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综合训练题
展开基 础 题 组
1.下列哪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D )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
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D.适应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解析: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所以D项正确。
2.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生存”的“适者”,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解析: 由于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谈不上对人类有益或有害;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3.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大风导致昆虫发生了变异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只有长翅个体能适应该海岛的环境
D.大风对昆虫翅的性状进行了选择
解析: 大风的环境起到选择作用,变异在前,选择在后,A项错误、D项正确;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项错误;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飞翔能力很强的个体和残翅个体能够生存下来,C项错误。
4.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许多性状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后,会引起生存斗争
C.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从而得以生存并繁殖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解析: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长颈鹿发展的方向应是适应环境,而不是符合人类需要。
5.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没能解决的问题是( D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说明物种是可变的
C.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及多样性
D.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解析: 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适者生存”的原理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可以生存下来,因为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不能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6.在亚马孙河流域的很多河边都生活着一种相貌十分丑陋的枯叶龟。该龟的背壳酷似一片枯叶,给很多小动物造成了“错觉”。它行动十分缓慢,甚至长时间静止不动,但是每当小鱼、小虾从它面前游过时,它能突然伸出头来将其捕食。下面是对枯叶龟这一物种形成的解释,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来看,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C )
A.枯叶龟在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中间类型
B.遗传在该龟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中间类型均进化成了今天不同种类的龟
D.枯叶龟的特征是长期适应亚马孙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结果
解析: 枯叶龟在进化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枯叶龟进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中间类型;一些不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个体会不断地被淘汰,具有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在自然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下,被保留下来,所以枯叶龟在进化过程中许多中间类型被环境淘汰,现在的枯叶龟的特征都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7.水虱是一种小型水生动物,用它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虱生活的最适温度为_25_℃__。有些水虱能在20 ℃的环境中生活,有些水虱能在28 ℃的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虱个体间存在 各种变异类型 ,从而体现出生物的变异是_不定向__的。
(2)温度的改变对水虱起到了_选择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定向__的。
(3)将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虱移入28 ℃环境中,将致其死亡;同理,将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虱移入20 ℃环境中也会死亡。这说明当环境变化时,如果生物体缺少_适应环境的变异__,就会被环境所淘汰。
解析:(1)大多数水虱个体能在25 ℃的环境中生存,这一现象说明多数水虱生活的最适温度为25 ℃;有些水虱能在20 ℃的环境中生活,有些水虱能在28 ℃的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虱个体间存在多种不同的变异类型,从而体现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2)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温度的改变对水虱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3)能在20 ℃环境中生存的个体是适应20 ℃温度环境的个体,而能在28 ℃环境下生存的个体是适应28 ℃温度环境的个体;如再把20 ℃水温试管中的个体移入28 ℃水温的试管中,或把28 ℃水温的试管中的个体移入20 ℃水温的试管中,结果水虱全部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原本生存的个体中因缺少适应新环境的变异而被淘汰。
能 力 提 升
1.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少部分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熟的植株。分析达尔文的观点,该现象体现了( B )
A.物种是可以改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解析: 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说明其繁殖能力很强,导致过度繁殖,必然会导致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进而使得能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不多,B项正确。
2.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狼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形成了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且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C.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D.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解析: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即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项正确;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淘汰不利个体,保留有利个体,B项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项错误;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即自然选择不同,进化成不同的类型,D项正确。
3.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诱导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定向产生了适应白色环境的变异
D.野兔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解析: 农田害虫群体中本身存在着或强或弱抗药性的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的抗药性得到了积累加强;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4.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甲图,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乙图。有四位同学围绕“下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如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同学的观点分别阐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D )
①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②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因为在树干浅处就很容易捕捉到虫
③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因为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④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观察题图可知,在树干中深度为6~8 cm的地方虫的数量较多,但喙长在3~4 cm的鸟的数量较多,喙长的鸟才能吃到虫子,所以啄木鸟进化的趋势是喙长的鸟容易得到较多食物而生存下来,但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且仅一代的时间鸟还不能进化出较长的喙。
5.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a点该群体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B.a→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定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农药的长期使用只是对其中的抗药性变异个体进行选择,并不能使害虫定向产生抗药性变异,D错误。
6.在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里,喷了一种新的农药后,约98%的甲虫死了,约2%的甲虫生存了下来,生存下来的原因是( A )
A.有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的个体存在
B.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对农药有抵抗力
C.约有2%的甲虫未吃到沾有农药的叶子
D.生存下来的甲虫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个体
解析: 生存下来的甲虫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性,在新农药的选择下生存了下来;使用的是新农药,生存下来的甲虫与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无关;本块地全部喷洒了新农药,甲虫都会吃到沾有农药的叶子;生存下来的甲虫是具有抗新农药的个体。
7.甲虫的幼虫期以农作物叶为食,破坏力极强,可使用某种杀虫剂进行防治。开始使用时,对甲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继续使用,甲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_差异__,体现了生物的变异是_不定向__的;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到了_选择__作用。
(2)甲虫与杀虫剂之间的关系叫_生存斗争__。在害虫进化过程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具有_抗药性__的个体。
(3)如图是甲虫在使用杀虫剂之后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是在使用杀虫剂之_前__(填“前”“中”或“后”)出现的。
解析:(1)由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甲虫种群个体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到了选择作用。(2)甲虫与杀虫剂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其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是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无抗药性的个体会被淘汰。(3)从使用杀虫剂之后甲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可知,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是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存在的,如果没有产生抗药性变异,接触杀虫剂的所有害虫都会死亡。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题,共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现象属于生殖隔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