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数: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遂宁大英为千年卓筒井采盐遗址保护区,卓筒井井盐汲制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卓筒井是用直立粗大的竹筒汲卤的盐井,这里的“卤”为地下开采的卤水,含有氯化钠、水、泥沙等物质,下列制盐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锥钻井B.竹筒取卤C.滤缸滤卤D.制盐烧煤
2.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作燃料、气割、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硫酸铜晶体
C.D.
倾倒澄清石灰水 滴加蒸馏水
5.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用烧杯量得37.0mL蒸馏水B.用温度计测得某溶液的温度为51.88℃
C.用托盘天平称得16.7g食盐D.用10mL量筒量取5.25mL稀硫酸
6.下列实验项目与所选择的仪器搭配错误的是( )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大的量筒D.取用粉末状药品-药匙
7.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属纯净物,后者属混合物的是( )
A.液态氮、冰水混合物B.液态氧、石灰水
C.水、高锰酸钾D.洁净空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
8.以下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中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管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先把铁丝打磨光亮盘成螺旋状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才能准确验证
9.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B.
C.D.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试管内液面上升B.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C.左侧玻璃管内有液柱的上升D.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12.如图所示,利用过量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C.D.
13.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B.
各层火焰温度比较 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
C.D.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证明蜡烛燃烧生成CO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一氧化二氮(N2O)故俗称“笑气”,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在室温下稳定,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分别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助燃性气体。它具有氧化性,在高温下,N2O也可以氧化有机物。它也可以用在火箭和赛车上,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它的工作原理是N2O在发动机内与空气一道充当助燃剂与燃料混合燃烧,N2O可放出O2和N2,其中氧气是关键的助燃气体,而氮气又可降温,增加燃料燃烧效率。NH4NO3在微热条件下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需要注意的是,N2O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温室作用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1)写出N2O物理性质有______(写出两点):N2O的用途是______(写出一点):N2O可能对环境的影响是______。
(2)写出NH4NO3在微热条件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3)N2O贮存时应远离火种、热源的原因是______。
16.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某矿泉水的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毫克/升):钙:______20,钾:39,锌:0.6,氟______:0.03等。
(2)不同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根据最近所学内容的部分反应现象判断并完成对应的符号表达式。
17.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可以体现物质的性质,据此完成下表。
(2)如表是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①当日空气质量状况最好的城市是(填序号)______
②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的。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______。
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
③如图为一款新型环保车,可通过360°旋转的“大炮筒”向四周喷水,从而缓解极端恶劣天气给人带来的不适。这款环保车喷水的作用是______。
(3)“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①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制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l),引发以下反应:,。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______。
②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8.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
空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生产流程】
(1)上述流程图中的a是______(填符号)
(2)实验室常利用化学反应制取少量氧气,常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I______ II______。
②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应先向锥形瓶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然后通过I向锥形瓶内添加液体至______(选填“a”或“b”)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若将装置A中的I改成注射器,其优点是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应预先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______mL水。
③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量所得氧气体积,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从上图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正确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的序号)。
19.“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探究:
【回顾历史】
(1)1774年,法国化学家______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重温教材】
(2)用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集气瓶内预先放水的作用是______。
【创新实践】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发热贴欲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资料:1、发热贴发热原理:铁粉与氧气反应生锈,放热,其中辅助成分不与氧气反应。
2、铁锈为红色固体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3)如图(装置二),用集气瓶(有效容积为500mL)取空气样品,塞紧胶塞,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增大;待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内水面下降了90mL,由此可知该空气样品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4)与装置一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是______,为证明发热贴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可在反应后进行的简单实验操作是______。
【拓展提升】
(5)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氮化镁,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物质可用如图装置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是______(填编号)
①红磷 ②白磷 ③木炭 ④硫粉 ⑤镁条 ⑥铁丝 ⑦水银 ⑧蜡烛
20.文献显示,严西平等研究人员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压强传感器用于测量瓶内压强变化,各数据均于同温同压下测得,3%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约为1g/ml)
图1
图2 图3
第一组实验记录的瓶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第二组实验记录的瓶内压强变化如图3所示。已知3%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占溶液总质量的3%,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第一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MnO2的用量越大,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耗时______,O2产量______;综合第二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越大,O2产量______,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耗时______。
(2)观察图2可知:该条件下30s内要完全分解8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至少要用______g MnO2。根据图3可知,该条件下0.1gMnO2至少能快速催化分解_____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
(3)综合两组实验可推知:这样的实验条件下要30s内完成反应,“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最合适的取值约为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意)
1.D 2.B 3.A 4.A 5.C 6.C 7.B 8.D 9.A 10.D 11.C 12.C 13.D 14.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
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A.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实验现象和特征
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①
淡黄色固体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②
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
物质的性质
该性质对应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气防腐
液态氮气的_______低
氮气用于悬磁浮
稀有气体_______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稀有气体做霓虹灯
氦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_______
氦气做飞艇
序号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①
北京
103
可吸入颗粒物
Ⅲ
②
呼和浩特
500
可吸入颗粒物
V
③
大庆
72
可吸入颗粒物
II
④
深圳
36
无
I
编号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过氧化氢溶液
8mL
8mL
8mL
8mL
8mL
2mL
4mL
6mL
8mL
10mL
二氧化锰
0.03g
0.06g
0.08g
0.12g
0.24g
0.1g
0.1g
0.1g
0.1g
0.1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华侨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华侨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 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