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01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02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03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dm
    B.中学生百米跑用时约为8s
    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D.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5μm
    2.(3分)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3.(3分)测量一个中学生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 )
    A.分度值1mm的三角板
    B.分度值1cm,长2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1mm,长2m的钢卷尺
    D.分度值1dm,长20m的皮卷尺
    4.(3分)测量是物理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测量方法对物理探究的结果至关重要。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6.(3分)2023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纪念日,某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活动中跟声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响亮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B.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真空传播到人耳的
    C.能分辨出古筝声和二胡声是因为两种乐器的音调不同
    D.通过主持人报幕可以知道下一个节目名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7.(3分)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玻璃窗
    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8.(3分)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9.(3分)如图所示,枯井中青蛙(位于井底0点)“坐井观天”的观察范围的光路分析正确的是( )
    A.B.
    C.D.
    10.(3分)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1.(3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0cm= m;
    (2)3.2m μm;
    (3)2h= s。
    12.(3分)请根据生活经验填写最合适的单位: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是40 ,一个成年人的身高是175 ,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 。
    13.(3分)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18.65cm,其中准确值是 cm,估计值是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4.(3分)如图是文艺中国2023年新春特别节目交响乐《春节序曲》的演奏情景,它将人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 产生的;上课的时候,有些老师使用扩音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
    15.(3分)将你的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次响声 传来的声音,这是因为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 (选填“快”或“慢”)。如果是一段足够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并照上面的做法去做,会听到 次响声。
    16.(3分)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 (选填“瓶子”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它主要是通过 传播到听众的耳中。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 (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17.(3分)光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的传播,其速度大约为 m/s。“光年”是 (选填“时间”或“长度”)的单位。
    18.(3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戏曲节目《华彩梨园》广邀戏曲名家、“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戏曲演员和少儿戏曲爱好者同台献技。通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可以辨别出节目中有哪些乐器发出声音。现场观众从任意方向都可以看到台上的演员,是因为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这种现象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9.(3分)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 ,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F”型光源,则他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F”。夏夜,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20.(3分)一只燕子在清澈的湖面上方飞行,湖水深2m,燕子到湖面的距离为6m m,燕子远离湖面飞去时,它的像将 (填“远离”或“靠近”)湖面,燕子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3+2+2=7分)
    21.(3分)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相应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大小。
    22.(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3.(2分)图甲为白天鹅及其倒影的画面,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天鹅嘴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天鹅嘴”的位置。
    四、实验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4.(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铅笔的长度为 cm。
    25.(2分)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26.(1分)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热胀冷缩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2分)如图甲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如图乙可知,石块的体积为 cm3。
    28.(6分)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ABCD是白色硬纸板,可绕ON折转。
    (1)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 放置在平面镜上,进行实验。
    (2)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折转,在纸板B上不能呈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把纸板B折转至能呈现反射光线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线绕O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 的。
    (5)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多组实验数据 (选填“减小实验误差”或“便于得到普遍规律”)。李瑞小组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入射角。
    29.(6分)如图,某物理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采用了1对电子蜡烛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厚度分别是3mm和5mm,选择厚度是 那块更好,原因是避免观察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选择外形相同的电子蜡烛A、B,是为了比较物体与所成像的 关系。
    (3)实验时看不清蜡烛A的像,应 (选填“拉开”或“合上”)实验室的窗帘。
    (4)将点亮的电子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眼睛从 (选填“A”或“B”)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B与A所成的像重合,然后记录物、像的位置。
    (5)在利用电子蜡烛B确定出电子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电子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填“能”或“不能”)得到电子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30.(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
    人类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的声波。
    (2)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海底深度为 m。在月球上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 。
    (3)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4)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中鱼群的位置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
    (5)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
    (6)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指纹的大致形状 。
    31.(6分)小林、小西和小吴在公园里玩荡秋千,如图甲。小林把小西、小吴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林发现,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 A: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m有关。
    猜想 B: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L有关。
    猜想C: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摆角θ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来到实验室,找来不同质量的小铁球(质量已知),模拟秋千,组装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按图乙进行实验,得到表中数据:
    ①为验证猜想A,应选 两次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比较2和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猜想C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②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 有关。
    (3)在第3、4次实验中,小宇用“保持质量、摆角不变,改变摆长”的方法来探究摆的摆动往返时间与摆长的关系 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4)在摆线悬挂点O的正下方固定一铁钉P,将摆球从A点释放,摆线碰到铁钉后摆球仍能继续摆动,如此往复,如图丙所示。若摆长为100c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s。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dm
    B.中学生百米跑用时约为8s
    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D.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5μm
    【答案】C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成年人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百米跑用时约为14s;
    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D、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4.5mm。
    故选:C。
    2.(3分)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0刻度线磨损的可任选一刻度线作为0刻度线;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解答】解:A.由图知道,故A错误;
    B.由图知道,方法正确;
    C.由图知道,故C错误;
    D.由图知道,故D错误。
    故选:B。
    3.(3分)测量一个中学生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 )
    A.分度值1mm的三角板
    B.分度值1cm,长2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1mm,长2m的钢卷尺
    D.分度值1dm,长20m的皮卷尺
    【答案】B
    【分析】刻度尺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分度值的尺子,以满足不同需要。
    【解答】解: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一般在5~8米之间,故最小刻度值达到8cm就比较适当,故B正确。
    故选:B。
    4.(3分)测量是物理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测量方法对物理探究的结果至关重要。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三角尺和直尺辅助测量圆柱体直径,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
    【解答】解:AB、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故A;
    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故C正确;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图中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
    故选:C。
    5.(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等。
    【解答】解:A、测量时估读值只能有一位,故A错误;
    B、虽然眼睛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故B错误;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不可能完全相同,故C错误;
    D、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故选:D。
    6.(3分)2023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纪念日,某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活动中跟声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响亮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B.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真空传播到人耳的
    C.能分辨出古筝声和二胡声是因为两种乐器的音调不同
    D.通过主持人报幕可以知道下一个节目名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答案】A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声可以传递信息。
    【解答】解:A、响亮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B、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B错误;
    C、能分辨出古筝声和二胡声是因为两种乐器的音色不同;
    D、通过主持人报幕可以知道下一个节目名称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故选:A。
    7.(3分)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玻璃窗
    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答案】B
    【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选:B。
    8.(3分)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答案】C
    【分析】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物体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物体的虚像。
    【解答】解:因潜望镜内部装有两块平面镜,因此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C。
    9.(3分)如图所示,枯井中青蛙(位于井底0点)“坐井观天”的观察范围的光路分析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B
    【分析】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从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路径去分析4个图即可。
    【解答】解:图中O点是青蛙的位置,将O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A图中光的传播方向标错了,C图中光线发生了偏折,所以C图也不正确,而且光的传播方向也标错了,只有B图是正确的。
    故选:B。
    10.(3分)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答案】C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
    【解答】解:A、一叶障目,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B、如影随形,故B不符题意;
    C、余音绕梁,形容歌声高亢,余味无穷,故C符合题意;
    D、井底之蛙,故D不符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1.(3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0cm= 5 m;
    (2)3.2m 3.2×106 μm;
    (3)2h= 7200 s。
    【答案】(1)5;(2)3.2×106;(3)7200。
    【分析】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
    时间单位换算:1h=3600s。
    【解答】解:(1)500cm=500×m=5m;
    (2)7.2m=3.6×106μm;
    (3)2h=4×3600s=7200s。
    故答案为:(1)5;(2)3.3×106;(3)7200。
    12.(3分)请根据生活经验填写最合适的单位: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是40 min ,一个成年人的身高是175 cm ,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 dm 。
    【答案】min;cm;dm。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解答】解:一节物理课的时间是40min,一个成年人的身高是1.75m=175cm。
    故答案为:min;cm。
    13.(3分)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18.65cm,其中准确值是 18.6 cm,估计值是 0.05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
    【答案】18.6;0.05;1mm。
    【分析】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正确读数的倒数第二位就是分度值位;读数是精确到分度值,分度值的下一位的数值是估读值。
    【解答】解:因为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测量的长度为18.65cm,精确到分度值位,所以估计值是0.05cm,即1mm。
    故答案为:18.6;0.05。
    14.(3分)如图是文艺中国2023年新春特别节目交响乐《春节序曲》的演奏情景,它将人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 振动 产生的;上课的时候,有些老师使用扩音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甲丙 。
    【答案】振动;响度;甲丙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使用扩音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15.(3分)将你的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次响声 铁管 传来的声音,这是因为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 快 (选填“快”或“慢”)。如果是一段足够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并照上面的做法去做,会听到 三 次响声。
    【答案】铁管;快;三。
    【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液体次之,气体中的最小。
    【解答】解:将你的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首先听到的应该是由铁管传来的声音。如果是一段足够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会听到三次响声、水和空气传播过来的。
    故答案为:铁管;快;三。
    16.(3分)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 空气柱 (选填“瓶子”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它主要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听众的耳中。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 右 (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答案】空气柱;空气;右。
    【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解答】解: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对着瓶口吹气,它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听众的耳中,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空气柱;空气;右。
    17.(3分)光 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的传播,其速度大约为 3×108 m/s。“光年”是 长度 (选填“时间”或“长度”)的单位。
    【答案】能;3×108;长度。
    【分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大约为3×108m/s;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解答】解: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大约为3×108m/s。“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故答案为:能;6×108;长度。
    18.(3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戏曲节目《华彩梨园》广邀戏曲名家、“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戏曲演员和少儿戏曲爱好者同台献技。通过声音的 音色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可以辨别出节目中有哪些乐器发出声音。现场观众从任意方向都可以看到台上的演员,是因为发生了 漫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这种现象 遵循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音色;漫;遵循。
    【分析】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根据音色可辨别发声体;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现场观众从任意方向都可以看到台上的演员,这种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音色;漫;遵循。
    19.(3分)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 色散 ,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F”型光源,则他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F”。夏夜,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答案】色散;倒立;不是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F”型光源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射在半透明纸上,从而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3)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解答】解:
    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即“F”型光源;
    月亮自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光。
    故答案为:色散;倒立。
    20.(3分)一只燕子在清澈的湖面上方飞行,湖水深2m,燕子到湖面的距离为6m 6 m,燕子远离湖面飞去时,它的像将 远离 (填“远离”或“靠近”)湖面,燕子的像将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6;远离;不变。
    【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已知燕子距水面6m,则燕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6m;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燕子到水面的距离变大,即它的像远离湖面,所以燕子的像将不变。
    故答案为:4;远离。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3+2+2=7分)
    21.(3分)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相应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大小。
    【答案】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在法线的左侧画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为90°﹣40°=50°,如图所示:
    22.(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答案】见解答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用虚线连接A′,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3.(2分)图甲为白天鹅及其倒影的画面,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天鹅嘴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天鹅嘴”的位置。
    【答案】
    【分析】由题可知,A的位置是天鹅的嘴通过水面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天鹅的嘴的位置,则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为反射点(入射点)O,连接AO为入射光线、连接O和眼睛可得反射光线。
    【解答】解:由题可知,A的位置是天鹅的嘴通过水面所成的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连接人的眼睛和A,连接AO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4.(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 甲 (选填“甲”或“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 cm,铅笔的长度为 3.40 cm。
    【答案】甲;0.1;3.40。
    【分析】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是刻度尺最小一格表示的长度,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
    【解答】解: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故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甲,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所以读数为2.40cm。
    故答案为:甲;0.1。
    25.(2分)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26.42 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26.00 cm。
    【答案】26.42;26.00。
    【分析】(1)在长度测量中,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2)题目中测量了课本的长度四次,由所给数据可知,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去掉错误数据,然后求剩下的三个数据的平均值,即可得课本长度值。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解答】解: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98cm、26.00cm、26.42cm,这不是读数误差造成的,即该数据错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物理课本的长度L=
    故答案为:26.42;26.00。
    26.(1分)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热胀冷缩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偏大。
    【分析】根据金属的热胀冷缩,判断出尺子本身的变化,再结合刻度值不变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27.(2分)如图甲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4min7.5s ;如图乙可知,石块的体积为 18 cm3。
    【答案】4min7.5s;18。
    【分析】(1)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2)用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
    【解答】解:(1)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4”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3.5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4min4.5s。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水的体积V4=44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62mL,小石块的体积:V=V2﹣V3=62mL﹣44mL=18mL=18cm3。
    故答案为:4min6.5s;18。
    28.(6分)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ABCD是白色硬纸板,可绕ON折转。
    (1)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 垂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进行实验。
    (2)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折转,在纸板B上不能呈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把纸板B折转至能呈现反射光线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线绕O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 可逆 的。
    (5)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多组实验数据 便于得到普遍规律 (选填“减小实验误差”或“便于得到普遍规律”)。李瑞小组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等于 入射角。
    【答案】(1)垂直;(2)在;(3)减小;(4)可逆;(5)便于得到普遍规律;等于。
    【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应让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这样光的传播路径能呈现在纸上;
    (2)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3)光反射时,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4)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本实验通过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根据表中的测量数据分析即可。
    【解答】解:(1)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能呈现在硬纸板上,应让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2)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折转,此时,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减小;
    (4)若光线沿FO射入,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E射出,光路是可逆的;
    (5)本实验通过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垂直;(2)在;(4)可逆;等于。
    29.(6分)如图,某物理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采用了1对电子蜡烛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厚度分别是3mm和5mm,选择厚度是 3mm 那块更好,原因是避免观察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选择外形相同的电子蜡烛A、B,是为了比较物体与所成像的 大小 关系。
    (3)实验时看不清蜡烛A的像,应 合上 (选填“拉开”或“合上”)实验室的窗帘。
    (4)将点亮的电子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眼睛从 A (选填“A”或“B”)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B与A所成的像重合,然后记录物、像的位置。
    (5)在利用电子蜡烛B确定出电子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电子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不能 (填“能”或“不能”)得到电子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1)3mm;(2)大小;(3)合上;(4)A;(5)不能;虚。
    【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
    (2)实验中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3)物体反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反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4)电子蜡烛A的开关打开,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眼睛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只能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
    (5)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解答】解:(1)当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越近,使实验简单化;
    (2)选择外形相同的电子蜡烛A、B,是为了比较物体与所成像的大小关系;
    (3)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反射出光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4)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通过玻璃板看到B与A所成的像重合、像的位置;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故答案为:(1)3mm;(2)大小;(4)A;虚。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30.(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
    人类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20000 Hz的声波。
    (2)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海底深度为 6000 m。在月球上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3)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
    (4)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 B 。
    A.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中鱼群的位置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
    (5)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C 。
    (6)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指纹的大致形状 A 。
    【答案】(1)20000;(2)6000;真空不能传声;(3)穿透能力强的特点;(4)B;(5)C;(6)A。
    【分析】(1)人类能够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
    (2)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路程,海底的深度是超声波传播路程的一半;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4)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即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据此分析;
    (5)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定位来捕食和移动;
    (6)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距离越远,则接收到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
    【解答】解:(1)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属于超声波;
    (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v=1500m/s,在海水中传播时间t=8s,
    由v=可知,
    则海底的深度:h=s=;
    在月球上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
    (3)由文中信息可知超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
    (4)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即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A、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中鱼群的位置群;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
    故B符合题意;
    (5)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定位来捕食和飞行,所以应该选C;
    (6)如图所示,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说明距离越远,则右图选项中最符合的是A。
    故答案为:(1)20000;(2)6000;(3)穿透能力强的特点;(5)C。
    31.(6分)小林、小西和小吴在公园里玩荡秋千,如图甲。小林把小西、小吴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林发现,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 A: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m有关。
    猜想 B: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L有关。
    猜想C: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摆角θ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来到实验室,找来不同质量的小铁球(质量已知),模拟秋千,组装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
    (2)按图乙进行实验,得到表中数据:
    ①为验证猜想A,应选 1和2 两次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比较2和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猜想C是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②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 摆长 有关。
    (3)在第3、4次实验中,小宇用“保持质量、摆角不变,改变摆长”的方法来探究摆的摆动往返时间与摆长的关系 控制变量 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4)在摆线悬挂点O的正下方固定一铁钉P,将摆球从A点释放,摆线碰到铁钉后摆球仍能继续摆动,如此往复,如图丙所示。若摆长为100cm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s。
    【答案】(1)秒表;(2)①1和2;不正确;②摆长;(3)控制变量;(4)小于。
    【分析】决定单摆往返摆动的时间可能有:摆长、质量、摆角(摆动幅度),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研究任意一个因素和往返摆动时间的关系时,一定保证其它两个因素不变。
    【解答】解:(1)实验中要涉及到摆长、摆角、往返摆动的时间的测量、细线、铁架台等器材;
    (2)①要验证猜想a,即摆球质量m越大,需要控制小球的摆角和摆长相同,实验1和2两次符合题意;
    根据2和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小球的质量和摆长相同,摆动一次的时间相同,故猜想C是不正确的;
    ②根据3和7两次数据知,小球摆幅和质量相同,摆动一次的时间不同;综合分析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跟摆长有关;
    (3)在第3、4次实验中、摆角不变,这种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称为控制变量法;
    (4)由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单摆在A,与摆长有关,会小于8.0s。
    故答案为:(1)秒表;(2)①1和3;②摆长;(4)小于。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15
    30
    45
    60
    反射角/°
    15
    30
    45
    60
    次数
    摆球质量m/g
    摆角θ
    摆长L/cm
    摆球摆20次时间t总/s
    摆球摆1次平均时间t/s
    1
    15

    100
    40.0
    2.0
    2
    30

    100
    40.0
    2.0
    3
    30

    100
    40.0
    2.0
    4
    30

    80
    36.0
    1.8
    5
    30

    50
    28.0
    1.4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15
    30
    45
    60
    反射角/°
    15
    30
    45
    60
    次数
    摆球质量m/g
    摆角θ
    摆长L/cm
    摆球摆20次时间t总/s
    摆球摆1次平均时间t/s
    1
    15

    100
    40.0
    2.0
    2
    30

    100
    40.0
    2.0
    3
    30

    100
    40.0
    2.0
    4
    30

    80
    36.0
    1.8
    5
    30

    50
    28.0
    1.4
    相关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5,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5,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广东省东莞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01,广东省东莞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