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长平之战赵军尸骨,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分封制,宗法制,贵族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周秦变革,国家汲取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临潼烽火台1987年重建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春秋争霸(因孔子所编《春秋》得名,BC770-BC476)1、背景(1)周王室控制力日渐削弱(2)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表现: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3、特点:争霸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公羊传》禧公四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南夷主要指荆楚北狄主要指诸狄
(二)战国时期(因《战国策》得名,BC475-BC221)1、背景: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2、表现:战国七雄3、特点:兼并、局部统一
前293年伊阙之战,秦将白起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24万。前279年鄢之战,白起引水灌城,淹死楚国军民数十万,前278年白起破郢,烧毁楚先王陵墓。前273年白起破魏赵于华阳,斩首15万。前260长平之战,白起破赵括之军,坑赵降卒40余万。
(三)列国纷争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转型:周天子丧失“天下共主”地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等)完全遭到破坏,权力下移。2、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为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权力加速转移权力不断集中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1、农业:(1)生产工具: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铁器牛耕)(2)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大量修建(3)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出现
(一)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1)货币流通广泛(2)中心城市涌现
(二)变法运动1、背景(1)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铁犁牛耕)(2)阶级关系的变化与社会转型: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旧制度(私门与公室的斗争) (3)兼并战争的需要2、影响: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3、商鞅变法(BC356)(1)内容: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②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③废井田、开阡陌,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④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⑤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不仅提出了完备可行的变法政策,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了商鞅与守旧贵族关于是否有必要变法的对话。守旧贵族反对变法,提出“法古”“循礼”,商鞅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提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需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因而现行的政治制度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改革,仅仅依靠“循礼”,无法实现富国强兵、在大国兼并战争中胜出的目标。
(二)变法运动3、商鞅变法(BC356)(2)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封建化改革)(3)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4)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轴心时代”指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六百年时间。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时代,中国出现了老子和孔子这样的伟大思想家,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教的始祖释迦摩尼,伊朗出现了查拉图斯特拉创立的琐罗亚斯德教,希腊出现了荷马史诗以及一大批悲剧作家和哲学家,近东出现了犹太的先知。在这个时代整个人类实现了精神突破,是人类的全面精神化和人性的全盘改造的过程。……这个时代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创立了人类赖以存活的世界宗教之源端。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三、孔子和老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应变)
(一)孔子(儒家创始人)思想1、背景: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提出主张2、主张:(1)思想核心: 仁(仁者爱人)与礼(恢复周礼,维护礼乐制)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以道德感化治理国家)(3)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发展);整理六经
(二)老子(道家创始人)1、哲学思想:(1)朴素唯物论:“道”是世界的本源;天人合一(2)朴素辩证法:事物是不断转化的(运动、矛盾)2、政治思想: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社会理想:小国寡民
(一)背景1、经济: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2、阶级:旧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士阶层崛起3、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日益剧烈,各国统治者需要招揽人才4、思想:贵族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被打破,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 真性也。……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 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 生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庄子•马蹄》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
法家:国家儒家:忠孝庄子:个人
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人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将人者为国之虚名役也?韩非有见于国,无见于孑。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
法家:国家主义儒家:民本主义西方:个人主义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
(三)意义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解体,新兴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为了增强国家实力,纷纷招揽人才,重用士人。士阶层针对废旧立新的现实政治,代表各个阶层提出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道家学派在哲学上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儒家提出民本、仁、仁政和礼治思想,并重视教育,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李悝变法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农业改革增加封建政权的田租收入;颁布《法经》,确立封建法制,镇压破坏封建秩序的行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迅速发展,地主政权逐渐巩固,成为战国初期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吴起变法从政治、经济上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其国力迅速强盛。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国风•豳风•东山》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
较之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然其影响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诗经》有大量追求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热爱家国、追求自身价值及美好理想的情怀。家国情怀、追求个人自由、尊重人的尊严及关怀人的现实生活,是《诗经》和“楚辞”中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授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晋文公,齐桓公,吴王阖闾,楚庄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背景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朝代歌诀,春秋时期道家,百家争鸣的意义,强兵之策,富国之策,集权之策,说明了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