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区域发展-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展开考点分布
考点01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很多IC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
完成问题。
11.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主要有利条件有
①水源条件优越②产业基础较好③科技条件良好④地价相对较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A.节约劳动力成本 B.承接产业转移 C.集中处理废弃物D.促进科技创新
考点0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5.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引进技术型人才
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发展资源型产业
考点0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
材料二:大庆油田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气藏(地下富含油气资源的密闭空间),培养并储备了大量油气工业建设和管理人员。随着油气资源衰竭,相关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
(1)甲地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并指出其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负面影响____。
(2)分析大庆利用闲置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
(3)说出中俄东线投产对东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的影响。
考点0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3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某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将原来分割稻田的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了良好效益。下图为改造前后田埂和鱼道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修建鱼道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 扩大水稻播种B. 拓展生物通道C. 保障游客安全D. 增加雨水下渗
2. 下列地区最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的是( )
A. 江南丘陵B. 黄土高原C. 河西走廊D. 华北平原
(2023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 土壤碳含量降低B. 根系吸碳量减少C. 碳净排放量降低D. 微生物活性减弱
18. 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 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 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 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2023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辽河口湿地生长着一种耐盐碱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翅碱蓬。翅碱蓬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下图为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辽河口潮难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是( )
A. 翅碱蓬—芦苇—光滩B. 翅碱蓬—光滩—芦苇
C. 光滩—芦苇—翅碱蓬D. 光滩—翅碱蓬—芦苇
18. 针对辽河口翅碱蓬退化,较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是( )
A. 潮滩上建水库蓄淡水B. 修建防潮大坝围垦潮滩
C. 调控辽河入海径流量D. 人工大面积种植翅碱蓬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10.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14.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
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B.减弱土壤通气性
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表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2. 表中①至④依次是( )
A. 农田湿地森林草原B. 森林农田湿地草原
C. 森林草原农田湿地D. 草原湿地森林农田
3. 湿地开发利用中,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的是( )
A. 休闲垂钓B. 滩涂观光C. 移植红树林D. 水稻田养蟹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2. 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 人口密度 B. 交通运输 C. 环境承载力D. 移民意愿
13. 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完成问题。
17.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B.消除海滩污染C.增加鱼饵D.防止航道阻塞
18.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③海水质量下降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考点
考频
出现位置
情景类型
考点01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5年1考
以选择题呈现
以生活情境为主,学术情境有所增加
考点0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5年1考
以选择题呈现
考点0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年1考
以综合题呈现
考点0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5年10考
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呈现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①
②
③
④
调节气候
2.7
0.9
0.9
17.1
涵养水源
3.2
0.8
0.6
15.5
净化水中污染物
1.3
1.3
1.6
18.2
保护生物多样性
3.3
1.1
0.7
2.5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甘肃
2647
5377.0
440
青海
608
290.1
174
宁夏
695
1289.9
540
专题14 区域联系-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4 区域联系-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4区域联系-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14区域联系-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6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6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文件包含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6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解析版docx、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6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5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5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文件包含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解析版docx、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