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01641/0-17001215479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01641/0-17001215480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01641/0-17001215480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讲述了宇航员约瑟夫·库珀穿过虫洞前往另一星球寻找新家园的过程中发生的探险故事。影片中虫洞距离土星较近,最终发现埃德蒙斯星适合人类居住。读图1完成1-2题。
1.电影中的虫洞所属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图1
C.太阳系
D.地月系
2.埃德蒙斯星适合人类生存,需要具备的自身条件有
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液态的水 ③恒星光照稳定 ④质量和体积与地球一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位于贵州省黔南布大窝凼喀斯特洼坑中的中国“天眼”(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截止到2023年3月,FAST已发现超过740余颗新脉冲星,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图2为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
①火星上的考察车②月球③太空垃圾
④流星现象⑤脉冲星⑥太空舱里的宇航员
②③⑤B.②⑤⑥
C.③④⑤D.②④⑤
4.最有可能干扰“超级天眼”搜索宇宙无线电信号的是
A.温度变化B.太阳辐射
图2
C.流星现象D.太阳活动
5.“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质稳定,地表水不易下渗
②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较小
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较小
④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碳排放国,太阳能开发起步晚、潜力大,政策支持力度大。莫德赫拉成为印度第一座通过太阳能发电实现电力自给自足的村镇,多余的电可以并网向外输送赚取利润。图3示意印度到达地表的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6-7小题。图3
6.影响印度太阳能资源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分布④大气状况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莫德赫拉通过向外输电赚取的利润有限,主要受制于
A.太阳能资源禀赋B.自身产能量
C.自身电能需求量D.设施管理水平
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图4)。专家说,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据此完成8-9题。
8.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雪山B.湖泊
C.深海D.沙漠
9.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还可能发现
A.鸟类化石
B.野生水稻
图4
C.恐龙化石
D.煤炭资源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6月16日在斐济群岛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千米,图5为地震中心及其周边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11.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中心附近的船只上的渔民会感觉到
图5
A.上下颠簸
B.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2022年10月9日,意大利斯特龙博利火山喷发,现场喷出滚滚浓烟,大量熔岩流出。读图6完成12-13题。
图6
12.本次火山喷发物影响到的地球圈层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3.图中包含的各圈层
A.有明确的界面 B.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独立发展变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图7为嫦娥五号部分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图7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点位于平流层B.③点空气压强最小
C.①点与④点气温相同D.④点水汽最丰富
15.嫦娥五号返回路线中
A.①到②点,大气均呈电离状态B.②点大气主要成分为臭氧
C.②到③点,大气密度逐渐减小D.④点以后即进入了对流层
图8为某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图9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图9
图8
16.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
17.与前两日相比,12月12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A.①增强④减弱B.①增强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D.②增强④增强
18.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日该市温度还将持续降低,农民为了有效的防止冻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覆盖地膜,提高地温B.建塑料大棚,加强保温效果
C.点草烟熏,增强大气逆辐射D.架设黑色尼龙网,增强吸热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图10为某次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图10
19.图中辐射逆温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b→c→d→a→bB.c→d→b→a→c
C.b→a→c→d→bD.c→a→b→d→c
20.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
A.使大气污染物增多B.使污染物沉降至地面
C.加剧污染物危害程度D.阻碍污染物向高空扩散
图11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完成21-22题。
图11
21.图中
A.①比②气温高B.②比③气温低
C.③比④气压低D.④比①气压高
22.图中
A.海陆间气压的差异导致气温的差异 B.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多雨
C.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D.等压面分布的状况一般出现在夜晚
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是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米、直径达10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据此完成23-24题。
23.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A B C D
24.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棚内升温效果B.降低设施建设成本
C.降低棚内昼夜温差D.减小棚内地面风速
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图12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5-26题。
图12
2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6.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A.向南B.向北C.向东D.向西
根据联合国2016年发布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约有18亿人口面临绝财缺水问题,约三分之二人可能在用水紧张的条件下生活。淡水资源如此紧缺,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中学研究性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的方案(图13)。据此完成27-29题。
27.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A.数量有限B.非可再生
C.浪费严重D.分布均匀
图13
28.图示方案利用的主要地理原理是
A.大气运动B.水循环C.热力环流D.温室效应
29.海水淡化的意义是
A.维持水的动态平衡B.解决淡水资源短缺
C.缓解淡水危机现象D.促进海洋资源再生
图14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30-31题。
图14
30.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
A.密度、温度、盐度B.温度、密度、盐度
C.温度、盐度、密度D.密度、盐度、温度
31.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密度特点及其成因是
A.密度高——海水温度高,盐度低B.密度低——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C.密度高——海水温度低,盐度低D.密度低——海水温度高,盐度低
震荡水柱式发电主要利用波浪的水平和垂直运动驱动涡轮机转动发出电力,是目前利用最为广泛的波浪能发电技术,国内建有多个试验电站。图15为我国近海波浪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
图15
32.根据震荡水柱式海浪发电原理推测,我国南方海域同样装机容量下,震荡水柱式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3.造成图示海域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域面积B.洋流强度C.海水深度D.海水温度
图16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35题。
图16
34.关于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寒流为上升补偿流
C.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D.大陆西岸从低纬向高纬流
35.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8分)
和政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是远古时代各种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无脊椎、古脊椎动物化石群。据了解,生活在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图17为和政县局部地区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
图17
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2分)
推测无脊椎动物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填“海洋”或“陆地”)(2分)
(3)根据材料及图示,推测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的演变过程是 ;根据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填“抬升”或“下降”)运动。(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10分)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8为“某地高空的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19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图19
图18
(1)图18中点A、B、④、⑤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2分)
A.B>A>⑤>④B.A>B>⑤>④
C.B>A>④>⑤ D.A>B>④>⑤
(2)若图19的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 。(2分)
(3)结合图19及材料,若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下列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2分)
A.B.C.D.
(4)在下图中绘出夜晚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空气环流方向。(2分)
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说明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对“穿堂风”的影响。(2分)
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12分)
材料一 图20为“水循环示意图”,图21为“黄河下游景观图”。
图21
图20
材料二 近年来,扬州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安全韧性的生态宜居家园。今年6月以来,“海绵”改造小区的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了87%,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显著
(1)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20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循环。(2分)
(2)图21河流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名称),(2分)
该环节的地理意义有 (填字母)(2分)
A.加剧地区之间热量不平衡 B.塑造陆地地表形态
C.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 D.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3)针对图20中④环节,提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2分)
(4)建设“海绵城市”会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是 。(2分)
(5)请你为扬州市建设“海绵城市”提出可行性措施。(2分)评分标准
1.C 2.A 3.A 4.D 5.C 6.D 7.B 8.B 9.D
10.B 11.A 12.A 13.B 14.B 15.C 16.C 17.A 18.D
19.B 20.D 21.D 22.D 23.B 24.A 25.D 26.A
27.A 28.B 29.C 30.C 31.D 32.B 33.C 34.A 35.C
36.(1)早古生/古生
(2)海洋
(3) 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演变 抬升
37.(1)A
(2)A
(3)D
(4)
(5)石质地面增温快,林木增温慢,(前石质后林木)增加房屋前后的温差;从而增强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了“穿堂风”。
38.(1)海陆间
(2) 地表径流 BC
(3)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合理即可得分)
(4)增加下渗
(5)扩大绿地面积、地面铺设透水砖、建设人工湿地等(合理即可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姜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宁夏银川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x、宁夏银川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