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答案做在答题卷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 杜惠平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把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2022年2月7日9时30分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比赛正式开始,运动员从高处滑下,通过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抓板等技术动作后落地。在大跳台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运动员在空中的技术动作时,可将他看成质点
B. 9时30分是时间间隔
C. 整个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他的位移大小
D. 当运动员在空中下落时,若以他作为参考系,则大地向下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研究运动员在空中的技术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与体积对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看为质点,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9时30分指的是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比赛正式开始的时刻,即9时30分是时刻,不是时间间隔,B错误;
C.运动员做是曲线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则整个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他的位移大小,C正确;
D.当运动员在空中下落时,若以他作为参考系,则大地向上运动,D错误。
故选C。
2. 猎豹起跑时在4s内速度能达到30m/s,喷气式飞机着陆时在10s内速度600m/s降为540m/s,下列对二者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有( )更多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A. 猎豹用时较短,所以猎豹的加速度更大
B. 飞机速度变化量大,所以飞机的加速度更大
C. 单位时间内猎豹的速度变化量大,所以猎豹的加速度更大
D. 猎豹的速度在增加,所以猎豹的加速度更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猎豹起跑的速度变化量为
其加速度大小为
喷气式飞机着路时的速度变化量为
其加速度大小为
比较可知
但
故选C。
3. 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3m,5mB. 3m,13m
C. -3m,5mD. -3m,13m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首末位置的距离求出全过程的位移以及路程.
【详解】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抛出点的坐标为+3m,最高点的坐标为+8m,地面的坐标为0,则到达地面的过程的位移x=0-3m=-3m,路程为5m+5m+3m=13m,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4. 物体A的加速度为3,物体B的加速度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B. 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
C. 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 物体B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物体A、B的加速度,正负号代表方向,绝对值大小代表加速度大小,故A项错误.
B.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项正确.
C.若A速度方向与其加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A的速度减小,故C项错误.
D.若B速度方向与其加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B的速度减小,故D项正确.
5. 物体A、B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B. 两物体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的
C. 在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看出,两图线的斜率都大于零,说明两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图线A的斜率大于图线B的斜率,说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即
故A正确;
B.物体A从原点出发,而B从正方向上距原点5m处出发,出发的位置不同。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故B错误;
C.5s末两图线相交,说明5s末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相遇。但两物体5s内通过的位移不同,A通过的位移为
物体B通过的位移为
故C错误;
D.由C中分析可知,5s内A通过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所以5s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6. “福建”号航母装备的电磁弹射装置可使静止的舰载机运动后,获得的起飞速度。假设该过程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舰载机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设该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故选B。
7. 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
A. 5m/sB. 5.5m/sC. 4m/sD. 3.5m/s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全车长度为L,车头经过站台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O点的速度为v2;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车头经过O点到车尾经过O点,则有
从车头经过O点到列车中点经过O点,则有
联立代入数据得
故选A。
8. 一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时速度为2v,经过c点时速度为5v,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 )
A. 2:3B. 2:5C. 4:21D. 4:25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
解得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
=
A. 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2:3,与分析不一致,故A错误;
B. 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2:5,与分析不一致,故B错误;
C. 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4:21,与分析相一致,故C正确;
D. 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4:25,与分析不一致,故D错误。
9.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3.0m/s2,那么它在第二秒内的位移是( )
A. 6.0mB. 6.5mC. 7.0mD. 7.5m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得前2s内的位移为:
前1s内的位移为:
则第2s内位移为: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0. 一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5-2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初速度为5 m/s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每秒的速度变化量为-2 m/sD. 经过3 s物体的速度为零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速度公式
v=v0+at
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5 m/s,加速度为-2 m/s2,选项A正确;
B.由于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
C.物体每秒的速度变化量为-2 m/s,选项C正确;
D.根据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经过3 s物体的速度为-1 m/s,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故选AC。
11. 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 0~1s内的加速度是
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
C. 0~1s内的加速度小于2~4s内的加速度
D. 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AB
【解析】
【详解】AC.0~1s内的加速度
2~4s内加速度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故A正确,C错误;
B.0~2s内的位移大小等于梯形面积大小,即
故B正确;
D.0~1s内与2~4s内图线均在v正半轴,即速度都为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AB。
12. 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下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
A. t1时刻车速更小
B. 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小
C. 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
D. 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由图看出,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更大,故A错误;
BC.由斜率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得到,启用ABS后0~t1的时间加速度更小,t1~t2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故B正确,C错误;
D.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大小看出,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故D正确;
故选BD。
13. 小帅没追上公交车,眼看着车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正确的是( )
A. 车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B. 车在任意1s的时间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C. 车在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D. 车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由于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A正确;
B.由于车以加速度为2m/s2匀加速,所以在任意1s的时间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B正确;
C.由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推论可知,车在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4:9,C错误;
D.由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推论可知,车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3,D错误。
故选AB。
1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
C. 物体从A点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根据
可知
故A正确;
B.根据C选项分析可知,B点是全程中间时刻,物体从A到E平均速度为
故B错误;
C.根据
可得物体从A点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故C正确;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位移不同,时间不同,,其速度增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5个空,每空2分,共10分)
15. 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A,依次标记为点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求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物体在D、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______。(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实际电源的频率大于50Hz,测得的加速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①. BD##DB ②. 0.58 ③. 0.77 ④. 9.6 ⑤. 偏小
【解析】
【详解】(1)[1]A.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接交流电源,A错误;
B.操作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稳定后放开纸带,B正确;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如铁质材料,目的是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C错误;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目的是充分利用纸带,D正确。
故选BD。
(2)[2]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
[3]D、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4]逐差法可求加速度为
(3)[5]若实际电源频率大于50Hz,则打点周期偏小,若计算时仍用0.02s计算,则测得加速度偏小。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34分,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及方程式,只有答案不得分)
16. 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
(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型号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则该舰身长至少应为多少?
【答案】(1)30m/s;(2)250m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
得
(2)不装弹射系统时,由
得
17. 钢球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g取10m/s2,求:
(1)它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2)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答案】(1)45m;(2)10m/s;(3)25m
【解析】
【分析】
【详解】(1)设钢球下落的高度为,则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得
(2)钢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则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
(3)设钢球自由下落到地面时所用时间为t,根据
可得
则它在最后内下落的高度为
18.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其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8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停止,问: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答案】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不会相撞,两车最近距离是5米.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B车刹车至停下来过程中,由
得
假设不相撞,设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对B车有
解得
此时,B车的位移有
A车位移有
因故两车不会相撞,两车最近距离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