.C10.B11. 地壳 地幔 地核12. 化石 海洋13.护目镜14. 弯曲 断裂15.侵蚀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我们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物覆盖率来减少雨水和水流对土地的侵蚀。28.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29. C A 30.降雨 31.ABC 32. 浑浊 植物可以减缓土壤侵蚀 33.B 34.D35.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36. 37. 地壳 岩浆 番茄酱向外溢出 38.D 39.B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调研卷一、选择题(20分)1.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B.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C.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2.地壳是地球的固体外壳,由一层层岩石构成。地壳越到深处( )。A.压力越大,温度越低 B.压力越小,温度越低 C.压力越大,温度越高3.玄武岩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4.在地震来临时,身处高楼的人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A.乘坐电梯快速逃离高楼 B.利用绳索从窗外滑下去 C.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5.下列不属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A.海浪侵蚀 B.火山喷发 C.地震6.下列不属于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的是( )。A.形成地热资源 B.形成珍贵矿石 C.岩浆摧毁家园7.在做实验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实验前每个人戴好护目镜。B.使用酒精灯后,要用灯帽来盖灭C.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8.下列活动与风的作用无关的是( )。A. B. C.9.如果森林被砍伐了,关于暴雨对土壤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影响 B.会使土壤变干净 C.会把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10.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要检查有植物覆盖和无植物覆盖两边的地形是否一样B.“降雨”的量不同C.要从相同高度“降雨”二、填空题(18分)11.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圈层。12.科学家主要依靠__________来研究古生物。他们曾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那里曾经是__________。13.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我们应该使用________保护我们的眼睛。14.岩层相互挤压,这里可能会发生________(填“弯曲”或“断裂”),岩层被拉张,如果继续拉张,这里可能会发生________(填“弯曲”或“断裂”)。15.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三、判断题(20分)16.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7.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18.浮石表面有很多小孔,所以它是一种变质岩。( )19.平原的特点是周围较高、中间低平。( )20.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风的作用形成的。( )21.地球的内部结构像个煮熟的鸡蛋,地幔相当于鸡蛋的蛋黄。( )22.地震离我们很遥远,没必要进行正确的避震演习。( )23.在丘陵上开垦梯田,不仅可以增加粮食收入还可以预防水土流失。( )24.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 )25.我们用橡皮泥做地球结构模型时应该将“地壳”捏得厚一些。( )四、连线题(10分)26.“降雨对土地的侵蚀”模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分别代表了什么?请连一连。斜坡形的土堆 水流有颜色的沙子 山坡土堆上的细纹 土壤土堆上方喷水 沟壑雨水流向盆中 下雨五、简答题(12分)27.我们用哪些办法来减少雨水和水流对土地的侵蚀?28.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有所了解,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的总结在下面空白处。六、实验题(10分)小科想研究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一些准备。他将矿泉水瓶盖打了几个小洞,灌了200毫升的水;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做成4种土壤样本,如图所示。29.要研究“有无植被”是否影响侵蚀,小科可以选择( )做对比实验:要想研究“有无坡度”是否影响侵蚀,他需要选择(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30.在这个实验中,矿泉水瓶喷水是模拟__________。31.(多选)在“有无植被对侵蚀影响”的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A.土地坡度 B.“降雨”量 C.“降雨”高度32.实验过程中,分别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本的下面接雨水。小科可以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盖的样本下流出来的水很__________(均填“混浊”或“清澈”)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3.下列做法中,可以减缓土地被雨水侵蚀的是( )。A.砍伐森林 B.植树造林 C.开荒毁绿 D.开山挖矿34.如果选择模型甲和模型乙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A.土地侵蚀程度与降水量没有关系B.植被越丰富,士地侵蚀程度越轻C.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程度越轻D.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七、综合题(10分)地球表面的变化2021年6月23日,我国研制成功的首个地球系统模拟装置,又称地球模拟实验室,在北京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科学家们由此得以重现地球的过去、模拟地球的现在、预测地球的未来。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究竟在发生什么变化呢?35.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我们发现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36.小科梳理了影响地形变化的诸多因素,请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7.在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中,盒内的土豆泥模拟_______,在土豆泥中注入番茄酱模拟_______,用酒精灯加热土豆泥后,我们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形成的。38.在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关于“降雨”条件的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喷水器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 B.喷水器的“降雨”量要保持相同C.喷水器的“降雨”时间要相同 D.有植被的土地要降更多的“雨”39.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属于______。A.重复测试 B.模拟实验 C.实地调查 D.跟踪观察参考答案1.B2.C3.A4.C5.A6.C7.C8.C9.C10.B11. 地壳 地幔 地核12. 化石 海洋13.护目镜14. 弯曲 断裂15.侵蚀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我们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物覆盖率来减少雨水和水流对土地的侵蚀。28.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29. C A 30.降雨 31.ABC 32. 浑浊 植物可以减缓土壤侵蚀 33.B 34.D35.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36. 37. 地壳 岩浆 番茄酱向外溢出 38.D 39.B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