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第1页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第2页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我做起,当最美代言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年,通过淄博文旅部门大力推动,短视频平台裂变式宣传,“淄博烧烤”成为堪比“顶流”的文化IP。每个淄博人都视自己为当地的旅游大使、城市名片,开展了贴心周到的志愿服务,把为淄博添彩当成共识。国内不少旅游城市争相效仿“淄博模式”,推出各类文旅活动,有的也借势火了一把,但游客们在体验后总有一些遗憾:街头巷尾的垃圾未及时清扫,交通出行不太便利,价格虚高不够亲民,还有出租车司机宰客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长期以来,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设备和材料等高端领域被美、欧、日垄断。如美国以所谓科技网络安全为借口,多轮制裁中国华为,禁止拥有美国技术成分的芯片出口,华为手机无法继续生产麒麟芯片,导致5G技术缺席,无法满足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材料二:当前,一些国家鼓吹“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企图通过科技垄断、技术封锁、贸易壁垒干扰别国创新发展,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破坏全球经济稳定,掀起“逆全球化”风潮。而截至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扩宽,合作平台和合作项目务实推进,多层次、交互式、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局面正在形成。“一带一路”秉持追求发展,崇尚共赢,传递希望的理念,努力改变着世界的发展面貌。
    材料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垄断科学,可以通过建围墙保持领先。科研既有合作性,也有竞争性。只要科学共同体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展开合作,就能形成良性竞争。
    综合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南省湘东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我们迎来又一个中秋佳节。诵读诗词,做月饼、品月饼,体验传统民俗活动,在看花灯、猜灯谜、饮桂花酒中领略文化魅力……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重温熟悉的味道,借助多彩的形式,共同感受这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时刻。
    ——选自人民日报《让传统节日更好浸润时代人心》
    材料二: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体育盛会遇见传统节日,尽显“中国式浪漫”。制作花灯、团扇作画、用模具为月饼印上图案,运动员村里的中秋主题日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浙派古琴、苏州评弹、昆曲、点茶,西湖中秋赏月雅集活动广受欢迎。通过亚运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呈现在世界面前。
    ——选自人民日报《杭州亚运会铭刻文化自信》
    阅读以上两则新闻报道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留下一句经典名言:“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话指的事件是:玛丽·安托瓦内特进入巴黎,成为王后,她的美貌和气质倾倒了这座城市,民众的欢呼簇拥让车队无法前行。她身为王后却沉迷享乐,拥有权柄但无所作为,更干扰朝政,误国误民。20 年后,她被民众送上断头台。
    而作为即将走进高三的学子,此刻的你,经历过十几年的人生,正走在起伏不平的青春路上,必将面对不可预知的命运,你会如何看待“命运的礼物”呢?或许你收到过,或许你正在收,又或许你将收到··你考虑过“礼物的价格”吗?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题自拟,立意自定,体裁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对于驾驶员来说,掌握住油门、刹车、方向盘,就成功了99%。意思是,驾驶要善于踩油门,也要适时刹车,还要掌握方向盘来选择和调整方向。同时,面对不同的情况,驾驭员要加以调整,灵活采取这三种操作行为,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专题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年,通过淄博文旅部门大力推动,短视频平台裂变式宣传,“淄博烧烤”成为堪比“顶流”的文化IP。每个淄博人都视自己为当地的旅游大使、城市名片,开展了贴心周到的志愿服务,把为淄博添彩当成共识。国内不少旅游城市争相效仿“淄博模式”,推出各类文旅活动,有的也借势火了一把,但游客们在体验后总有一些遗憾:街头巷尾的垃圾未及时清扫,交通出行不太便利,价格虚高不够亲民,还有出租车司机宰客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参考立意】
    1.打造城市名片既要“政通”,也要“人和”。
    2.“流量”变“留量”需政府搭建平台,市民提升素养。
    3.让文明之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4.从我做起,当最美代言人。
    5.给游客更好的体验感,将人情的温度升上去。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长期以来,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设备和材料等高端领域被美、欧、日垄断。如美国以所谓科技网络安全为借口,多轮制裁中国华为,禁止拥有美国技术成分的芯片出口,华为手机无法继续生产麒麟芯片,导致5G技术缺席,无法满足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材料二:当前,一些国家鼓吹“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企图通过科技垄断、技术封锁、贸易壁垒干扰别国创新发展,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破坏全球经济稳定,掀起“逆全球化”风潮。而截至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扩宽,合作平台和合作项目务实推进,多层次、交互式、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局面正在形成。“一带一路”秉持追求发展,崇尚共赢,传递希望的理念,努力改变着世界的发展面貌。
    材料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垄断科学,可以通过建围墙保持领先。科研既有合作性,也有竞争性。只要科学共同体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展开合作,就能形成良性竞争。
    综合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结合材料,立意分析如下:
    一、材料一和材料三:
    1.高端科技领域的挑战:材料一揭示了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设备和材料等高端领域被美、欧、日垄断,而中国华为因受到美国制裁无法继续生产麒麟芯片,导致无法满足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高速网络的需求。这反映了当前国际科技竞争中存在的严重不平衡和壁垒,对全球产业链和消费者造成了负面影响。
    2.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材料三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垄断科学,可以通过建围墙保持领先。这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合作性和竞争性,并指出只有通过互相尊重的方式展开合作,才能形成良性竞争。
    二、材料二:
    1.“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科技合作:材料二展示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这表明中国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2.改变世界发展面貌:通过多层次、交互式、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中国正在努力改变世界的发展面貌。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稳定,还能推动各国的创新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三、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
    1.全球科技创新的合作与竞争:材料一和材料三提到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竞争和合作。这种竞争和合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才能形成良性竞争,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
    2.科技与国家发展: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得出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
    综上所述,该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1.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
    2.科技领域的垄断和壁垒对全球产业链和消费者造成了负面影响。各国应该加强科技合作的平等互利原则,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3.“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科技合作是改变世界发展面貌的重要力量。通过多层次、交互式、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可以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和国家发展的目标。
    4.科学研究具有合作性和竞争性。只有通过互相尊重的方式展开合作,才能形成良性竞争,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立意:
    1.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2.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3.成全他人,便是成就自我。
    【解答】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是在相互依存与竞争中发展的。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加强了各国的联系,更为世界带来了繁荣与进步。然而,现如今,一些国家却以“科技安全”为由,筑起高墙,试图切断与他国的联系。这种行为不仅有违历史潮流,更是对全球发展的巨大阻碍。
    科技的发展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正如材料一所揭示的,华为作为中国的高科技巨头,其麒麟芯片因为受到美国制裁,无法继续生产。这不仅影响了华为的发展,更对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造成了冲击。美国以“科技安全”为由,实施制裁,实际上是企图垄断科技,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然而,这种行为只会破坏全球经济的稳定,对各方都造成伤害。
    全球合作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材料二提到,中国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这种广泛的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也为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一带一路”倡议更是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为这些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合作模式正是全球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互尊重是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正如材料三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所说,科研既有合作性,也有竞争性。只有科学共同体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展开合作,才能形成良性竞争。在科技领域,各国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只有通过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实现共同进步。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句话在科技领域同样适用。如果各国都选择筑起高墙,切断与其他国家的科技联系,那么全球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如果各国都能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合作,那么全球的科技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呼吁各国都能摒弃偏见和敌视情绪,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国际科技合作。只有通过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学习,我们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合作的科技世界贡献我们的力量。
    【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湖南省湘东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我们迎来又一个中秋佳节。诵读诗词,做月饼、品月饼,体验传统民俗活动,在看花灯、猜灯谜、饮桂花酒中领略文化魅力……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重温熟悉的味道,借助多彩的形式,共同感受这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时刻。
    ——选自人民日报《让传统节日更好浸润时代人心》
    材料二: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体育盛会遇见传统节日,尽显“中国式浪漫”。制作花灯、团扇作画、用模具为月饼印上图案,运动员村里的中秋主题日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浙派古琴、苏州评弹、昆曲、点茶,西湖中秋赏月雅集活动广受欢迎。通过亚运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呈现在世界面前。
    ——选自人民日报《杭州亚运会铭刻文化自信》
    阅读以上两则新闻报道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材料解读:
    千百年来,中秋文化赓续绵延、代代流传,浓缩于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光中,展现在多姿多彩的民俗仪式上,成为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岁月流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但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意涵,始终具有漫润人心的作用。对待传统节日,我们要以虔敬之心守护其精神内核,也要以创新之力激活其时代生命。惟其如此,才能让传统节日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更好漫润时代人心,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滋养。
    今年,中秋假期与国庆假期相遇,与杭州亚运会赛期相叠,让这个中秋不仅有家的韵味,更有国的情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始终是流淌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
    学生们如何用时代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交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如何对接?家的韵味和国的情怀如何融为一体?学生思考这些方面的问题,可以找到作文的广阔空间。
    参考立意:
    ①丰富传统节日活动,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②守护精神内核,厚植家国文化,凝聚民族力量。
    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因丰富的民族文化而多彩。
    ④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留下一句经典名言:“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话指的事件是:玛丽·安托瓦内特进入巴黎,成为王后,她的美貌和气质倾倒了这座城市,民众的欢呼簇拥让车队无法前行。她身为王后却沉迷享乐,拥有权柄但无所作为,更干扰朝政,误国误民。20 年后,她被民众送上断头台。
    而作为即将走进高三的学子,此刻的你,经历过十几年的人生,正走在起伏不平的青春路上,必将面对不可预知的命运,你会如何看待“命运的礼物”呢?或许你收到过,或许你正在收,又或许你将收到··你考虑过“礼物的价格”吗?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题自拟,立意自定,体裁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3.文题解读参考:
    文题分三段,第一段是主体材料,茨威格对玛丽·安托瓦内特持批评的态度,因为她辜负了命运的礼物,故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个反面的素材。第二段引人现实,针对高二学子,泛谈命运的礼物及价格,告诫学子们珍视命运的礼物,活出人生的价值。这个是需要严格把握的审题的大方向。第三段则是具体的作文要求,既强调紧扣材料的限制性,又表现三个自由的开放性。考生可写记叙文,生动再现某次命运礼物的相关故事,哪个方面不限,正面反面均可,由此生发人生感慨;也可写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及典型事迹的感喟来表达心声;也可以写议论文,对命运礼物进行价值探讨和利整分析,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前因析后果,对人生价值问题进行深挖广拓:也可围绕某个中心,综合利用各种表达方式,娴熟地抒情说理。文题在立意上没什么难度,也没多少限制,但估计考生在写法上会有较大差异,得分估计会拉开差距,阅券可能会更加不易。
    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对于驾驶员来说,掌握住油门、刹车、方向盘,就成功了99%。意思是,驾驶要善于踩油门,也要适时刹车,还要掌握方向盘来选择和调整方向。同时,面对不同的情况,驾驭员要加以调整,灵活采取这三种操作行为,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句话指出油门、刹车、方向盘对驾驶员的重要性;第二句话具体阐释,提出“驾驶要善于踩油门,也要适时刹车,还要掌握方向盘来选择和调整方向”的观点;第三句话提出“不同情况下灵活采取这三种操作行为”的观点。写作要求中提到“以上驾驶操作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也就是说需要从驾驶引申到人生更多的方面。其中,善于踩油门,寓意我们要砥砺前行、努力奋斗;适时刹车,寓意面对诱惑、危险等情况时,要适时收手,善于做减法;掌握好方向盘,寓意人生需辨明方向,选准道路,在需要时做出改变、调整方向。而最终三者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寓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情况,要适当调整前进的速度和前进的方向。
    写作时,可以把驾驶操作寓指为驾驶人生之车。可指出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躺平,而是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昂扬的斗志去勇敢出发,砥砺前行,以奋斗之姿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而在前进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选择,遇到挫折时就要适时刹车,积极反思自己,减去错误的负重,轻装上阵;遇到多条人生岔路时,则要从自己的人生追求、社会的公序良俗、祖国的发展需要等多个角度,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祖国发展的人生选择。
    参考立意:
    1.灵活调整人生前进的速度和方向。
    2.油门刹车方向盘,因路制宜是王道。
    3.人生如驾驶,需适时调整。

    相关试卷

    [语文]2025届广西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写作:

    这是一份[语文]2025届广西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写作,共10页。

    2024届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写作专题:

    这是一份2024届吉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写作专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脱下“长衫”,合理就业,长衫困不住当代青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