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主要通泌尿系统将液体废物排出体外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人体内的ATP合成与水解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D.机体的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内环境保持稳定不变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皮质激素能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C.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颤栗
D.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都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渗入丙的量和乙渗入丙的量相等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
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
D.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
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疱消失时其中的液体主要渗入①和 = 4 \* GB3 ④中
B.①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
C.葡萄糖、糖原的分解发生于 = 3 \* GB3 ③中
D. = 2 \* GB3 ②可能含有神经递质、氨基酸、CO2等物质
5、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自主神经系统是脑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C.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6、如图为膝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根神经纤维可与一个肌细胞之间形成多个神经肌肉接点
B.⑤处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中间神经元能产生兴奋
C.刺激③处,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反向偏转,可引起伸肌收缩
D.伸肌和屈肌协调配合,一起收缩完成膝反射
7、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时记忆与突触的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有关
B.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
D.跑步时参与调节的各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8、如图所示为针刺引起的缩手反射活动中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前静息电位形成是钾离子外流所致
B.图中ae段钠离子和钾离子进行跨膜运输均不消耗能量
C.若增加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则a点将下移
D.a点受刺激兴奋后,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大于细胞外
9、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不受脑的控制
D.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参与
10、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
B.—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
11、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
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12、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
B.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
C.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D.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13、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14、下列与激素调节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一经靶细胞上的受体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失活
B.激素不为细胞提供能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是一种信息分子
C.在紧急情况下,人体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这一反应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
D.沃泰默以狗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发现了第一种动物激素—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15、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1.5h,葡萄糖可能在脂肪组织中转变为甘油三酯
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
16、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器官为肝脏,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若该器官为胰腺,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C.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D.若该器官为下丘脑,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7、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18、如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B.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19、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中,下表中的X与Y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图中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
A.AB.BC.CD.D
二、多选题
20、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血糖含量高于正常
C.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三、填空题
2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向小鼠颈静脉注射3%乳酸2mL,血浆的H+浓度升高,呼吸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使呼吸肌收缩(肌细胞膜电位变化与神经细胞相同),呼吸加深加快,此过程中呼吸肌细胞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同时,血浆中的H+与HCO-结合,生成的CO2和H2O,通过呼吸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上述调节的意义是________,其调节方式为________。
(2)临床上给组织水肿患者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消除水肿。药用机理是:静脉注射后,甘露醇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血浆渗透压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促使水分由________向________转移,达到初步消肿目的;甘露醇经肾小球滤过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导致肾小管液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加,消除水肿。
22、中长期的太空飞行可导致宇航员肌肉萎缩,出现平衡障碍、无法站立等情况。研究发现,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肌梭自发放电减少,传向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肌紧张减弱,肌肉活动减少,肌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回答下列问题:
(1)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________。
(2)实验中发现肌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发生明显改变,分析可能与Cl-的被动运输有关。据此分析,细胞内Cl-的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外Cl-的浓度。
(3)宇航员返回地球后,上述症状会逐渐消失。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逐渐萎缩。ALS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突触间隙神经递质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________,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四、读图填空题
23、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调定点为37℃左右。)
(1)请完善上图中的三个空:①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图中激素甲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
(3)甲状腺激素除了图中的作用以外,还对神经系统有影响,该影响具体是________________。
(4)人体感染病毒后,体温上升期,患者畏寒,产生冷觉的中枢位于________。此时除皮肤苍白外,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支配该行为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
(5)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发热时人体的血流速度加快,可让白细胞在体内快速集结到病患处,一定程度的发热是人体抵抗力增强的表现。
(6)体温下降期,体温调定点下降到正常,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
(7)由上述可知,________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4、图示为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的部分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位于下丘脑中的感受器感受到“某种刺激”后,垂体释放“某物质”的量增加,从而使尿量减少。这里的“某种刺激”是指________,“某物质”是指________。
(2)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尿意,尿意的产生在________(填结构名称),促进膀胱排尿时,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
(3)据图分析,完成排尿反射的神经结构中,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膀胱属于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和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因故损伤了①和②的成年人,可能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从图可知,人体排尿活动的完成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5、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________(填“GH受体”“IGF-1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
(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________。
(3)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组。
②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人体主要通过排泄系统将液体废物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人体内的ATP合成与水解均发生在细胞中;机体的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在各个器官、系统的调节下,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故选D。
2、答案:C
解析: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当遭到破坏时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细胞代谢加快,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到骨骼肌,使其颤栗;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受体细胞,细胞膜上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都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故选C。
3、答案:C
解析:乙表示淋巴,丙表示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乙中物质不能渗入到丙中,A错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C正确;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是直接分泌到消化腔中,不是通过血浆运输的,D错误。
4、答案:B
解析: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水泡消失是因为组织液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即渗入①血浆和④淋巴;①是血浆,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葡萄糖、糖原的分解只发生在细胞中,即位于③细胞内液中;②是组织液,可能含有神经递质、氨基酸、CO2等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选B。
5、答案:D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A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错误;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路,D正确。
6、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一根神经纤维末梢有多个突触小体,可以与一个肌细胞形成过个神经肌肉接点,A正确;
B、中间神经元兴奋,⑤处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传出神经元的兴奋,B正确;
C、刺激③处,电流表两极先后兴奋,故指针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会引起伸肌收缩,C正确;
D、伸肌和屈肌协调配合,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完成膝反射,D错误。
7、答案:B
解析:A、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B、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错误;C、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C正确;D、跑步过程需要有平衡中枢(小脑)参与、呼吸中枢(脑干)、躯体运动中枢(大脑皮层、脊髓)、血糖调节中枢(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等参与,D正确。故选B。
8、答案:A
解析:A、a点前静息电位的形成是少量钾离子外流所致,A正确;
B、动作电位恢复时,离子归位时,钠钾泵活动加强,通过主动运输将钾离子运入细胞内,将钠离子运出细胞外,消耗能量,B错误;
C、如果增加细胞外K离子浓度,细胞内外浓度差变小,所以静息电位的值变小,所以点上移,C错误;
D、a点受刺激后,会发生钠离子的内流,但钠离子仍然是外多内少,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但不是人脑特有的;产生渴觉只是产生感觉,无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受脑的控制;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且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A正确;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C错误;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错误。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内流,A项错误;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动作电位,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等,考查的核心素养为科学思维。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后可使突触后膜兴奋,因此乙酰胆碱的分泌量和受体数量都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A正确;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则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而对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无影响,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参与学习和记忆等调节活动,该类神经元数量改变会对学习与记忆等活动产生影响,C正确;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不能正常兴奋,因此注射阿托品将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引起的生理效应,D正确。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血糖浓度升高时,①和②均能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A项正确;②过程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③过程神经递质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项正确;①过程属于体液调节,③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项错误;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说明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D项正确。
14、答案:D
解析: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为细胞提供能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是一种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在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体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这一反应;沃泰默以狗为实验对象设计生理学实验,但并没有发现第一种动物激素促胰液素,发现促胰液素的是斯他林和贝利斯;故选D。
15、答案:D
解析: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进食后的1.5h,血糖浓度较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葡萄糖可能在脂肪组织中转变为甘油三酯;2h~3h之间,血糖浓度较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肌糖原不分解为血糖;故选D。
16、答案:B
解析: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若该器官为肝脏,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胰腺分泌的胰液,属于外分泌液,产生后直接进入导管,不进入血液,②不可能是胰液;促性腺激素的靶器官是性腺,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因此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故选B。
17、答案:C
解析: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故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过程②中神经递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C错误;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被重吸收进入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
18、答案:D
解析:D、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该过程是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D错误。故选:D。
19、答案:C
解析:人是恒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散热维持体温,正常人体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着耗氧量的改变而改变;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的浓度越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越多,二者呈正相关;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量增加,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二者呈正相关;故选C。
20、答案:ABC
解析:A、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A正确;
B、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血糖含量高于正常,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C正确;
D、胰岛素含量降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慢,D错误。
21、答案:(1)由负电位变正电位;维持机体pH相对稳定;神经-体液调节
(2)升高;组织液;血浆;不能
解析:(1)传出神经使呼吸肌收缩,且肌细胞膜电位变化与神经细胞相同,说明呼吸肌发生兴奋,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血浆中的H+呈酸性,与HCO3-结合生成的CO2和H2O,维持机体pH相对稳定,这种方式有神经系统和CO2参与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静脉注射甘露醇后,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由组织液向血浆转移,减少了组织液的水分,肾小管和集合管不能重吸收甘露醇,使肾小管中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加,消除水肿。
22、答案:(1)神经肌肉接点与突触类似,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
(2)小于
(3)升高;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
解析:(1)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需要借助突触结构,因为神经肌肉接点与突触类似,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所以该过程是单向进行的;
(2)肌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带负电的Cl-流入肌细胞平衡了因为Ca2+的流入带进去的正电荷,而且该过程Cl-是被动运输顺浓度流入细胞的,所以细胞内Cl-的浓度小于细胞外Cl-的浓度;
(3)突触间隙神经递质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过度内流,使得神经细胞质内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渗透压升高;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
23、答案:(1)细胞代谢增强(提高新陈代谢、细胞代谢);战栗/收缩;毛细血管收缩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负)反馈调节
(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4)大脑皮层;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5)等于
(6)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7)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故图中①为细胞代谢增强;机体增加产热的途径还有②骨骼肌战栗,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2)由分析可知,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相关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
(3)图示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以增加产热,除此之外甲状腺激素还具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的作用。
(4)产生冷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出现“寒战”行为的反射弧是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5)高温持续期,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发生变化,故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6)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7)由上述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4、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
(2)大脑皮层;副交感神经
(3)感受器和效应器
(4)脊髓中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失去了大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
(5)作用途径为反射弧 ;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短暂
解析:(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故这里的“某种刺激”是指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的“某物质”为抗利尿激素。
(2)尿意的产生在大脑皮层,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从而促进膀胱排尿。
(3)据图分析,完成排尿反射的神经结构中,位于膀胱壁内的结构即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4)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图中①和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因故损伤了①和②的成年人,由于脊髓中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失去了大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可能会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
(5)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有作用途径为反射弧 ;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短暂。
25、答案:(1)GH受体和IGF-1受体
(2)高于;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
(3)B、D;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
解析:(1)据图可知,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可作用于软骨细胞,可知软骨细胞表面具有GH受体和IGF-1受体。
(2)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
(3)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的自变量应为GH的有无以及IGF-1的有无。
①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则B组培养液中添加GH,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正常小鼠去垂体后,血清中不含GH,则也不含有肝脏细胞分泌的IGF-1,软骨细胞也不能生长。C组培养液中添加IGF-1,可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综上可知,与A组比较,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B、D组。
②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的物质中应含有IGF-1,结合D组可知,添加的物质是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通过B、C、D、E4组对照,说明没有垂体分泌的GH或GH不能发挥作用,均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有了IGF-1,软骨细胞才能生长,可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
选项
X
Y
A
耗氧量
体温
B
抗利尿激素的浓度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量
C
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浓度
D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甲状腺激素浓度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l·L-1)
胰岛素
1.7
5.0~20.0
(mIU-1)
组别
A
B
C
D
E
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无
GH
IGF-1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
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