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精子的形成过程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等数目变化规律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达标测试
展开基 础 题 组
1.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4种性状表现,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B )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4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解析: 在F1自交过程中,F1产生的4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与4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随机结合,后代有4种性状表现,其比例为9∶3∶3∶1,A、C正确;豌豆植株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少于雄配子的数量,因此在F1自交的过程中,雌、雄配子的数量之间没有对等关系,B错误;保证F2有足够数量的个体是为了提高概率统计的准确性,D正确。
2.(2023·海南高一期中)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黄色圆粒豌豆(YyRr),F1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都必须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
B.F1产生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F2的黄色圆粒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D.单独看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
解析: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自交时是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的,A项错误;F1产生的雄配子数量理论上远多于雌配子,所以F1产生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卵细胞数量比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精子数量少,B项错误;F2的黄色圆粒豌豆占所有F2的9/16,其中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故F2的黄色圆粒豌豆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C项错误;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单独看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D项正确。
3.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出现4种表现类型,且数量比约为9∶3∶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共显性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数量相等,各有4种类型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9种组合方式
D.F2中与亲代表现类型不同的新组合类型占3/8或5/8
解析: F2出现4种表现类型,且数量比约为9∶3∶3∶1,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完全显性,A项错误;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类型,但是数量不相等,雄配子数量一般多于雌配子,B项错误;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16种组合方式,C项错误;若相对性状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类型不同的新组合类型占3/8;若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类型不同的新组合类型占5/8,D项正确。
4.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的比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分别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解析: 根据F2中有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种表现类型且比例为9∶3∶3∶1可知,F1的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F1的两亲代的性状不一定是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也可是纯种黄色皱粒和纯种绿色圆粒,A符合题意。
5.(2023·山西高三月考)将两株性状表现相同的植物杂交,子代植株的性状为37株红果叶片上有短毛,19株红果叶片无毛,18株红果叶片上有长毛,13株黄果叶片上有短毛,7株黄果叶片上有长毛,6株黄果叶片无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若只考虑果实性状,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
B.若只考虑叶毛性状,则短毛个体都是纯合体
C.两亲本的表现类型是红果叶片上有短毛
D.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解析: 若只考虑果实性状,根据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7+19+18)∶(13+7+6)≈3∶1,说明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A项正确;若只考虑叶毛性状,根据子代叶毛性状分离比为短毛∶无毛∶长毛=(37+13)∶(19+6)∶(18+7)=2∶1∶1,说明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bb=2∶1∶1,所以无毛与长毛都是纯合子,短毛为杂合子,B项错误;结合A、B选项分析可知,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红果叶片上有短毛,C项正确;根据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1、短毛∶无毛∶长毛=2∶1∶1,说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D项正确。
6.(2023·宁阳一中高一期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与aaBBcc的豌豆进行杂交(这三对遗传因子分别控制三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F1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7种
B.F2的表现类型有8种,遗传因子组成类型有18种
C.F2中AabbCc的个体占1/16
D.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12/64
解析: n对遗传因子控制n对不同性状(独立遗传),其F1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n种,F1自交得到的F2表现类型也为2n种,遗传因子组成为3n种。因此F1(AaBbCc)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3=8种,A项错误;F2的表现类型有2×2×2=8种,遗传因子组成类型有3×3×3=27种,B项错误;F2中AabbCc的个体占1/2×1/4×1/2=1/16,C项正确;F2中与亲本表现类型不同的个体叫重组型,与亲本相同的叫亲本型。F2中与亲本类型相同的个体占3/4×1/4×3/4+1/4×3/4×1/4=12/64,则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1-12/64=52/64,D项错误。
7.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某科研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的过程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对后代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分离__定律。
(2)亲代中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YyRr__,绿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yyRr__。
(3)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性状表现有_绿色圆粒、绿色皱粒__。
(4)杂交后代中共有_4__种性状表现,其中黄色皱粒占_1/8__。
(5)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25__%。
(6)在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性状组合占_1/4__。
解析:在本题中,由于子代中圆粒和皱粒的比例是3∶1,黄色和绿色的比例是1∶1,故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应是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yyRr,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子代中纯合子为绿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比例为1/2×(1/4+1/4)=1/4,均能稳定遗传,后代的性状表现有4种,其中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为非亲本性状类型,各占1/8。
能 力 提 升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腋生花(A)对顶生花(a)为显性,高茎腋生花的豌豆与高茎顶生花的豌豆杂交,F1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高茎腋生花∶高茎顶生花∶矮茎腋生花∶矮茎顶生花=3∶3∶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为TtAa×Ttaa
②高茎与腋生花互为相对性状
③F1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4
④F1中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为1/8
⑤F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TTAA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 亲代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3∶1,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Tt×Tt;腋生花∶顶生花=1∶1,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故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TtAa×Ttaa,①正确;茎的高矮与花的位置是两对相对性状,②错误;F1中纯合子的概率=1/2×1/2=1/4,③正确;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1/4×1/2=1/8,④正确;F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TTAa或TtAa,⑤错误,故选C。
2.已知A与a、B与b、D与d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控制3对相对性状。若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D )
A.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eq \f(1,16)
B.表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eq \f(1,16)
C.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eq \f(1,8)
D.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eq \f(1,16)
解析: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两个体进行杂交,后代表型种类为2×2×2=8(种),故B错误;后代基因型为AaBbDd个体的比例为eq \f(1,2)×eq \f(1,2)×eq \f(1,2)=eq \f(1,8),故A错误;后代基因型为Aabbdd个体的比例为eq \f(1,2)×eq \f(1,2)×eq \f(1,4)=eq \f(1,16),故C错误;后代基因型为aaBbDd个体的比例为eq \f(1,4)×eq \f(1,2)×eq \f(1,2)=eq \f(1,16),故D正确。
3.(2023·天津高一月考)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两株水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产生的后代表型及数量比是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染病∶矮秆易染病=3∶3∶1∶1,则该亲本的基因型为( A )
A.DdRr和ddRr B.Ddrr和DdRr
C.DdRr和DdRr D.DdRr和ddrr
解析: 根据后代中高秆∶矮秆=1∶1可知,亲本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Dd×dd,根据后代中抗病∶易染病=3∶1可知,亲本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Rr×Rr,故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
4.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对此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B.可根据分离定律推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C.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F1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
D.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亲本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
解析: 根据F2中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可以判断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可以判断圆粒对皱粒为显性,A正确;因为F2每对相对性状的比值都是3∶1,可以推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双杂合子,B正确;F1的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遗传因子组成可以确定,C错误;亲本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有两种情况,可能是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也可能是纯合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D正确。
5.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4种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选择①和③为亲本进行杂交,可通过观察F1的花粉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B.任意选择上述亲本中的两个进行杂交,都可通过观察F1的花粉粒形状来验证分离定律
C.选择①和④为亲本进行杂交,将杂交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蓝黑色花粉粒∶橙红色花粉粒=1∶1
D.选择①和②为亲本进行杂交,可通过观察F2植株的性状表现及比例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选择亲本③和④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由于易染病与抗病基因的性状表现不在配子中表现,所以不能用花粉来观察这一性状的分离现象,B错误;选择①和④为亲本进行杂交时,因为都是纯合子,所以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Ttdd,而带有A、a遗传因子的花粉数相等,所以蓝黑色花粉粒∶橙红色花粉粒=1∶1,C正确;选择①和②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Ttdd,是非糯性抗病圆粒,由于只有抗病遗传因子和易染病遗传因子杂合,所以只能观察到这对遗传因子的分离现象,D错误。
6.玉米基因的A_对aa为显性,B_对bb为显性,C_对cc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基因型为AaBbCc的玉米进行测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测交后代的表型有8种
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8种
C.测交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eq \f(1,4)
D.测交后代A_B_C_的比例为eq \f(1,8)
解析: 测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交,是杂交子一代个体(F1)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是用以检验子一代个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AaBbCc测交后代的表型有2×2×2=8种,A正确;AaBbCc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2×2×2=8种,B正确;AaBbCc测交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eq \f(1,2)×eq \f(1,2)×eq \f(1,2)=eq \f(1,8),C错误;AaBbCc测交后代A_B_C_的比例为eq \f(1,2)×eq \f(1,2)×eq \f(1,2)=eq \f(1,8),D正确。
7.甜瓜为雌雄异花同株植物,叶色由一对遗传因子G、g控制;抗病能力由另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甜瓜叶色遗传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第三组__杂交组合,能判断甜瓜叶色性状中_正常叶色__是显性性状。
(2)第一组杂交F1正常叶色植株遗传因子组成为_Gg__,第三组杂交F1的显性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2/3__。
(3)现用纯合的正常叶色不抗病和纯合的黄绿叶色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自交,F2有正常叶色抗病、正常叶色不抗病、黄绿叶色抗病、黄绿叶色不抗病4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9∶3∶3∶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自由组合__定律。F2中的正常叶色抗病植株与黄绿叶色不抗病植株杂交可称为_测交__,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4__种,其中正常叶色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比例是_4/9__。
解析:(1)第三组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可据此判断正常叶色为显性性状。
(2)第一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Gg×gg,子一代正常叶色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第三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Gg×Gg,子一代遗传因子组成为GG∶Gg∶gg=1∶2∶1,所以F1的显性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2/3。
(3)根据“纯合的正常叶色不抗病和纯合的黄绿叶色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自交,F2有正常叶色抗病、正常叶色不抗病、黄绿叶色抗病、黄绿叶色不抗病4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9∶3∶3∶1”,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正常叶色、抗病(设由B控制)为显性性状。F2中的正常叶色抗病植株(G_B_)与黄绿叶色不抗病植株(ggbb)杂交可称为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GgBb、Ggbb、ggBb、ggbb共4种,F2中的正常叶色抗病植株遗传因子组成和比例为GGBB∶GgBb∶GGBb∶GgBB=1∶4∶2∶2,产生配子种类和比例为GB∶Gb∶gB∶gb=4∶2∶2∶1,所以F2中的正常叶色抗病植株与黄绿叶色不抗病植株杂交后代中正常叶色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比例是4/9。
组别
亲本性状表现
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正常叶色
黄绿叶色
第一组
正常叶色×黄绿叶色
405
411
第二组
黄绿叶色×黄绿叶色
0
818
第三组
正常叶色×正常叶色
1 023
411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4页。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达标测试,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