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呈现中国风貌的本土化文学作品层出不穷,逐渐建立起与中国文学传统、现实相匹配的文学理论和价值体系。相比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中的中国话语构建相对滞后,尤其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文化语境中,文学批评陷入话语权缺失的困境。基于此,应立足当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立场,在与西方文学批评体系的对话沟通中、在新媒介话语实践中构建出具有中国底气和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各种文学思潮和话语模式不断涌入,在为中国文学界提供广阔批评话语体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国原有本土性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缺失。除此之外,数字媒介的发展使得自媒体平台的个人批评话语逐渐兴起,文学批评逐渐呈现去精英化、去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在众声喧哗的个人批评话语中难免存在与主流批评话语相抵牾的声音,导致新时代文学批评中的中国话语缺失。
近现代以来,为了寻求国家民族自强之路,中国不断引进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学术话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处于相对开放多样的状态,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体系大量涌入,使中国文学批评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闭僵化的批评模式,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文学批评格局。但与此同时,部分中国文学批评家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自觉承袭西方文学批评的制订标准和评价尺度,在中国文学作品批评中完全照搬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忽视西方批评话语产生的文化逻辑与中国文学创作的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甚至动摇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思维的文化根基,导致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体系陷入“文化失语”的尴尬境地。
数字媒介的发展使自媒体平台的个人批评话语迅速扩张,导致精英批评话语的中心地位被逐渐消解,由此带来主流话语的衰落,造成数字时代中国话语在文艺批评领域中的缺位。传统文学批评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精英批评”,批评主体大多是文学理论的学者和专业研究者,代表着主流意志和社会共同的价值导向,其文学批评话语更符合主流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然而,随着数字媒介的兴起与发展,尤其是自媒体更多免费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平台及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得文学批评语境发生明显改变。一大批网络化、非专业化自媒体个人批评话语不断侵蚀着精英化、专业化的文学批评体系,导致文学批评逐渐由公共领域向私人领域倾斜和位移,造成中国主流话语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缺位现象。
(摘编自杨新华《新时代文学批评中的中国话语构建研究》)
材料二:
文学是一种对人的世界的心灵观照,因其更注重心灵体验而体现出独特的诗性之美。然而,近年来文学批评的技术化与匠气化色彩愈来愈浓。文学研究的知识考古学、社会学色彩蔚然成风,而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诗性光晕却日渐淡漠。将文学视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档案资料,做考据式研究和逻辑性推理,似乎成为一种研究风尚,使文学在史料事件中失去了灵性和诗意。文学批评家更像是社会学家、哲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抑或是伦理学家,而唯独失去了文学家独特的审美判断与诗性创造。
从文学的含义角度出发,文学的“文”本意为斑纹或图式,本身就指涉了文学的审美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建立“四学”将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分开,文学的审美含义得以从广泛的文化含义中分离出来。曹丕《典论·论文》首次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不仅将文学语言的形式美提到首位,而且十分看重作家的创作个性,加之这一时期陆机的“诗缘情”、钟嵘的“滋味说”、刘勰的“情者文之经”等理论观念的自觉,以及萧统、萧绎、沈约等在音律方面的努力,谢灵运、谢朓、陶渊明等在山水田园诗题材方面的开拓,至此文学的审美属性得到了普遍性的认可,成为区分于哲学、政治、历史、道德、伦理等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意识形态。
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从一开始就“携带”着浓郁的诗性传统。从庄子的“言意之辨”到《礼记·乐记》“物感说”的提出,从钟嵘的“滋味”到严羽的“妙悟”,从李贽的“童心”到袁枚的“性灵”、王士祯的“神韵”,从王昌龄的“诗境”到王国维的“意境”,中国古代文论随处闪现诗性的色彩。批评文体既洋溢着浓郁的诗性光辉,也不乏理论的思辨光芒,真正实现了诗与思的融合。
可以说,《文赋》《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等传统文学批评著述本身就是富于美感与诗意的文学佳作,而诗话、词话、曲话、小说评点文章,也时刻充盈着批评家因情感的投注而闪耀的诗意光芒。古代文艺理论家的诗性批评善用敏锐的艺术感悟力、细腻的文学表现力,呈现出富于个性化、诗意化的批评格调,并以此来达到与读者心灵世界的共融与沟通。而这也恰恰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意传统与“文学化”特征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李萍《新时代呼唤诗性的文学批评》)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已经建立起与中国文学传统、现实相匹配的文学理论和价值体系,这导致文学批评中的中国话语构建相对滞后。
B. 改革开放后,古典主义等各种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体系大量涌入中国,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文学批评格局。
C. 文学批评的技术化和社会学色彩的增强等导致了文学的诗性光晕的淡漠,使文学批评家失去了自己应有的身份特征。
D. 魏晋南北朝时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分离,文学的审美含义得以分离,是文学成为特殊审美意识形态的重要过程。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体系使中国文学批评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闭僵化的模式,但也让后者陷入“文化失语”的尴尬境地。
B. 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导致了文学批评逐渐由公共领域向私人领域的倾斜和位移,因此中国的主流话语在文学批评中出现了缺位现象。
C. 庄子的“言意之辨”与《礼记·乐记》中的“物感说”都是文学批评的诗性传统表现,但后者主要强调情感共鸣。
D. 严羽的“妙悟”和李贽的“童心”均属于诗性批评的表现,体现出了一种诗与思的融合,闪耀着理论的思辨光芒。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和数字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研究。
B. 材料二通过对诗性与非诗性批评的比较分析,突出说明了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支配。
C. 材料二通过回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演变历程,论证了诗性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中占主导地位。
D.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中国文学批评,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影响文学批评的外在因素,材料二侧重于文学批评的内在因素。
4. 材料二提到,当下文学批评中的技术化和知识考古化趋势导致了文学诗性光晕的淡漠。请分析文学批评应该如何保持其诗性。
5. 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应该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答案】1. A 2. C 3. D
4. 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积极尝试走进作品,理解和体验作者的艺术世界;用生动、具象的语言来描绘和阐释作品,以展现自己的批评灵感和想象力,让文学批评保持诗性。
5. 需要注意平衡专业批评和个人批评,(保证文学批评的专业性的同时,)尊重和鼓励个人批评的多样性;(全球化和数字化环境下,)也应当吸纳、学习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体系,更要注重维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学批评传统(或“诗性”的文化批评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这导致文学批评中的中国话语构建相对滞后”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新时代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呈现中国风貌的本土化文学作品层出不穷,逐渐建立起与中国文学传统、现实相匹配的文学理论和价值体系。相比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中的中国话语构建相对滞后,尤其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文化语境中,文学批评陷入话语权缺失的困境”可知,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但后者主要强调情感共鸣”错误。根据原文内容,庄子的“言意之辨”和《礼记·乐记》中的“物感说”都是文学批评的诗性传统表现,但原文中《礼记·乐记》的“物感说”没有侧重强调情感共鸣。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研究”错误,材料一并未侧重强调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
B.“突出说明了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支配”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二通过对诗性与非诗性批评的比较分析,并没有说明了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支配。
C.“……通过回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演变历程,论证了诗性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中占主导地位”错误。材料二只是列举中国古代的典籍,并未“回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演变历程”,同时也没有明确提到“诗性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中占主导地位”这一论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材料二提到文学批评趋向于考据式研究和逻辑性推理,忽视了作品的灵性和诗意,因此关注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使用生动、具象的语言来描绘和阐释作品可以恢复文学批评的诗性;
还指出文学批评家应该恢复文学家的审美判断和诗性创造,这需要批评家积极尝试走进作品,理解和体验作者的艺术世界,以此恢复文学批评的诗性光晕。
“古代文艺理论家的诗性批评善用敏锐的艺术感悟力、细腻的文学表现力,呈现出富于个性化、诗意化的批评格调,并以此来达到与读者心灵世界的共融与沟通。而这也恰恰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意传统与‘文学化’特征的集中体现”,用生动、具象的语言来描绘和阐释作品,以展现自己的批评灵感和想象力,让文学批评保持诗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材料一指出近年来文学批评逐渐呈现去精英化、去专业化的趋势,个人批评话语逐渐兴起,因此,平衡专业批评和个人批评,尊重个人批评的多样性,可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材料一提到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环境下,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着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体系的影响和挑战,材料二提到文学批评面临“诗性”消失的危机,因此,吸纳、学习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体系,同时注重维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学批评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念,可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纸做的玫瑰花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清晨,天刚麻麻亮,米娜摸着黑寻找那件无袖长衫的假袖子。她尽量不弄出响动,免得吵醒和她睡在同一间屋里的瞎眼的祖母。当慢慢地习惯了屋里的暗淡光线时,她发现祖母已经起床了。于是她就到厨房去问祖母把假袖子放在哪儿了。
“在浴室里,”瞎老太太说,“昨天很晚了我给你洗的。”
“你别乱动我的东西。”米娜说。
“你的火气可真大啊,”瞎老太太说,“生一肚子气去领圣餐这可是亵渎神灵啊。”当望弥撒[注]的钟响起第三遍的时候,米娜从炉台上拿起袖子。袖子还是没有干,她也只好把袖子装上了。她来不及洗脸,就用手巾擦掉脸上残留的胭脂。从屋里拿出祈祷书和头巾,匆忙朝街上走去。过了一刻钟,她又回来了。
“弥撒我去不成了,”她说,“袖子还潮着呢,衣服也没熨。”她觉得好像有一股犀利的目光正在追逼着她。
“这可是第一个礼拜五,你却不去望弥撒。”瞎老太太说。
米娜关上房门,解开紧身胸衣的扣子,从里面掏出了三把套在别针儿上的小钥匙。她用其中一把打开了柜子下面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盒子。又用另外一把钥匙把盒子打开。盒子里有一封彩色纸的书信,用一根牛皮筋套住。她把信揣进胸衣里,把小盒子放回原处,用钥匙锁上抽屉。然后她把信扔进了厕所。
“你去望弥撒了?”妈妈问米娜。
“她没去成,”瞎老太太插嘴说,“我忘了今天是第一个礼拜五,昨天很晚了才把她的袖子给洗了。”
现在还潮着呐。”米娜喃喃地说。
“这些日子她可干了不少活儿。”瞎老太太说。
“圣诞节我得交出一百五十打玫瑰花。”米娜说。
不到七点钟,米娜就把用来制作玫瑰花的东西——一个装满花瓣和铁丝的篮子、一盒皱纹纸、两把剪刀、一轴线和一瓶胶水——搬到堂屋里。过了不大一会儿,特莉妮达来了。她是来问米娜为什么没去望弥撒的。
“我没有袖子。”米娜说。
谁还不能借给你一副?”特莉妮达说。她和米娜一块干起活儿来。特莉妮达是卷花瓣的好手,米娜腾出手来,把绿纸裹在铁丝上做花茎。她们俩不声不响地干着活儿,不知不觉太阳已经照射进挂着风景画和家庭照片的堂屋里。米娜裹完花茎,把脸转过来瞅着特莉妮达,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情。特莉妮达干净利落地卷着花瓣,几乎看不出她的手指头在动弹,两条腿紧紧地并拢在一起。米娜用眼瞅着特莉妮达脚上穿的那双男鞋。特莉妮达低着头,装作没看见,两只脚也没有往后动一动。她停下手中的活儿,问道:
“出了什么事了?”
米娜朝她俯过身来说:“他走了。”
特莉妮达两眼一眨也不眨地凝视着米娜:“现在怎么办?”
米娜声音平静地回答说:“现在吗?没什么。”
十点钟以前,特莉妮达告辞了。
米娜去了一块心病,感到十分轻松。这时候,瞎老太太正在修剪玫瑰花。当她走进堂屋时,米娜正单独一个人坐在关着的窗子跟前,打算做完最后几朵玫瑰花。
“米娜,”瞎老太太说,“如果你想生活得幸福,就别和外人随便瞎说。
米娜看了她一眼,没有吭气。
“为什么你没去望弥撒?”瞎老太太问。
“这你比谁都清楚。”
“要是光因为袖子没干,你根本就用不着离开家,准是路上有什么人等你,惹得你不痛快。”
米娜用手在祖母眼前晃了晃,好像是在揩拭一块看不见的玻璃。
“你可真会猜。”米娜说。
瞎老太太又提起了另一件事:“你总是在床上写啊写的,一写就写到大天亮。”
“是你亲手关的灯啊。”米娜说。
“可是你立刻就打开手电筒,”瞎老太太说,“听你喘气的声音,我当时就能说出你在写什么。”
“好吧,”她极力保持镇静低着头说,“就算是这样,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了“没有什么,”瞎老太太回答说,“不过就因为这个,你没有领到第一个礼拜五的圣餐。”
米娜的母亲手里拿着大把带刺的花束从走廊另一头走过来。“出了什么事了?”她问。
我发疯啦!”瞎老太太说,“不过,看起来只要我不乱扔石头,你们还不会把我送进疯人院吧。”
(有删改)
[注]弥撒:天主教的一种宗教仪式,用表示耶稣的身体和血的面饼与葡萄酒来祭祀天主。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篇小说叙述了米娜找借口说祖母头天晚上替她洗掉的假袖子没能干而没有参加弥撒活动,于是一整天和祖母生气的事情。
B. 瞎老太太以其生活经验告诫米娜:要幸福就要谨慎说话。其实特莉妮达只是米娜的伙伴,而在瞎老太太的眼里却是让人忌惮的外人。
C. 小说写米娜用手在祖母眼前晃动,好像在擦拭玻璃,这个细节反映米娜对祖母不尊重,想用这种奇怪的动作来吓唬祖母。
D. 小说最后一段暗示瞎老太太并没有疯,为了掩饰自己和孙女正在谈论的尴尬话题,瞎老太太故意说自己疯了,又暗示自己并不是真正疯了。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事件的交代、人物塑造等,很多是依靠对话来完成的,这样的形式使这篇小说显得相当简洁、轻快,并且十分精美。
B. 虽然小说叙述的事件很小,但作者为了把它写得更加神秘,一改传统现实主义手法,而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叙述。
C. 小说运用了客观叙事视角,记录了一个好似未经剪辑的生活片段,为我们刻画了两个极为鲜明生动,且又非常典型的人物。
D. 小说充分运用了“暗示”的写作手法,如主人公米娜出门后发生的事情作者并没有写出来,但后文的所有情节都和这个事件有关。
8. 小说中的米娜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9. 有人认为应该把小说的题目改为“米娜的秘密”更好,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案】6. C 7. B
8. ①体贴老人:找东西怕吵醒和她睡在同一间屋里的瞎眼的祖母。
②勤劳:瞎老太太说这些日子米娜可干了不少活儿;米娜说圣诞节得交出一百五十打玫瑰花。
③有反抗心理:对祖母、母亲有所隐瞒。
④向往爱情:夜晚偷着写情书。
9. 以“米娜的秘密”为题不合适。
理由:小说标题“纸做的玫瑰花”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爱情的凋零枯萎,含蓄蕴藉,以“米娜的秘密”为题太直白,缺乏意蕴;小说的重要内容是米娜做纸玫瑰,以“纸做的玫瑰花”为题切合小说主要内容。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这个细节反映米娜对祖母不尊重,想用这种奇怪的动作来吓唬祖母”错误。米娜用手在祖母眼前晃,是她怀疑祖母有没有真瞎,因为祖母猜得很准,就像亲眼看到了一样。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一改传统现实主义手法,而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叙述”错误。“传统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调换位置。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体贴老人:“清晨,天刚麻麻亮,米娜摸着黑寻找那件无袖长衫的假袖子。她尽量不弄出响动,免得吵醒和她睡在同一间屋里的瞎眼的祖母”,找东西怕吵醒和她睡在同一间屋里的瞎眼的祖母。
勤劳:“这些日子她可干了不少活儿”,瞎老太太说这些日子米娜可干了不少活儿;“圣诞节我得交出一百五十打玫瑰花”,米娜说圣诞节得交出一百五十打玫瑰花。
有反抗心理:“她用其中一把打开了柜子下面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盒子。又用另外一把钥匙把盒子打开。盒子里有一封彩色纸的书信,用一根牛皮筋套住。她把信揣进胸衣里,把小盒子放回原处,用钥匙锁上抽屉”,米娜把书信藏在加锁的抽屉里的盒子中;“你总是在床上写啊写的,一写就写到大天亮”,用彩色纸在深夜书写,对祖母、母亲有所隐瞒。
向往爱情:“你总是在床上写啊写的,一写就写到大天亮”“听你喘气的声音,我当时就能说出你在写什么”,夜晚偷着写情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以“米娜的秘密”为题不合适。
小说标题“纸做的玫瑰花”具有象征意义,结合和“米娜朝她俯过身来说:‘他走了。’特莉妮达把剪刀撂在腿上,说:‘不会吧。’‘是走了。’米娜又重复了一句”可知,米娜对特莉妮达说他走了,她和她的恋人分手了。玫瑰花历来是爱情的象征,纸做的玫瑰暗示米娜在爱情上受到了挫折,被虚假的爱情所骗,含蓄蕴藉,以“米娜的秘密”为题太直白,缺乏意蕴;
结合“天色还很早,骄阳已经散发出暑热。不到七点钟,米娜就把用来制作玫瑰花的东西——一个装满花瓣和铁丝的篮子、一盒皱纹纸、两把剪刀、一轴线和一瓶胶水——搬到堂屋里”可知,米娜把用来制作玫瑰花的东西搬到堂屋里,指米娜正在制作纸玫瑰,小说的重要内容是米娜做纸玫瑰,以“纸做的玫瑰花”为题切合小说主要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盾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臣者,将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加斧锁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郭、歧之广也,万国之顺也,从此生矣。荆之为四十二世矣,而今犹为万乘之大国,其时有臣如子囊与!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道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锥,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诸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臣。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锥,殴头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孔子见A齐景公B景公致C廪丘以为D养E孔子F辞不受G入H谓弟子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衣,本意是麻葛之类制成的衣服,借指平民,后也指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B. 三王一般是指夏禹、商汤、周武王,他们分别开创了夏王朝、商王朝和周王朝。
C. “辱王名”中的“辱”字和《兼爱》“故亏父而自利”中的“亏”字的活用方式相同。
D. “追而不及”与“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及”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有些合乎于义的行为不被世俗认可,但君子会坚持去做,虽然有些不合乎于义的行为,世俗看来行得通,但君子却不会这样做。
B. 在孔子看来,景公还没有实行他(孔子)的主张,却给予赏赐,孔子就知道景公太不了解自己并让学生们赶紧套好车离开,可见孔子在取与舍上不肯苟且。
C. 楚王虽然认为子囊的做法对楚国有利,但慑于天下悠悠之口,还是给他做了三寸厚的桐木棺,并把斧子砧板等刑具放在棺上表示处罚。
D. 之所以历史上保住国家与失掉国家的情况屡屡出现,多是因为君主们保住了国家也不知究竟是为什么,失掉国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臣者,将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
(2)而今犹为万乘之大国,其时有臣如子囊与!
14. 有人说石渚处于一个典型的“两难境地”,“两难”表现在哪?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BEG 11. D 12. C
13. (1)逃回来的没有罪行,那么后世做君主大臣的人,都会用作战不利为借口而效法我逃跑。
(2)如今仍然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这大概就是因为它经常有像子囊那样的臣子吧!
14. 尽管父亲犯了罪,但不偏袒自己的父亲就是不孝;偏袒犯了罪的父亲是违法曲断,是对国家不忠。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谢绝了不肯接受,回来以后对学生们说。
“齐景公”作“见”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B处断句;
“孔子”作主语,主语前断句,“不受”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谓语后断句,所以EG处断句。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正确。都是使动用法。使……受辱;/使……受损失。句意:让君主的名声受辱。/因而使父亲受损失而使自己得利。
D.错误。含义不同。赶上;/推广。句意:追赶杀人的人没有追上。/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但慑于天下悠悠之口”错误。由原文“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加斧锁其上”可知,主要是为了成全子囊之义。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遁”,逃;“名”,借口;“效”,效法。
(2)“万乘”,万辆兵车;“其”,大概;“如”,像。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根据“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可知,尽管父亲犯了罪,但不偏袒自己的父亲就是不孝;
根据“阿有罪,废国法,不可”“事君枉法,不可谓忠臣”可知,偏袒犯了罪的父亲是违法曲断,是对国家不忠。
参考译文:
君子自身的所作所为,举动必须遵循义的原则,行为必须忠于义的原则,虽然世俗认为行不通,但君子认为行得通。行为不忠于义的原则,举动不遵循义的原则,虽然世俗认为行得通,但君子认为行不通。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谢绝了不肯接受,回来以后对学生们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因而接受俸禄,现在我劝说景公听从我的主张,景公还没有实行,却要赏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让学生们赶快套好车,告辞以后就走了。孔子这时是平民,他在鲁国只当过司寇的官,然而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难以跟他相提并论,三位帝王的辅佐之臣不比他显赫,这是因为他取舍都不苟且啊!楚国人与吴国人将要作战,楚国军队人少,吴国军队人多。楚国将军子囊说:“我们与吴国人作战,必定失败。让君主的军队失败,让君主的名声受辱,使国家的土地受损失,忠臣不忍心这样做。”没有向楚王禀告就逃回来了。到了郊外,派人向楚王禀告说:“我请求被处死。”楚王说:“将军逃回来,是认为这样做有利啊。现在确实有利,将军你为什么要死呢?”子囊说:“逃回来的没有罪行,那么后世做君主大臣的人,都会用作战不利为借口而效法我逃跑。像这样,那么楚国最终会被天下的诸侯挫败。”于是就用剑自杀而死。楚王说:“让我成全他的道义。”就给他做了三寸厚的桐木棺材,把斧子砧板等刑具放在棺上(表示处以死刑)。君主的弊病是,保存住国家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保存住,丧失掉国家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丧失掉。这就是保存住国家与丧失掉国家的情况频繁出现的原因。郭、岐的扩大,各国的归顺,由此就产生了。楚国已经历经四十二代了,如今仍然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这大概就是因为它经常有像子囊那样的臣子吧!子囊的气节,不只是激励一代的臣子啊。楚昭王时,有个贤士名叫石渚。他为人公正无私,昭王让他治理政事。有个在道上杀人的人,石渚去追赶这个人,原来是他父亲。他调转车子返回,站在朝廷上说:“杀人的人是我父亲。对父亲施刑法,我不忍心;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家刑法,这不可以。执法有失要受惩处,这是臣子应遵守的道义。”于是就趴伏在刑具上,请求在昭王面前受死。昭王说:“追赶杀人的人没有追上,哪里一定要受惩处呢?你重新担任职务吧。”石渚说:“不偏爱自己的父亲,不可以叫作孝子;侍奉君主而违法曲断,不可以叫作忠臣。您命令赦免我,这是君主的恩惠;不教废弃刑法,这是臣子的操行。”他不让拿掉刑具,在昭王朝廷上自刎而死。按照公正的刑法,违法必定处死,父亲犯法自己不忍心处以死刑,君主赦免了自己却不肯接受赦免,石渚作为臣子,可以说是又忠又孝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① 郎
陈与义②
漫郎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
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③须使鬼钱。
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④。
[注]①漫,放浪形骸,不受世俗约束。②陈与义,宋朝诗人,早年不得志。③元,本来。④跏禅,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以自嘲口吻,写出自己因放浪形骸导致做官十年却毫无成就的窘境。
B. 中间两联写时光流逝,年华已老,诗人写诗以自慰,表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心境。
C. “踏破”一句写自己无事可做,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伤感之情。
D. “只今”一句交代了诗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奈,只能在打坐参禅中等待时机。
16. 有人说,本诗的一些字或语句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表达了诗人深刻的体验。请结合首联和颔联简要赏析。
【答案】15. D 16. ①首联描写诗人做官十年期间放浪不羁、不拘世俗的形象。“拄笏看山”看似描写诗人的闲情逸致,实则是自嘲与无奈;“了”字表现出诗人进入仕途后的艰辛。
②颔联诗人联想到自身已双鬓斑白却无所作为,“黑白半头”刻画了一个悲伤、无奈、孤寂的形象;“千”字的运用在景物描写中表现了诗人悲愁的情思。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只能在打坐参禅中等待时机”错误。“只今分付结跏禅”是说诗人只能在打坐参禅中打发日子,而并非在打坐参禅中等待时机。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联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写出自己因放浪形骸导致做官十年却毫无成就的窘境。为官有高远的志向,行遍九州大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十年时光过去却依然一事无成,“了”字表现出诗人进入仕途后的艰辛,揭露了朝廷昏庸,不重视人才的现象。“拄笏看山”看似描写诗人的闲情逸致,实则是自嘲与无奈。
颔联前句表面写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已双鬓斑白,实则暗示一事无成的无奈感慨,“黑白半头”刻画了一个悲伤、无奈、孤寂的形象。“丹青千树恶风前”中的“千”字的运用在景物描写中表现了诗人悲愁的情思,“恶风”实则指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朝廷无道,皇帝昏庸无能的社会现实。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表现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思妇无法躲避月光,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
(3)苏洵《六国论》中,指出燕国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 就有道而正焉 ③. 玉户帘中卷不去 ④. 捣衣砧上拂还来 ⑤. 至丹以荆卿为计 ⑥. 始速祸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敏”“慎”“焉”“捣”“砧”“荆”“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强国复兴有我”,青春照彻中国。无数青春的身影,推动着历史的进程;__________________。2023年《开学第一课》从文化传承工程、中华文明探源的考古新发现等角度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呈现中华文明 ① 的盛景。《儒藏》工程专家王博教授是业内 ② 的专家,为同学们讲述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带领同学们“画中游”,感受中华文化的 ③ ;考古学家高星通过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引导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这堂全国中小学生的年度公开课采用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纵览祖国大好河山、深切感知中华文明,我们播下的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将梦想之根扎进泥土,以昂扬之姿长成栋梁。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___________处另写两句话,使其和上下文衔接连贯。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生生不息 ②首屈一指 ③博大精深
19. 无数奋斗的足迹,坚守着远大的梦想。
20. 比喻的修辞手法。
①画横线句子将“传播中华文化”比喻成“播下希望的种子”,“中华文化”是本体,“希望的种子”是喻体,“是”是“比喻词”。
②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是指呈现中华文明不断地生长、繁殖的盛景,应用“生生不息”。“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
第二空,语境是指《儒藏》工程专家王博教授是业内居于首位的专家,应用“首屈一指”。“首屈一指”,屈指计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比喻居于首位。
第三空,语境是指感受中华文化的广博丰富,深奥精微,应用“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仿照“无数青春的身影,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另写两句话,内容应该和“强国复兴有我”“青春”有关,结构应该是“无数+ 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可以仿写“无数奋斗的足迹,坚守着远大的梦想”。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能力。
画横线句子“我们播下的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传播中华文化”比喻成“播下希望的种子”,“中华文化”是本体,“希望的种子”是喻体,“是”是“比喻词”。
运用比喻,化抽象的“中华文化”为具体的“希望的种子”,“将梦想之根扎进泥土,以昂扬之姿长成栋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 ①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 ② 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______③______ ,不仅意境大于意象,而是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是意境大于意象,而是高于意象。
B.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
C. 不仅意境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
D. 意境不是大于意象,而是高于意象。
【答案】21. ①但它与象不同 ②而是个别的象 ③意境比意象要大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文“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可知,境与象不同,再据上文“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中的“尽管”可知,下面的内容为转折,可用词语“但”,所以应该填写“但它与象不同”。
第二空,据上文“境不是个别的象”可知,应用连词“而是”,再根据下文“的放大或延伸”,应该填写“而是个别的象”。
第三空,据上文语境,以及下文“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可知,说明意境比意象要大,所以应该填写“意境比意象要大”。
【22题详解】
本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首先确定前后句子的主语都是意境,所以“意境”在前,关联词在后;
再从关联词来看,“不是……而是……”是选择关系,“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从句意关系来看,这里应该是递进关系。
只有B项修改正确。
故选B。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毕业季,拍照留念时身着传统服饰;暑期游,旗袍与古色古香的建筑、雅致清新的风景相得益彰;西安、洛阳等历史名城,不少景点提供唐装汉服租赁服务,方便游客沉浸式体验“穿越之旅”……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服饰持续走红,成为近年来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从服章之美感悟文化之韵
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服饰持续走红,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背后彰显的更是文化自信,从服章之美感悟文化之韵,让中华优秀传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古诗中,有“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搭配讲究,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清新品位,也有“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的非凡气度。无论是曲裾、襦裙,还是褙子、旗袍,各个时期的服饰都有其独特魅力,或飘逸风雅,或华美绚丽,或内敛端庄,共同构成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体系,共同展现独具特色的中式美学气韵。
服章之美,背后是礼仪与文化的底蕴。传统服饰的面料、花纹、图案、形制,以及织造刺绣工艺,无不传承着绵延的文化,诉说着古老的文明。一项面向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表示喜欢传统服饰,喜欢的原因多为“样式好看,符合自身审美”和“重视其中所蕴藏的中华历史文化,希望透过服饰了解传统文化”。很多爱好者不仅重视穿着体验,还会仔细了解不同时期服饰形制及其历史背景,探寻其承袭的礼仪,并把这样的文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甚至外国友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喜欢传统服饰,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断深入、文化自信愈发坚定的鲜明体现。
从历史文献记载、博物馆里的陈列,到歌舞节目、影视作品中的展现,再到中国华服日、花朝汉服节等活动,传统服饰日渐走进日常生活。这个热起来、火起来的过程,离不开尊重与传承,也少不了创新与发展。有人推出经过改良设计、便于日常穿着的服饰;有人配合传统服装,讲解相应的妆发技巧、穿搭配饰……传统服饰不断融入现实生活,有助于获得当代的美感和生命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其实,这样“圈粉”的国潮风,不止吹到了服饰上。学习体验点茶技艺,在茶百戏中体悟茶道之礼;玩飞花令,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感受诗词之韵;体验手绘团扇,在动手操作中品味传统之美……把传统技艺、娱乐从古籍里“请出来”,让公众可参与的平台、活动多起来,既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拓宽文化传承的路径。这也启示我们:找到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仅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重放光彩,也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灵魂。前不久,在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上,中华传统服饰大放异彩,吸引各国友人关注。从琳琅满目的服饰,到古色古香的建筑,从余音绕梁的民乐,到精妙绝伦的技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名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弦歌不辍、历久弥新,有助于更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内容取材于《人民日报》燕陆的文章《从服章之美感悟文化之韵》。材料对当下服饰文化现象进行了概括性叙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这种现象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这种现象背后体现的是当今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自信。
从材料本身看,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或者说核心信息为“传统服饰”“传统文化”“文化现象”,我们思考的关键在于厘清三者之间或两两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从作文写作的角度看,这则材料又带有思辨型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对这种文化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与思考。可以从肯定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也可以对这种现象持不同的看法或认识。但肯定什么,为什么肯定,怎么肯定便成为我们立意行文的关键所在;如果持不同看法,自然也要通过充分的理由加以论证。
比如,可在材料引导下列举类似的文化现象,然后探究背后的根源,一是表明我们的传统服饰确实是美的,二是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接着深入思考,对这样的文化现象也不能仅仅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某些人的跟风和对传统服饰的浅薄认知,不要让这样的潮流仅仅是一阵风,而应思考如何让这样的文化现象持续发展,如何让传统服饰贴近日常,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接着可以由服饰说开去,谈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成为当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意:
1.用传统服饰彰显民族文化。
2.钟情传统服饰,热爱中华文化。
3.服饰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4.服饰文化现象展现民族文化情结。
5.穿着传统服饰,赓续传统文化。
6.服饰文化现象背后还需文化创新。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Ⅰ,古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Ⅰ,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Ⅰ,古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Ⅰ,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