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创新部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创新部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能否人工再造意识的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争论。其中传统人工智能的学者宣称,机器是可以有意识的,机器也能够凭借这种智能或多或少地自动产生意识。
②1980年,持意识不可造观念的约翰·希尔勒用“汉语房间”的形式来论证意识不可再造的观点。假设一个非汉语语者坐在一间屋子里,当门外进来一串汉语字符,非汉语语者根据手中的规则表排出新的一串汉语字符,并把它们传出门外。如果每一个进来的汉语字符串确实包含了一个问题。那么一系列特别详尽而聪明的规则就可以让房间里的人排出一个包含这个问题答案的汉语字符串。从在房间外提出问题的汉语语者的角度看,似乎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在房间里阅读他的问题并给出答案。但是实际上房间里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读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对他而言,问题和答案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
③希尔勒认为这就是人工智能最有可能做到的,一个机器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同时却不理解答案的意思。从另一角度看,无论机器的程序有多复杂,它都不可能有意识——它将用最愚蠢的方式来显示它的聪明。
④一些传统人工智能学者反击说,高度繁杂的人工智能程序并不是简单地以“最愚蠢”的方式从一系列规则中作出选择,而是考虑许多并列的不同规则、处理规则之间的冲突、对各种规则进行推测、认识规则之间的联系、组建新的规则。他们认为,这就好比一个锁在汉语房间里的、特别敏锐的、不懂汉语的人最终有可能开始理解汉语一样,一个繁杂的、建立在规则之上的系统是有可能得到基础意识的。此时神经网络学家从希尔勒的工作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他们说,单个神经元类似希尔勒的汉语房间,通过一组电化学规则被激发但是并不反映信号的意义。如此说来,大脑内部通过类似汉语房间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意识,同样的过程也可能出现在人工神经网络中。
⑤这样看来,希尔勒的观点又是相当容易反驳的。就像从经验中论证的一样,生物化学作用与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低级但是完整的生物化学计算机装置的问世也是在将来几年内肯定可以预见的。同样道理,非生物化学神经网络在模拟生物化学反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包括在大脑功能的模拟方面。
⑥丹尼尔·丹尼特于1991年出版了一部颇遭争议的书《意识的解释》。这本书的出现使意识——神经元网状系统的概念以及意识可造的观点得到了显著推广。丹尼特提出一种思想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多股信号流同时在大脑神经网络中传递。每一组信号流代表一种尚未发展为意识的原始念头,大脑在不断地处理信息、收集新数据的过程中,去除意识“草稿”中的某些部分而加强另外一些部分,最终会从这些混杂物中得出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圆满的模式,也就是出现了清晰的思想。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司机一瞥之下看到有什么东西飞快地窜过前面马路,一个原始念头可能对这个景象作出解释:可能是松鼠,第二个可能倾向于是一只猫,第三种念头可能认为是只鸟。把这样东西的尺寸、速度颜色的信息都考虑进去之后,司机的大脑很快能得出结论:是猫。于是,“草稿”成了清楚的影像。
⑦事实上,大多数神经网络学者猜测神经网络需要特殊的物质才能得到意识。一些人认为混沌是被遗漏的潜在成分,混沌系统最典型的表现是出现一种趋势,一种突然从不规则、看上去是随意的行为转化为稳定的、有规律行为的趋势,就像是不成形的流水进入排水渠时可以立刻形成有规律的漏斗形。与标准的人工神经网络不同,混沌神经网络在处理相同环境下的相同信息的每次结果并不一定相同。关于脑电波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人类大脑中存在着混沌系统。
⑧另一种特制的物质机械装置为有意识的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引起神经学者极大关注的是通过特殊的物质机械装置来研究激发不同神经元的时间与比率之间的关系。由实验结果,研究人员推出,有意识的思想可能是依靠神经中枢的同步波来表示的思想模式组成,而无意识的思想则是以更少同步波的形式出现的。
⑨事实上人工神经网络已被证明,至少大体上来说,完全适合用以模拟那些可能的大脑意识来源的所有物质机械装置。看来第一台意识装置不仅能够具有大脑的功能,而且在许多方面就像大脑。
⑩由于建立在研究人类神经网络特性的自然规则基础上的人工智能研究继续蓬勃发展,可以说大自然为智能研究提供了蓝图,人工智能终将循此追寻下去。
(节选自戴维·弗里德曼《认知之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人工智能学者普遍认可再造意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凭借某种人工智能,就能让机器或多或少产生意识。
B.不少传统人工智能学者指出高阶段的人工智能会以较为高明的方式处理各种信息,据此能组建出新的规则。
C.丹尼特认为,多股信号流在大脑神经网络中传递,大脑负责收集处理信息,去除多余的杂质,从而得出清晰结论。
D.混沌神经网络在处理相同环境下的相同信息的每次结果并不一定相同,这与标准人工神经网络是不同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一项是( )
A.“汉语房间”内的非汉语语者可根据规则表编排出新字符,其本人并不一定知道给出的答案是否让房间外的人满意。
B.丹尼特颇具争议的《意识的解释》一书的出版,较为有力地支持了传统人工智能学者关于意识可造的科学推断。
C.“不成形的流水”“有规律的漏斗形”等词的运用,形象地呈现出混沌系统工作特点,表达既科学严谨,又生动有趣。
D.虽然一种特制的物质机械装置提供了新起点,但人工神经网络可模拟大脑神经中枢的同步波无法得到无意识的思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格雷·瓦尔特的被称作“乌龟”的电器,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感到饥饿时的行为非常类似。
B.某些人认为可以制造一台智能电器,当低电荷-100时为“极度痛苦”,到高电荷+100时为“极端快乐”,这与人类对快乐和痛苦的感觉是以结果作反应似乎相吻合。
C.我国中科院已成功打造全脉冲神经网络类脑认知智能引擎“智脉”,它以多尺度生物可塑性原理为基础,具备脑启发的人工智能模型以及脑功能和结构模拟能力。
D.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先后在韩国和中国战胜世界排名前列的职业围棋选手李世石和柯洁,在令世界震惊的同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突破基于规则的智力游戏的极限。
4.请简要谈谈希尔勒和丹尼特是如何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讲述得生动形象的。(4分)
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人工智能可以再造意识这一观点?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回忆
巴金
回忆折磨我。我好像又回到去年春天里了……
在上海闸北的宝山路上有我平日称作“家”的地方。然而一个多月来,我就不能够回到那里去了。许多穿制服的人阻拦着我,每一条通到闸北的路都被铁丝网拦住。我冒险地奔走许多次,始终找不着一个机会回到我那个“家”,回到我在一个凄清的夜里分别了的那个“家”。
我一个人带着一本书离开了微雨中的上海,那时宝山路上只有寂寞和寒冷。等到十多天以后我从南京回来时,就只能够看见闸北的火光了。
轮船驶进黄浦江的时候,我站在甲板上,我看见黑烟遮满了的北面的天空,我听见大炮隆隆的怒吼和机关枪密放的声音。我冷静地看着黑烟的蔓延,我冷静地听着船上许多乘客的惊叫。我又望着那些江边的高大的建筑物,我又望着外白渡桥上拥挤的行人,我又望着外滩马路上来往的载行李的车辆,我咬紧我的嘴唇,不让它们发出任何的声音,我觉得我的血已经冷了,冷得结冰了。忽然一阵恶毒的憎恨抓住了我,使我的全身颤抖起来,我明明听见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说:“历史上没有一次血是白流的。”
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十六浦码头登了岸。如今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晚上我没有固定的住宿的地方。这样彷徨了几天以后,我才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找到了住处。三月二日的夜晚,得到闸北落在侵略者手里的消息,看见半个天空的火光,听见无数人的绝望的叹息,我又一次被恶毒的憎恨压倒了。我一个人走在冷静的马路上,我也叹息,我也呼吁,我要血海怒吼起来把那些侵略者淹没掉。
后来我终于有机会到闸北去了,我同一个朋友从北四川路底绕进去。我们受到了两次的搜查。
我们的脚踏在闸北的土地上。在我们的面前横着许多烧焦的断木和碎瓦,路已经是不可辨认的了。到处是瓦砾,大部分的房屋都只剩下空架子,里面全是空洞。我同行的朋友曾经住过的江湾路口的房屋就只剩下光光的一堵墙壁。那个房间内,哪里是床,哪里是柜子,哪里是书架,我都记得很清楚。然而如今我就只看见一片瓦砾……
我们在废墟中慢慢地走着,我认不出哪里是我曾经进去过的饭馆,哪里是我常常看见的店铺,哪里又是我的一些朋友居住的地方。我们踏着瓦砾,有些地方还有热气。我们非常小心,害怕踏着没有爆炸的炸弹。
“看,这血迹!”朋友埋着头说。在地上瓦砾堆旁边,我看见了一摊黑红色的迹印。人的血!活人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血!
在一堵残缺的墙壁下,瓦砾中躺着好几具焦黑的尸体。身子那样小,而且蜷曲着,完全没有人的样子。然而活着的时候,他们分明是人,跟我一样的、并且生活在我周围的人呀!
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走了这许久,我们没有看见一个人影,连日本兵也不见一个!我以为我可以看到我的家了,然而几个日本兵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穿便服的日本人站在路旁用上海话对我们说,前面不许通行。
失望压倒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过是两个徒手的青年,四周又没有别的人,只有一条开始脱毛的死狗躺在我的脚边。
几天以后我第二次走进了闸北,陪我去的是另一个朋友。这一次我们从虬江路进去。
我以前很熟习虬江路,如今我居然认不出它是什么地方了。我看不见一间完好的房屋,瓦砾堆接连着瓦砾堆,这样遮住了我的视线。两三部黄包车载了劫余的用具迎面过来。几个乡下女人在我们前面低声叹气。十字路口被沙袋堵塞了,只留下容许一部汽车通过的地方。在沙袋堆上骄傲地站着日本帝国的兵士,这个海军陆战队的小兵毫无原因地叫嚣着,故意威胁、留难来往的行人。我们受过几次盘查,终于进到里面去了。
我们走在似乎还有热气的路上,我用憎恨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一队日本帝国的兵士在瓦砾堆旁边走过了,尽是得意的面貌,他们在一些乡下女人面前表示他们的英勇。几个江北人躬着腰在瓦砾堆里挖掘。一个老妇人坐在她的成了废墟的家门口低声哭泣。另一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找寻她那个失去的丈夫。几个中年人一路上摇头叹气。“完了,什么都完了!作孽呀!”许多人这样说。
于是我回到了我的家。弄堂门关着,我们只得埋着头从隔壁的劫余的墙洞里进去。我看到家里楼下,有人挖了一个大坑,亭子间是我放书的地方,被一个炮弹打破了,不过只毁了几十本书。除了书和家具外,什么东西都给人拿走了……
“你的书还在,这真是幸事!”那个朋友安慰我说。
我起初微笑,我很高兴。
但是后来我和朋友将一本一本的书整理的时候,我忽然带着厌恶对自己说:“我已经被书本累了一生了!”……
我的记忆模糊起来,许多影子在我的眼前晃动。日本兵的枪刺……海军陆战队中队长蠢然的笑脸……一对逃难归来的贫家夫妇……一个脱了肉只剩牙齿的头颅……两三次日本兵的严厉的查问……在江湾路上被日本兵打伤腿的两个江北人……未爆炸的二百五十磅的炸弹……以及许多许多……
1932年春在上海
1933年5月底在广州改写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回忆折磨我”一句,写出作者难以忘却去年遭遇,暗示下文所写内容对“我”的刺激与震撼之大,同时照应文题。
B.文章多次写到“憎恨”,有时甚至用“恶毒”来强化这种情感,表明作者面对日本军队的恶行时,内心的愤恨难以自抑。
C.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两次进入闸北的所见所闻,第一次重点写建筑物遭受的破坏,第二次重在写人遭受的战争创伤。
D.“我的记忆模糊起来”,是因为回忆用时久而疲惫,更是因为记忆中太多的片段难以让“我”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四段连用多个“我”,用“我”站在轮船甲板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日军进攻闸北造成的影响,让文章具有浓重的情感色彩。
B.“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在鲜明的对比中写出了上海闸北遭到日军轰炸后的悲凉景象。
C.文中描述侵略者的“骄傲”“得意”“英勇”等三个词语,与《记念刘和珍君》里的“伟绩”“武功”等词的用法相同,都是反语。
D.文章主体部分采用片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对“回上海途中”“一进闸北”“二进闸北”进行描写,结构清晰明了。
8.第二次走进闸北,“我”的情感随着所见所闻而起伏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概括。(4分)
9. 文章写了作者战争中经历,在情节叙述上并不复杂;但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楚平王即位,使伍奢为太子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费无极无宠焉,欲谮诸王,曰:“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若大城城父①,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从之。故太子建居于城父。
费无极言于王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太子。未至,而使遣之。三月,太子建奔宋。王召奋扬,奋扬使城父大夫执己以至。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无及已。”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再奸也。逃无所入。”王曰:“归。从政如他日。”
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棠君尚谓其弟员②曰:“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才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③乎!”王皆杀之。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有删改)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注】①城父:楚国一个靠近边境的城邑。②棠君尚:伍尚时为棠邑大夫,所以称为“棠君”。员:伍员,字子胥。伍尚、伍员都是伍奢的儿子。③旰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闻A父B之命C可以D莫之E奔也F亲戚G为戮H不可以I之J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说,通“悦”,高兴,与《石钟山记》“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中的“说”词义不同。
B.再,指第二次,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词义相同。
C.阙,指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又可用来指代宫殿、朝廷、京城等;文中指京城。
D.善,认为……正确,意动用法,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费无极没有受到太子建的宠信,于是就在楚王面前诬陷太子建,先是进言让太子建离开京城去驻守边邑,后又说太子建将要反叛。
B.奋扬受楚王之命杀太子建,但他有感于太子建对他的恩德,通知太子建逃跑;楚王问罪于他,他直言相告,最终楚王没有治他的罪。
C.魏征认为,唐、虞治理天下能够兼听四方,而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导致他们对国家的情况茫然无知。
D.楚平王属于魏征所说的“暗君”,他偏听偏信于费无极,冤杀了伍奢和伍尚。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偏听偏信,而应该兼听各方意见。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才不逮,我能死,尔能报。(4分)
(2)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4分)
14.伍奢听说伍员没有前来,说:“楚国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梁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刘孝仪
冠军①亲挟射,长平②自合围。
木落雕弓燥,气秋征马肥。
贤王皆屈膝,幕府复申威。
何谓从军乐?往返速如飞!
【注】①冠军:诸军之首,这里指汉名将霍去病。②长平:指大将军卫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起笔即将读者带入一场出击敌虏的宏伟战事之中,笔力劲健,辞意畅足,令人感到快意振奋。
B. 开篇两句重点描写两位神勇过人的汉将形象,三、四句则展现的是一幅万千汉骑军容壮盛的图景。
C. 诗人分咏敌我景象,叙我军则语带夸耀之气,述敌虏则笔含嘲讽之意,笔法颇具映衬之妙。
D. 结尾“往返速如飞”既是对前句设问的回答,又表达出了将士们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
16.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何谓从军乐”中“乐”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寓情于景,表现游子行踪的飘忽不定和思妇的思念和伤感之情。
(2)鲍照《拟行路难》 (其四)中“ , ”两句,采用起兴的手法,表达了时人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苦闷。
(3)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描写脱离人世间的状态,“ ”一句写用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的结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杭州的飞来峰不过是一座石灰岩侵蚀残留的孤峰而已,只因它们外形奇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因此被冠以飞来峰之名。自然界中除了飞来峰,还有飞来石,并且其数量远多于飞来峰。飞来石体积较小,很多景区里都能见到,而且其背后都被赋予了情节相似甚至雷同的传说故事。事实上,无论是飞来峰还是飞来石,都是人们对不明来历的巨石的形象称呼,缺乏科学的命名依据。但在地质学研究中,确有飞来峰这个专业术语。
飞来峰据《地球科学大辞典》的解释是指位于原地岩体之上外来岩体的推覆体或逆冲岩席被侵蚀切割后形成的孤立残峰。简单地说,飞来峰就是与本地岩块截然不同的外来岩体,而且,这种外来岩体比位于下方的岩层还要古老。
18.下列各项中的“不过”与文中的加点词语“不过”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他去是去了,不过没有见到他想要见的人。
B.看了你的表现后,感觉水平也不过如此嘛。
C.在月下看这两个字,实在是写得美丽不过。
D.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不太好。
1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改写为“飞来石体积小,很多景区里都能见到,而且都有情节相似甚至雷同的传说故事”,表意基本相同,但原句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把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要求:可以增删少量字词,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历来被奉为圭臬,许多人认为只要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到一定时候自然就能写出好文章。其实, ① ,因为它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
当然,要写出好文章,多读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类的知识经验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来传播和积累,个人的任何工作与创造,都是在前人已经积累的认识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读书是了解前人认识成果的有效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前人的认识成果对于新的工作与创造来说,只起原料的作用,犹如木工制造家具需用木料一样。然而,材料毕竟不等于家具。就写作而言,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文章,就如同木料 ②
就专业特殊能力的锻炼来说,“读书破万卷”只是锻炼了记忆力,并未强调对感受、联想、想象、思维等能力的锻炼。当然,在读书过程中,大脑各种功能的发动大都是无意的、自发的,往往不是有意要拧成一股绳,只有在目标明确的专业创造和专业写作过程中,这些功能才非拧成一股绳不可。所以,具有综合性的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 ③ ,那是不可能的。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请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概括文段的观点。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40字以内。(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的普及,新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更好地关注远方的资讯,但也可能造成“附近的消失”。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创新部高三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 B 强加关系。
2. D “无法得到无意识的思想”错误
3. C 根据文本信息可知,作者的观点是认可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类似人脑神经元网络工作的智能系统,以此为基础产生类似人类的意识。A.“乌龟”电器不具备类似人脑神经元网络工作的智能系统,“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说明其不是说类似人类的意识;B.“极度痛苦”“极端快乐”只是一种基本反应,不属于类似人类的意识。C.“智脉”类似人脑神经元网络工作的智能系统,“具备脑启发的人工智能模型以及脑功能和结构模拟能力”类似人类的意识,可以证明文章观点。D.“阿尔法狗”只是按照程序应对棋局,不是类似人类的意识。
4. ①希尔勒提出“汉语房间”的概念,来取代对“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专业讲述,避免专业术语的表达,以浅显易懂的类比来完成讲述。
②丹尼特使用“草稿”这一词,将初始阶段意识的模糊杂乱描述得十分形象,易于理解;并举“司机”判断眼前事物的思维过程的例子,形象地展现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
5. ①原文第5段指出“生物化学作用与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这反驳了希尔勒的“汉语房间”理论;另外,非生物化学神经网络在模拟生物化学反应方面(包括在大脑功能的模拟方面)反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②引用神经网络学者的观点和丹尼特的思想模型,指出“大脑内部通过特殊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意识,同样的过程也可能出现在人工神经网络中”,为意识可再造的观点提供生物学上的理论依据。
③借助脑电波研究、激发不同神经元的时间与比率等实验结果,证明“人类大脑中存在着混沌系统”,且可通过特殊人工装置实现模拟大脑产生意识,以此确定意识可通过人工再造。
6. D “是因为回忆用时久而疲惫,更是因为记忆中太多的片段难以让‘我’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错,“我的记忆模糊起来”是因为痛苦、仇恨等复杂的感情让“我”难以承受。
7. C “反语”错
8. ①对制造战争惨象日军极度憎恨;②对丧失家园、痛失家人的百姓充满同情;③因自己的藏书还在,内心稍感欣慰;④因自己不能上阵杀敌而自责。
9. ①真实的场景重现。城市整体造成的破坏,个体生命的惨象都真实的还原出来。②典型的细节描写。如瓦砾旁的血迹,焦黑的尸体,房屋的空架子都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③强烈的感情倾向性。作者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充溢字里行间。
10.CFH(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整题不给分)
【解析】原文标点为: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11.D【解析】两个“善”字用法不同,“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与……友善”。
12.B【解析】“他有感于太子建对他的恩德”错误,材料一第二段是说“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由此可知,奋扬通知太子建逃跑,是因为他忠诚于太子建,不能怀有二心。
13.(1)你到吴国去,我准备回去受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受死,你能报仇。(“适”“不逮”“报”各1分,句意1分)
(2)因此圣明的君主无所不知(没有不知晓的),所以共工、鲧这一类的人,不能蒙蔽他。(“照”“徒”“塞”各1分,句意1分)
14.伍员要为父兄报仇,将给楚国带来战乱。(3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楚平王登基,派伍奢做太子建的老师,派费无极做少师。费无极得不到宠信,想在楚平王面前诬陷太子,说:“晋国能够称霸,是因为靠近中原,而楚国处在偏僻之地,所以不能同晋国争雄。如果大规模修筑城父的城墙,让太子驻守在那里,以便和北方各国通好,君王收取南方,这样就可以取得天下。”楚平王很高兴,听从了费无极的话。因此太子建就驻守在城父。
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建和伍奢将率领方城以外地区的人反叛,齐国和晋国又一起辅助他,这将会危害楚国,这事就要成功了。”楚平王听信了他的话,把伍奢抓了起来,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还没有到城父,便派人让太子建逃走。三月,太子建逃往宋国。楚平王召见奋扬,奋扬让城父大夫把自己抓起来送到国都。楚平王说:“话出自我的口,进入你的耳,是谁告诉了太子建?”奋扬回答说:“是下臣告诉他的。君王曾经命令下臣:‘事奉太子建要如同事奉我一样。’下臣不才,不能随便怀有二心。下臣按照当初的命令对待太子,不忍心执行后来的命令,所以让太子逃走了。不久又后悔这样做,但已经来不及了。”楚平王说:“你还敢来见我,为什么?”奋扬回答说:“接受使命而没有完成,国君召见而不前来,这就是第二次犯错误了。下臣就是逃走也无处可逃。”楚平王说:“回去吧。还像从前一样履行政事。”
费无极说:“伍奢的儿子很有才能,如果他们到了吴国,必定会使楚国担忧,为什么不以赦免他们父亲的名义召他们回来呢?他们很仁义,一定会来。要不然,将成为祸患。”楚平王派人召他们,说:“只要回来,我就赦免你们的父亲。”棠邑大夫伍尚对他弟弟伍员说:“你到吴国去,我准备回去受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受死,你能报仇。听到赦免父亲的命令,不能没有人回去;亲人被杀戮,不能没有人报仇。赴死而使父亲得到赦免,这是孝顺;估算成功的可能性而行动,这是仁义;选择重任而前往,这是明智;明知必死而不躲避,这是勇敢。父亲不可以抛弃,名誉不可以废弃,希望你努力去做吧!”伍尚回去了。伍奢听说伍员没有回来,说:“楚国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楚平王把伍奢和伍尚都杀了。
材料二:贞观二年(628),唐太宗问魏征:“什么是明君和昏君?”魏征回答说:“君主圣明的原因,是能够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君主昏暗的原因,是因为偏听偏信。过去唐尧、虞舜治理天下,广开四方门路招纳贤才,广泛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因此圣明的君主无所不知(没有不知晓的),所以共工、鲧这一类的人,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却深居宫中,隔绝贤臣,疏远百姓,偏信赵高,到天下大乱、百姓叛离时,他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兴兵作乱举兵围攻都城,他竟然不知道;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到各路叛贼攻掠城邑时,他也不知道。因此君主如果能够多方面听取和采纳下属的建议,那么显贵大臣也不能蒙蔽他,这样下面的真实情况(民情)就一定能上达。”唐太宗很赞赏他的话。
15. D “表达出了将士们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错。“往返速如飞”表达的是将士们速战速决的从军之乐。故选D。
16. ①乐在将士骁勇善战:霍去病、卫青两位将领亲袭敌虏,可谓雄姿英发,勇武过人;将士们手控雕弓,足蹬壮骑,亦是轩昂骠勇,军容壮盛。②乐在装备弓强马壮:雕弓燥硬,强劲有力;征马健硕,纵横驰骋。③乐在敌虏屈膝投降:敌军迫于汉军的强大威势,即便是贵族贤王也只得屈膝投降;④乐在战事速决速胜:将士们痛快激战,往返如飞,战役胜得干脆利落。
17.(1)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2)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 B(文中的“不过”为副词,意为“仅仅”。A项为连词,表转折,意为“只是”。B项为副词,意为“仅仅”。C项,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D项,与A项同义。)
19.①“较”,程度副词,“略、稍微”,表示飞来石不是特别小的状态,明确了飞来石的大小范围;②“被赋予”,体现被动的接受,强调了飞来石的传说是人们赋予的,不是飞来石本身的故事,使表达更准确。改句没有“较”和“被”表达效果要差一些。 (每点2分)
20.(示例)①飞来峰是推覆体或逆冲岩席被侵蚀切割后形成的,②位于原地岩体之上外来岩体的孤立残峰,③这是《地球科学大辞典》对“飞来峰”的解释。(每句1分)(长句变短注重分析长句的语法结构,这句话的主语是“飞来峰”,谓语“是指”,宾语是“孤立残峰”;然后分析宾语的定语“位于原地岩体之上外来岩体的推覆体或逆冲岩席被侵蚀切割后形成”,可以由两种表达“推覆体或逆冲岩席被侵蚀切割后形成的”“位于原地岩体之上外来岩体的”;此外还有一个状语“据《地球科学大辞典》的解释”。改写为三句话,有多种组合方式,比如先解释“飞来峰”是什么,然后解说信息从哪里来。)
21.(示例)a.有助于汽车更好地进行刹车 b.就会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 c.减少轮胎滑水现象的发生(每点2分)(a.从前文的“增大摩擦力”等内容分析,空格的关键意思是对汽车快速刹车有利;b.从后文的“增加成本”分析,空格的关键意思是轮胎会损坏或者是寿命减少,但前文已经有了“变形和磨损”等,意思只能是后者更合适;c.从前文的“快速排出水分”等内容分析,空格的关键意思是飞机的轮胎设有纵向沟槽就是为了减少轮胎的滑水现象等。)
22.①“依靠”“通过”保留一个;④把“下一番功夫不可”改为“需要下一番功夫”或“非下一番功夫不可”。(每点 2分)(②“依靠”“通过”成分赘余;④“下一番功夫不可”是“需要下一番功夫”和“非下一番功夫不可”两种格式杂糅,可以选其一。)
23.【命题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新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更好地关注远方的资讯,但也可能造成“附近的消失”。可对照“远方的资讯”来重点理解关键词“附近的消失”。“附近”的本意是地理空间上离某地不远的地方,也可指心灵距离等虚化空间上不远的地方。所谓“附近的消失”,是人们对“附近”的感觉、了解、认知等的缺失,而不是“附近”在事实上的消失。“附近”,包括身边的人、事、物等,既有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菜市场,也有血浓于水的父母,还有需要帮助的身边的普通人,关乎物质存在,更关乎内在精神。“附近”意味着个体之间具有互渗性和连通性,而“附近的消失”则意味着互渗性和连通性的断裂。简而言之,你不知道邻居是谁,你和亲戚不来往了,你的真正的掏心朋友屈指可数,你懒得关心当下与当地发生了什么,你的关注停留在网络,各种各样的匪夷所思的遥远的事。天涯若比邻,而比邻若有似无。我们要么了解自己的小家,要么就是整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但对于处于中间这个“附近”,了解是越来越稀薄。
【思考方向】①从“是什么”重点着手:附近的是什么?消失的是什么?②从“为什么”重点着手:为什么互联网会让人们关注远方资讯,引发附近的消失这样的现象?从根本原因去探究,从内因与外因去剖析。③从“会怎样”“怎么办”重点着手:关注远方资讯会怎样?“附近的消失”了有什么后果,如何是让消失的回归?附近的消失了就都是不好的吗,带有一定思辨性的。
【参考立意】①关注远方不应让附近“走远”②有“远方”而无“附近”是一种遗憾③时代消弭远距离,生活重在近距离④有超越日常的山河浪漫,更要有关注周边的烟火可亲⑤心怀天下,下沉生活⑥远近之间,由我主宰(其他立意,言之成理即可。)
看向远方,走向最近
互联网犹如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将地球笼罩,站在交错神经节点上的我们,传递信息犹如神经网络,将信号由一个神经节点导向另一个一般,迅速快捷。可互联网也是如此自然,仿佛我们各自的外置大脑一般,大家低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纵使紧挨着,围坐一桌,低着头的大家也似乎隔得那么远,对附近的事情通通视而不见。
我们都以为自己看向了远方,实则是困在了自我与网络织就的囹圄之中,与附近的现实逐步分离。
诚然,在网络与科技发达的现代,一场战争的胜利的消息无需再累死一位士兵抑或一匹好马来传达,人人都可以体验一把诸葛亮:居于帷幄之中,而将天下大事了然于胸。这种稀薄的成就感促使我们的大脑如海绵般不加分辨地吸收着每一则零碎的信息。也正是网络获取信息的快捷与出乎意料,刺激着我们反复点开新出现的信息通知,担忧着自己无法及时看到更精彩的资讯,而反复将电子屏幕点开又熄灭。
久而久之,人们成了疯狂按下电击按钮的小白鼠,臣服于网络的“全知全能”,依赖于它的功能,而失去了自我。
由此,这种一味眺望远方的行为,只会导致我们前行的道路蔓延着荒草与荆棘,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借由信息对远方的指引,抬头离开网络,低头走进现实,我们应该关注“附近”。
“附近”意味着什么?是生活,也是实践。舞者的足尖不可能立于云层之上,而是厚实的地面。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明白眺向远方的视线,其初衷正是为了服务于脚下正在走的路。也许亲人的交谈没有那些谐星幽默,现实的奋斗也没有如那些泡泡剧一般一帆风顺,圆满收尾。但因为它的粗粝,滚烫,不完美,才是真正的现实。它触之可及,将幻想打破,所以我们才能经历真正的成长,不再通过网络上一个个短暂的励志故事来武装自己的内心,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附近的消失”是自我逃避的悲哀,是坐井观天的无能为力。其实只要你跳出井口,跳出一方小小屏幕,世界本就不应局限于尺寸之内,“你的脚步应熨贴于万里黄沙”。
曾读过一则寓言,一位学者耗尽一生写就一本未竟的全知之书,而接触到它的读者无不沉浸于全知的诱惑,废寝忘食地阅读,而致死。此书的最后一名读者也是如此,不顾家人而如痴如醉地阅读着,最后同那本书焚为灰烬。这便是只顾远方而忽视附近的后果。我们诚应以此为戒,看向远方的我们——是为了更加从容地走向最近的现实,而非让现实消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35分),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拖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