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夯基提能作业(29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的结构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课后练习题,共6页。
基 础 题 组
1.正常情况下,不发生DNA复制的细胞是( D )
A.分裂的受精卵
B.癌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
D.成熟的表皮细胞
解析: A、B、C三项中的细胞均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而成熟的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进行分裂,也不再进行复制。
2.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B.在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解析: 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解旋酶的作用是破坏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边解旋边复制是DNA复制的一个特点;以解开的每一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合成一条子链,最后每条新合成的子链与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形成两条一样的DNA分子。
3.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B )
A.含有15N的DNA占1/8
B.含有14N的DNA占7/8
C.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产生了16个DNA分子
解析: 一个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可产生16个DNA分子,16个DNA分子含14N的比例为100%;只含14N的DNA分子有14个,占7/8,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1/8。根据题干信息可求出该DNA分子中含40个腺嘌呤,复制4次需腺嘌呤的数量=(24-1)×40=600(个)。
4.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C.复制过程先解旋后复制
D.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解析: 细胞分裂一般都伴随DNA复制,不只是有丝分裂;DNA不只存于细胞核内,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DNA是边解旋边复制。
5.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D )
解析: 因为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亲本DNA的两条链将分别进入不同的子代DNA分子中,故A、B项错误;第二次复制时得到的4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DNA子链是在第二次复制时形成的,而C项中只有两个DNA分子中含第二次复制出的子链(黑色表示),故C项错误,D项正确。
6.下列有关“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DNA的基本骨架
B.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
C.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
D.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离心,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个条带
解析: 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含氮碱基,进而形成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A错误;通过对亲代、第一代、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离心和对比分析才可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离心,离心管中将出现轻、重两条带,D错误。
7.科学家推测DNA可能有如图A所示的三种复制方式。1958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在氮源为14NH4Cl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H4Cl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Ⅰ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图B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DNA复制的意义是_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__。
(2)与对照相比,如果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全保留复制__。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分子以_全保留复制__的方式进行复制。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①若子代Ⅱ离心后_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__,则可以确定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推测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分散复制__。
(3)根据图B所示结果可推知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半保留复制__。
解析:(2)若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两条链均被14N标记)和重(两条链均被15N标记)两条密度带,则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肯定不可能是全保留复制,可能是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没有全轻和全重)。若是半保留复制,子代Ⅱ离心后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且各占1/2;若是分散复制,子代DNA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3)分析图B,子代Ⅰ都是中等密度带,子代Ⅱ中的中、轻密度带各占1/2,这与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相吻合。
能 力 提 升
1.DNA片段复制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如果没有发生变异,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B.a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C.a中(A+T)/(G+C)的值与b中(A+T)/(G+C)的值相同
D.a中(A+G)/(T+C)的值与d中(A+G)/(T+C)的值一般不相同
解析: a和d互补,b和c互补,如果不发生变异,a和c、b和d的碱基组成相同。某条脱氧核苷酸链上(A+T)/(G+C)的值与其互补链上的值相同,而(A+G)/(T+C)的值与其互补链上的值一般不相同,所以A、C、D三项中的说法均正确。
2.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复制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图中DNA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复制有多个起点,因为复制环有大有小,所以复制不是同时开始的,A项错误;图中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B项正确;真核生物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C项正确;真核生物的DNA具有多个复制起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提高了复制速率,D项正确。
3.已知某DNA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C∶T∶G=1∶2∶3∶4。该DNA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4 500个,则该DNA已经复制了( B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解析: DNA一条链上G的数目=500×4/(1+2+3+4)=200(个),则另一条链上G的数目=500×2/(1+2+3+4)=100(个),所以DNA双链上共有300个G,n次复制结束后共消耗G的数目为4 500个,4 500/300=15,即DNA分子增加15个,复制后DNA的数目是16=24,则n=4,即复制了4次。
4.体外进行DNA复制的实验,向试管中加入有关的酶、4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 ℃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与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一致
B.不能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
C.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不确定,且与酶的来源有一定的关联
D.不能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催化酶的适宜的体内条件
解析: DNA复制需要的条件是模板、原料、酶、能量等,题目的条件缺少模板,不能生成DNA。
5.(2023·河北七校联盟质检)大肠杆菌的拟核DNA分子中含有n个核苷酸,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不含32P的大肠杆菌得到如图所示的Ⅱ、Ⅲ两种类型的DNA。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D )
A.DNA第2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类型Ⅱ与Ⅲ的数量比为1∶3
B.DNA分子复制完成后,母链和子链中碱基(A+G)/(T+C)的值一定相等
C.第2次复制需要消耗嘧啶碱基的数是3n/2
D.一个拟核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单链的数量为2n+1-2条
解析: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该DNA第2次复制产生的DNA有22=4(个),包括Ⅱ、Ⅲ两种类型,比例为1∶1,A错误;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子链有的和母链相同,有的和母链互补,与母链配对的子链中(A+G)/(T+C)的值与母链互为倒数,与母链相同的子链中(A+G)/(T+C)的值与母链相同,B错误;拟核DNA分子中含有n个核苷酸,其中嘌呤碱基=嘧啶碱基=n/2,第2次复制需要消耗嘧啶碱基的数为(22-1)×(n/2)=n,C错误;DNA复制n次,形成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有2n+1条,不含32P的单链有2条,故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有2n+1-2条,D正确。
6.某DNA分子含有3 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含15N标记的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结果如图甲;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C )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DNA分子
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有6 300个
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
D.W层与Z层的脱氧核苷酸数之比为4∶1
解析: 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该DNA分子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产生的8个DNA分子中均含15N标记,A错误;在含有3 000个碱基的DNA分子中,腺嘌呤占35%,因此胞嘧啶占15%,共450个,所以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450×(23-1)=3 150(个),B错误;在DNA分子中,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的8个DNA分子中,2个DNA分子同时含14N和15N,6个DNA分子只含15N,所以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C正确;由于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含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标记的有14条链,所以W层与Z层的脱氧核苷酸数之比为14∶2=7∶1,D错误。
7.如图是DNA复制的有关图示。A→B→C表示大肠杆菌DNA的复制。D→E→F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的复制片段。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制方向,“”表示时间顺序。
(1)若A中含有48 502个碱基对,而子链的延伸速率是每分钟105个碱基对,则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只需约16 s,根据A~C图分析。这是因为_DNA复制是双向同时进行的__。
(2)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 m之长,若按A~C的方式复制,至少需8 h,而实际上需约6 h。根据D~F图分析,是因为_DNA从多个起点同时进行复制__。
(3)A~F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_边解旋边复制__。
(4)C与A相同、F与D相同,C、F能被如此准确地复制出来,是因为_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分子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__。
(5)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_鸟嘌呤或胞嘧啶__。
解析:DNA分子在复制时,首先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着的脱氧核苷酸链从某一点解开,即解旋;接着以解开的每条链为模板,从解旋点同时向两侧启动复制。真核生物细胞的DNA分子很长,复制时会从DNA分子的许多地方同时解旋和复制,而且是边解旋边复制。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相应位点上碱基对为U—A、A—T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是由诱变后含有尿嘧啶的那条亲代DNA单链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而相应位点上碱基对为G—C、C—G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则是由亲代DNA分子中另一条互补链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由此可以推知,正常碱基“P”可能是鸟嘌呤(G)或胞嘧啶(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不能依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4节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一个基因的正确描述是,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析下图回答相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