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后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1页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后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2页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后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后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后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共14页。
    《乡村和城镇》课后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1、下图反映了某一城市从新中国成立到2015年的城市面积的扩展,分析回答下题。图中直观反映的是城市化中( )A.城市人口的增加 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C.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D.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2、下列关于城市化水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一般用城市用地规模表示C.可以改变聚落形态变化 D.是社会进步的表现3、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B.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必定优化地理环境C.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D.区域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4、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5、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耕地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下降6、读某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第Ⅳ阶段表示的是( )A.城市化起步 B.城市化中期 C.再城市化 D.逆城市化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B.城市用地减小C.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D.城市生活水平提高8、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①起步晚,发展快②起步早,水平高③城市发展不合理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9、下图示意北京市某区域一工作日按小时统计的共享单车出行次数。完成该区域最可能为( )A.中心商务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休闲娱乐区10、民族特色是桑巴舞和探戈舞的文化圈( )A.太平洋文化圈 B.非洲文化圈C.拉丁美洲文化圈 D.西欧文化圈11、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城市的形成同步B.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C.功能区的分布是商业竞争的结果D.不同城市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尽相同12、在市中心的附近出现住宅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住宅付租水平最高 B.某些地段交通通达度低,租金低C.经济繁荣,适合建高级住宅区 D.人口密集,住宅的需求量大1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文化区和绿化区 B.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C.行政区、住宅区和绿化区 D.工业区、行政区和旅游区14、下列关于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占有城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B.商业区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景观C.商业区多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区D.商业区多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并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15、下图示为我国某城市2017年某功能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推测该功能区最有可能的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居住区 D.文教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关于该城市化模式图所代表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前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③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④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该城市化模式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地价不断上涨②城市环境状况不断恶化③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④经济地域差异日益缩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下图表示不同类型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据图完成下列小题。18、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发展中国家情况B.1950年以后,A类型国家城市化速度高于B类型国家C.B代表发达国家情况D.B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起步晚,但当前其城市化速度高于A类型国家19、2000年前后,A与B相比( )A.城市化水平一定较低 B.城市人口总数一定较多C.城市人口比重一定较大 D.城市数量一定较多下图为“土地利用与城市地租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20、图中A、B和C分别代表(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1、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比较便宜 B.环境条件比较优越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读图回答问题。22、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3、若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租高低的影响 B.历史因素的影响C.政治因素的影响 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 )A.部分省份的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东部省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 D.西部省份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25、在城市化过程中,北京市( )A.人口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增大 B.绿地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变大C.劳动力资源紧缺,退休年龄延迟 D.城区面积扩大,服务功能增大下图示意1950~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1950~1990年期间,符合图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特征的是( )A.中国城市化发展起步最早 B.美国城市化水平最高C.东南亚城市化发展最快 D.印度城市化起点最低27、下列现象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巴西城市化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住房压力减轻 B.逆城市化现象明显C.城市交通拥堵 D.空气质量提高28、当前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创造就业机会 B.拉大城乡差距 C.增加环境压力 D.减少国家内需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30、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B.城市数量减少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 D.城市绿化面积缩小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1、1997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2% B.27% C.32% D.47%3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二、材料分析题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说明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M、P、Q中哪处是高级住宅区,说明理由。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何处?说明理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某国主要城市分布。该国为中亚内陆国家,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93%,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东南部为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到2021年底,该国总人口约为980万,人口密度不到70人/平方千米,城镇化率约为28%。描述该国城镇发展的特点。37、指出该国城镇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2、答案:B解析:我们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3、答案:A解析:A.中国目前经济发展迅速,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A正确;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会导致城市环境污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B错误;C.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而逆城市化在城市化后期阶段出现,C错误;D.区域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D错误。4、答案:B 解析: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5、答案:B解析: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必然导致非农业入口比重增加,故B正确;绿化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的,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所以A、C、D不是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联系。故选B。6、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Ⅳ阶段人口由城区迁往郊区和城市以外的地区,为逆城市化阶段。7、答案:A解析: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故选A。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两类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①起步早,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是开始于产业革命,19世纪得到充分发展;②水平高;③速度变慢,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由于城市化水平已很高,许多城市里的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而纷纷迁出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故选D。9、答案:A解析:A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上午8点左右进入区域的共享单车次数最多,下午18点左右离开区域的共享单车次数最多,因此可判断早上来到该区域上班的人数较多,下午离开该区域下班的人数较多,可推断为中心商务区。故A项正确。B项,工业区的每日人口流动量较小,因此总的共享单车出行次数较少,且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故B项错误。C项,住宅区每日人口流动应呈现与中心商务区相反的特点,早上8点离开住宅区的人数多,离开该功能区的共享单车出行次数较多,下午18点回到住宅区的人数多,进入该功能区的共享单车出行次数较多。故C项错误。D项,休闲娱乐区应该是晚上的人口流动量较大,晚上进入该功能区的共享单车出行次数较多。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0、答案:C解析:墨西哥金字塔、阿根廷探戈舞、巴西桑巴舞和狂欢节,是拉丁美洲文化圈特有的文化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答案:D解析: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故B不符合题意;各功能区的形成有自发形成的也有规划建设的,故C不符合题意;在不同城市,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尽相同,故选D。12、答案:B解析:市中心最适宜布局商业区,在市中心的附近出现住宅区的最主要原因是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通达度低,租金较低。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市中心商业活动付租水平最高,A错;高级住宅区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常与文教区与科技区相联系,C错;人口密集的地区,商业活动需求更大,D错,故选B。13、答案:B解析: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是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故选B。14、答案:B解析: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呈点状或者条状,分布于街道两侧,占地面积小,B对。占地面积最大的为住宅区,A错。城市工业区有不断向外移动的趋势,CD错。故选B。15、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本区域主要人口年龄男性在18-24岁之间,以青年人为主,处于大学阶段,因此本区域最有可能为大学城,属于文教区,D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逆城市化现象等知识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图中市区人口外迁,主要发生在二战后,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③④正确。故选C。17、答案:D解析: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方面城市地价不断上涨、城市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另一方面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18、答案:D解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甚至逆城市化。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代表发达国家情况,B代表发展中国家情况。B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起步晚,但当前其城市化速度高于A类型国家。故选D。19、答案:C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2000年前后,A与B相比城市化水平一定较高,城市人口比重一定较大,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少,城市人口总数较少,城市数量有可能较少。故选C。20、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在市中心商业付租能力最强,为商业区;B位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住宅付租能力最强,方便购物和上下班,为住宅区;C在最外围工业付租能力最强,为工业区。21、答案:B解析: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在区位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存在背向发展的趋势。影响高级住宅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城市外缘环境条件比较优越。22、答案:A解析:①处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23、答案:B解析:①处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若这里不是商业区,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受历史因素影响,可能这里是古建筑群,国家为了保护文物,没有把商业区布局在此处。体现了现代商业活动要让位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故选B。24、答案:D解析:图中东部省份(京、辽、闽)的城市化水平(60%以上)远比西部省份(滇、宁、甘)高;我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部分省份还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13年西部省份城市化水平都在40%以上,说明已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北京2005年和2013年城市化水平相对于西部省区来说是比较高的,但增幅却很小,而滇(云南省)城市化水平较低,从2005年的20%上升到2013年的40%左右,增幅翻了一番。25、答案:A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并没有绿地面积;在城市化过程中,北京经济发达,全国各地的剩余劳动力(以中青年人为主)大量涌入,造成北京劳动力非常充足,人口流动量较大,管理难度也较大虽然北京城区面积不断在外扩,但仍是全国首都,其功能没有变化,其服务范围仍然是全国。26、答案:B解析:中国城市化发展晚于图中发达国家美国,起步不是最早,A错误;1950—1990年美国城市化水平最高,B正确;这个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巴西,C错误;城市化起点最低的是中国,D错误。故选B。27、答案:C解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巴西城市化水平大致为60%~70%,城市化水平较高,而且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可能会产生很多“城市病”,如人口增加、住房压力增大、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等,所以C正确,A、D错误。这个阶段巴西还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逆城市化不明显,B错误。故选C。28、答案:A解析:题目问的是积极影响,排除B、C。中国城市化在快速发展意味着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A正确;经济快速发展会使国民对部分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内需不一定减少,D错误。故选A。2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相关知识。由图可以看出北京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用地面积的扩大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材料无法看出人口和交通的相关比重变化。故选B。3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城市问题的相关知识。A项,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是我国首都,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会急剧上升,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严重。故A项正确。B项,北京的发展会对周边城市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因为北京发展导致城市数量减少属于危言耸听。故B项错误。C项,北京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故C项错误。D项,我国对城市绿化面积有专业的规定,城市面积扩大,相对应的绿化面积也会增加。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31、答案:C解析:城镇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需要读图计算:1997年城市人口为40000万人,总人口是城市人口40000+乡村人口80000=120000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33%,结合选项可知,C选项最接近。故C正确,ABD错误。32、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图中90年代后期,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很快,所以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该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就是90年代后期,故D正确,ABC错误。 33、答案:水运便利;取水方便。解析:该城市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早期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河流的对城市的两大功能是供水、航运。34、答案:P;河流上游;靠近文化区;风景优美。解析:高级住宅区的要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距离城市中心地带不太远。P处位于河流的上游,临近“旅游观光带”和“文化教育区”,风景优美符合要求。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南风,M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离工业区近,环境污染较严重,且离铁路线、火车站近,噪音大。Q距离飞机场太近,噪音大。35、答案: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解析:题目要求甲、乙两处分别规划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甲、乙肯定是给出的两个工业区。甲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且临近河流、高速公路和铁路,水陆交通便捷。乙临近高速公路和飞机场,交通便利;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环境优美;且离市中心和文化教育区更近。综合对比乙地更适合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甲地更适合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36、答案:城镇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级别低(国际影响力小)。解析:城镇发展的特点包括城镇化水平、速度及城镇数量、等级等。“城镇化率约为28%”说明该国(由经纬度和轮廓可知该国为塔吉克斯坦)城镇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该国城镇数量少;分析图文信息可知,该国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欠发达,因而城市规模小、级别低。37、答案: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河谷分布。原因:该国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沿河地区水源充足;境内多山地高原,河谷地形较低平;方便交通联系,便于生产生活;河谷地区为该国工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地区。解析:城镇的分布属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其分布特点首先应考虑分布的均匀性,若分布不均,则应进一步指出哪里多、哪里少。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该国城镇分布不均;主要沿河谷分布,集中在西南部。该国地处内陆,距海遥远,各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93%,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东南部为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境内多山地高原,交通不便,而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方便交通联系,便于生产生活,为该国工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地区。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